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高校教師中引發了強烈反響。
大家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保障,這是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鮮明結論。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宇文利:從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始提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來,到十九屆四中全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位度、治國和制度現代化的一個升級版,相當於國家治理和制度治理的一個重大的推進和重大的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宋友文:在總結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十三個顯著優勢,這十三個顯著優勢就是在我們黨治國理政實踐經驗基礎上,提煉概括出來的,形成了一個新的理論,同時又用這個新的理論來指導我們新的實踐。
專家學者表示,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偉大復興離不開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正是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強勁動力。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研究員程立耕:特別在講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當中,是需要把這樣一個優越性和制度來轉化為實際效能的時候,它是需要通過教育培訓來實現的。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王衡:那作為一個青年教師、思政課教師,我覺得今後要更好的去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我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這個優勢所在,堅定他們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
湖南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唐小芹:我覺得大學生的制度自信應該從輝煌成就中來,從悠久歷史中來,從中外比較中來,更要從光明前景中來,因為只有把個人的發展與祖國的命運統一在一起,才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徵程中綻放大學生的青春歡華。
原文連結:
[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堅定製度自信 建設教育強國——高校教師熱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