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中感受美好

2021-01-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勞動教育在小學階段的重點應落在讓學生學會日常生活自理、養成勞動習慣上。因疫情而生的這個超長假期,是對學生開展勞動教育的黃金期。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城東小學圍繞「居家勞動」這一主題,形成了基於小學生以「生活化、課程化、項目化」為主要特徵的勞動教育新體系,將勞動教育做深做實做細。

勞動作業突出生活化,讓學生想勞動。勞動興趣需要喚醒。生活化的勞動作業,能喚起學生對勞動的興趣,讓勞動不再是一件需要額外提醒的事,而是深入學生內心的自覺行為。學校的勞動作業圍繞家務勞動這一主題,包括「會整理房間美化小天地、掌握生活技能做力所能及之事」兩方面的內容,並由學生跟家長商量之後確定一段時間內(至少持續三周不變)的每日勞動內容,例如:布置、整理書房和臥室,折(疊)被子,洗碗,掃地(拖地),洗衣服(襪子、內褲),燒菜……把商定的內容寫到勞動項目中,並每天記錄勞動情況。

勞動教育致力課程化,讓學生會勞動。勞動技能需要培養。同樣的勞動項目,不同的勞動方法與技巧,會產生不同的勞動效果。我們以課程化的思路深化對學生勞動技能的培養。在我看來,勞動教育的最好老師其實是家長,最優的勞動教育方式是家長手把手示範。因此,我們在勞動教育微課程建設的第一階段,要求家長把這一切錄製下來,形成一個又一個基於具體勞動內容的視頻微課,打造「從勞動實踐中來,指導更多學生到勞動中去」的勞動教育課程化體系,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第二階段推出了「『勞動訣竅我知道』大家談」,學生以智慧改進勞動,把「怎樣讓地面更乾淨、怎樣讓書房更整潔、怎樣讓菜餚更美味……」的改進之法攝製成微課。

勞動競賽實現項目化,讓學生樂勞動。勞動教育成果需要展示。我們以項目化的勞動競賽來營造勞動氛圍,展示勞動成果。3月21日-22日,學校組織了雲上「居家賦能、巧手戰『疫』——城東小學學生家務勞動技能大賽」。以項目化的方式開展勞動競賽,如針對一二年級的洗手比賽,三四年級的針線比賽,五六年級的廚藝比賽,讓每一位學生都享受勞動帶來的物質收穫和精神享受,讓學生樂勞動。

當然,培養有勞動素養的時代新人需要持續探索。我們將把重點放在以下幾方面:

注重激勵性研究。深化對學生勞動情況的多方評價,家長每天對孩子的勞動情況進行評價,同時把勞動情況發到班級微信群和家長朋友圈,通過教師表揚、朋友點讚,用外在的激勵把勞動進行到底。

注重遷移性探索。能幹好一件事,就能幹好更多事。勞動亦是如此。學校倡導學生在幹好了之前選定勞動項目的基礎上,再確定一件有一定挑戰性的勞動項目,致力勞動遷移,提升勞動本領,讓勞動教育觸類旁通。

注重內生性培養。學校倡導學生以日記的方式記錄「勞動帶來的新變化,勞動帶來的新收穫」,讓學生以日記為拐杖,用心去感受勞動之美、勞動魅力。讓學生在自我內心滿足中播下勞動的種子,喚醒學生的內心生長,讓勞動教育綻放芳華。

在推進居家戰「疫」期小學生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勞動是人的本能。小學生勞動教育只要明確了基本要求,抓住關鍵期,走好關鍵步,必能喚醒孩子對勞動的熱愛,讓他們感受勞動的美好。

(作者系教育部「國培計劃」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學員、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城東小學校長)

《中國教師報》2020年05月27日第12版 

相關焦點

  • 讓學生感受勞動的美好
    由於社會普遍尊崇智育,導致現實生活中「重智輕勞」,勞動教育課程常常要為其他學科課程讓路。在新的發展階段,學校要在勞動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在課程實施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一些小設計讓學生充分感受勞動的美好,進而推動勞動教育的實施。開展家務勞動小能手評比。
  • 四川師大附中外國語學校勞動主題班會課:感受雙手 創造美好生活樂趣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8日訊 為提高班主任的勞動教育指導能力,培養學生勤勞、節儉的勞動品質,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近日,四川師大附中外國語學校開展了第十四屆教改科研月以「勞動」為主題詞的班會課比賽
  • 官渡區新時代好少年「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演講展示活動講述勞動的意義
    、尊重勞動,提高學生熱愛勞動的意識,促進學生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7月24日,由官渡區關工委、區文明辦、共青團官渡區委、區婦聯、區教育體育局聯合主辦、官渡區新華書店協辦的官渡區新時代好少年「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演講展示活動在東站實驗學校舉行。
  •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技能成就美好人生
    接下來,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平利做了總結講話,並為全體師生講述開學第一課「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技能成就美好人生」。劉校長說勞動是人類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動形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名勞動者,要靠自己一輩子辛勤勞動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為國家創造美好的未來。他從「愛國立志、勤儉節約、勤學苦練、崇尚勞動」四個方面,以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跡、大國工匠的先進事例、普通群眾的勞動付出,為全體師生生動展現了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深刻內涵。
  • 讓孩子在勞動中承擔責任,感受幸福
    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魏書生也一直將勞動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要求學生每天做七件事,被他總結為「七個一分鐘」。其中第一條就是要求學生每天都要做家務,至少一分鐘。「孩子回家需要做家務勞動,有時間多做,沒時間少做,但不能停下來。一分鐘也要做,半個小時那就更好了。」1997~2010年任遼寧省盤錦市教育局長期間,魏書生首先研究的不是分數,不是考試,不是升學率,而是家務勞動。
  • 美好生活,勞動創造——涪陵十四中舉行2020秋期開學典禮
    9月2日,涪陵十四中在學校運動場隆重舉行了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活動成果展示暨2020年秋期開學典禮。第二部分 新生歡迎儀式今年九月,學校共有1914名莘莘學子加入到十四中這個溫馨的大家庭
  • 記敘文:美好生活,勞動創造
    現代美好的生活,發達的科技,美味的口糧。在這個時代裡,你是否想過,現如今的成就,是靠什麼來的呢?是靠堅持不懈的努力?是靠先祖的智慧結晶?是靠我們偉大的壯麗祖國?而這過程中,不就是要用雙手去勞動嗎?有了思想,卻沒有付出實際行動,到頭來就只能是紙上談兵。你看看那些成功人士,不就都是依靠這雙手去勞動,才有了成果,也就才有了收穫嗎?也就只有勞動,才能把空話變成現實,擁有成就。在現代,勞動也必不可少。
  • 淮海技師「開學第一課」|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技能成就精彩人生
    為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9月2日,淮海技師學院聯合鳳凰傳媒職業教育出版中心、宿遷廣播電視臺、超星集團舉辦以「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傳統文化涵養職業教育」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系列活動。學院2020級全體新生、教師代表、企業職工代表等參加活動。
  • 嘉定一小學學生種菜中感受勞動光榮
    原標題: 嘉定一小學學生種菜中感受勞動光榮  低年級孩子家務打卡  小學生不會剝熟雞蛋、不會拿掃帚掃地,大學生讓家長定期到校洗衣服……近年,關於勞動能力缺失的報導屢見媒體。但很少有人會去思考:勞動真的無足輕重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南翔小學副校長朱雯說,社會推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實際生活中,只要和學科學習無關的內容很容易被邊緣化。
  • 擺脫「框框」,在耕耘裡感受勞動的收穫
    這只是一場體育比賽,體育是美好的,也是陽光的,更是快樂的。所謂的「按部就班」其實是對你自己的一種無形的束縛,擺脫不了那些規則,它就會如影隨形地伴隨你左右。莫讓「框框」挾持了你,要熱情地擁抱生活,在耕耘裡感受勞動的快樂和收穫的期待。
  • 獨闢蹊徑 嘉定一小學學生在種菜中感受勞動光榮
    獨闢蹊徑 嘉定一小學學生在種菜中感受勞動光榮時間:2019/12/24 8:46:23 來源:解放網    作者:李芹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這兩天的上海陰冷異常,
  • 全國900名好少年「雲端」致敬勞動 為美好生活喝彩
    光明網重慶8月13日電「誰是我們生命中最可愛的人?是明星,是網紅嗎?不,是我們身後的大山......他們就是勞動者們。」8月10日-12日,為期三天的「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讀書活動「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全國朗誦、演講交流展示活動在重慶順利舉行。活動中,來自寧夏的梁嘉欣動情地講述著《生命中最可愛的人》。
  • 衡陽西渡鎮學區小學:「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
    為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6月10日,西渡鎮學區組織開展「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主題教育演講、朗誦比賽活動。比賽中,12名通過班級初賽、年級複賽脫穎而出的學生用激情揚溢的演講和聲情並茂的朗誦,展現了孩子們從小熱愛美好生活、熱愛勞動的情趣。通過角逐,共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獲得一等獎的同學將代表學校參加上一級的比賽活動。通過比賽,激發了學生們熱愛勞動的激情,樹立了勞動光榮的理念。
  •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接下來,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平利做了總結講話,並為全體師生講述開學第一課「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技能成就美好人生」。劉校長說勞動是人類最基本、最普遍的活動形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名勞動者,要靠自己一輩子辛勤勞動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為國家創造美好的未來。
  • 感受勞動之美 收穫豐收之樂
    昨天,「勞動美 豐收樂」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在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舉行。本報記者 谷嶽 攝在田間地頭上感受勞動之美,在播種採摘中收穫豐收之樂。昨天,我市走進多個勞動教育基地,圍繞「勞動美豐收樂」這一主題,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 「地評線」東方時評丨在辛勤勞動中感受並創造幸福
    勞動,對於2020年而言,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李大釗曾講,一切樂境,都可由勞動得來,一切苦境,都可由勞動解脫。今天,我們因勞動而從疫魔的手中掙脫,明天也必將因勞動而走向戰「疫」的徹底勝利、奔向繁榮發展的廣闊天地。勞動的榮光分外耀眼,奮鬥的強音激蕩人心。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回首新中國70多年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發展,由衷地感到勞動的偉大、人民的偉大。
  • 「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全國徵文比賽落幕
    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美好事情的源泉。一份勞動,一份收穫,唯有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生活。——高爾基近日,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婁底市教育局公布了中小學生「新時代 好少年」主題教育活動「美好生活 勞動創造」徵文比賽獲獎名單,婁底楚英學校15位學生獲獎,其中全國一等獎1人,全國二等獎2人,全國三等獎3人,市一等獎4人,市二等獎5人。李敏、肖楚南、蔣佳博等6位老師獲優秀指導老師一等獎。
  • 人文課堂|《詩經》中的社會生活(五):《詩經》中的勞動生活
    《詩經》作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不少關於勞動的詩。《詩經·周南·芣芑》就描述了一群女子在田野間採摘芣苢時的歡快心情:採採芣芑,薄言採之。採採芣芑,薄言有之。採採芣芑,薄言掇之。詩人通過採、摘、拾、捋、兜、兜這幾個動作,簡潔明了地刻畫出婦女們採集車前子的過程,透過這一系列的動作,讓人們看到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我們仿佛看到: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之中,女人們三五成群地唱著歡樂的歌謠,伸出手,把車前子一棵一棵地摘下來,一把一把地捋下來。短短一首詩不但寫出採摘的過程,而且通過不斷重複的韻律,表現出生動活潑的氣氛。
  • 十首詩詞,寫出了農村生活的美好和勞動的樂趣,令人渴望回歸田園
    最美的生活在農村,讀了描寫農村勞動生活畫面的詩詞,就會令人嚮往起農村的生活來。在今天的人們厭倦了鋼筋水泥的桎梏和城市的喧囂後,那種「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美好畫面就會瘋狂地在頭腦中滋生,回歸自然,回歸田園,成了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
  • 中小學生感受勞動之美 收穫豐收之樂
    昨天,「勞動美 豐收樂」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在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舉行。在田間地頭上感受勞動之美,在播種採摘中收穫豐收之樂。昨天,我市走進多個勞動教育基地,圍繞「勞動美 豐收樂」這一主題,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