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一中院:作為建房申請人之一,離婚後遇到宅基地動遷

2020-11-09 上海動遷韋勇律師

上海市一中院:作為建房申請人之一,離婚後遇到宅基地動遷,是否具有動遷利益?

案情導讀

前文我們探討了在考慮人口因素的動遷案件中離婚後房屋份額的計算,那麼在實務中同樣常見的不考慮人口因素的案件中,建房申請人在他處另行獲得宅基地並建造新房後,離婚後是否還享有原宅基地的動遷利益呢?

律師觀點

宅基地使用權作為一項特殊的用益物權,並非所有權,與使用權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密切相關,只有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死亡時,其相應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宅基地使用權人有權佔有宅基地,並在宅基地上建造個人住宅以及與居住生活相關的附屬設施,對建造的房屋享有房屋所有權。在他處申請宅基地並建造新房後,即喪失原房屋所有權的說法,沒有法律依據。鑑於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具有很強的身份屬性,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無償提供給本集體成員享有的,並且按戶計算[1],雖宅基地使用權證記載的權利人僅戶代表一人,但實際中還存在宅基地使用證、建房用地審批等文件上核定的其他人員。在離婚後拆遷且安置補償方案不考慮人口因素的案件中,作為非拆遷安置對象人員,即便存在因婚姻關係而引入的戶口,因對宅基地房屋不存在貢獻值,故不具有安置利益。但是作為建房申請人,在動遷中有權享有房屋份額,可按房屋重置價[2]計算得房屋拆遷款。

在多數離婚案件中都存在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即離婚協議,動遷利益的分割常常也在其中加以規定。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該財產分割協議並未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均不產生法律約束力。法院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本案中上訴人作為建房申請人,雖在他處新獲得宅基地並建造房屋,但是其仍享有原房屋的所有權,因此而獲得的房屋份額可以按照房屋重置價的標準計算拆遷款。其之前雖然對財產分割作了約定,但雙方並未至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且雙方在該離婚案件中對房產分割存在爭議。因此,該離婚協議並未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均不產生法律約束力。


基本案情


上訴人曹鳳群系XX宅XX號房屋的建房申請人,在XX宅XX號房屋拆遷後,於唐鎮新建房屋。上訴人主張不能因在他處另建宅基地房屋的事實喪失原有宅基地房屋的所有權,其雖非被拆遷人,但仍應享有房屋份額被拆遷後應獲得的利益,即被上訴人蔡榮弟、蔡淑文、李津宜、李健向上訴人支付拆遷利益折價款160萬元。


一審法院判決曹鳳群敗訴,二審法院對一審法院的判決和裁判理由進行了糾正,判決被上訴人支付上訴人15,000元人民幣。


案情梳理

1991年,辦理農村宅基地使用證,登記的現有人口為蔡榮弟、陸某、曹某、蔡淑文,土地使用者為蔡榮弟。

1993年5月,曹鳳群與蔡榮弟登記結婚,雙方均系再婚,婚後未生育子女。

1997年8月14日,曹鳳群與蔡榮弟籤訂《離婚協議書,「……2、男方得婚後共同財產中的18,000元,其餘歸女方所有……」,協議籤訂後,雙方即開始分居,無任何經濟往來。

2002年10月,上海市浦東新區高行鎮人民政府批准蔡榮弟、蔡淑文、李津宜、李健在上述宅基地上建造佔地面積31平方米的兩層樓房

2006年4月24日,曹鳳群與蔡榮弟經法院調解離婚

2008年3月,上海XX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甲方(拆遷人),蔡榮弟、蔡淑文、李津宜、李健作為乙方(被拆遷人),就上述宅基地房屋籤訂了《上海市徵用集體所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適用同等價值產權房屋調換),認定建築面積191.4平方米,應批未批28.6平方米,合計220平方米。本次拆遷共獲得三套安置房屋。

2008年8月,上海市浦東新區唐鎮人民政府批准曹鳳群在上海市浦東新區XX鎮XX村XX宅XX號宅基地上建造佔地面積30平方米的兩層樓房

另,(2006)浦民一(民)初字第5086號裁判文書顯示,曹鳳群表示:建房報告有其名字,其不放棄房產的分割。蔡榮弟表示:曹鳳群放棄房屋的份額,其就放棄對股票、存款的分割。但在二審審理中曹鳳群、蔡榮弟一致確認離婚糾紛中未處理上述財產。

曹鳳群向一審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蔡榮弟、蔡淑文、李津宜、李健支付曹鳳群拆遷利益折價款160萬元。

一審法院經審理後作出判決:駁回曹鳳群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曹鳳群上訴至二審法院,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改判支持上訴人原審訴請。事實和理由:一、上訴人在唐鎮新建房屋是2008年8月,而XX宅XX號房屋拆遷是2008年3月,上訴人沒有同時擁有二處宅基地房屋。法律也未禁止民事主體擁有二處宅基地房屋,更無規定民事主體在另建宅基地房屋後,即喪失原有宅基地房屋的所有權。二、上訴人系XX宅XX號房屋的建房申請人。又有與被上訴人蔡榮弟對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約定,離婚後仍然對該房屋擁有無可爭議的產權份額。上訴人雖非被拆遷人,但不能排除其擁有的房屋份額被拆遷後應獲得的利益。

對於上訴人的訴求,被上訴人蔡榮弟、蔡淑文、李津宜、李健共同辯稱:上訴人現已有新的宅基地,再要求分割十三年前XX利益,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上訴人在另有房屋和宅基地的情況下,再主張被上訴人的拆遷利益,沒有依據,不能支持。

法院判決

一審法院經審理後作出判決:駁回曹鳳群的訴訟請求。

二審法院判決:……被上訴人蔡榮弟、蔡淑文、李津宜、李健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上訴人曹鳳群人民幣15,000元……



法律分析

回顧一二審判決,本案爭議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上訴人曹鳳群是否享有XX宅XX號宅基地上房屋的份額,如是,享有多少;二、上訴人曹鳳群可否享有XX宅XX號房屋拆遷利益,如是,享有多少。

關於第一個爭議,一審法院認為,本案中,第一,雖然1994年在建造XX宅XX號宅基地房屋時曹鳳群系建房申請人之一,但曹鳳群已於2008年8月在他處重新建造了自己的宅基地房屋,根據一人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房屋的原則,曹鳳群已喪失了XX宅XX號宅基地房屋的所有權。二審法院認為,曹鳳群作為1994年XX宅XX號宅基地建房四名申請人之一,理當享有房屋四分之一的份額——15平方米。曹鳳群與蔡榮弟於1997年籤訂《離婚協議書》,雖然對財產分割作了約定,但雙方並未至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直至2006年曹鳳群才起訴要求離婚,且雙方在該離婚案件中對房產分割存在爭議。因此,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四條規定,雖然離婚協議中中對財產分割作了約定,但並未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均不產生法律約束力。被上訴人蔡榮弟於2002年在上述宅基地申請建房時,曹鳳群與蔡榮弟雖然分居,但仍處於夫妻關係存續期間,蔡榮弟在2002年所建房屋中的份額的一半歸曹鳳群所有。申請建房時,土地管理所審核認定在冊三人,故10.33平方米建築面積歸曹鳳群所有。綜上,曹鳳群享有XX宅XX號宅基地上房屋的份額,按拆遷時認定的建築面積計算,為25.33平方米建築面積。

關於第二個爭議,一審法院認為,拆遷時曹鳳群與蔡榮弟已離婚,曹鳳群並非本次拆遷的被拆遷人。因此,曹鳳群無權主張本次拆遷的拆遷利益。而二審法院認為,曹鳳群與蔡榮弟雖然於2006年4月24日以調解方式自願離婚,但對上述房產未作析產處理,故2008年被拆遷的XX宅XX號房屋中仍有曹鳳群所有的份額。然而,2008年XX宅XX號房屋拆遷時,曹鳳群並非拆遷安置對象,故其不享有安置房屋的權利,曹鳳群在原房屋中的財產份額可按房屋重置價計算,可得房屋拆遷款15,000元(取整)。

案件來源

(2020)滬01民終1070號曹鳳群與蔡榮弟等共有糾紛二審案件二審民事判決書


[1]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在《關於審理宅基地房屋糾紛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2]房屋重置價格,是指採用估價時點的建築材料和建築技術,按估價時點的價格水平,重新建造與被拆除房屋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狀態的房屋的正常價格。拆遷房屋的評估價格不包括房屋的裝飾價值。房屋裝飾應單獨出具評估報告。

相關焦點

  • 宅基地動遷時考慮人口因素,離婚時可以分割動遷利益
    特別是涉動遷利益的離婚案件,如何對動遷利益進行分割往往是爭議焦點,根據採用不同的「數人頭」或是「數磚頭」方案,最後的結果可能大相逕庭。律師觀點動遷補償中的「人口因素」我國《土地管理法》將宅基地房屋作為集體土地地上附著物看待,具體補償措施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其中,上海市徵收集體土地時,對居住房屋的貨幣補償金額計算公式為:(房屋建安重置結合成新單價+土地使用權基價+價格補貼)×房屋建築面積。
  • 被徵收後建房申請被駁回,如何扭轉局面?
    駁回理由看似有理有據,但李女士真的就這樣失去了申請宅基地建房的資格了嗎?李女士之所以提出建房申請,也是為保障居住環境,想擁有自己獨立住房,對建房地點沒有明確需求。明確了以上情況後,聖運律師及時查閱出當地明確的規定,進一步推動案情發展。
  • 兒媳離婚後不遷戶口,能分動遷利益嗎?
    縱觀近年上海市城鎮的公房拆遷政策,越來越傾向以「數磚頭」為主進行補償,即在計算補償利益的時候更多參考房屋面積,由承租人或籤約代表作為該戶籤訂動遷協議,至於家庭內部如何分割由各成員自行協商或另行訴訟解決。
  • 【以案釋法】最高法判例:非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房許可證的審查...
    2.非本村村民,購買集體所有的土地,並用村民名義申請宅基地,騙取建房許可證,屬於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依法應予撤銷。行政機關發現後作出撤證決定,是對違法行政行為的自我糾錯,並非對行政相對人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不受行政處罰的追訴時間限制。
  • 婚前農村宅基地及自建房屋在拆遷後,離婚後女方能否分割安置房?
    在我國,農村宅基地是一種使用權,土地性質是屬於集體所有。農戶對宅基地上的附著物享有所有權,有買賣和租賃的權利,不受他人侵犯。隨著現在城市經濟發展速度的越來越快了,國家政府興修高樓大廈和新的建築物,難免會造成很多的房子和土地會被徵地或者拆遷的情況。拆遷可以改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但拆遷後的糾紛也是比比皆是。
  • 動遷補償中,因獨生子女身份獲得的增加補償利益歸誰所有?
    2011年2月,王某1與趙某協議離婚,約定房屋1雙方各半分割。2012年,房屋1拆遷,王某1(同住人趙某、王某)作為被拆遷人分得安置房三套。王某1與趙某、王某雙方就四套房屋的分割產生爭議,由王某1訴至法院。
  • 在農村,村民分戶後為什麼還不能申請宅基地?解答來了!希望沒你
    尤其是「一戶一基」實施後,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權也發生了變化,每戶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蓋房,對於房屋的建造面積也有一定的限制,村民申請建房的宅基地面積是多少就只能在批准的面積內蓋房,不得超佔,一旦違規,相關部門審查的過程中也會直接叫停。
  • 全面落實「一戶一宅」後,哪些情況不能申請宅基地?2020年新解讀
    去年,隨著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不斷深入,農業農村部圍繞著宅基地使用管理問題,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通知》,在這份通知中不僅提出了一戶一宅政策,還要求各地規範宅基地申請、審批流程,嚴格把控申請人的各項信息,避免圈地的情況再次出現。
  • 有了宅基地,就能隨便建房了?你可別想得太簡單
    ■本文作者:王小明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導讀:實踐中,很多老百姓覺得農村宅基地就是用來建房居住的,在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地區甚至還可以「盤活利用」出租後用於民宿、文創等產業經營,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房,哪兒還需要什麼審批呢。可如果真這麼想,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 高金登 陳畑畑:《土地管理法》修正背景下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的...
    對此問題,首先須明確,在我國,宅基地和其上房屋分屬兩個所有權的客體,前者歸集體所有,後者則完全歸屬建房農民的個人私有財產。案例2案例1中的涉案宅基地房屋買賣協議雖被法院判決認定無效,但該宅基地房屋因動遷所得全部補償款為290.67萬,雙方又因動遷利益分割問題,再次產生矛盾糾紛。案例1中的被告程某作為本案原告訴請法院判令動遷補償款290.67萬歸其所有。
  • 宅基地確權後 農村建房又有新變化 兩條紅線不要碰!
    今天小棉就和大家聊一聊宅基地確權之後,農村建房的新變化。1.法律依據有變化在新的《土地管理法》中,對農村村民宅基地有著十分明確的法律規定,涉及到農村宅基地的申請、使用、退出和轉讓!都要以《土地管理法》為基本依據。2.
  • 自留地和宅基地有什麼區別?能在上面建房嗎?
    在農村,宅基地也好、自留地也罷,都屬於村集體的財產,村民作為村集體一員,只擁有使用權,因此很多人誤以為宅基地和自留地是同一類,那自留地和宅基地有什麼區別?能在上面建房嗎?一、自留地和宅基地有什麼區別?(2)宅基地意思: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2、二者有什麼區別?宅基地和自留地同屬集體土地,嚴格的來說宅基地是供修房屋居住的土地,自留地是供農戶種植彌補口糧不足的土地,就是耕地。
  • 農村自建房離婚時如何分割?
    【歷程分析】農村自建房,是指在村集體分配的宅基地上合法建築的房屋。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房屋自建造完成時,建造人取得房屋所有權。自建房分有集體土地上的自建房和國有土地上的自建房。對於國有土地上的自建房,建造人依法取得建設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按照有權屬證的房屋進行依法分割。
  • 夾江縣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辦法(試行)
    (五)因徵地拆遷進行貨幣安置的人不計入建房人口。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請宅基地:(一)因國家或集體建設、移民、災毀等需要遷建、重建的。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宅基地申請不予批准:(一)宅基地面積已達到本規定的標準再申請新宅基地的。(二)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築物(缺房戶合理調劑的除外),或者將住宅改作他用,再申請宅基地的。
  • 最高法案例:離婚後的宅基地補償安置及家庭成員籤訂協議的效力
    裁判要點1.離婚後的宅基地補償安置。根據涉案徵遷安置補償方案以及土地管理法關於農村「一戶一宅」的規定,對村民宅基地及房屋的補償一般以戶為單位。當事人夫妻雙方雖已離婚,並對宅基上的房屋進行協議分割,但宅基地仍然登記在一方名下,因此涉案宅基地及地上房屋仍應按照「一戶一宅」進行補償安置。2.家庭成員代為籤訂宅基地安置補償協議的效力。
  • 宅基地新規:農村全面停止建房?農村建房:兩大紅線!
    根據自然資源部的要求,農村宅基地確權即將加速推進!那麼宅基地確權之後,農村建房又有哪些新的變化?今天咱們就重點說說這個事!闢個謠:農村沒有全面禁止建房![72]  大多數的恆星內核通過氫核聚變進行燃燒,將質量轉變為能量,並產生光和熱量,當恆星內部氫燃料完成消耗完後就開始進行氦融合反應,並形成更重的碳和氧,這一過程對於類似太陽這樣的恆星而言,就顯得較為短暫,並形成碳氧組成的白矮星,如果其質量大於1.4倍太陽質量,就會發生Ia型超新星爆發。
  • 最高法判例:宅基地房產只能在本集體成員內部轉讓置換
    ☑ 裁判要點建在農村宅基地上的農村自建房,土地所有權歸集體所有,宅基地使用權只能由集體組織的成員享有。建設在宅基地上的房產不能向非本集體成員的第三方轉讓,只能在集體成員內部轉讓、置換。再審申請人李小祝因訴被申請人海南省三亞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人民政府、海南省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城市管理局(以下簡稱天涯區城管局)房屋規划行政強制拆除一案,不服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9)瓊行終347號行政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查,現已審查終結。
  • 城鎮戶口子女在父母的農村宅基地上建房,產權歸誰?
    如果農村父母享有宅基地使用權,城鎮居民戶口的子女出資建房,能否請求確認自己享有所有權?換言之,子女作為實際建造人能否向法院請求確認自己對所建造房屋享有所有權? 針對上述問題,實踐中法院的處理結果存在分歧。有法院認為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應當歸宅基地使用權人,即父母所有。根據我國民法中「房地一體」原則,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為一人所有,不可分離。
  • 2021年,農村宅基地建房「4項禁止」要注意!違反了託人沒用
    要說農村裡什麼最值錢,估計大家都會知道,那就是土地和宅基地,而這些也是農民的根本,從前幾年開始,我國就已經對土地進行改革,比如土地確權等工作也是完美的收官了,今年的宅基地確權工作也是馬上就要結束,對於在2020年宅基地確權以後,農民也是會領到宅基地的確權證書,農民就可以在宅基地上進行建房,不過對於在2021年的宅基地政策來看,有3個大問題農民朋友要注意了,如果違反了
  •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宅基地...
    申請宅基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請人身份證和戶口簿;(二)不動產權屬證書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等權屬來源材料;(三)房屋符合規劃或者建設的相關材料;(四)權籍調查表、宗地圖、房屋平面圖以及宗地界址點坐標等有關不動產界址、面積等材料;(五)其他必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