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師失戀了,然後寫下這篇文章,開始了自我療愈...

2020-12-13 一具心理屍

有那麼一個她,一直轉悠在一個你看得見,但伸手卻怎麼也夠不著的地方。正是她說的,她對你沒感覺,可你以為這是女生固有的矜持和刁難。於是呢,你仍不停地送著小禮物,逮個由頭就試著約她。

對此,她也只是表示謝謝你的好意。你想,是不是自己的努力還不夠呢?整日裡挖空心思地琢磨,如何才能討得她歡心。慢慢你發現,你們的交往模式陷入了打電話不接、發簡訊不回的境地。縱使偶爾有回應,那也是諸如「求你別再逼我了」之類的字樣——

也許她是你同學,因為你的緣故,她都很少在班級群裡講話了,關於她的事情,你都是從別的同學那打聽來;

也許她是你同事,雖然每天上班都能看到她,可她那冷冰冰、硬邦邦、無動於衷的模樣讓你想撞牆;

也許你們不過是出入在同一幢寫字樓,運氣好時能在電梯裡碰上,再有的交集,也不過是上下班的路上一前一後走那麼一程。

她一丁點兒的機會也不給你,好像她真的是很不喜歡你。可問題是,你偏偏就是停不了、放不下!「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這類經驗之談,在你聽來根本就是鬼話。

放不下?我們都想知道是「為什麼」

放不下?我們都想問個「為什麼」。幸好,心理學在處理這檔子事上有專長,就像學者海苔熊說的,心理學的背後,其實就是針對一個現象提出幾種不同的解釋,把原先就模糊的事情搞得更複雜。

1.不想讓彼此陷入尷尬的境地

讀過來人的文章,你往往會發現字裡行間透露出的人生一大悲劇:你追求她的時候,她壓根沒把你當回事兒,可待你放開手、轉了身,她才覺得還是你最好。可問題是,那時候,多半都已回不了頭。或許有人會覺著,那是一雪前恥的好時機。如果這樣想,那只能說,你真的是太孩子氣了。

社會心理學有指出,隨著時間的流逝,歸因越來越具有情境性,人們會將過去很久的事件解釋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為主體、刺激客體的原因。

也就是說,當初你們沒能在一起,你不太會覺著是因為她不好,也不太會覺著是因為自己不好,你會覺著是「世道」不好,你們倆倒都成了受害者。這時光,如若她生活不如意,回過頭來找你,你們相互舔舐傷口還來不及,哪還有報仇雪恨的心思!

但尷尬也跟著來了:你陷入了趨避衝突之中,一邊回不了頭,一邊餘情未了,兩邊都在撕扯著,這種滋味肯定不好受;此外,當那個曾經在你眼裡嫋嫋婷婷、美豔無雙,似這般世間少見的姑娘,轉眼間跌進了生活的陷阱,低聲、哀怨地出現在你眼前,你腸子都悔青了吧?

或許是早有預見,為著儘可能地迴避這樣的局面,所以呢,你一直在猶疑著,這手,是放還是不放?或是再等等,等到徹底死了心再放?

2.那個「特殊意義」還存活著

為了找到浪漫愛情的內涵,我曾翻閱了近半個世紀的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發現當人們陷入愛情的時候會發生一些特殊的現象。

首先會發生的是另一個人開始被賦予了「特殊意義」,就像你可能見到過周邊那個誰指著心愛的人兒對你講的,「我的世界有了一個新的中心」。蕭伯納也用了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同樣的意思,他說,「愛情中的人會誇大一個女人和另外一個女人的差別。」而事實也確實是這樣。

不僅這個人對你來說有特殊的含義,你會全身心地關注她,你會對她極度地吹捧,而且你也精力異常的旺盛,仿佛飛到了空中,整宿睡不著,一直到黎明。即便睡著,午夜夢回,到處都是她的身影。

那一段時光裡,你會把全部的關注放在這個人身上,雖然她可能兇你、不理你甚或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刺激你,同時呢,你也可以列出你不喜歡她的地方,但對這些你馬上置之不理,然後很用力地去愛著,只因那個「特殊意義」還在你心中存活著。

3.她怎能不愛我?這不科學!

愛情發展有種種原因,愛情消亡也有種種原因。我們也許不知道這個問題的全部,但是我們還是知道不少,而且大多都和自尊有關。

自尊,作為一種心理現象,有兩個相關的方面:個人效能感和個人價值感,正是這種信念——或者,更準確地講,是這種體驗——我們才能活著並值得活著。

自尊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經驗。它影響到我們出入什麼樣的場所,影響到我們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影響到我們和什麼樣的人來往,也影響到我們對愛人的選擇,以及在愛情關係中的行為。決定愛情成功與否的諸多至關重要的因素中,自尊的影響是極大的。

有人因為自尊不足,在愛情中遭遇點挫折就退縮了,甚至僅因為害怕自尊心受更大的傷害就繞道而行、逃之夭夭。也有人因為自尊不足,根本無法接受對方不喜歡自己的事實,想力挽狂瀾,進而造出種種事端來。前者的表現多半是「拿不起」,後者的表現多半是「放不下」。

正如心理學家納撒尼爾·布蘭登在《浪漫愛情的心理》一書中說的,如果不了解絕大多數人在兩性關係裡都有某種自尊不足的話,我們就不可能理解大多數兩性關係中的悲劇。

4.她不愛我,這或許是個誤會

撇開自尊不足這類帶著「病態」的堅持不說,很有一部分人,真心的覺著,對方沒喜歡上自己是因為她沒了解到自己的好。其實,這種想法挺不靠譜的。

Helen Fisher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認為古人的壽命都不長,沒辦法像我們一樣花個一年治療失戀,花兩年找新伴侶,然後再失戀,再找新伴侶。他們必須抓緊時間,在有生之年趕快找個優質的伴侶交配,生小孩,然後一起撫養他長大。古人必須眼光好、手腳快地把潛力股抓得牢牢的。

Helen Fisher認為,這種在短時間內快速判定,要不要和一個人發展關係的能力,已經深深地刻在我們人類的基因裡,變成了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也就是說,愛上一個人真的不需要太久,一見鍾情絕對是人人都有可能遇到的故事。

不過,另一位學者McCrae說,一見鍾情只會發生在準備好了的人身上。進化讓我們對於正在找尋的事物特別敏感,就好像當你肚子餓的時候,會對食物的味道非常的敏感。這還不一樣麼,如果你正在找尋新的對象,當然較容易看見身旁的潛力股,並很容易產生戀愛感覺。

想來,她不喜歡你,可能不是不了解你的好,只是她還沒戀愛的需求吧。正如學者皮皮說的,「處在穩定關係中,並未想要另覓情感寄放處的男女們反而會覺得身旁的潛力股惹人厭。因為他們沒有準備好把心打開,也不打算這麼做。」

誰有轍?感情事,難就難在無法自控!

放下,你也不是沒有想過。只是你總以為你與她的感情是刻骨銘心的,那它的消亡也該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所以你告訴自己,除非有那麼一件轟動的事情發生,你才能真正地放下。可問題是,萬一真有那麼件轟動的事情發生了,你不但沒能放下,反而在你眼裡,你和她的感情變得更加刻骨銘心了。

那怎麼辦呢?有人想到了去關注心理學,想,或許成為一個心理專家就能通達世事,處理這些問題就易如反掌了(據目測,不少人正是抱著這個心思走上心理諮詢師之路的)。

事實上,感情事,難就難在無法自控,即便是心理專家也並不是什麼教主,更不能保證能處理好自身情感上的問題。一如海苔熊在接受採訪時對我說的:「在感情的實踐上(我)也沒比一般人高明到哪裡去,有時候我寫的東西,自己也還做不到,大多數的時候,我只是站在一個『大家一起共勉吧』的立場而已」。

那到底該怎麼辦呢?讀到這,你一定有些悲觀了吧!其實也不要緊,就這樣容自己往前走一段吧,要知道,人性中有一個很可靠的制動系統,它不會讓你在完全沒有希望的事情上執著太久。

有句話說了也許你不信:十年後,你可能連她的名字都記不得了。或許,那時候你才真正驚覺,原來你最害怕的事情,不是你無法放下她,而是有那麼一天,你突然不喜歡她了。

得瑟吧!有個人讓你魂牽夢繞是福分

在我快寫完的時候,看到知乎裡的一篇文章,文章裡有講,追求女生是一件美差。

誠如斯言,這個世界有多少事情,能讓你嘗試著義無反顧呢?!尤其是自己喜歡的姑娘,不論是如花,似玉,勝過天仙;還是素口,蠻腰,風月可見,她走過十字路口的時候,你站在一百碼開外就浮想聯翩。

她當然不會一開始就喜歡你,你需要在寫字樓門口蹲守幾次,冒著遭鬨笑,甚或被人指指點點的風險,遞上一份小禮物。她當然還有理由把禮物給扔了,來一句,「欸,老兄,我真的對你沒感覺」。

可這種牽絆、思念、追逐,本身對於男人來說,總該是充滿樂趣的。求而不得,也多少是宿命。可你我肯定都曾聽聞,人生幾個最美妙的時刻,總是包含了一句,「我答應你」!

相關焦點

  • 關於療愈篇的總結——《婚姻情感通識課106》
    春節期間,開始了療愈篇的話題,斷斷續續的。而且我覺得自己腦子也不好使了,所以很有必要來總結一下。其實療愈這個話題,講起來並不難,真正難的是,我們接受不了現實。總體上,我們關於療愈的描述,分為兩個部分:1、從關係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婚姻情感危機和傷害;2、療愈的基本方法。這其實也是我們處理任何一個問題的基本步驟:先分析問題成因,讀懂問題,然後去思考如何破解問題,最後再一點點邁出去。
  • 情傷的療愈(療愈篇6)——《婚姻情感通識課105》
    在「挽回篇」開始,我們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挽回」不靠譜。因為促使當事人去挽回婚姻,挽回戀情的,不過是其內心深處的不甘心,不適應。這兩股「挽回」的動力其實就是情緒反應:對婚姻危機的無法接受,對未來生活的恐懼或者失望,對過往的迷戀甚至美化等等。你我越是被這樣兩種情緒所驅使,就越是偏離婚姻情感生活的本來面目,忽略自身的真實訴求。
  • 自我療愈抑鬱,想要輕鬆自在,試試培養這樣的能力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抑鬱,而抑鬱也是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接納和認可,是追求自我完美的一種外顯。孩子的抑鬱很多時候是家長在追求完美,關於孩子抑鬱這樣的話題,可能需要更多的文字,我們另外找一個時間來說。我們今天聊一下,感到抑鬱的時候,如何自我療愈,如何培養自我療愈的能力。
  • 心理創傷發生後,可以用以下方式進行自我療愈
    如何療愈與清理自己?如何在創傷中蛻變?活出真正幸福的人生?今天,給大家介紹5種實用的療愈方法。01覺察過去的傷痕心理調節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自我覺察「看見」即療愈,真實的看見,是一切療愈的開始。02了解自我防衛的三種形態人際互動時,有三種自我防衛的型態,了解這三種型態,分析自己屬於哪一種,然後清楚地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 心理學家發現了自我療愈的妙方:潛意識是最好的心藥!
    在走投無路之際,他運用心理學碩士期間的自我催眠方法,用潛意識夢境治癒抑鬱症和殘疾。在之後的10來年裡,他寫了多部關於死亡和生命的心理學小說,在亞洲各地做演講。我有幸參加了2014年他在深圳的講座。當時事業失敗,處處受挫、患有焦慮症的我,被他的故事深深震撼。直覺告訴我,他開創了一個心理治療的新領域。他的方法可以幫助千千萬萬的人!
  • 最重要是的自我療愈!
    然後該處理的就處理!最重要的是自我療愈!這麼多年,我都是用這些簡單的方法做自我調節的!希望對朋友們有幫助!1. 自我療愈首先就是自我心理暗示 !多想正能量的東西!做自我調節增強自己的安全感!不要把還沒發生的事情拿來想結果!比如你工作的單位效益不怎麼好!你就開始想你要失業了怎麼辦!這樣就令自己沒有安全感! 俗語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何必把明天的煩惱拿到今天來煩呢?
  • 心理乾貨:自我療愈
    治癒兒童創傷的以下四個步驟,幫助您治癒童年的傷口,活出自我,走向人生的新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童年,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傷害。成年後,童年的創傷和內心受傷的小孩,會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財富和家庭的各個方面,讓我們不斷陷入創傷的局限中,重蹈覆轍。
  • 書評 | 看透心理師這一職業——《女心理師》
    今天心小言帶來的這本書希望能夠帶你更加了解心理從業者的職業與生活。Part 1《女心理師》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為我們展示了心理師的職業操守與素質,向我們傳達了正確的價值觀,一起和心理師在書中來個「親密接觸」吧。《女心理師》是畢淑敏老師在成為心理師後寫的一本小說。將一位意志堅定,堅持夢想女心理師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
  • 專家提議廢除漢字,改用字母,他寫下兩篇文章反駁,通篇一個讀音
    中國文字的歷來源遠流長,從現在最早的商朝甲骨文開始算起的話,漢字也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先是甲骨文,後來又衍生出了金文,後來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為了行政效率的整齊劃一,秦始皇廢除六國文字改用秦國小篆,而在這之後經歷了歷朝的簡化發揚,至現在才有了如今的簡化漢字。
  • 自我療愈,一個人怎麼能夠覺知童年的傷,然後慢慢地走出來?
    我們自己如何進行自我療愈。為什麼在教孩子之前,先要學會怎麼調理好自己呢?這裡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學的要素叫做「投射」,投射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你自己過去所經歷的感受,你自己過去所經歷的那些痛苦,投射在當下,放在孩子身上,然後產生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行為。
  • 育樂課堂從0歲開始培養正向思考的能力(能力養成篇)
    這是@萌芽研究所BUD 的第276篇文章。關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更多母嬰育兒原創科普知識,獨家放送。
  • 心靈療愈師必看的文章!
    心理諮詢師也有一個不斷自我提升的境界之分。第一階段:看誰誰有病!    處在第一種境界的心理諮詢師,和他相處時,你會感覺他十分自信,性情比較張揚,很有銳氣。非常樂意談及他所獲得的成就:職稱,發表的文章或出版的書,以及經典的個案,在談論中面有得色,同時尖銳地發表對不同觀點的批評,和出現失誤的同行的輕視。
  • ⑤一個心理師指望,在AI時代,打個響指心理問題就解決掉一半……
    (第二卷·第五篇·連載中)1. 誰幫得了我呢?我有些絕望了!就在這時,有人跟我講了個挺有意思的故事——多半是她自己的故事。要知道,那是要參考心理疾病的診斷標準,然後看過去一個月,有的是三個月到半年,甚至兩年內的心理狀況,才能作出個差不離的診斷。就說我的情緒問題吧。我一天中大多數時間裡,都處在抑鬱的狀態,而且幾乎天天如此,基本不受環境影響,持續至少半八年了。
  • 自我療愈與覺察!
    你一直朝著錯誤的方向不停前行,甚至不懈努力,那麼想與不想就不是你的問題,它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也就是正確的生活觀念,正確的生活習慣,帶來的是健康的身體而錯誤的呢,當然就給你各種困擾。比如你說你現在身體的指標不正常,那你有沒有管住你的嘴。你每天所吃的,究竟是健康的食物還是垃圾食品,是能夠滿足你的細胞的需求,還是一味做口腹之慾的填充。
  • 失戀之後,他每天都像活在夢裡|分離體驗,是如何保護一個人?
    01 分手之後,他每天都活得不真實戀愛有多美好,失戀就有多難受。有的人在失戀之後,通過自我調節,很快就能整頓好情緒;而有的人則會經歷一段時間的痛苦和游離。電影《和莎莫的500天》裡,男主角湯姆就經歷了「失戀後遺症」。
  • 我失戀了,然後我做了這些讓自己不痛!
    很多人會說是因為我們害怕孤獨,需要有一個愛的人陪伴,可是經驗告訴我們愛總會消失,我們總是會很孤獨!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生命中孤獨的行者,一個人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努力奔向生命的旅途,最後一個人哭著離開,走向靈魂的歸途。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談的也都是很普通正常的戀愛。
  • 致失戀的你:分手後,到底怎麼挽回?
    在分手的三個月裡,我們一方面要療愈內心傷痛,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提升自己。從你們感情出現裂痕開始,到最終分手,我相信你經歷了一段難熬的時光。所以接下來,努力好好工作,業餘時間多看看書,多運動運動,也可以約朋友出去玩一玩,散散心。總之,把戀愛時沒精力、被耽擱的事情著手做一做。
  • 心理師讓人們發生改變的瞬間
    心理師の日常 第02期溫暖 專業 有趣文 | 壹心理諮詢師社群在心理師面前有人感覺到了和心理師聊天的魅力所在這一點看上去簡單,但做起來卻非輕而易舉。需要時刻察覺自己說的話,注意衝口而出的每一個字。因為話語傷人,也能救人。
  • 公開我一年前的4篇失戀日記和隱私,希望能幫助到失戀的朋友
    可以說,是這段經歷,奠定了我的情感觀,也正是從此以後,在戀愛這件事情上,我真正變成了一個豁達、坦然的人——因為我已經差不多懂了,戀愛也好,失戀也罷,其實就那麼回事。這跟我20出頭、遭遇人生第一次失戀的我覺得「失戀是我所經歷過的最痛苦的事」是有天壤之別的。
  • 《女心理師》一個女性艱難的成長史,她自稱是病毒
    《女心理師》和《紅處方》《拯救乳房》《心靈與陽光同行》被稱為畢淑敏的「心靈四書」。作為當過生理醫生又當過心理醫生的畢淑敏,她的文章有些一種獨特的魅力,既有文學的浪漫又不乏專業的啟示。其中《女心理師》中的女主以及她接診的幾個案例尤其可以給人來自心靈的震撼和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