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應該什麼時候開始,這是一個尷尬的問題,爸爸媽媽時常不知道怎樣去回答,但絕對不是敷衍就能解決的。
「老師、我女兒還小,希望你不要教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我女兒回家都跟我說了,班主任在學校給她們講懷孕的過程」。
「還跟她講男生跟女生的區別」。
「我女兒才9歲是能聽這些的年紀嗎」?
「一個班除了女生還有男生,都不知道避著點」。
這是一位媽媽對老師說的話,「9歲的」年紀真的還小嗎? ,真的不在小了,對孩子越早進行「性教育」越好,避免以後孩子受到直接傷害。
在調查中發現,絕大部分受到「性侵害」的孩子,對「性」的理解是模糊的,根本就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都是模模糊糊的。
4~5歲的時候孩子就有了最簡單的性別之分,就到了孩子性別的敏感期。現在科技的發達在孩子3歲前後就已經有了性別意識。
當孩子在問你:「我是從哪裡來的」或是總是喜歡對著異性身體看時,爸爸媽媽就要明白孩子已經進入了性別敏感期。
在孩子提出關於從哪裡來和性別時,爸爸媽媽不要一味敷衍,只會加深孩子的好奇心。
父母對於孩子這類問題感到羞恥、害羞,或者訓斥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生殖器官是讓人羞恥的東西,會排斥性別。
當孩子問及「我是從哪裡來的」。這時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
「寶寶是從媽媽肚子裡來的,寶寶原本是一顆種子,是爸爸把你放在肚子裡的,種子長大了,就變成了你」。
如果這些回答還是滿足不了孩子的探索欲,這時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專門為兒童製作的性教育片。
與其讓孩子到了青春期自己偷偷摸摸的去看,不如父母坦然面對孩子問題,正確引導,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
對待孩子的性別教育,你是坦然面對,還是敷衍了事呢?
我是 一個獨自帶兩娃又能賺錢的全職媽媽,專注於幼兒心裡教育,自考幼兒老師,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