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懷孕是美好而辛苦的,辛苦是從懷孕早期就開始的了,比如身體上的各種早孕反應、心理的各種擔心和糾結,所謂「身心疲憊」。
比如懷孕後,味覺嗅覺突然變得超級靈敏,經常會有又餓又吃不下的感覺,有時候都餓到胃疼,但是吃一口就想吐,尤其是一吃葷的就更想吐……但不少孕媽就會因此擔心:這樣會不會營養跟不上而影響胎兒發育呢?
先來說說,為什麼懷孕早期會出現這樣的表現?
一般早孕表現出現在懷孕的頭三個月,除了前面說的那些胃腸反應,還可能有頭暈、嗜睡、疲倦乏力、情緒變得敏感、小腹部發脹、乳房脹痛(經歷二次發育)等。
這些都是正常的早孕反應,懷孕後之所以出現這些表現,主要和下面幾個因素有關:
受體內激素水平升高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在孕早期 體內的激素水平 會和孕前有很大的差別,隨著雌孕激素的上升,就會對孕婦的消化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一旦吃葷的過多,很容易引發消化系統的功能障礙,因此出現噁心嘔吐的情況 。
之前,何雯娜 參加《婚前21天》節目,裡面有一段是:她產檢發現胎兒偏小,婆婆做了一桌子菜,各種讓她吃肉,而她因為孕吐根本吃不下,還因此上了熱搜「何雯娜被婆婆逼吃肉」,引起了網友熱議。
口味發生改變
不少孕媽也發現了,在孕前可能非常喜歡吃某種食物、不喜歡吃某種食物,但是在懷孕後會發生改變(也可能是心理上影響了生理),突然覺得某種食物不好吃了,會反射性的引起孕媽出現嘔吐的表現 。
嗅覺和味覺異常敏感
懷孕初期的孕媽,對特殊的氣味和味道會變得異常敏感,別人還沒聞到的味道,孕媽會最先聞到;別人覺得正常的味道,會引起孕媽噁心。
所以,當孕媽一旦聞到或吃到有氣味比較濃烈的食物,也會反射性的引起噁心嘔吐的情況。
一吃葷的就想吐,會不會營養跟不上、影響胎兒發育?
在孕早期,胎兒大腦快速的發育,身體各器官會快速的分化、發育和形成,而胎兒完成這些過程,是需要大量營養支持的。
也就是說,想讓胎兒發育的更好,就一定要補充蛋白質,可偏偏孕媽一吃葷的就噁心嘔吐嚴重,就會很擔心胎寶寶會不會因此而出現營養不良?
其實孕媽也不用過於擔心,一般不會。
在懷孕早期的大部分時間裡,胎兒還只是個小胚胎,所需要的營養並不多,除了需要額外補充葉酸外,大部分營養素的需求量和懷孕之前基本是一致的,並不需要額外多補充。
肉類主要富含優質蛋白質,那吃不了肉,也可以通過其他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來補充,比如各種豆製品、雞蛋、牛奶等,只要每天吃的能足夠身體所需就可以了,也並非多多益善。
想要胎兒發育的好,營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孕期不僅要吃肉補充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其他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類、各種微量元素等,也都需要補充一些,因而不同的食物每天都吃些,更利於營養均衡補充,也才是給胎兒補充營養的正確做法。
所以,綜合這幾點來說,如果在懷孕早期噁心嘔吐嚴重,一吃葷就想吐,那就可以先不吃,不同的食物含的營養素也不同,換成其他食物補充肉裡所含的營養就好了。
懷孕早期,應該怎麼吃、怎麼補充營養?
孕早期要繼續補充葉酸。
葉酸是促進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成熟的重要原料,同時葉酸和維生素B12的配合也可以促進血紅蛋白的生成。 因此在孕早期繼續補充葉酸很有必要,可以一直補到懷孕三個月左右,有的醫生也會建議,孕媽一直服用葉酸直到分娩 。
飲食多樣化,注意營養均衡。
懷孕後,孕媽往往會因為口味的變化、心理上的變化,出現厭食、偏食的現象,這對於胎兒的生長發育是不利的。
因此孕媽在孕早期,要注意儘量食物種類多樣化攝入,除了肉類、豆製品、魚蝦、新鮮蔬菜水果、堅果等都要搭配吃一些,以保證營養均衡。
早孕反應嚴重的孕媽,不必強迫自己吃東西。
如果某種或某類食物,實在是一想到都想吐,那不吃就好了,不用非得強迫自己去吃不想吃的食物,儘量在飲食均衡的基礎上,吃自己想吃的食物就可以。
為了緩解早孕反應,孕媽可以採用加餐的方法,除了正常的三餐,可以在上下午和晚上加餐,增加飲食次數,但每次不要吃太多,這樣的飲食方式來防止自己感覺到飢餓,進而緩解噁心嘔吐。
京媽提醒: 另外,還要注意 每天吃點主食、注意補水,以防出現 酮症酸中毒和脫水。孕吐嚴重,特別是妊娠劇吐的孕媽,一定要重視,為了避免體內電解質代謝紊亂,要及時補充水分,如果覺得白開水喝不下,可以喝點 檸檬水、西柚水。
不必過分補充營養。
不少孕媽認為胎兒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營養,因此從一查出懷孕就開始大補特補,只要吐了就擔心胎兒會不會「營養不良」。
其實這完全沒必要,因為無論你攝入的營養物質有多少,能滿足胎兒營養需求、被胎兒吸收才是最重要的。
而懷孕早期,胎兒就只需要一小部分營養,孕媽若是大補特補,剩下的大部分營養並不能被胎兒吸收,就會囤積在孕媽的身體上,導致孕早期體重增加過多,可能在懷孕早期都胖十幾斤,這也是不科學的。
京媽提醒:懷孕早期是胎兒內臟和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階段,孕媽一定不要為了給胎兒補充營養而暴飲暴食、強迫自己吃不同的食物補充營養,這樣反而會因為吃的多而加重本就虛弱的胃腸負擔,而對於寶寶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發育,也不見得有好處 。
懷孕後是需要注意營養,只有營養均衡、充足的攝入,才能保證孕媽身體健康、胎兒健康發育,但也並不是沒有方法;而且再加上早孕反應的折磨,孕媽根據實際情況,科學的飲食和補充營養就好。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