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孕媽餓到胃疼、吃一口就想吐,會營養跟不上影響胎兒發育嗎

2020-12-22 騰訊網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懷孕是美好而辛苦的,辛苦是從懷孕早期就開始的了,比如身體上的各種早孕反應、心理的各種擔心和糾結,所謂「身心疲憊」。

比如懷孕後,味覺嗅覺突然變得超級靈敏,經常會有又餓又吃不下的感覺,有時候都餓到胃疼,但是吃一口就想吐,尤其是一吃葷的就更想吐……但不少孕媽就會因此擔心:這樣會不會營養跟不上而影響胎兒發育呢?

先來說說,為什麼懷孕早期會出現這樣的表現?

一般早孕表現出現在懷孕的頭三個月,除了前面說的那些胃腸反應,還可能有頭暈、嗜睡、疲倦乏力、情緒變得敏感、小腹部發脹、乳房脹痛(經歷二次發育)等。

這些都是正常的早孕反應,懷孕後之所以出現這些表現,主要和下面幾個因素有關:

受體內激素水平升高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在孕早期 體內的激素水平 會和孕前有很大的差別,隨著雌孕激素的上升,就會對孕婦的消化系統造成一定的影響,一旦吃葷的過多,很容易引發消化系統的功能障礙,因此出現噁心嘔吐的情況 。

之前,何雯娜 參加《婚前21天》節目,裡面有一段是:她產檢發現胎兒偏小,婆婆做了一桌子菜,各種讓她吃肉,而她因為孕吐根本吃不下,還因此上了熱搜「何雯娜被婆婆逼吃肉」,引起了網友熱議。

口味發生改變

不少孕媽也發現了,在孕前可能非常喜歡吃某種食物、不喜歡吃某種食物,但是在懷孕後會發生改變(也可能是心理上影響了生理),突然覺得某種食物不好吃了,會反射性的引起孕媽出現嘔吐的表現 。

嗅覺和味覺異常敏感

懷孕初期的孕媽,對特殊的氣味和味道會變得異常敏感,別人還沒聞到的味道,孕媽會最先聞到;別人覺得正常的味道,會引起孕媽噁心。

所以,當孕媽一旦聞到或吃到有氣味比較濃烈的食物,也會反射性的引起噁心嘔吐的情況。

一吃葷的就想吐,會不會營養跟不上、影響胎兒發育?

在孕早期,胎兒大腦快速的發育,身體各器官會快速的分化、發育和形成,而胎兒完成這些過程,是需要大量營養支持的。

也就是說,想讓胎兒發育的更好,就一定要補充蛋白質,可偏偏孕媽一吃葷的就噁心嘔吐嚴重,就會很擔心胎寶寶會不會因此而出現營養不良?

其實孕媽也不用過於擔心,一般不會。

在懷孕早期的大部分時間裡,胎兒還只是個小胚胎,所需要的營養並不多,除了需要額外補充葉酸外,大部分營養素的需求量和懷孕之前基本是一致的,並不需要額外多補充。

肉類主要富含優質蛋白質,那吃不了肉,也可以通過其他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來補充,比如各種豆製品、雞蛋、牛奶等,只要每天吃的能足夠身體所需就可以了,也並非多多益善。

想要胎兒發育的好,營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孕期不僅要吃肉補充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其他的碳水化合物、脂肪類、各種微量元素等,也都需要補充一些,因而不同的食物每天都吃些,更利於營養均衡補充,也才是給胎兒補充營養的正確做法。

所以,綜合這幾點來說,如果在懷孕早期噁心嘔吐嚴重,一吃葷就想吐,那就可以先不吃,不同的食物含的營養素也不同,換成其他食物補充肉裡所含的營養就好了。

懷孕早期,應該怎麼吃、怎麼補充營養?

孕早期要繼續補充葉酸。

葉酸是促進胎兒神經系統發育成熟的重要原料,同時葉酸和維生素B12的配合也可以促進血紅蛋白的生成。 因此在孕早期繼續補充葉酸很有必要,可以一直補到懷孕三個月左右,有的醫生也會建議,孕媽一直服用葉酸直到分娩 。

飲食多樣化,注意營養均衡。

懷孕後,孕媽往往會因為口味的變化、心理上的變化,出現厭食、偏食的現象,這對於胎兒的生長發育是不利的。

因此孕媽在孕早期,要注意儘量食物種類多樣化攝入,除了肉類、豆製品、魚蝦、新鮮蔬菜水果、堅果等都要搭配吃一些,以保證營養均衡。

早孕反應嚴重的孕媽,不必強迫自己吃東西。

如果某種或某類食物,實在是一想到都想吐,那不吃就好了,不用非得強迫自己去吃不想吃的食物,儘量在飲食均衡的基礎上,吃自己想吃的食物就可以。

為了緩解早孕反應,孕媽可以採用加餐的方法,除了正常的三餐,可以在上下午和晚上加餐,增加飲食次數,但每次不要吃太多,這樣的飲食方式來防止自己感覺到飢餓,進而緩解噁心嘔吐。

京媽提醒: 另外,還要注意 每天吃點主食、注意補水,以防出現 酮症酸中毒和脫水。孕吐嚴重,特別是妊娠劇吐的孕媽,一定要重視,為了避免體內電解質代謝紊亂,要及時補充水分,如果覺得白開水喝不下,可以喝點 檸檬水、西柚水。

不必過分補充營養。

不少孕媽認為胎兒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營養,因此從一查出懷孕就開始大補特補,只要吐了就擔心胎兒會不會「營養不良」。

其實這完全沒必要,因為無論你攝入的營養物質有多少,能滿足胎兒營養需求、被胎兒吸收才是最重要的。

而懷孕早期,胎兒就只需要一小部分營養,孕媽若是大補特補,剩下的大部分營養並不能被胎兒吸收,就會囤積在孕媽的身體上,導致孕早期體重增加過多,可能在懷孕早期都胖十幾斤,這也是不科學的。

京媽提醒:懷孕早期是胎兒內臟和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階段,孕媽一定不要為了給胎兒補充營養而暴飲暴食、強迫自己吃不同的食物補充營養,這樣反而會因為吃的多而加重本就虛弱的胃腸負擔,而對於寶寶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發育,也不見得有好處 。

懷孕後是需要注意營養,只有營養均衡、充足的攝入,才能保證孕媽身體健康、胎兒健康發育,但也並不是沒有方法;而且再加上早孕反應的折磨,孕媽根據實際情況,科學的飲食和補充營養就好。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讚並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相關焦點

  • 孕媽身體出現幾種反應,儘早補充營養,當心胎兒發育跟不上
    ,而胎兒能否健康發育完全取決於媽媽,他們和媽媽可是「拴在同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孕期營養不足或者營養不良,都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胎兒的身體發育和智力發育,而胎寶能否發育好,全看孕媽咪有沒有吃好。而當孕媽們進入孕中期,則是胎兒進入快速猛漲期,他們對養分的需求與日俱增,真可謂是「一人吃,兩人補」,一旦孕媽的營養跟不上,小傢伙就會「鬧脾氣」,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發育慢半拍,如果你的身體出現如下這些信號,則說明身體「物資緊缺」,胎兒營養告急。
  • 胎兒餓了,孕媽有倆明顯感覺,及時補對營養,以防發育跟不上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我們都知道胎兒靠母體提供營養發育長大,如果媽媽不好好吃飯,胎兒則會跟著「挨餓」,小寶寶餓了會用哭鬧提醒媽媽要泌乳,那麼胎寶寶餓了,媽媽怎麼做判斷呢?胎兒餓了的信號1、孕媽自身感覺較餓人在飢餓時通常有不同的反應,微微餓是「感覺到」想吃東西,很餓是肚子咕咕叫,提醒你要進食,當餓的頭暈眼花、渾身無力時,則是血糖低的表現,需要趕緊補充食物,如果孕媽都餓了,那麼胎兒肯定也是處在「挨餓」狀態,此時無法持續不斷為其供應營養,須趕緊吃東西。
  • 孕婦一個常見的起床習慣,會影響胎兒發育,很多孕媽都中招了
    尤其孕媽們,懷孕之後身子更加重了,每次起床就直接到中午了。這讓她們錯過了早餐,但很多孕媽並不覺得不吃早餐有什麼的,而是認為自己直接吃中午飯也是一樣的,還說睡覺時胎兒是感覺不到餓的。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吃早飯,對孕媽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傷害,甚至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
  • 這3個身體信號,是在提醒孕媽「胎兒餓了」,你都聽懂了嗎?
    有人懷孕後,為了促進胎兒更加健康發育,孕媽就開始吃各種營養品,生怕營養跟不上,影響了寶寶的正常發育。其實孕期孕婦也是應該適量控制體重的,不應讓自己過多的,補營養,而導致身材過度發胖,也是會不利於胎兒生長的,甚至會造成胎兒成為巨大兒,在分娩時會出現難產的風險。
  • 到了這個月胎兒發育會加快,孕媽們營養要跟上,免得影響胎兒發育
    直到這幾天,茵茵突然覺得自己胃口大增,經常會覺得餓不說,她還覺得自己的肚子一下就變大了。茵茵有些擔心,她怕自己吃的太多導致自己發胖嚴重,也擔心把寶寶吃的太大,於是就和一個做護士的朋友說了自己的顧慮。朋友告訴她:「你可千萬別克制,餓了一定要吃,而且要吃有營養的,現在是寶寶發育最快的階段,餓時很正常的,別擔心。」茵茵這才放心下來。
  • 孕早期胎兒有三怕,孕媽一定要注意
    寶媽懷孕十個月,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很多時候還伴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是懷孕初期。這個時候各方面都需要注意,如果感覺身體那兒不舒服,一定要儘快去醫院,有問題早發現早解決。在孕早期的時候,有三樣東西是對寶寶傷害最大,寶寶最害怕的東西,媽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接觸。
  • 到了這個月胎兒發育會加快,孕媽們營養要跟上,免得影響胎兒發育
    一、不同月份胎兒的發育也有不同1、發育最慢階段——孕早期想必大家也知道,孕早期是指一個月到三個月的這段期間,這個時候從外表無法分辨孕婦是否有孕。這個階段,胎兒的器官會逐漸發育出雛形,大腦的發育也到了最高峰的時期。
  • 孕晚期胎兒「猛長」有這些信號,孕媽放寬心,補充營養很重要
    每一個時期都至關重要,尤其是孕晚期的猛長期,這個時期如果孕媽的營養跟不上的話,將會非常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孕晚期胎兒猛長的信號有哪些? 1)孕媽食慾大增 很多孕媽在孕早期和孕中期由於妊娠反應都會食欲不振,但到了孕晚期,會突然食慾大增,胃口變得極其好,尤其是到了晚上的時候,經常要加餐,不吃東西就餓得睡不著。
  • 孕早期,孕媽的這些行為可能會影響胎兒發育,儘量別忽視!
    對於求子的夫妻來說,懷孕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但是一旦懷孕需要注意的事情也會比較多,尤其是孕早期更需要注意,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同房之外,這些情況也是需要注意的,畢竟懷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及時的了解孕期的一些禁忌,才可以確保孩子健康的出生,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孕早期孕媽的這些行為
  • 胎兒最後一次發育「猛漲期」,卻被很多孕媽放棄,錯過真的太遺憾
    現在懷個孕可謂是千寵萬愛,一家人都會圍著孕婦轉,在大部分人的意識裡,孕婦吃得好,胎兒才能長得好。當然,這種意識是對的,唯有孕媽體質好,身體棒,吃得好,吸收好。才能更好地把營養物質傳遞給胎兒,來保證胎寶寶的生長發育。有些孕媽認為,孕早期一定要補充營養,但在孕晚期就沒有必要了。
  • 胎兒也會有脾氣喲,感覺餓了會給媽媽「發信號」,孕媽要及時查收
    全孕期,孕媽對胎兒的照顧可謂是無微不至。懷孕期間的飲食問題一直是懷孕媽媽最關心的問題。為使胎兒能夠更好的生長和發育,孕期母親除了每天的飲食外,還會吃各種各樣的營養品,以免營養不良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看來,吃飯很重要啊。胎兒在媽媽肚子裡可是很聰明的,當他感到不舒服或者餓的時候,會給媽媽發一些信號,來提醒媽媽。
  • 在孕期,胎兒餓了會給媽媽「發信號」,孕媽別神經大條,記得查收
    在整個孕期,孕媽對於胎寶寶的照顧可謂是無微不至,謹小慎微。在孕期,飲食問題從來都是孕媽最關注的問題。為了讓胎兒能更好地成長和發育,孕媽在孕期除了每日的飲食外,還會吃各種的營養品,唯恐營養不足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可見,吃飯是超級重要。
  • 孕媽吃的越多,胎兒發育越大?胎兒發育快慢,不能全靠吃
    醫生告訴她,她體重增長的的確是太快了,但這不代表胎兒就會發育過大 。在孕早期,胎兒發育的大小,其實跟孕期吃多、吃少沒有特別大的關係。不僅如此,孕期肥胖還可能引發各種妊娠症候群,影響寶寶發育。此外,如果你孕期增重過多,還會影響你的產力,不利於孕媽順產。
  • 胎兒發育的大小和孕周期不符?很可能是這5個原因,孕媽別忽視
    很可能是這5個原因,孕媽別忽視記得我玩得很好的一個寶媽在懷孕6周的時候,我陪她一起去了醫院做檢查,醫生告訴我們胎兒的發育比孕周要小,我那個朋友特別害怕,在孕早期的時候孕吐很嚴重,所以吃不下東西,自己的營養跟不上,最近幾個月已經吃了各種營養的食物了,但是胎兒比孕周要小3周。其實很多孕媽都會出現胎兒發育的大小和孕周不符的現象。
  • 胎兒發育大小與孕周不符?這幾個原因是關鍵,孕媽對症下藥才省心
    文|好孕姐我嫂子懷孕6個多月了,前兩天陪她去醫院做檢查,醫生說胎兒發育比孕周數偏小。我嫂子聽了特別擔心,她孕早期反應大,吃不下飯,吐得也厲害,胎兒營養跟不上。最近倆月雖然加強營養了,但是胎兒還是偏小2周多。看來,我們回去還得繼續補。
  • 孕期飲食對胎兒發育有影響,每個階段有不同,孕媽飲食遵循三原則
    a .懷孕早期(1~12周)在懷孕的初期,有些孕媽因為孕吐反應,吃不下什麼。但此時的飲食不是特別重要,胎兒從媽媽的血液中攝取營養已經足夠了。Ps:孕中期胎兒的發育進入快車道,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此時儘量營養全面,對胎兒的發育有很大幫助。少吃過辣、過鹹、過甜的食物,以免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對胎兒的生長也不利。
  • 孕早期胎兒發育過程,怎麼做能促進孕囊發育?剛懷孕的孕媽了解
    「懷孕」對於全家來說都是一件大喜事,剛查出懷孕大多是在孕早期,這個階段是「優勝劣汰」的選擇過程,從一顆受精卵到孕囊,再到小胚胎,最後到人形的小胎兒,每個環節都可能「被淘汰」,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孕媽們每天過的很煎熬,每天心裡都祈禱「我的寶寶一定要平安健康的發育」。
  • 孕早期吃這6種食物,不僅營養還能促進發育!孕媽你吃了幾種?
    十月懷胎我們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磕磕碰碰,吃了什麼不健康的東西傷害到寶寶的健康。孕早期,不僅僅是孕媽們受苦受難日,讓人難受的孕吐反應,胃口不佳等等。這時候也是胎兒非常敏感的時期,是胎兒各個器官生長和發育的重要時期,需要孕媽小心翼翼的對待!    孕期各項飲食禁忌,需要孕媽小心,孕早期更是如此!但這幾類安胎食物,既有營養還促進胎兒發育,不知道孕媽吃了幾種呢?
  • 孕期出現下列情況,多半提示胎兒發育不良,孕媽要懂得補營養
    但是,自從得知胎兒發育偏小,為了肚子裡的寶寶健康發育,她又不得不強迫自己多吃東西。尤其是婆婆,給她燉雞湯、排骨,吃得她直反胃。但是,想想寶寶偏小兩周,不補營養真的不行。她就想,要是早知道吃得少,會讓胎兒營養不良,她就不任性了。其實,孕期出現下列情況,多半提示胎兒發育不良,孕媽要懂得補營養。
  • 孕媽在這兩個月體重增長快,胎兒正在猛長,及時補充營養發育更好
    ,婆婆怕她營養跟不上,勸她多吃點,她也不聽。去醫院產檢的時候,醫生居然說她肚子裡的胎兒有些發育不良,讓她多注意補充營養,芳芳感到十分鬱悶,明明自己長胖了這麼多,為什麼胎兒的營養還跟不上呢?因為此時正處於她們肚子裡寶寶骨骼增長和體重增加的關鍵期,需要補充更多的營養,所以孕媽會經常感到餓,食慾提升,體重也隨之暴漲,如果盲目節食,有可能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