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對抗肝癌的「武器」最常見,有效提高晚期患者生存期!

2021-01-12 健康界


介入治療,是除手術治療以外,應用最廣的治療方案,很多患者在無法進行手術後,醫生都會推薦採用介入治療。


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介入治療甚至比手術更重要。但對於如此重要的治療方式,仍有很多患者對於它很不了解,出現副作用也不知道怎麼辦。今天,互助君在整理收集一下資料以後,帶著大家一起揭開介入治療的「面紗」。


簡單來說,介入治療就是在現代醫學影像儀器的幫助下,對肝癌組織進行殺滅的一種創傷很小的治療方式。


詳細來講就是,在醫學影像儀器的幫助下,醫生就像有了「透視鏡」一樣,可以看清楚身體的每一個血管,進而可以找到那些供給腫瘤營養的血管。


找到這些血管以後,醫生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一方面可以通過這些血管將抗腫瘤藥物直接注入腫瘤組織,這樣藥物就能主要集中在腫瘤組織,既減少了用藥劑量,又能使副作用相對較小。常用的藥物主要是化療藥,如鉑類和抗代謝的藥等。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另一方面醫生也可以用一些物質,將這些給腫瘤供給營養的血管堵住,切除腫瘤組織獲取營養的途徑,達到「餓死」腫瘤細胞的作用。常用的栓塞劑有γ微球、碘油、標準化明膠海綿顆粒、藥物洗脫微球(DEB)等。


此外,醫生還可以將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向腫瘤組織能注射藥物,又堵塞供給腫瘤的營養,兩者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而這就是肝癌患者應用最多的的肝動脈栓塞化療術(TACE)


除此之外,肝癌患者常用的介入手段還有包括肝動脈栓塞(TAE)、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和肝動脈放療栓塞(TARE)等。


介入治療作為肝癌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方案,其優點也十分突出:

對於早期肝癌患者(腫瘤直徑<5cm的患者),行介入治療得到的生存效益,目前已經可以達到和手術切除相似的水平。而對於中晚期肝癌患者,單純的介入治療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目前多採用聯合其他的治療方案,同樣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截至到目前,無論是我國 的CSCO指南,還是美國的NCCN 指南,都已經將介入治療列為不能進行手術切除的肝癌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Ⅰ級專家推薦)。因此,在療效方面,介入治療是比較有保障的。

目前介入治療不僅可以用於早期肝癌患者,還可以用於中晚期肝癌患者,對於手術後復發的患者、有門靜脈癌栓的患者,同樣可以使用。此外,介入治療還可以聯合其他治療方案,如靶向、免疫、消融等,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介入治療屬於微創手術,一般的傷口大概不超過3毫米,對人體的傷害相對較小。部分患者可在術後半小時即可起床活動,術後8小時即可恢復到術前水平。且出院以後,沒有特殊的注意事項。這和其他治療方案相比,無疑是一個明顯的優點。

在儀器的幫助下,醫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那些為腫瘤供給能量的血管,因此能精準定位腫瘤組織。因此在手術過程中,能儘可能的減輕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大幅度降低毒副作用。

目前,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介入治療已經被列入醫保範圍,最高報銷比例可達70%,相對於靶向和免疫治療一年幾十萬來講,比較經濟。


但無法否認,在某些方面,介入治療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



對於那些轉氨酶很高、肝功能代謝異常、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需要先進行對症治療,調整好肝腎功能以後,才能進行介入手術。

肝癌患者肝硬化程度、血清AFP水平、腫瘤大小和數目、包膜是否完整、有無癌栓、血供情況等都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到介入治療的治療效果。這就導致部分患者介入效果往往達不到預期。


由於介入治療是通過供給腫瘤營養的血管起作用的,因此如果供給的血管過多,過大,那麼介入治療過程中,就很有可能導致堵塞較大的血管,進而引起局部組織缺血壞死,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介入治療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以栓塞後症候群最為常見,主要表現為發熱、肝區疼痛、噁心和嘔吐等等。此外,還有可能有穿刺部位出血、白細胞下降、一過性肝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以及排尿困難等。但這種不良反應相對較輕,一般持續5~7天,經對症治療後大多數患者可以完全恢復。

這是因為給腫瘤供給營養的血管可能有很多條,而一次介入往往不能完全把這這些血管完全堵死。因此,一般需要進行2-4次。

可以用,對於門靜脈癌栓患者,儘管單純的介入治療可能效果不是那麼好,但是可以聯合其他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效果。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2020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中提到,TACE聯合放射治療可以用於門靜脈主幹癌栓、下腔靜脈癌栓的治療;TACE聯合分子靶向藥物、系統化療、免疫藥物和基因治療的等,也可也用於治療門靜脈癌栓患者。

介入治療不需要停用其他藥物。無論靶向治療期間還是免疫治療期間,如果要進行介入治療,都不需要停藥。相反,如果在介入期間聯用靶向或者免疫治療,反而會提高介入治療的效果。

兩者都是無法手術治療後首選的治療方案,二者的治療效果沒有太大差異,只不過在適用範圍、手術操作難度、治療費用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肝癌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選擇。

預防性介入是指在肝切除術後,進行預防性介入來降低復發轉移的機率。如果在手術以後,懷疑自己手術沒有切除乾淨,或者出現了復發跡象,那就可以進行預防性介入。如果沒有出現上述症狀,那就可以先不用進行預防性介入。


在介入治療以後,如果出現了發熱、疼痛、腹脹、嘔吐等症狀,通常發燒在38度作用,很少有患者出現39度以上等高燒,一般在服用退燒藥以後,就能得到減輕。同樣的,疼痛、腹瀉等症狀,也可以通過對症治療快速緩解。


需要注意的是,TACE會使用一些化療藥物,因此在介入治療應該多飲水,多排尿,減輕化療藥物對腎臟的傷害。如果出現少尿、血尿,應當立刻尋求醫生的幫助。

到這裡關於介入的內容就介紹的差不多了,如果大家還有什麼關於介入的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互助君會一一解答的。


最後祝大家早日康復。

相關焦點

  • 肝癌患者福音!「T+A」方案可顯著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總生存期,中國亞...
    數據顯示,接受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免疫聯合療法(以下簡稱「T+A」方案)治療的患者中位總生存期(mOS)為19.2個月,其中中國亞群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達到24.0個月。據悉,IMbrave150是一項全球性III期、多中心、開放性研究,旨在評估「T+A」方案對比索拉非尼在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性治療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患者中的作用。
  • 肝癌晚期能活幾年 肝癌有哪些症狀
    肝癌是一種常見的腫瘤科疾病,肝癌是一種發生在肝臟的惡性腫瘤,有許多人都得過肝癌,肝癌會對身體產生危害,那麼請問肝癌晚期能活幾年?肝癌的治療方法是什麼?肝癌晚期吃什麼好?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肝癌晚期能活幾年以現在的醫學還無法有效的治療肝癌,不管是手術、放化療還是介入治療,這些手段都是為了儘量延長患者的壽命,改善生存質量。在缺乏有效療法的情況下,適當的替代醫學療法,如中醫療法的嘗試是可以接受的。
  • 七成肝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這些早期症狀要警惕
    肝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等確診時大多已是中晚期。如何早期識別肝癌信號?目前又有哪些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期人民名醫直播邀請到我國知名的肝癌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肝臟外科主任周儉教授為大家解惑答疑。
  • 晚期肝癌死亡風險下降42%!中國患者獲益更多!「T+A」治療新進展
    肺癌、胃癌、肝癌是中國癌症的三座大山,雖然肺癌的發病人數最多,但是要說這三座大山裡面最沉重的,那非肝癌莫屬——畢竟在幾年前,肝癌就有著「癌症之王」的稱號,雖然後面胰腺癌跑到了前面,但是肝癌的死亡率依舊很高,尤其是晚期肝癌,5年生存率僅有10.1%左右。
  • 陳敏山教授:晚期肝癌治療迎來裡程碑式進展,為患者帶來痊癒的希望
    目前,我國肝癌治療仍不理想,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在10個月左右,5年生存率僅為12%,與歐美或日本等國家存在顯著差距。由於肝癌患者數量多、預後差,因此被稱為「癌中之王」。7月18日,中國腫瘤臨床學會(CSCO)正式發布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NK細胞治療肝癌招募受試患者,肝癌進入免疫治療時代
    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顯示,全球一半新增肝癌在中國。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 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0個月到一年左右,5年生存率只有12%左右。 我國肝癌患者生存現狀不容樂觀 肝癌起病隱匿,早期很難發現,七成患者確診時已為中晚期或是發生轉移,失去手術或其他局部治療機會。從肝病腫瘤數據看,40-50歲中年男性為肝癌首發年齡層。如有肝炎感染和長期飲酒、吸菸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必要注意篩查。
  • 中國首部肝癌患者指南重磅發布,助力肝癌患者生命續航!
    首部肝癌患者指南發布,一切「以患者為中心」 自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提出了癌症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三早」策略以來,癌症的篩查和早診早治被公認為是防控癌症最有效的途徑。
  • 晚期肝癌一線治療從單藥走向聯合, 個體化綜合治療格局正在來臨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新發肝癌患者中,晚期患者佔58%,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0個月左右,5年生存率僅約12%,與歐美或日本等發達國家差距顯著。據悉,全球每年有75萬例新發肝細胞癌患者,大多數病例來自亞洲,而幾乎一半來自中國。
  • 10個肝癌患者,8個是中晚期!選對治療方法才能延長生命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臟外科主任陳敏山教授表示,「當前中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2%,究其原因是80%的肝癌患者一發現就是中晚期,不能做手術切除根治!」②為什麼很多肝癌患者一檢查即是中晚期?陳敏山教授解釋:「中國肝癌患者一檢查即為中晚期,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肝癌患者往往具有基礎肝病(如B肝、C肝等),但由於沒有在體檢中早期發現或發現了也不重視,導致一步步進展成了肝癌;二是,早期肝癌的症狀不明顯或者沒有症狀,等有了腹部疼痛等症狀時大多都是中晚期了。」
  • 肺癌晚期能治癒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各種治療方案及生存期匯總
    肺癌是導致癌症相關死亡的最常見原因,也是中國和全世界報導的第一大惡性腫瘤。據估計,到2020年,將有80萬例新診斷肺癌。死於肺癌的總人數比結腸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總和還要多。 肺癌的這種令人沮喪的結果,部分原因是一半以上的患者(約55%)在診斷時就是晚期肺癌,出現了轉移。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新診斷肺癌病例的85%。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包括那些出現轉移性疾病或在初步確定治療後復發的患者。
  • 研究顯示:影像學特徵可用於預測肝癌患者生存期
    新華社南京5月21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獲悉,由該所高欣研究員領銜的團隊,新近通過腫瘤影像基因組學方法,對影響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影像學上表徵肝臟軟硬的紋理和腫瘤過渡區的體積,與肝癌患者的總生存期有直接關聯。這一發現,對科學進行肝癌預後評估具有指導意義。
  • 抗肝癌藥物 六種中成藥有效治療肝癌
    如今的人們因為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等,所以患上了各種各樣的疾病,癌症就是其中危害比較大的疾病,癌症中肝癌的發病率很高。那麼,抗肝癌藥物有哪些?肝癌晚期治療方法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抗肝癌藥物肝癌可以運用藥物治療,目前臨床醫療上抗肝癌的西藥只能暫時的控制疾病,所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中成藥在治療肝癌的同時,也可以調節身體。
  • 不喝酒卻查出肝癌晚期,為什麼?醫生:還有4個致癌因素要留心
    02.我國近8成肝癌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秦叔逵醫師表示,由於我國的篩查率不高,臨床上85%左右的肝癌患者,在被確診時就已經處於中晚期,導致發生這種情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上人們的篩查意識不足,因此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多數肝癌患者都錯失了治療的良機。其次,體檢項目的不正確再加上醫生的漏診情況,也會導致患者因沒有及時發現而延誤病情。所以人們提高早篩意識十分重要,尤其是高危群體,更應該注意肝癌的篩查。高危人群做好篩查,有助於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
  • 影像學特徵可用於預測肝癌患者生存期—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南京5月21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獲悉,由該所高欣研究員領銜的團隊,新近通過腫瘤影像基因組學方法,對影響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進行了研究
  • 30歲小夥被查出肝癌晚期,醫生建議:4類高危人群定期檢查
    由於飲食上的問題,攝入大量高脂肪食物導致肝臟負擔增加,長期下來肝臟對脂肪的分解能力下降,脂肪在肝臟囤積,久而久之就變成了重度脂肪肝,這種患者發展成肝癌的風險大。如果對化療極其敏感且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腫瘤,可以考慮進一步的化療方案。隨著醫學的進步,即便肝癌晚期,可選擇的治療方式也不少,儘可能選擇對患者選損傷較小、痛苦感較弱的方案進行治療。
  • 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發生胸水、腹水該怎麼辦?
    惡性胸腹腔積液、惡性胸腹水,也叫癌性胸腹水,為中晚期或轉移性腫瘤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是部分癌症患者最主要的臨床症狀體徵,嚴重時可危及生命。部分癌種,如腹膜癌、肺癌、卵巢癌、肝癌等,發展至晚期出現惡性胸腹水的風險非常高,甚至可以達到60%以上。因此,如何改善這一症狀、迅速而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痛苦,成為了提升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質量的重點之一。
  • 七成肝癌確診時已是中晚期!這7類高危人群每半年篩查一次!
    現狀:七成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指出,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約佔肝癌總體的85%~90%①。
  • 肝癌晚期患者牙齦出血怎麼辦?
    一些肝癌患者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牙齦出血的情況,不免會有疑問:我的牙齒一貫好好的,怎麼會突然就出血了呢?又該怎麼辦?讓我們先了解下肝癌患者出現牙齦出血的常見原因。為什麼會出現牙齦出血?肝癌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牙齦出血,通常不是牙齒疾病,而是血小板減少導致。人體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具有止血的作用,當人體組織破損時,血小板能夠及時止住血液外流,幫助止血。
  • 名醫說腫瘤|31歲男子患晚期肝癌肺轉移,4個月後奇蹟發生…
    治療當有新思路 隨著技術的發展,不能做手術對晚期肝癌患者來說並不意味著「萬事休」。醫生們採用微創介入、靶向及免疫治療來為患者「續命」。 經肝動脈栓塞化療(TACE)是中晚期肝癌最常用的介入治療方法,將導管選擇性插入到腫瘤供血靶動脈後,注入適量的栓塞劑和化療藥物,中斷腫瘤血液供應,並實現局部化療,減少全身暴露。
  • 肝癌治療最新進展 | 肝癌與TA|索拉非尼|肝細胞癌|肝功能|-健康界
    然而,對於晚期肝癌的患者,有效的系統治療可以減輕腫瘤負荷,改善腫瘤相關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但是目前系統治療效果仍不盡如人意,病人可以參加合適的臨床研究。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腹瀉、 體質量下降、手足症候群、皮疹、心肌缺血以及高血壓等,一般發生在治療開始後的 2-6 周內。(2)侖伐替尼侖伐替尼適用於不可切除的 CNLC Ⅱb、Ⅲa、Ⅲb 期、 肝功能 Child-Pugh A 級的肝癌病人, 其一線治療效果不劣於索拉非尼,HBV相關肝癌具有較好的生存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