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專家:共同促進大灣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智庫成立儀式。 林蔭 攝

中新網廣州12月11日電 (程景偉林蔭)11日,第五次粵港澳濱海自然保護地管理座談會暨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2020年年會在珠海召開。與會專家認為,要共同推動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該會議由廣東省林業局指導,珠海市自然資源局、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主辦。廣東省林業局副局長吳曉謀、珠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劉嘉文出席會議並致辭,澳門市政署園林綠化廳、澳門環境保護局、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以及科研院校、行業協會、公益機構等粵港澳地區的90多個部門170餘名相關負責人、專家和自然保護同仁參加了會議。

來自粵港澳相關部門的多名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分別做了專題發言和報告,交流分享粵港澳地區在生態保護和修復、自然教育、社區共建以及廣東自然保護地發展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為進一步深化粵港澳緊密合作、形成粵港澳自然保護一體化格局,增強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的生態支撐,構築大灣區生態安全屏障,提升大灣區生態環境質量,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共贏等方面提出了意見。

廣東省林業局副局長吳曉謀致辭。 林蔭 攝

與會專家認為,通過發展自然教育,促進社區共建,實現自然保護與社區經濟的協同發展,是創新自然保護地發展的新模式。調研和挖掘保護地周邊社區科普資源,指導社區打造精品科普課程和科普活動,與保護地自然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帶動當地社區經濟發展,從而將自然保護地的保護與發展,與當地社區的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緩解保護與發展矛盾,真正做到保護與發展相互促進。

會上,廣東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與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籤訂了《合作共建科研創新實踐基地框架協議》,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成立了廣東省自然保護地協會智庫,並進行了會刊《粵美自然》的創刊首發儀式。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考察了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和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完)

相關焦點

  • 深刻理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涵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13個專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下設四個主題和內容: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這四個主題和內容從不同角度彰顯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核心內容,共同構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整體內涵。
  •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首次提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等作出重要部署,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築美麗中國指明了方向,也表明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達到新高度。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一是理念先行,堅持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人因自然而生,人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發展中的矛盾集中體現在發展質量上。
  • 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在廣州黃埔成立
    日前,廣州市黃埔區舉行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成立揭牌儀式。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是在黃埔區司法局指導下開展調解工作的專業化組織,在三地五方的共同合作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調解中心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消除大灣區企業的後顧之憂,為其提供專業、高效、便捷的溝通調處平臺。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是真正的現代化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才是真正的現代化——訪荷蘭萊頓大學執行院長雪勇光明日報記者 楊藝明 李盛明  作為最原始的人類生產活動——農業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為最密切,基本上每個國家的大多數用地都是用於發展農業生產,因此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需要法治
    提出了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願景,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目標,並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行了部署。 總體上看,《建議》所確定的目標任務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戰略部署既一脈相承,又根據當前國際國內形勢進行了重新定位以及指標化、體系化、具象化。
  • 黨課|如何深刻理解「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建議》的要求,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和諧美麗中國。
  • 觀點|深刻認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內涵
    奉節夔門風光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遠景目標,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階段性目標,並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行了具體部署。
  •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重意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明確提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並將其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論述,蘊含著極為深刻的思想內涵。
  • 北師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類智庫,「家文化」串聯粵港澳三地共同...
    粵港澳大灣區政產學研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圍繞「價值共識:家人·家風·家訓」主題展開研討。北京師範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於丹教授為參會嘉賓帶來了《粵港澳地區「家文化」價值的傳播與傳承》的重磅研究成果發布。在論壇上,於丹教授講述了「家」對於中國人的意義。
  • 雲南: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動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中國經濟社會綠色變革。在祖國的西南邊陲雲南,一個個推進綠色發展、築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守好綠水青山的故事正在上演。
  • 以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確立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立法之探討
    日前,「區域協同立法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研討會」在深圳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主辦,來自內地、香港、澳門相關智庫、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政府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討會並就區域協同立法相關展開深入交流。
  • 學習詞典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點擊音頻,聆聽精彩↑↑↑ 「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了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現代化全局中的突出地位。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千年大計。
  • 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部門第二次聯席會議召開 批准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
    ,並批准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工作委員會。陳旭東建議粵港澳三地法律部門繼續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臺建設,完善平臺的工作規則,積極拓展平臺的工作領域,將其打造成為國際商事調解品牌;完善大灣區調解員資質管理和準入標準,共同加強調解員隊伍和調解專家庫建設;繼續在破解調解協議執行難、提升調解協議執行力方面共同努力,加強調解制度與其他糾紛解決制度的銜接、整合調解資源、提高調解效率、順暢銜接流程等;加強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商事調解規則的制定和國際商事調解實踐
  • 高附加值+強競爭力 專家熱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名牌」
    高附加值+強競爭力 專家熱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名牌」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王娟  2019-01-06 新快報訊 記者王娟 實習生劉詠怡 通訊員周偉報導 5日,「粵港澳大灣區高成長性品牌發展高峰論壇
  •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本報資料圖片)特約攝影 秦廷富\視覺重慶   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強調,要著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進一步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加大汙染防治力度,大力推進綠色轉型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十四五」時期,重慶應如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 光明日報: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境觀
    原標題: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環境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我們既要著力美化環境,又要讓人民群眾舒適地生活在其中,同美好環境融為一體。各級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身體力行,以實際行動引領帶動廣大幹部群眾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 粵港澳大灣區將與東京灣區對接促進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東京4月9日訊(記者 蘇海河)4月8日,正在日本訪問的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主席蔡冠生先生就加強國際大灣區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轉型升級的思路,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