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挽回篇」開始,我們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挽回」不靠譜。因為促使當事人去挽回婚姻,挽回戀情的,不過是其內心深處的不甘心,不適應。這兩股「挽回」的動力其實就是情緒反應:對婚姻危機的無法接受,對未來生活的恐懼或者失望,對過往的迷戀甚至美化等等。你我越是被這樣兩種情緒所驅使,就越是偏離婚姻情感生活的本來面目,忽略自身的真實訴求。
真實的訴求其實很清晰:
1、受傷的內心需要安撫。【緩解壓力】
2、突遭變動的生活和人際關係,需要重新均衡。【應對壓力】
3、對自身,對伴侶,對未來,需要重新計劃和打算【主動駕馭壓力】
具體內容可以參見之前的文章:《婚姻情感「挽回」的真相——婚姻情感通識課088》、《走出情感困境的全部步驟——婚姻情感通識課103》和《在感情中,受傷是怎麼一回事(療愈篇5)——婚姻情感通識課104》
今天,我們主要講情傷的療愈。也就是在正視上述三個基本訴求的前提下,善待自己。具體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陳述:
1、療愈的本質是看見。
2、為何情傷難以療愈?
3、認清現實,善待自己。
一、療愈的本質是看見
說到療愈,我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
一個扎著兩個小辮子的小女孩,花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了一幅繪畫作品。然後她飛奔著跑到自己媽媽跟前,一邊跑一邊喊著「媽媽,媽媽,你快來看呀,我畫了一幅畫,可漂亮了」。
這個時候,如果媽媽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和女兒一起欣賞女兒完成的作品。並且,一邊欣賞,一邊給女兒積極的回應和讚賞。那麼這對母女在此時的關係一定是溫馨的,美好的。相反,如果母親很不客氣的回應一句:「吵什麼吵,你沒看見媽媽在忙嗎?哪有閒工夫看你的畫。真畫的那麼好嗎?有沒有仔細檢查?走走走,別妨礙我做事!」那麼這對母女之間的關係在這一時刻,就是冰冷的,甚至是恐怖的。前者的關係,是愛,是療愈;後者的關係,則是傷害。
這幅畫面裡,暗含著療愈的本質:療愈就是愛,是看見,是熱情的回應。反之,就是無視,就是否定,與之相伴隨的則是恨,是絕望。雖然小女孩未必敢恨自己的母親,對這段關係絕望。但很有可能她會因為母親的無視,而喪失對繪畫的熱情。當然,也或許相反,她更加拼命用功的練習繪畫,只是,這已經不是她想要學習繪畫了,而是為了得到母親的認可而拼命為之努力——活成母親的附屬品。【ps:這裡面是精神分析的視角,希望不會對你教育子女感到恐慌。其實沒那麼嚴重,只是我為了說明愛的本質是看見,恨的本質是無視而闡述的。】
看見,就是我們在一段親密關係中真正所追求的東西。我們在家庭中,做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無非就是想得到父母的認可。我們在婚姻中盡職盡責地做一個好妻子,好丈夫,也是希望得到對方的熱情回應和認可。說白了,我所做的一切,都希望你能看得見。
在一段關係裡真正傷人的是,伴侶對自己的無視、否定,打壓甚至以出軌的方式來破壞關係。
如果你理解了這樣一層含義,那下面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情傷總是很難療愈了。
二、為何情傷總是難以療愈
我在文章《男人出軌後的神轉折——婚姻情感通識課089》裡描述了這樣一個雖然極端但卻容易發生的場景:出軌的人理直氣壯,被出軌的人則逐漸陷入受害者和加害者雙重矛盾的處境之中。
出軌一方越是理直氣壯,就越是會對另一方進行打壓、否定並且肆無忌憚地破壞關係,表達自己的不滿。假如被出軌一方內心不夠強大的話,真的就會認同出軌一方對自己的評價。而越是認同對方的評價,就越是容易為對方所操控——拼命挽回關係,不惜犧牲自己做人的尊嚴,做事的底線。尊嚴和底線一旦被摧毀,那麼只會一滑到底,給別人徹底欺負。
其實很多人不太懂,一般來說,主動出軌而且不選擇離婚的人,他們的內心也很煎熬,很敏感,很脆弱。他的行為越是理直氣壯,內心往往就越是底氣不足。下面我幫你拆解一下他們可能的心理活動:
正常情況下,出軌的人都會有負罪感。這不難理解,畢竟你的伴侶不是徹底的壞人、小人。在沒有出軌之前,他/她也是扮演著好伴侶,好兒女,好父母的角色。而且在我們的腦海裡,我們默認出軌是不道德的,是拿不上檯面說的事。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出軌一方,他打破了此前多年精心維繫和打造的人設,故而他的認知和行為會出現嚴重分裂。這時他/她也不好受,於是他/她會拼命去調整這種矛盾,重新讓自己的認知和行為統一起來,做到內心自恰。
在這個過程中,他/她,對你的否定、攻擊和打壓,其實不過是處理不好自己內心分裂的那股力量在作祟罷了。我給你說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你就知道了。一般來說,一個人壓力太大(內心自恰被破壞)的話,她/他會不自覺地向周圍人發脾氣。出軌的人往往就是這樣一類脾氣特別大的人,這源於他們內心自恰的破壞。此時的他/她,也只是個狐假虎威的紙老虎。不信,在這種情況下,你當真和他/她提離婚,你看他/她有沒有能力招架?頻繁出軌而又不離婚的,本質上就是個懦夫,是個弱者。只有弱者才會這樣破格獲取,才會吃著碗裡念著鍋裡,佔盡便宜。要是他/她真的很強的話,早就離婚了。
這和被出軌的人,內心自恰被破壞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出軌一方是主動破壞的人,他算自作自受;被出軌一方則是被動承受的人。所以婚姻中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是個雙輸的零和遊戲。因此,這也不是一個成熟獨立的人,該做的事。
被出軌一方,想要拼命挽回婚姻,不過是想讓出軌一方看到自己受傷的內心,希望對方能夠回心轉意,能夠看見自己,能夠回應自己罷了。說白了,是希望自己的傷,被對方療愈。不過,這種做法最後往往成了,被出軌一方,試圖用自己的不幸和痛苦來懲罰出軌的人。
很遺憾,能夠療愈別人的人,前提是他/她內心飽滿,有愛。顯然,出軌一方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她/他自己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也是,很多人想要挽回,結果卻是越挽回越受傷的根本。不過也好,人生倘若不經歷這些,很多事情也看不透,想不明白。沒有煩惱,不經歷困境,又何來智慧呢。
不過,當你我經歷這些的時候,請一定記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教誨:我唯一擔心的是,自己對不起曾經所經受的苦難。也就是說,咱們要好好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沉思冥想。如此,才不辜負自己。很多人都沒有走這一步,匆匆奔赴下一段婚姻和戀情,這其實很不明智。
三、認清現實,善待自己
知道了療愈的本質是看見,而我們之所以一再受傷,那是因為朝著一個不可能療愈的方向發力,因此,如何療愈自我的答案也就出來了——認清現實,善待自己內心的真實訴求,向著有光的方向走去。
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你:
1、誠實地接納現實——傷害你的人,承擔不了療愈你的重任。
2、主動去尋求其它的支持——積極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事業、興趣愛好等等。(事實上,那些長期困在情感危機中的人,大多是生活單調,社交圈單一的人。)
當然,前期你總得要多折騰一番,也就是走完P【困境】——E【情緒】——A【分析】,這三個階段。尤其在這三個階段,你更需要善待自己,給自己些時間,給自己些鼓勵,積極向周圍值得信賴的人求助。然後,進入C【沉思冥想】和E【重新均衡自己的人生】的階段。
這是你重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認識他人的機會。非如此,你的生命也未必能真正展開,你也未必知道自己的生命的意義何在,自己在感情中到底追求什麼,想要什麼以及願意為此放棄什麼。人生走到這個地步,才算是真正嘗到了點滋味。
走過這些階段的你,雖然還會渴望別人給自己的積極熱情的回應。但你卻不再是被動弱小的小女孩/小男孩了。因為你知道,即使別人不給我回應,我也能自己去尋求屬於自己的光和熱。而且,我的人生不是活給誰看的,也不是為了像誰證明。我活著,只是因為我存在,我有我自己的價值,這個價值不因任何人的否定而不存在。
最後,我想對你說的是,我們都活在各自支離破碎的世界中,忙著收拾著自己一地雞毛的爛攤子。沒有誰的生活值得羨慕,做好自己,調整好自己,去追求那些真正值得追求,以及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東西。
當我們偶爾停下來,彼此張望彼此世界的時候,突然發現,咦,那不就是曾經的我嗎?
然後,你突然間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希望你無論承受何種困境的折磨,永遠保持感動,永遠熱淚盈眶!
PS:人生的每一條路都不好走,既然如此,那還不如主動一點。又有什麼比主動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更能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綻放的呢?
另外,寫作本身就很療愈。當你能把自己的過往重新梳理一遍的時候,你會有驚奇的發現。不信,你自己動手試試。
題圖攝影:Engin_Akyurt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冥想時刻:
婚姻情感危機真正傷害我們的,一是無知,一是內心深處的恐懼。而這兩條,都沒有捷徑可走,且只能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