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豐富多彩而又貼切得當的語言形式,把反覆出現但意思不變的句子、詞組、詮釋得生動活潑,這就是寫作的多樣性。
中文的特點是傾向於原詞復現,喜歡用重複的手段來達到一定的修辭效果,而英語中更注重語言的多變性,喜歡「變著法子」來說同一個問題,這其實和兩種語言的差異有關。
語言學界和翻譯界普遍認同形合與意合是英漢語言之間最重要的區別特徵。意合和形合是語言組織法,所謂「形合」(hypostasis),指藉助語言形式手段(包括詞彙手段和形態手段)實現詞語或句子的連接。所謂「意合」 (parataxis),指不藉助語言形式手段,而藉助詞語或句子所含意義的邏輯聯繫,來實現它們之間的連接。前者注重語言形式上的銜接(cohesion),後者注重行文意義上的連貫(coherence)。意合和形合是各種語言都使用的連結手段,但由於語言性質不同,使用的側重點也不同。
中文句子各成份的關係大部分靠意思的連貫,即意合,而英文句子則要求結構上的完整,即形合。換言之,漢語是語義型語言,詞彙表意,英語是形態型語言,語法表意。
因此,中文的句子很自然地依靠詞語的重複來增加句子的凝聚力。而英語要求用不同的詞彙表達同一意義,以求達到活躍文風的特點。英語表達的多樣性,就是要求我們對同一表達形式進行不同的處理,這樣整篇文章詞語豐富、生動形象,這在英語寫作中尤其重要。
然而作為中文母語者,我們在寫英語作文時常常會陷入單一表達、重複用詞的誤區中,歸根結底,是因為缺乏對英語結構、特點和思維的了解,並且在寫作的時候,沒有意識到應該進行中英思維轉換。
那英語寫作中的「多樣性」具體是什麼?我們拿標準化考試來舉例說明,以下是雅思和託福的官方寫作滿分評分標準。
雅思寫作在「詞彙豐富程度」這一項的要求是「使用豐富的詞彙,能自然地使用 並掌握複雜的詞彙特徵」,在「語法多樣性和準確性」這一項的要求是「靈活且準確地運用豐富多樣的語法結構」。
而託福對這方面的要求是「展現句法的多樣性、恰當的詞語選擇並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
從上面兩個標準化考試的評分標準可以看出,「多樣性」至少是包含詞彙和語法兩個層面,那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討論一下。
一、詞彙的多樣性
詞彙的多樣性包括單個詞語的多樣表達,以及短語的多樣表達。
單詞的多樣表達
【中】不同的文體所用的語言是不同的。政治性文章與科技文章不同,新聞報導與文學作品不同,寫的文章和口頭表達不同。
【英】 The language varies from genre to genre. A political essay differs from technical writing, a news report is not the same as a literary work, and a written articl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oral speech.
中文句子中,「不同」出現了五次,分別寫為:varies from, differs from, is not the same a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文章」出現了三次,寫為三個同義詞:essay, writing, written article。英文句子表達顯得地道自然,可以看出詞語多樣性帶來的表達效果。
短語的多樣表達
短語的多樣性其實就是,用不同的短語搭配表達相同的涵義。
比如「交通擁堵」可以表達為:
(1)heavy traffic
(2)traffic congestion
(3)traffic jams
再比如,形容一個人「德才兼備」,可以表達為:
(1) be both gifted and righteous-minded
(2) be both talented and high-minded
(3) be a man of ability and integrity
(4) be noted for both high proficiency and good moral sense
二、語法的多樣性
語法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使用不同的句型去表達,以及使用不同的語法成分去進行修飾。
使用不同的語法成分進行修飾,要求寫作者對英語語法有一個相對準確和系統地認識,對於基礎不是特別紮實的同學來說操作難度較大,因此,在這裡我們主要討論一下句型的多樣性。
英語寫作中主要包括三種句子:簡單句、並列句和主從複合句。它們各有自己的特點。
簡單句就是只包含一個主謂結構的句子,可歸納為五個基本句型。簡單句短小精悍,表意明確,適合用於表達明確觀點。
並列句用並列連接詞連接,常用並列連詞有and, but, or, so。並列句表示多並列的兩個句子重要程度相當。
主從複合句中,從句和主句通過從句連接詞連接,分為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和狀語從句三大類型。複合句通常強調主句,從句通常是補充說明一些信息。
下面我們來看一些例子。
簡單句
在很多大城市,交通擁堵已經成為了頗具挑戰性的問題。
Heavy road traffic has become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many major cities.
簡單的主謂賓結構,清晰闡明現狀。
並列句
在許多國家,人們的收入水平在穩步提升,而汽車價格卻在逐漸下降。
In many countries, people's income levels have been rising steadily, but at the meantime car prices have been gradually decreasing.
並列句表示「收入增加」和「價格下降」同步發生。
主從複合句
由於現代城鎮的不斷擴張,許多人居住在離工作地點很遠的地方。
Many people today live far away from their workplaces because modern citi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expanding.
複合句中的主句強調的是「人們住的離工作地點遠」這一普遍現狀,從句是說明這一現狀的原因,即「城市的不斷擴張」。
不同句子表達相同含義的差別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同一個句子,可以用三種不同的句子來表達。
政府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公民納稅,政府應該向納稅人提供醫療和教育來作為回報。
簡單句
A large proportion of government revenues come from the taxes paid by citizens.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ward taxpayers with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句子用兩個獨立的簡單句表達,表達清晰但在連貫性上略顯不足。
並列句
A large proportion of government revenues come from the taxes paid by citizen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ward taxpayers with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句子用並列句表達,表達出前後句的遞進關係。
主從複合句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ward taxpayers with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since a large proportion of government revenues come from the taxes paid by citizens.
句子用主從句表達,強調主句「政府應該回饋納稅人」,從句補充原因「政府收入大部分來源於稅收」,表現出明顯的邏輯關係(因果關係)。
從上面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採用什麼樣的句子,可以從表達的目的和功用出發,突出論點可以採用簡單句,表示順承或轉折關係可以使用並列句,強調邏輯關係可以使用主從句。
以上就是本期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其實,想要寫出具有「多樣性」的文章並不容易,需要紮實的基本功和點滴的積累,所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