|
人大博士方剛回應「浪費科研經費說」
臥底沒花一分學術資金
《男性性工作者男性氣概建構的質性研究》是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方剛的畢業論文。為完成論文,他曾「臥底「深圳一家夜總,與男公關們「親密接觸」兩個月。目前,正值應屆博士畢業生抓緊準備論文,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於博士論文原創性要求較嚴格,許多博士生不得不推遲答辯,同時,高門檻也抬高了準備博士論文的花費。
核心提示
對話「爭議博士」
「是對學術研究無知」
駁指責
歷經兩個月「蹲點」體驗,花費四萬餘元,在褒貶不一的爭議聲中,自稱性學者的人大博士方剛的畢業論文終於完稿。
有人說他譁眾取寵,因為他論文的研究對象是「男公關」;有人指責他為研究性竟然赤膊上陣,大把燒錢,因為他與男公關有過倆月親密接觸,花費四萬……但方剛說:「對我指責,除了暴露他們對學術研究的無知,還能說明什麼?這是我的工作!」
在採訪之前,記者準備了三套採訪方案,以防對方不配合。不過出乎意料的是,方剛特別配合,就是記者提出一個問題他能回答兩個的那種。
「這是我的妻子和孩子,今年夏天在遊樂場拍的。」一進門,映入眼帘的是兩壁書櫃和滿牆的家庭照片。他的孩子今年9歲,正在讀小學,方剛的妻子在媒體工作。
多以「性社會學者」或「青年性學者」自稱的方剛生於1968年,擁有在京、津、冀、吉等多地生活的經歷。「我的經歷比較複雜,先寫了很多書之後讀的博士。」大學畢業後,他做了10多年的自由撰稿人,而在進入性學領域研究前,方剛的身份是天津工人報和女性月刊的記者。「這麼多年從事性研究,我認為就是一個工作。」今年博士畢業後,他正式到北京林業大學工作。
「全世界都缺少」2004年方剛考上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那時起就開始準備博士畢業論文選題。在半年時間裡,他先後否定了好多研究對象。「我的碩士論文研究的是多性夥伴,之前想過博士論文研究換偶、包養和姐弟戀,但始終感覺這些題不夠味兒,不夠典型,很難做深,做博士論文風險太大。」就這樣,方剛把視點落在男公關身上。「當時有這個想法時,完全是從學術角度考慮。學術研究必須了解別人都不知道的,如果是別人研究過的就沒意義了。」方剛說。
對男公關的研究,全世界都缺少,而且方剛認為是探索「男性氣概實踐」的最佳樣板,又可以完成學業。在查了許多關於男公關的資料後他發現,之前國內外有人在研究,但都是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還沒有人做過深入調查。所以從學術上來講,是個重要的彌補學術缺陷的做法,彌補學術空白。而又可以滿足他對該現象的「好奇心、探索欲」。方剛說,「男公關是我研究男性氣概最典型的樣本。」
從學術角度講,調查方式包括問卷調查、訪談調查法等,他使用的田野觀察法,就是以臥底方式深入到實際中去,這種調查在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使用較多。
通常這種調查比一般的問卷調查要深,有些東西是問卷了解不到的。比如,有的男公關就接受這個客人,但就是不接受另一個客人等等,這些都是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不到的;跟訪談調查相比,這種方式更能體現真實性,「比如他們男公關沒事在一起閒聊總愛吹牛,有的人就說我昨晚找的客人20歲,皮膚如何如何好,年輕漂亮。還有多少多少二奶找我的。但是我在這裡那麼長時間,一個都沒有,我看見找他們的都是40多歲的女人,沒有像他們說的那樣的漂亮女人。」說到這裡方剛哈哈大笑。
論文題目選定後,方剛很多同學和朋友都在擔心選題不被導師通過,甚至有人認為他是在獵奇,並以此獲得名利。「在說出我的調查計劃後,我的導師和同學很支持我。」方剛說。
駁浪費經費說「男生叫公關部,女生叫禮儀部,而我所在的客房部的工作就是管理包房,想盡辦法將客人弄進包間。」根據該夜總會規定,每天至少保證開一個包間。生意冷清的時候,營銷部的人員就必須自己湊錢開間房,自己玩。在「臥底」期間,部門開房的所有費用,都是由方剛一人承擔。而該夜總會最小的包間最低消費也在580元。
在這兩個月裡,方剛開始改變作息時間,逐漸適應晝伏夜出的生活。「其實習慣之後就是一個工作而已。」方剛說,來的前幾天覺得很彆扭,但三四天之後就已經習慣了。在夜總會裡,雖然方剛以人大社會學博士直面,但實際上其他人對他並不感興趣,根本就沒有人問過他。
不同的興趣、習慣使得方剛在人群中顯得「怪異」,也成為與公關們交往的一個阻力,因為夜總會裡的人為了追求刺激,會習慣性地抽菸、狂飲,甚至吸食毒品,而這明顯是方剛的弱項。為快速跟人打成一片,方剛告訴身邊人,自己19歲時曾經因為醉酒而患上痔瘡,即便手術後,只要抽菸、喝酒就會出現便血症狀,因此他採取了花錢大手大腳的辦法來與身邊人結交,在東北人居多的夜總會裡,方剛顯得十分「夠哥們兒義氣」。為投其所好,用洋菸洋酒請客如同家常便飯。
在深圳,方剛租了一間公寓,每天150元,兩個多月下來就花了近1萬元。記者了解到,為鼓勵方剛「臥底」精神,「中國青年性學論壇」提供給他3萬元研究經費,該論壇負責人李扁通過電話已向記者證實。
對於有人指責他浪費國家資源,方剛表示,這兩個月我花的4萬多沒有一分錢是國家給的學術資金,因此說我浪費科研經費是非常可笑的事。
「以後打死也不再寫」捧著18萬字的博士論文,方剛百感交集。「你瞅我頭髮都掉大半兒了,」在茶几前,方剛笑著低頭給記者看,「這篇論文凝聚了我十幾年的心血。」今年初,博士論文基本成型。「這一輩子就它了,以後打死也不再寫了。」方剛自言自語道。
這篇論文的核心部分,是發展了男性氣概理論,是對男性性工作者男性氣概建構的質性研究。在這段調查期間,方剛每天完成的筆記累計起來有幾十萬字。
論文能寫成,家人的支持很重要。妻子是方剛性研究的堅決擁護者。「老方做性研究都10多年了,這是他的興趣所在。儘管容易引起別人議論,但現在我已經習慣了,這就是他的工作。」妻子告訴記者,方剛不僅興趣愛好廣泛,而且有股鑽牛角尖兒的勁頭,平時善於結交朋友。儘管平時為了搞研究要經常去外地,但一旦他有時間就會陪我跟孩子一起出去玩。
在交談中,記者表示想採訪他的導師、社會學家潘綏銘教授,這讓方剛面露難色。「我的老師是塌實做學問的人,他從來不願意接受採訪,」方剛說,「我現在都擔心他在媒體上看到我後會怎麼說。如果他知道我接受媒體採訪的話,肯定說我這個小子不好,會影響學術。」
(責任編輯:劉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