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傷的療愈(療愈篇6)——《婚姻情感通識課105》

2020-12-12 創見人生

在「挽回篇」開始,我們就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挽回」不靠譜。因為促使當事人去挽回婚姻,挽回戀情的,不過是其內心深處的不甘心,不適應。這兩股「挽回」的動力其實就是情緒反應:對婚姻危機的無法接受,對未來生活的恐懼或者失望,對過往的迷戀甚至美化等等。你我越是被這樣兩種情緒所驅使,就越是偏離婚姻情感生活的本來面目,忽略自身的真實訴求。

真實的訴求其實很清晰:

1、受傷的內心需要安撫。【緩解壓力】

2、突遭變動的生活和人際關係,需要重新均衡。【應對壓力】

3、對自身,對伴侶,對未來,需要重新計劃和打算【主動駕馭壓力】

具體內容可以參見之前的文章:《婚姻情感「挽回」的真相——婚姻情感通識課088》、《走出情感困境的全部步驟——婚姻情感通識課103》和《在感情中,受傷是怎麼一回事(療愈篇5)——婚姻情感通識課104》

今天,我們主要講情傷的療愈。也就是在正視上述三個基本訴求的前提下,善待自己。具體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陳述:

1、療愈的本質是看見。

2、為何情傷難以療愈?

3、認清現實,善待自己。

一、療愈的本質是看見

說到療愈,我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

一個扎著兩個小辮子的小女孩,花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完成了一幅繪畫作品。然後她飛奔著跑到自己媽媽跟前,一邊跑一邊喊著「媽媽,媽媽,你快來看呀,我畫了一幅畫,可漂亮了」。

這個時候,如果媽媽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和女兒一起欣賞女兒完成的作品。並且,一邊欣賞,一邊給女兒積極的回應和讚賞。那麼這對母女在此時的關係一定是溫馨的,美好的。相反,如果母親很不客氣的回應一句:「吵什麼吵,你沒看見媽媽在忙嗎?哪有閒工夫看你的畫。真畫的那麼好嗎?有沒有仔細檢查?走走走,別妨礙我做事!」那麼這對母女之間的關係在這一時刻,就是冰冷的,甚至是恐怖的。前者的關係,是愛,是療愈;後者的關係,則是傷害。

這幅畫面裡,暗含著療愈的本質:療愈就是愛,是看見,是熱情的回應。反之,就是無視,就是否定,與之相伴隨的則是恨,是絕望。雖然小女孩未必敢恨自己的母親,對這段關係絕望。但很有可能她會因為母親的無視,而喪失對繪畫的熱情。當然,也或許相反,她更加拼命用功的練習繪畫,只是,這已經不是她想要學習繪畫了,而是為了得到母親的認可而拼命為之努力——活成母親的附屬品。【ps:這裡面是精神分析的視角,希望不會對你教育子女感到恐慌。其實沒那麼嚴重,只是我為了說明愛的本質是看見,恨的本質是無視而闡述的。】

看見,就是我們在一段親密關係中真正所追求的東西。我們在家庭中,做個聽話懂事的孩子,無非就是想得到父母的認可。我們在婚姻中盡職盡責地做一個好妻子,好丈夫,也是希望得到對方的熱情回應和認可。說白了,我所做的一切,都希望你能看得見。

在一段關係裡真正傷人的是,伴侶對自己的無視、否定,打壓甚至以出軌的方式來破壞關係。

如果你理解了這樣一層含義,那下面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情傷總是很難療愈了。

二、為何情傷總是難以療愈

我在文章《男人出軌後的神轉折——婚姻情感通識課089》裡描述了這樣一個雖然極端但卻容易發生的場景:出軌的人理直氣壯,被出軌的人則逐漸陷入受害者和加害者雙重矛盾的處境之中。

出軌一方越是理直氣壯,就越是會對另一方進行打壓、否定並且肆無忌憚地破壞關係,表達自己的不滿。假如被出軌一方內心不夠強大的話,真的就會認同出軌一方對自己的評價。而越是認同對方的評價,就越是容易為對方所操控——拼命挽回關係,不惜犧牲自己做人的尊嚴,做事的底線。尊嚴和底線一旦被摧毀,那麼只會一滑到底,給別人徹底欺負。

其實很多人不太懂,一般來說,主動出軌而且不選擇離婚的人,他們的內心也很煎熬,很敏感,很脆弱。他的行為越是理直氣壯,內心往往就越是底氣不足。下面我幫你拆解一下他們可能的心理活動:

正常情況下,出軌的人都會有負罪感。這不難理解,畢竟你的伴侶不是徹底的壞人、小人。在沒有出軌之前,他/她也是扮演著好伴侶,好兒女,好父母的角色。而且在我們的腦海裡,我們默認出軌是不道德的,是拿不上檯面說的事。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出軌一方,他打破了此前多年精心維繫和打造的人設,故而他的認知和行為會出現嚴重分裂。這時他/她也不好受,於是他/她會拼命去調整這種矛盾,重新讓自己的認知和行為統一起來,做到內心自恰。

在這個過程中,他/她,對你的否定、攻擊和打壓,其實不過是處理不好自己內心分裂的那股力量在作祟罷了。我給你說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你就知道了。一般來說,一個人壓力太大(內心自恰被破壞)的話,她/他會不自覺地向周圍人發脾氣。出軌的人往往就是這樣一類脾氣特別大的人,這源於他們內心自恰的破壞。此時的他/她,也只是個狐假虎威的紙老虎。不信,在這種情況下,你當真和他/她提離婚,你看他/她有沒有能力招架?頻繁出軌而又不離婚的,本質上就是個懦夫,是個弱者。只有弱者才會這樣破格獲取,才會吃著碗裡念著鍋裡,佔盡便宜。要是他/她真的很強的話,早就離婚了。

這和被出軌的人,內心自恰被破壞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出軌一方是主動破壞的人,他算自作自受;被出軌一方則是被動承受的人。所以婚姻中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是個雙輸的零和遊戲。因此,這也不是一個成熟獨立的人,該做的事。

被出軌一方,想要拼命挽回婚姻,不過是想讓出軌一方看到自己受傷的內心,希望對方能夠回心轉意,能夠看見自己,能夠回應自己罷了。說白了,是希望自己的傷,被對方療愈。不過,這種做法最後往往成了,被出軌一方,試圖用自己的不幸和痛苦來懲罰出軌的人。

很遺憾,能夠療愈別人的人,前提是他/她內心飽滿,有愛。顯然,出軌一方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她/他自己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這也是,很多人想要挽回,結果卻是越挽回越受傷的根本。不過也好,人生倘若不經歷這些,很多事情也看不透,想不明白。沒有煩惱,不經歷困境,又何來智慧呢。

不過,當你我經歷這些的時候,請一定記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教誨:我唯一擔心的是,自己對不起曾經所經受的苦難。也就是說,咱們要好好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沉思冥想。如此,才不辜負自己。很多人都沒有走這一步,匆匆奔赴下一段婚姻和戀情,這其實很不明智。

三、認清現實,善待自己

知道了療愈的本質是看見,而我們之所以一再受傷,那是因為朝著一個不可能療愈的方向發力,因此,如何療愈自我的答案也就出來了——認清現實,善待自己內心的真實訴求,向著有光的方向走去。

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你:

1、誠實地接納現實——傷害你的人,承擔不了療愈你的重任。

2、主動去尋求其它的支持——積極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事業、興趣愛好等等。(事實上,那些長期困在情感危機中的人,大多是生活單調,社交圈單一的人。)

當然,前期你總得要多折騰一番,也就是走完P【困境】——E【情緒】——A【分析】,這三個階段。尤其在這三個階段,你更需要善待自己,給自己些時間,給自己些鼓勵,積極向周圍值得信賴的人求助。然後,進入C【沉思冥想】和E【重新均衡自己的人生】的階段。

這是你重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認識他人的機會。非如此,你的生命也未必能真正展開,你也未必知道自己的生命的意義何在,自己在感情中到底追求什麼,想要什麼以及願意為此放棄什麼。人生走到這個地步,才算是真正嘗到了點滋味。

走過這些階段的你,雖然還會渴望別人給自己的積極熱情的回應。但你卻不再是被動弱小的小女孩/小男孩了。因為你知道,即使別人不給我回應,我也能自己去尋求屬於自己的光和熱。而且,我的人生不是活給誰看的,也不是為了像誰證明。我活著,只是因為我存在,我有我自己的價值,這個價值不因任何人的否定而不存在。

最後,我想對你說的是,我們都活在各自支離破碎的世界中,忙著收拾著自己一地雞毛的爛攤子。沒有誰的生活值得羨慕,做好自己,調整好自己,去追求那些真正值得追求,以及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東西。

當我們偶爾停下來,彼此張望彼此世界的時候,突然發現,咦,那不就是曾經的我嗎?

然後,你突然間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希望你無論承受何種困境的折磨,永遠保持感動,永遠熱淚盈眶!

PS:人生的每一條路都不好走,既然如此,那還不如主動一點。又有什麼比主動走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更能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綻放的呢?

另外,寫作本身就很療愈。當你能把自己的過往重新梳理一遍的時候,你會有驚奇的發現。不信,你自己動手試試。

題圖攝影:Engin_Akyurt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冥想時刻:

婚姻情感危機真正傷害我們的,一是無知,一是內心深處的恐懼。而這兩條,都沒有捷徑可走,且只能自己走。

相關焦點

  • 關於療愈篇的總結——《婚姻情感通識課106》
    關係1、《你的身體知道答案(療愈篇1)——婚姻情感通識課099》2、《明明很痛苦,但卻一直放不了手(療愈篇2)——婚姻情感通識課100》3、《生命初期的艱難一躍(療愈篇3)——婚姻情感通識課101》4、《愛恨糾纏的親密關係(療愈篇4)——婚姻情感通識課102》前面四篇文章,我們主要是為了將,一切在關係中形成,一切在關係中改變,一切在關係中療愈,給講清楚。
  • 療愈自我所受的傷
    所有這些扭曲的不理解、討厭或者恨的情感,總有一天要回到正面。 而我們跟這個世界的關係也是一樣。可是這個傷不可能被別人來療愈。我們的傷不可能藉由別人的認錯或藉由別人的悔悟而得到康復。自我的傷只有可能被自己的心靈所療愈。每個人的自我都受傷了,所以我們不再信任別人。當我們是個成年人的時候,我們不容易信任別人了。因為我們的自我意識受傷了,而且害怕再受傷。
  • 面對生命中的問題,如何療愈自我所受的傷
    所有這些扭曲的不理解、討厭或者恨的情感,總有一天要回到正面。而我們跟這個世界的關係也是一樣。可是這個傷不可能被別人來療愈。我們的傷不可能藉由別人的認錯或藉由別人的悔悟而得到康復。自我的傷只有可能被自己的心靈所療愈。每個人的自我都受傷了,所以我們不再信任別人。當我們是個成年人的時候,我們不容易信任別人了。因為我們的自我意識受傷了,而且害怕再受傷。
  • 關於佛學的系統總結——《婚姻情感通識課080》
    只對你說的話: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三天時間在《婚姻情感通識課》系列裡更新九篇和佛學有關的話題。說句實話,我還是頂著不少壓力的。甚至有人可能會在想,這是在寫什麼呀?今天剛好我來做一個系統的總結和梳理,如果你前面的內容沒看,看這一篇就夠了。
  • 火上熱搜的「前任點評App」:真能幫你遠離渣男,療愈情傷嗎?
    文:蘭心 編輯:付洋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當愛已成往事,讓前任隨風而去。01前任點評App是「排雷神器」還是「添堵大師」與你朝夕相處的愛人,你是否真的了解TA?你會好奇TA的過去嗎?在認識你之前,TA曾經愛過誰?
  • 心舍療愈 | 頌缽療愈,療愈心靈的天籟之音
    或許,接下來的介紹會給你答案~ 頌缽療愈重新激活身體的自愈能力 頌缽又稱喜馬拉雅缽,是以喜馬拉雅山的隕石燒熔、提煉,再由手工打造而成。「頌缽音療」則是使用頌缽幫助我們療愈身心,是一種與聲音有關的療愈方法。
  • 愛的波動 | 心韻音缽療愈臺灣大師工作坊6月呈現
    心韻經脈頌缽音療臺灣大師工作坊、愛的波動人聲療愈大師工作坊帶領人呂啟仲、李維林夫婦兩位導師多年來以聲音為道,以生命為師;潛心鑽研泛音詠唱、頌缽音療及身心靈平衡療愈、能量醫療、情緒密碼等各個相關層面的整合運用,並透過示範演出、帶領聲音療愈工作坊、一對一音療個案與錄製發行療愈CD等多元方式來引導人們重新發現聲波奧秘的世界。
  • 安撫機器人在日本銷量激增,主打情感療愈功能
    隨著新冠疫情蔓延,主打情感療愈功能的安撫機器人在日本銷量激增。這類智能玩具給那些因防疫管控措施沒法與親友相聚的人帶去安慰和陪伴。(原標題:安撫機器人在日熱銷 主打情感療愈功能)來源:北京晚報 據新華社責任編輯:李曉(EN035)
  • 正式「挽回」前,你要有的心理準備——《婚姻情感通識課091》
    在《婚姻情感「挽回」的真相——《婚姻情感通識課088》》中我明確表示「挽回」不靠譜。具體細節,我就不多說了。在這我要提醒你的是,一段關係是兩個人的事,如果對方沒有意向,那麼不管你怎麼做也無濟於事。千萬不要被自己美好的幻想綁架而忽略了基本現實。
  • 藝術療愈心靈 金山意庫新展《良藥》開幕
    1月5日,展覽《良藥——藝術在城市更新中的社區功能拓展》在金山意庫C藝術中心開幕,展期持續至1月17日,將把「藝術療愈」的概念帶到大家的面前。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從政治、經濟,到個人的生活、情感等方方面面,給全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與此同時,現實不斷對藝術工作者發問,藝術對於城市賦能、社區更新、精神健康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 心理諮詢|身心療愈|個案諮詢預約資費
    1、生命中所經歷的重大事件背後的原因與指引;2、各種關係困擾的原因與指引(家人、朋友等);3、財富卡點以及相關指引;4、身體疾病的原因與指引;5、與工作困惑相關的解讀與指引;6、個人天賦才華與使命;7、當前面臨的挑戰、困擾的原因;8、轉化限制自己的個性模式;9、探索生命智慧和學習經典中遇到的各種困惑問題
  • 2月15--18日昴宿星之愛能量療愈網絡課程
    曾先後學習人本主義、後現代心理諮詢、情緒能量、思維模式、創傷性療愈、腦神經科學、身體細胞記憶、婚姻兩性關係、家庭系統排列、以及國外臼井靈氣、量子催眠、access系統、約書亞教導等諸多心理學派和能量療愈體系。自下而上研究集體意識負面性幹擾、家族能量纏繞、前世今生遭遇創傷性事件、原生家庭健康教育功能缺失及不合適的教育方式對個體生命發展形成的種種幹擾與制約。
  • 孩子,是療愈父母原生家庭創傷的人間天使
    之所以稱之為高等生物是因為人是唯一可以接受心理暗示併兼具思考能力感受情感的生物。生命的起源源自於愛,終止也終結於愛,所以世間才會有生死這兩個如此隆重的儀式感。人生之旅大多數時候也不過是900多個月而已,而自始至終都伴隨生命之旅的也唯有愛。父母血緣之愛,手足之愛,友人之愛,師生之愛,創造生命起源的兩性之愛等等,唯有父母血緣之愛是諸愛之源,眾愛之首!
  • 療愈,只為與真實的自己相遇
    越想幫助孩子提升成績,改正壞習慣,對孩子比較嚴厲,結果孩子成績不僅沒有得到提升,反而還學會了撒謊;越想在事業上取得突破,改善生活情況,因為急於求成,結果投資接二連三的失敗,生活反而不如從前了;越想經營和老公的婚姻,看了看多書學習如何緩和兩人之間的關係,結果每次爭吵時,還是會不知所措;越想改變現在的生活狀態,越不知道該如何改變,也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生活才能好起來;其實,大多數人跟讀者都一樣
  • 如何療愈童年的情感創傷?
    為了協助處理這些問題,心理學家鍾妮斯博士,提出了一個觀點,叫做童年情感忽視,每個人都有可能,會有童年情感忽視的傷痕,她微小到你幾乎看不見,童年情感忽視通常來自,童年期間沒有被說出來,沒有被觀察到,甚至沒有被記得的事情,也許只是一次很渴望表達開心的感覺,父母卻被手邊正忙碌著的工作而忽略,沒有實時跟孩子分享快樂的情緒。
  • 擁抱、療愈內在的小孩 |「動力成長體驗工作坊」招募中
    但隨著一天天的長大,這些心靈就起了變化了,那份最初的純真被外界「汙染」了,親人、朋友、同事……除了幸福、愉悅,他們對我們影響更大的是 「刻骨銘心」的傷與痛,這些傷痛,深深地被我們壓到我們的潛意識裡……不知不覺影響著我們的人生,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煩惱:
  • 倪好療愈倪好:傳播自然療愈,做身心靈的守護者
    專業國際芳療師、國際母嬰芳香照護師倪好女士告訴我們,自然療愈意味著和自然界共生,它不僅可以達到舒緩精神壓力、療愈身心的作用,更可以抑菌抗病毒,調節免疫。通過順乎自然的生活方式,幫助提高人體自身抗病能力,增強機體的自愈能力,療愈人們的身心。因此,疫情過後,「自然療愈」也逐漸走進了越來越多人們的生活中。
  • 療愈自己的內在小孩,療愈童年創傷的4個步驟
    來源:中育心理、市社心服務指導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的都會受到過傷,沒有療愈的童年創傷,下面療愈童年創傷的四個步驟,幫助你療愈你的童年創傷,活出自己全新的生命!其實,療愈童年創傷,療愈受傷的內在小孩,並沒有那麼難,只需要我們帶著一點耐心、一點愛心、一份堅持。以下療愈童年創傷的四個步驟,就像一扇療愈童年創傷的大門:打開那扇門,看見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對於很多的童年創傷,比如童年缺乏愛、呵護,以及受到的不公與評判,都有很大幫助。這篇文章,不論你是渴望療愈自己的普通人,還是療愈師,都可以作為參考。
  • 療愈內在小孩四步走:看到、接納、寬恕、成為自己!
    每個人的童年裡, 都或多或少的受過傷。 那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也許能幫你緩解曾經傷痛。 每個人的童年似乎都會或多或少的受過傷。童年的創傷、受傷的內在小孩。
  • 音樂療愈,化解壓力、焦慮的「妙藥」!
    02 上面是一則真實暖心的音樂療愈故事。音樂,是一個有力的身心療愈媒體。音樂對人的情緒、精神狀態可產生影響,而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則可影響身體健康。對心臟病、高血壓、腸胃系統疾病、偏頭痛等都有良好的療愈作用。其實,音樂是人心自然就有的一種本性,它並不是音樂家的專利。比如,我們在觀看現場演出時,可以產生強有力的聽覺或視覺刺激體驗;跟著音樂伴奏,舞蹈或運動,可以產生肌肉(動感刺激)的體驗。音樂的節奏是重要的療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