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來幫忙》是瑞士的繪本作家、白烏鴉獎獲得者丹尼爾.費爾的最新力作。丹尼爾不僅是「瑞士讀書日」的推廣大使,還是一名桌遊設計者。
因此,他的繪本充滿了想像力和多樣性,就像「兒童桌遊」一樣,讓孩子們樂在其中,還鍛鍊了思維能力和專注力。
《大熊來幫忙》的插圖由比利時插畫師班傑明.羅瑞繪製。繪本中的插圖延續了他俏皮幽默又不失溫情的風格,讓趣味十足的水彩插畫為簡潔幽默的文字賦予了新的生命力,孩子們讀著讀著,會不知不覺中愛上善良的大熊和可愛的小獾,甚至被某一個角落的彩圖吸引住。
這本繪本是關於「失去與尋找」的寓言,用小動物的故事,鼓勵孩子尋找「直面失去」的勇氣。這個有趣的故事是這樣的:
小獾獨自坐在石頭上,哭個不停,它的泰迪熊丟了。
大熊看到了,便開始幫助小獾。大熊帶著小獾一起去找泰迪熊。它們去草地上找、去灌木叢裡找,甚至划船到湖中央找、爬到樹頂上找……
它們付出了種種努力,小獾卻仍然沒有找到它的泰迪熊。
但是,小獾在大熊的幫助下,在尋找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尋找的樂趣。它居然忘了自己是在找泰迪熊,而開始享受尋找的過程。
因此,孩子內心成長的力量,就是從小在一次次真正的「失去和尋找」中練就的。
「失去了小寵物」、「想買東西沒有被允許」、「爭取當班幹部落選了」、「心愛玩具的丟失」、「離開了熟悉的地方」、「比賽落後或挑戰失敗的失落」等等,面對這些「失去」,如果父母能接納孩子的悲傷情緒,鼓勵孩子勇敢面對、勇敢找回,並在過程中正確引導,孩子就會練就抗挫折的能力,以便抵擋更大的風雨。我想,這就是培養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的辦法。
下面,我帶大家從數學、社交、藝術三個方面對《大熊來幫忙》進行拓展閱讀。這樣精彩有趣的繪本,無論從哪個角度讀,都讓人樂享其中。
大家跟孩子共讀一遍後,就可以開始下面的三種拓展閱讀了:
這本繪本適合2至9歲的孩子閱讀,我們可以從數數、分類、排序來認識繪本裡的內容。
1、數數
繪本裡,大熊帶領著小獾去尋找丟失的泰迪熊,一路上遇見了很多的動物。比如七星瓢蟲、鹿、刺蝟、鴨子、小魚、松鼠、鴨子、小鳥等。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數一數繪本中一共出現了多少種動物。
除了動物的種類,對於某頁中出現同一種動物,比如一大群小鳥、一大群魚等等,父母也可以引導孩子數一數。
數數是最簡單的數學教育,讓孩子養成數數的習慣,會讓他們發現「萬物有數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任何物品進行數數,對任何物品產生數學興趣。
2、分類
繪本裡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把裡面的動植物進行分類:
哪些是陸地上、海洋上的動物?
哪些是陸地上、海洋上的植物?
哪些動物會飛?哪些動物會跑?哪些動物會遊泳?
3、比較和排序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對繪本中的動物進行大小比較、輕重比較等。同時,還可以引導孩子進行從大到小、從輕到重的排序。
父母也可以引導孩子將動物們進行出場順序的排序,哪個動物先出現?哪個動物後出現?這可以增加繪本的趣味性,也可以增強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1、如果朋友需要幫助,我們該如何幫助朋友呢?
如果你是大熊,看到正在哭泣的小獾,你會怎麼安慰它?
如果你是大熊,小獾的東西不見了,你會幫助它嗎?
父母可以拋出這些問題,引導孩子了解「朋友」的概念,朋友就是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互相傾訴的對象。當朋友有困難,我們可以聽朋友傾訴,理解朋友的心情,力所能及地幫助朋友。
如果朋友傷心的時候,我們主動幫助他,他們會了解到,友情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有了朋友的陪伴,事情就變得沒那麼糟糕了,就像繪本一樣,在不知不覺中,小獾的傷心的事情就拋諸腦後了。
2、如果你的東西不見了,你會怎麼辦?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對「失去」有不一樣的認識。
2-4歲年齡層的孩子,容易將一切事物「擬人化」,比如認為沒有生命的東西是有生命的,因此可能會將一個洋娃娃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一旦弄丟了,則彷佛遭遇生離死別般痛苦。
此外,他們大多也認為失去、死亡是「暫時消失」的現象,他們相信這些東西會重新回來。
5-9歲的孩子會逐漸發展出抽象思考的概念,他們在此階段可以理解丟失的東西和死亡的寵物可能不會再回來了。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段,結合繪本的情況,引導孩子如何面對「失去」。
3、如果朋友幫助了我,我要怎麼做?
在繪本中,小獾從獨自落淚傷心,大熊伸出了援助之手。小獾跟著大熊到處尋找泰迪熊,最後已經忘記丟失泰迪熊這件事。可見朋友的幫助,對我們的情緒調整和改變有很大作用。
父母可以根據大熊幫助小獾的故事,引導孩子表達感激之情。同時,我們對朋友的幫助要有感恩之心,下次如果朋友需要我們的幫助,在我們利所能力的範圍內,可以鼓勵孩子幫助有需要的朋友。
2-9歲的孩子對繪畫都非常喜愛,任何時候都渴望通過繪畫來表達他們的情緒和想法;2歲以後,孩子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他們喜歡手工、塗鴉、剪紙等方式來表達他們對故事的看法和理解。
繪本中出現了非常多的場景和相應的動物,比如草叢中的小鹿、灌木叢裡的刺蝟、河裡的小魚、樹上裡的鳥兒、樹枝上的松鼠、石頭底下的蚯蚓等等。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認識每一種動物的生長環境和生活習性,鼓勵孩子根據想像繪畫出來。
另外,父母可以和孩子將自己喜愛的動物製作成面具,進行對話表演或小劇場表演。對於大一點的孩子,父母可以提供水彩畫筆、硬紙、剪刀等工具,讓孩子們自由發揮,創作他們喜愛的作品。孩子們製作的面具可以用來做角色扮演,也可以用來當做藝術作品展覽。
自從用了多種創意方法讀《大熊來幫忙》,孩子對繪本的觀察更加細緻,對繪本插畫中隱藏的「寶藏」也來了興致。另外,孩子對繪本的複述也更加多姿多彩,不再局限於畫面和文字,她能從重複中找到更多有趣的內容和思考。
或許這就是創意讀繪本的好處吧,建議父母也採用多種方式給孩子讀一讀繪本,這對父母的學前教育思路將大有啟發。
這本精彩的繪本點擊下方連結可以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