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是步入職場的第十個年頭,見過不少的老闆,趟過不少的坑,曾經迷茫,曾經盲目,但那些經歷都是成長。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在職場上,有那麼幾條建議,純粹就是一個大坑,誰跟你說都不要聽從,否則只會讓自己受傷。
第一條:剛開始工作不要為了錢
說這句話的人,大概是家裡有礦,生活富足不愁吃穿吧。
人活著的基本保障,是有收入,在這個基礎下,才能去創造發揮價值。
不管是第幾份工作,薪水都非常重要,它能反映出公司對你的態度,對你這個人的認可度。
首先,薪資是對一個人能力及價值的肯定。
公司給你開的工資,代表了對你學歷、能力、經歷等方面的一個估值,不然為什麼很多學歷高的人比一般學歷的人工資就是高很多呢。
其次,薪資的多少是公司、行業繁榮或衰敗的一種指向標。
如果你所在的行業平均薪資比同行高,你的公司每年都可以漲薪,或者你們團隊今年沒有年終獎等等,在側面不僅代表了你生活水平的位置,還是行業情況的風向標,對你今後的抉擇和定位都有所幫助。
第二條:年輕人就要能吃虧、能吃苦
所謂吃虧是福,其實本質上來說,代表著捨棄一定的利益,而去換取另外更大的利益。
一個簡單的交換,被人賦予了崇高的含義,其實就是在自己騙自己。沒有人能保證捨棄之後就一定能換來更好的,如果一直在吃虧,福氣遲遲不到,你的捨棄就毫無意義。
更可怕的是,你給公司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好不容易到中年事業崗位不錯,結果很可能被一個比你年輕性價比更高的人所替代,你前期所有的吃虧和苦,都化為烏有。
因而在面對需要你吃虧的時候,要反思:能否有更好的方法來解決;如果不可避免,怎麼減少吃虧和吃苦?
第三條:做人要善良,不要惹事,不要得罪人
我們大多數人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為人要謙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人要善良一些。這些傳統美德,並沒有過時,但在職場這個利益糾葛場上,不是都會按照你的想法來運轉的。
你一旦熱心點,不知道怎麼拒絕他人,就會有無數人經常來找你幫忙;
你在工作上被人欺負了,不敢去說,那麼下次肯定會變本加厲;
你好心提醒同事,對方反而覺得你指手畫腳充大佬;
諸如此類的事情,只會讓你的職場人際關係越來越差,越來越被動,最後要麼被邊緣化,要麼被出局。
第四條:最好掌握一門受益終身的技術
網際網路時代,日新月異,技術革新十分迅速,你所掌握的技術,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只能等著被淘汰。
現如今出現很多斜槓青年,在做著本職工作的時候,還有一到兩個副業,他們信奉的就是儘可能的多掌握一些生存的技能,以抵禦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及危機,畢竟在經濟寒潮下,沒有誰可以獨善其身。
硬要說有什麼能夠受益終身的技術,學習能力、溝通能力、職場情商等等這些,可以讓你受用一輩子。
第五條:是金子總會發光,好好做事,別急著表現
事實上,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是一條從古至今的真理。
有一項調查顯示:職場上那些脾氣較好,容易相處的員工,薪酬明顯低於脾氣不太好的員工。
你天真的認為忍讓和包容會令你的同事或上司感激不盡,殊不知他們認為這是理所當然,根本就不會意識到。
曾經有個朋友,在公司屬於中層崗位,他內心非常想升職加薪,但是每次都不爭不搶,也很少找老闆溝通,一心撲在工作上,這就導致好幾次晉升機會,都輪到那些不如他的人身上。
老闆並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就算認可你,但不知道你的想法,那些常常在老闆面前露臉,爭表現的人,往往可以獲得更好的機會。
工作中,在做好事的同時,一定要適當邀功,提出合理的訴求,讓老闆給予你重視。
第六條:學歷不重要
學歷重不重要先不討論,至少絕大多數企業,在招聘要求上,都會對學歷有要求,而且學歷越高,得到的面試機會更多,這個總是不爭的事實吧。
不要輕信那些成功者的故事,比如比爾蓋茨大學輟學做微軟,賈伯斯創立蘋果等等,成功者都有成功的各種條件,而你並不是,別盲目照搬人家的模式。
你要能做的,就是老老實實儘可能把自己各方面都提高,至少能接觸更高級的人,打下更好的基礎。
打鐵還需自身硬,自己有了硬實力,你才有了去敲成功之門的磚,否則可能連門都找不到。
那些大佬們的故事,都只是雞湯,聽聽就好。別陷入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