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雙十一電商洞察:變革元年已到,生產結構到消費者心智正在改變

2020-12-13 界面新聞



各位童鞋逮嘎猴啊,上期「暑期泛娛樂營銷」看的咋樣?有不少童鞋在後臺留言說想要看「網際網路大半年報告」,sorry,俺們這裡只有「網際網路半年大報告」O(∩_∩)O哈哈~這都冬天了,咋還追著上半年不放呢?不要戀舊,要追求一往直前!話說,最近Mr.QM朋友圈裡面情緒一波三折,先是因為川大總統吵起來了,後來因為螞蟻上市吵起來了,最後雙十一,大家又熱鬧起來了2020沒白過啊,唯一缺憾是,俺們這裡程序猿、單身狗們依舊是獨耍雙節棍……

言歸正傳,今天當然要跟大家分享一下雙十一的情況 ,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玩兒法出現了比較大調整,所以高潮迭起,持續了好幾波,首先是第一波預售,從10月下旬就開始了,到11月1日,進入「尾款人」狀態,迎來了一波小高潮,日活用戶規模達到6.81億,同比增長了39.7%,緊接著第二波預售,持續到雙十一當天,迎來了新高潮,日活用戶高達7.89億,同比增長24.0%。當然,這個數據背後,隱藏了兩個核心改變,而這,可能是未來幾年電商玩法的新起點。

首先,從數據上看,因為兩波搶購期給予了消費者更充裕的考慮時間,所以參與第一波搶購的用戶時段活躍更為分散,從早10點一直持續到晚9點;作為傳統雙十一的正日,只參與第二波11月11日搶購的用戶比例(22%)比只參與第一波(13%)的更高,但有高達65%的用戶兩波搶購都參與了,用戶對於雙11分兩波搶購有著較高的接受度。相較而言, Mr.QM看來,在雙十一持續了這麼多年的情況下,這個數據的變化,值得整個電商行業關注:滿減、禮券、秒殺等等常規手段之外,「預售」、「尾款」吸引大量高質量的用戶參與,也造就了兩輪消費熱潮,尤其是11月1日-3日,連續三天銷售的支付轉化比例保持高位穩定,手機淘寶保持在42.2%左右、手機天貓38.9%左右、京東30.7%左右、拼多多24.8%左右,同時,「簡單直接」的降價,讓「預付定金人群」比例達到37.3%。看起來只是玩兒法的改變,不過Mr.QM想提醒的是,預售、尾款概念崛起並非簡單的降價優惠,背後其實是C2M的正式起航……

另一個現象是,直播電商已經從過去的銷售輔助變成核心標配。直播板塊已成為電商平臺的布局核心,通過「KOL帶貨+品牌店鋪+平臺自播+娛樂晚會多屏互動」的矩陣模式,讓流量、粘性、轉化都大幅提升,尤其是,這種特殊的矩陣模式,對用戶心智的改變,正在成為一種暗示效應。

當然,今年因為疫情影響了整體增長,消費市場下沉成為各家必爭之地,大玩家通過多種渠道玩兒法,刺激中老年用戶群體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提升,雙11期間,各家新安裝用戶年齡分布中,36歲以上用戶佔比也出現了較大提升,蘇寧易購48.2%、拼多多45.8%、京東39.5%(全網均值為35.2%);配合這種勢頭,如Mr.QM此前分析過的,新國貨正在持續崛起,國產品牌VS國際品牌的佔比偏好已經出現了大幅逆轉,國產品牌偏好接近6成,國際品牌則只剩下25.4%。

最後,Mr.QM想說的是,雖然很多人審美疲勞,對年復一年雙十一數字感到疲倦,不過,一如既往,QuestMobile總是最先捕捉行業變化趨勢的,今年雙十一,我們從數據中找到了非同以往的星火:從生產結構到消費者心智,很多年後回頭看,2020年雙十一將是一個變革的裡程碑。

具體的?不妨看報告。

從光棍節到雙節棍,雙11多樣

加碼,近8億用戶參與購物狂歡

1、從一輪大促升級到兩波狂歡,第12年雙11能量加碼,點燃用戶購物熱情,移動購物行業迎來用戶新高峰,近8億用戶參與線上購物狂歡

2、兩波狂歡用戶活躍時段差異明顯,第一波「尾款日」 ,用戶消費時間更加充分,活躍分散在早10點至晚9點;雙11當天用戶抓緊優惠期最後搶購黃金時間,活躍高峰集中在晚7點至9點

3、電商直播帶貨等形式的成熟加深用戶對APP的使用程度,今年雙11期間用戶人均使用時長大幅提升,已接近1小時,多平臺比價行為特徵突出

4、用戶對今年雙11的兩輪促銷活動接受度較高,多數用戶兩波均有參與

1、各大電商充分利用兩撥搶購期進行活動布局,滿減、禮券、秒殺依然是促銷重點,預售玩法成為今年雙11新亮點

2、在預售開啟日和兩撥搶購期,主要電商平臺均呈現出明顯的銷售高峰,第一波搶購為最終的狂歡實現提前預熱的同時,也激發了消費者更大的消費需求


3、小程序已成為各大電商平臺布局的重要渠道,在雙11期間承載著輕購物場景下的社交私域流量用戶快速購買轉化

4、養成系遊戲已成為各大電商平臺通過社交鏈擴大用戶規模、提升用戶平臺粘性的重要手段;今年雙11晚會也帶給大眾雙倍歡樂,各大電商平臺與多個播出平臺交叉合作

5、多樣玩法下,「簡單直接」的降價方式依然是最有效的營銷利器,預付定金人群比例超過三成

6、第一波搶購期,用戶便熱情高漲,連續三天的銷售,支付轉化基本保持穩定

從直播營銷到渠道延展,

各大玩家借勢雙11繼續擴大市場布局

1、直播成為電商平臺雙11大促重頭戲,已從銷售輔助變為核心玩法

1.1 直播已成為電商平臺核心玩法,通過增強直播流量入口曝光、打造直播矩陣、直播間與晚會多屏互動延伸場景,多舉措助推直播營銷玩轉雙11

1.2 電商平臺直播流量佔比提升顯著,觀看直播用戶相比起不觀看直播用戶在使用粘性及支付率上均明顯高於後者

1.3 直播間商品與購物需求的相匹配以及優惠力度大是吸引用戶觀看直播的主要因素,近七成用戶在觀看直播下單金額佔雙11購物消費10%以上

2、各大玩家已構建多渠道戰略布局,以實現對市場的更全面覆蓋

2.1 阿里系通過淘寶特價版、一淘、淘寶直播,搶佔下沉市場、完善體系功能、實現用戶導流

2.2 京東系以京東APP為核心,聯合京喜和京東極速版,實現對消費市場的更全面覆蓋

2.3 拼多多APP、小程序兩端發力,基於自身的拼購模式聯動微信的巨大流量,深度挖掘用戶市場

1、人:消費人群進一步擴展,繼續向下沉市場、中老年市場延伸

1.1 消費市場進一步向下沉城市延伸,雙11繼續加速各大電商對下沉用戶的挖掘

1.2 雙11也在大力刺激中老年群體消費需求,用戶面在進一步擴大

2、貨:擴大內需背景下,雙11極大帶動國貨消費,助推國貨崛起

隨著國貨品質的提升,性價比高及品類豐富等優勢特點顯現,國產品牌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喜愛,多品類賽道迎來本土新品牌興起機會


 

3、場:新老玩家持續發力擴建三大營銷場,「直播場」、「社交場」、「生活場」

3.1 短視頻平臺憑藉內容與直播融合優勢,借勢入局雙11,推進電商業務發展

3.2 雙11期間短視頻平臺直播帶貨不斷提升,雙11當日直播間數量及帶貨商品數量雙雙達到峰值

3.3 微信基於完善的電商生態,攜品牌電商加入雙11「戰場」,以微信龐大的用戶池為品牌導流,多重好禮促進品牌銷售轉化

3.4 支付寶聯動阿里生態,賦能線下商家數位化轉型,打造城市生活全景消費狂歡

相關焦點

  • 電商時代變革已到?2020雙十一電商洞察報告
    ,緊接著第二波預售,持續到雙十一當天,迎來了新高潮,日活用戶高達7.89億,同比增長24.0%。當然,這個數據背後,隱藏了兩個核心改變,而這,可能是未來幾年電商玩法的新起點。首先,從數據上看,因為兩波搶購期給予了消費者更充裕的考慮時間,所以參與第一波搶購的用戶時段活躍更為分散,從早10點一直持續到晚9點;作為傳統雙十一的正日,只參與第二波11月11日搶購的用戶比例比只參與第一波的更高,但有高達65%的用戶兩波搶購都參與了,用戶對於雙11分兩波搶購有著較高的接受度。
  • QuestMobile2020雙十一網絡營銷洞察報告
    QuestMobile2020雙十一網絡營銷洞察報告 2020-11-25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雙十一」到了,電商促銷如何規範
    【問答民法典·以案說法】●關鍵詞網絡購物誠信原則●概述近年來,在大型電商平臺的推動下,「雙十一」全民購物,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奇觀。「雙十一」期間,商家會以降價、打折、滿減、送贈品、抽獎等優惠活動吸引消費者。
  • 解讀2020年雙十一的「人貨場」新形勢
    作為電商領域重要促銷節點,雙十一通過從線上電商平臺延展至更多生活消費領域,幫助更多商家促銷,同時也是海外品牌在疫情年重要的銷售渠道。後疫情時代首個雙十一在銷售數據上也攀升至新高度。網經社數據顯示,2020年雙11全網交易額逼近8600億元,同比增長43.3%。
  • 天貓「雙十一」攬千億大單 消費創新盛宴再升級
    按此測算,2020年,中國將有望成為消費規模最大的市場,從生產大國走向消費大國。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社會和市場運轉中的重要角色,企業的作用至關重要。張勇認為,有效率的市場傳導機制是關鍵,無關乎是什麼類型的企業,阿里巴巴堅持「客戶第一」,就是要關注客戶的聲音、需求,甚至要洞察到客戶意識不到的需求,並經由高效的市場機制反饋給供給端,再通過社會化合作進行創新,讓供需兩端在更高層面實現匹配。
  • 《2020「新貨架」洞察報告》|2020「新貨架」洞察報告|鍾薛高|元氣...
    10.1熱映的《我和我的家鄉》中充斥了直播、電商等元素,由此可見電商已經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銷售渠道之一,許多寵物企業、品牌、商家也將線上作為產品銷售的重要陣地。時代的齒輪不斷向前,信息快速更新的今天,哪些方式能夠帶動產品銷售?2020年最受關注的消費熱點事件有哪些?是8場直播賣出341.8億的董明珠,還是元氣森林的20億美元估值?
  • 直播起勢,電商帶貨再起新變局 | 雙十一報告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2020雙十一電商行業研究報告》,從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及電商細分行業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一、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2020雙十一購物節重大意義疫情後的雙十一對於電商行業意義非凡,消費需求爆發疊加商家復甦焦慮,平臺競爭白熱化。雙十一作為疫情之後全球最大的消費季,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商家或者電商平臺而言,均具有重大的意義。
  • 從「淘便宜」到買品質 十年「雙十一」折射中國消費變遷路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預測:2018年天貓「雙十一」銷售額有望首度超過2000億元大關,包括京東、蘇寧等在內的全行業電商平臺「雙十一」大促銷售額將超過3000億元。奧緯諮詢一項調查顯示,消費者的整體信心仍然強勁。與一年前相比,51%的中國消費者預計將在2018年「雙十一」購物節增加自己的購物支出。
  • 電商巨頭紛紛掘金付費會員,會員經濟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會員不僅是一種VIP身份的象徵,更能在消費過程中得到一些額外的福利和優待,因此,不知不覺間,我們已自願成為了各大品牌旗下的付費會員。 在全民VIP的時代,電商玩家們也紛紛開啟付費會員模式。從亞馬遜的Prime到京東Plus,再到蘇寧的Super,然後是阿里的88會員,這些電商玩家的會員模式交出的成績單也十分可觀。
  • 雙十一鈣劑產品怎麼選?迪巧《2020大眾補鈣觀洞察報告》有答案!
    前不久,進口鈣迪巧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2020大眾補鈣觀洞察報告》, 就這一訴求給出了答案,也為大眾雙十一選鈣提供了行動指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進一步帶動了大眾健康意識的全面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主動調整飲食、吃營養保健品來預防疾病,將健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剛剛開戰的雙十一,更是掀起了營養保健品的年度高潮。
  • 斯圖飛騰Stratifyd:AI助力跨境電商高效洞察消費者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電子商務迅猛發展,這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跨境電商的興起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極大拓寬了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路徑,眾多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是國際形勢變幻莫測,消費者需求日趨個性化,跨境電商的發展之路也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 店寶寶:透視雙十一 中國電商十二年
    11月12日凌晨,今年雙十一正式落幕。本次雙十一天貓平臺的成交額最後定格在了4982億元,京東累計下單額超2715億。相比第一次天貓雙十一5200萬元的成交額,這個數字幾乎翻了十倍。雙十一成交額的增長是中國電商產業鏈的數位化變革的縮影。
  • 極光:今年雙十一垂直跨境電商DAU明顯減少,海購流量向綜合頭部平臺...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2020雙十一電商行業研究報告》,從2020雙十一活動整體背景、雙十一期間電商行業分析及電商細分行業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年雙十一電商行業的方方面面,展望電商行業發展前景
  • 寶潔:數字營銷從打動心智到體驗製造
    之後,電商進入快車道,生意如此,組織變革也是如此,幾乎是1年一大變。不管是開店、拆店,還是後面的精細化運營,寶潔在這一過程中進行了各種嘗試。到了2013年,寶潔的電商發展顯然遇到了瓶頸,他們發現不管怎麼做自己都只是個賣貨的,而阿芙精油、三隻松鼠、小狗電器和百雀羚,卻擁有消費者趨之若鶩的熱愛。哪裡出了問題?     好在最後找到了癥結:全體驗。
  • 從流量運營到消費者運營,特步雙11打造數據時代全鏈路營銷!
    截止11月11日24:00,特步集團電商銷售額超3.5億。經過近年來重組整合的特步兒童電商更是創下雙11銷售額同比增長85%的優異戰績! 如何洞察消費者需求,在營銷上推陳出新,讓品牌直達用戶內心,特步在這個「雙11」用一場沉浸式營銷做出了教科書式的示範。
  • 數字時代的廣告教育:技能結構、恆久洞察與社區化生存
    從市場調研到媒介投放,目前都需要數位技術的介入。甚至創意生產,也可以基於數位技術來進行。但數位技術是否等於廣告?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數位技術本身並沒有意義,它需要結合專業需求才能夠產生意義。
  • 電商行業深度洞察:聚焦微笑曲線兩端是消費品牌發展主旋律
    我們 認為電商正在打破品類邊界、場景邊界與商業模式邊界——各種易損耗商品 (生鮮)、長決策周期商品(車房)以及可選消費品(奢侈品)被納入到了 電商賽道,同時車房等低頻、長周期決策消費品也在逐漸被電商突圍;此外 電商模塊在金融、直播、短視頻、出行、運動等行業都有提升變現效果作用。
  • 2020年「雙十一」貴州電商銷售總額達13.51億元
    2020年「雙十一」貴州電商銷售總額達13.51億元 2020-11-18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媒體轉型新驅動 —從直播賦能到媒體電商
    去年「雙11」直播帶貨異軍突起,今年疫情推波助瀾,2020年被稱為「直播電商元年」。直播的形態、屬性和功能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與傳統直播相比,基於電商的網絡直播不只是宣傳品和作品,還是產品;不只是內容產品,還是服務產品和關係產品。網絡直播不僅僅是內容的呈現與傳達,還把信息傳播和商品銷售緊密結合起來,不僅有高頻的用戶互動,還有貨品的直接銷售。
  • 經濟內循環下的雙十一
    「雙十一」不限於一天,期間拉長不會磨滅消費熱情,減輕生產供應壓力。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在於疫情過後,生產消費都需要更長時間修復,「雙十一」承擔著全年消費循環流通的重任。「雙十一」戰線拉長,相當於為生產製造、市場流通創造「時間窗口」,給產業鏈供應鏈一次深度喘息的機會,也是給消費者更多時間以充分選擇商品,國內消費環境調整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