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的好「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一所幼兒園沒有一個好的管理者,那他們的工作是沒有創新的,同時也開展不起來.因此說,園長是幼兒園的最高決策者,領路人。一個整體效能發揮良好的幼兒園內部是一個能動的以人為核心的管理系統,人人都是能動發揮作用的一分子。一般分為園長、副園長、年級組長和班長、教職工四個層次。每個管理層具備不同的素質,承擔不同的職責。如果管理系統中職責不清,分工不明,就會產生無所事事或越俎代庖的現象,必然導致教師重複勞動增多,不利於工作效率的提高,教師當然會感到累。
從早晨第一個幼兒入園,到下午最後一個幼兒離園,教師的工作就是與每個孩子的一天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從每一種教具的準備、遊戲材料的投放,到每一份幼兒成長檔案的填寫,教師的工作是與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緊密結合的。細緻入微的幼兒園教師教育管理工作使教師感到「累」並不意外,但「累」也分類,也應區別對待。園長的主要職責是把握幼兒園的發展方向,進行科學決策。園長如果事無巨細,凡事親躬,必然陷入事務性工作的漩渦。這樣非但沒有使教師「解放」出來,反而束縛了教師的手腳。因為樣樣請示會使教師在心理上和工作中均處於被動地位。
一、首先你得具備管理者的素質
一名好的園長應該有較高的思想素質,有專業的文化知識,對幼教事業有滿腔熱情,有愛心的人.她能把本職工作當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以園為家,精心呵護著大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默默的為這個家奉獻著全部精力.。
說實話,要當好一名好園長可真不容易,別人的不理解,自己的酸甜苦辣這也算不了什麼,但只要聽到孩子的歡笑聲、家長的讚美聲、領導的肯定聲、那這位園長就感到非常欣慰了。
作為一名園長,感覺「園長」一詞責任重大,因為裡面涵蓋了不僅是一個實踐者;而且是幼兒園隊伍的鑄造者。
二、實行開放式園本管理新模式
園長應當實現從傳統的事務型園長向新型管理型園長的轉變,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者的換位思考。認識到管理中居於主體地位的是教職工,管理的制度、措施、策略,均以符合教職工的發展需要為目標。當教職工認識到自己有管理的主動權時,她們就會自發地做好本職工作;當教職工能夠轉變對待工作的態度時,「累」就已經是一種「積極累」而非「消極累」了。具體可進行以下嘗試:
其一,應組織教職工參與討論、研究制定園內製度,明確規定各個部門的職責,進而實行責任公開;健全管理體系,並協調各個部門的功能,將園長真正從繁忙的事務中解脫出來;
其二,應認識到管理方法是「互動」的,而非「靜態」的。園長應當多與教師進行教學和其他方面的溝通,鼓勵教師按照不同的特長和興趣,設立不同主題的科研小組,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其三,應認識到管理狀態是「自由」而非「放任」的。教師的自由探索和自由思考並不是放任,而是有著程序的限制。如執行教育計劃時具有靈活性,但決不能放棄教育目標和任務等。能動管理體制的建立有助於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被動地位。
三、如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對教師現實需要的儘可能最大化滿足。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要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幾個層級排列,構成一個動態的整體系統,他認為,低級需要得到起碼的滿足之後高級需要才成為支配性動機。
教師作為「社會人」,也不可避免的存在這些需要,「衣食足而知榮辱」吃飽才能幹好,當工資水平不足以吸引專業化教師時,僅僅用專業化的標準作為職業準入和優化的條件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自我擔任園長以來,我儘可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師的待遇和水平,讓教師感到領導對他的關心和尊重,從而使他們找到了歸宿感和被尊重感。如,我園在每年的「六一」活動中,本園先安排教師編排節目,然後進行全園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評出的一等獎參加鎮,縣,市級演出,然後按訂出的獎勵制度給指導教師按時兌現,例如還有環境獎、衛生獎、遊戲質量獎、以及安全獎、考勤獎、優秀班級獎等。
四、實現目標管理,逐步促進本園目標與個人目標的有機結合
目標管理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論,我園已實現了目標管理,「目標管理」是管理工作的出發點有最終歸屬感,貫穿於幼兒園管理的全過程,也就是培養什麼樣的人,建設怎樣的師資,以及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等。本園在制定全面的目標管理計劃時,一般都採取發動全園職工充分討論,在此基礎上找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夠合理的,那些是需要修改補充的,然後由骨幹教師作進一步討論,最後園領導研究決定,但在目標實現的過程中,幼兒園目標往往與個人奮鬥目標趨向出現不一致性,從而影響了幼兒園目標的順利進行,那麼怎樣使幼兒園目標與個人目標有機結合呢?
在幼兒園管理中,幼兒園目標的實現並不意味著目標管理的作用已經充分的發揮了,如果幼兒園目標對某些成員來說只是工作目標,而不是自身意願為之奮鬥的目標,那麼他們對目標的態度就不會積極主動,他們的潛能也不會最大限度的得到發揮,歸根結底,仍然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人的積極性。
管理心理學的理論認為,人在社會化的活動中,看到了自己的工作價值,並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他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就能在工作中獲得極大滿足,也就能進一步激發他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因此,如果在幼兒園管理中把幼兒園目標和廣大的教職工個人目標有機結合起來,使開展工作的過程能為廣大教師的自我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努力,自我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這樣他們就會感到幼兒園確實是自己的「用武之地」。就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有奔頭,越幹越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在日常工作中產生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共同奮鬥的凝聚力。
五、「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
每一個人都有被關愛,被認可求發展的需要,被管理者也是如此,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條例,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樹立正確的民主意識,依靠全體教職員工,發揮他們的主人翁的精神,大膽的嘗試,創造各項活動的最佳成果。
二、慧眼識才,熱心愛才,合度用才,要做到用人所長,避其所短,切忌用人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同時要善於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使全體職工經常保持積極的工作狀態,使組織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是要營造和諧的民主氛圍,尊重教師,辯證的去看待每一位教職工,積極幫助他們的困難,關心他們的生活。
四、是園長要多看、多想、多學、多做、即是理性的思考者又是開拓的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