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把這3個禮物送給孩子,長大後勝過10套房子

2020-10-21 清寶姆媽

為人父母者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人生順遂,起碼不至於為掙錢發愁。

有人說,我現在努力些,多賺點錢,以後我的孩子就能夠像富二代一樣生活。

這種想法太過片面,人生不是有錢就能擁有幸福,並不是每一個富二代都能守住家業。

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說的就是如果不注重教育,金山銀山也有一天會坐吃山空。

聰明的父母會把以下三個禮物送給孩子,勝過贈予10套房子。


告訴孩子:能夠獨立自主的人,才能立足社會

第一個禮物是:獨立自理的能力。

前段時間趙婷因導演的影片《無依之地》,榮獲了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而上了熱搜。

也因為這樣趙婷被廣大網友熱議,而趙婷是誰呢?

原來她是宋丹丹的繼女,如今的她非常優秀,她是繼張藝謀、李安等名人導演後的第六位獲獎的華人導演,更是第一位獲獎的華人女導演。

而她能夠如此優秀,得益於從小的獨立。

她從14歲開始,離開家去英國獨自求學,開始自理自己的人生,也是從那個時候,她知道了自己喜歡什麼,未來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最終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孩子,可是反觀巴圖。 從小生活在媽媽的羽翼下,凡事都需要媽媽做主,看似媽媽很愛他,卻讓他不能大放光彩,到了如今,即便成年,依然需要靠著媽媽才能在娛樂圈有機會露臉。

其實,獨立,是孩子立足社會的基本能力。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呢?

在生活上應當從小讓孩子承擔家務,學會照顧自己,甚至照顧家人,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有些家長平時不捨得讓孩子幹活,總覺得孩子太小,還不會做,等長大了就會了。

沒有從小的鍛鍊,孩子長大以後依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一位日本15歲的少年——山本,因為疫情停課在家,媽媽為了鍛鍊他的自理能力,每天給他足夠的錢去採購一日食材,並要求他獨立為家裡完成一日三餐。

一開始山本也只能到超市購買昂貴的半成品回來簡單加工,一周後他已經買回平價的活鮮自己處理,一個月後他甚至學會做精緻的飯後甜點。

如果山本媽媽沒有及時放手,山本又怎麼能只用一個月時間就從「廚房小白」變成「廚房小當家」呢?

孩子從「不會」到「會」,需要不斷的學習、犯錯,在重複的嘗試當中掌握經驗。

所謂獨立,不僅是擁有獨立選擇的權利,還要擁有犯錯的自由,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自由。


告訴孩子:擁有堅韌毅力的人,距離成功更近

近日,以中國女排故事為原型的電影《奪冠》熱映,女排精神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

女排姑娘們奮勇拼搏的故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那么女排精神到底是什麼。

郎平教練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能贏,也會竭盡全力哪怕一路走來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神堅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拼到底。」

正是這樣永不言敗的毅力,女排姑娘們才一次次絕地重生,成為十冠王的傳奇。


作為家長,當然希望自己孩子能夠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

一位80後父親在越野自行車後綁上車鬥,帶著4歲的女兒環遊中國的故事給了我啟發。

這位父親叫齊海亮,他的女兒叫小六一。父女倆的決定遭到全家人的反對,沒有人相信他們能順利完成這個充滿艱險的旅程。

但他們還是出發了,從河北唐山開始,南下海南,後到雲貴川藏。

餓了吃乾糧,困了就地而睡,甚至有時候連帳篷也沒有,要睡在草堆上或者羊圈裡。高原有高反,熱帶叢林有蟲蚊蛇蟻。路上車子壞了,推著車子一走就是一兩天。

困難重重,小六一卻從未想過要放棄,歷時761天,穿越了整個中國。

爸爸說他們是彼此的心靈支撐,沒有六一,也許他也很難把這次騎行堅持下來,而六一在這兩年裡也從一個嬌嬌女變成了一個堅毅懂事的好姑娘。

這段難忘的經歷培養了六一獨立而堅毅的品格,一生受益。

艱難困苦是培養孩子堅韌毅力的唯一老師,未曾吃苦的孩子,最容易在困難面前膽怯。

再動聽的道理說教,也比不上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去吃苦。

告訴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我們都希望人生能夠一帆風順,實際不如意事平常八九。

面對人生的不順,樂觀積極的心態是獲取成功的關鍵因素,不夠樂觀的人往往容易陷入喪氣的情緒裡,難以自拔。

前段時間,《脫口秀大會》熱播,選手李雪琴頻頻爆梗,屢上熱搜。

即使名利雙收,但她卻不快樂。

甚至在節目採訪中透露自己曾經因為工作壓力過大,在加班的時候割腕,後又止血重新工作。



回看李雪琴的人生,很難不羨慕她。

少年時,讀書成績優異,本科北大新聞系。做短視頻博主後,迅速走紅。第一次參加脫口秀就多次上熱搜,一炮而紅。

但這些世俗的成功並不能讓她快樂,反而名氣越大,焦慮越多。

想讓孩子獲得人生的幸福,擁有樂觀的心態是關鍵。

如何讓孩子擁有樂觀的心態?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認為直接引起情緒本身的,是我們對於事情的解讀。

事情A是客觀的,但我們的心態B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最終不同的心態導致不同的結果C。這就是情緒ABC理論。

轉換一個樂觀角度的解讀,我們就能產生樂觀的心態和期待。

比如我每次讓女兒去關掉她正在看的動畫片時,她都會很傷心,無比沉浸在不能再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的悲傷裡。

而我又會因為她的情緒而倍感焦慮,苦口婆心地跟她講道理。然而道理越說她就越不開心,最後都以我忍不住發脾氣,她被罵哭了收場。

學習情緒ABC理論後,讓她關電視之前我就先跟她說,寶貝,等會媽媽要和你玩你最喜歡的xx遊戲咯,我們先把電視關掉好不好。她就會懷著對新遊戲的期待痛快地關掉了電視機。

同一件事,解讀不同,心態不同。

沒有天生的樂觀積極,只有面對不如意時不同的思考。

父母不妨告訴孩子,事情發生以後是不能改變的,但我們的情緒可以改變,看開點,比沉浸在失敗裡更有用。

不妨把種種不如意當成是命運送給我們的禮物,他提醒我們要吸取教訓,要成為更好的人。

成功的人不一定快樂,但快樂的人是更高層次的成功。

送給孩子獨立的自理能力吧,他總有一天要離開溫暖的家;

送給孩子堅韌的毅力吧,成功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地到來;

送給孩子樂觀的心態吧,沒有快樂的人,再成功收穫的也只有痛苦。


撰稿:風過荊棘

相關焦點

  • 把這三件禮物送給孩子,十年後,勝過10棟房子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留給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財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給孩子留下一些生產性的財富,才是真正對他們負責。那麼到了今天,什麼是我們能送給孩子、可保障他們一生幸福健康的禮物呢?發展智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閱讀,這一點已被現代心理學研究證實。一個人的智力水平與其閱讀量呈正比:閱讀可拓寬見識,讓人獲得超越日常生活的知識。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一個學習上潛在的差生。」這是他多年在教學一線研究和觀察後得出的重要結論。閱讀不但可以塑造一個孩子的智力,還可以塑造孩子的品質。
  • 父母送房子當生日禮物被拒 女兒:還月供太痛苦
    4月5日是趙小婉26歲的生日,這一天她的父母送了她一份大禮——他們出了34萬元首付幫趙小婉買了一套房子,但之後將近30年每月3600多的月供需要她自己還。這份「生日禮物」卻怎麼也讓趙小婉開心不起來,一想到以後一半的工資都要拿去交月供,已經習慣了」月光「的趙小婉心裡就不是滋味。
  • 六一兒童節,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哪些呢?
    2020年的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了,各位家長們又開始忙碌地挑禮物了,你想好送給孩子什麼禮物了嗎?送給孩子書籍,熱愛學習閱讀我們常說:愛讀書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在這個電子設備充斥的時代裡,能夠讓孩子安安靜靜讀上幾本書,對他們的成長是極為有利的。
  • 這10句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現在的孩子每天的學業非常繁重,每個父母都會為孩子報各種培訓班,想讓孩子成為最棒的。但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有時會忘記孩子最需要的什麼?但不論將來做什麼,或是偉大或是平凡,最重要的都是生命的過程。而這10句話,勝過房產存款,將會是你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成人禮物是什麼?
    ,送保險套是以小見大,告訴孩子長大了要學會負責。我父母是17年送我的房子孩子成年的那天成為了有獨立自主的人格,有思想有品德負責的人這就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可以受用一生的禮物。千萬要知道長大以後吃得最多的就是苦,有人願意教育你那是真的福分。大多數都是利己主義者。在家裡吃過痛了出來才能更好地接觸社會。有權有勢有錢人家的孩子就沒必要了,畢竟起點不一樣。
  • 父母一定要送給孩子的四件禮物,你送了哪一件?
    7歲的松子,原本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潑,像所有孩子一樣,渴望得到爸爸的關注和疼愛。可爸爸總是很忙,要不就是把心思都放在體弱多病的妹妹身上。無論松子怎麼做,爸爸總像是看不到她。只有在她做鬼臉時,爸爸才會笑一下。缺失父愛的松子,在一天天長大中,變成了一個小心翼翼、極度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人。
  • 父母應該送給孩子的4件「禮物」,和金錢無關,卻十足珍貴
    著名主持人塗磊曾經送給女兒小櫻桃一件禮物,特別有愛。 塗磊除了是主持人,也是感情分析專家,心思很細膩,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育兒方式,有一次她問女兒想要什麼禮物。 小櫻桃直接回答:「我想要恐龍。」
  • 那些被父母吼大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樣?父母要重視
    孩子從小就被吼,長大後性格如何?當生氣時,家長們可以嘗試常用的「深呼吸法」和「倒計時法」,做十來個深呼吸或在心裡倒計時,讓自己放鬆下來,調整自己的狀態,把怒火降到最小,稍微冷靜後再教育孩子。這套書可以為家長提供正面管教孩子的良方,為培養孩子的好性格給出實際的建議。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3歲開始,父母把這4件事做好,勝過給娃報10個興趣班在2019年馬雲在「重回課堂」的現場有一段話,相信對於很多父母來講都受益匪淺。
  • 優秀的父母,會告訴孩子10句話,這10句話勝過房產存款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當一個孩子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父母要操心的事太多。但不論將來做什麼,或是偉大或是平凡,最重要的都是生命的過程。而最優秀的父母將會告訴孩子10句話,這10句話勝過房產存款,將會是你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家裡有男孩的,送給孩子這些「禮物」,長大會感謝你的!
    老話講:「望子成龍」,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而孩子的優秀也離不開的是父母的培養和學校的教育,那麼,作為男孩子,怎麼才能把男孩子培養得更加優秀,父母的做法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階段裡
  • 從猶太人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我看到了差距
    什麼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財商,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當孩子滿一歲的時候,很多猶太父母都會把股票當作禮物送給孩子,這是猶太家庭的慣例,也是猶太父母對孩子們獨特的財商教育,尤其是北美的猶太人。
  • 蘇格拉底也知道,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
    在讀《回憶蘇格拉底》這本書的時候,書中第二卷蘇格拉底和大兒子蘭普洛克勒斯就「每個人應該對自己的父母有感恩之心」這個質樸的道理進行了討論,對話的背景是蘇格拉底聽到他的大兒子蘭普洛克勒斯對他母親的抱怨,特別的是蘇格拉底沒有直接以父母的身份去告訴孩子應該怎樣怎樣,而是通過一連串簡單的提問讓大兒子蘭普洛克勒斯自己得到最後的答案
  •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
    孩子從3歲開始,父母做好這3件事,比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更管用教育資源必須要前傾,並且要往下沉,優秀資源,我們希望能夠更多放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馬雲馬雲說的這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還不太理解,為何要注重幼兒園階段的教育,直到我當媽之後才了解到,3~6歲對於孩子的人生來講是多麼的重要,所以從孩子4歲開始,父母就要多花時間對孩子進行教育。
  • 2018年六一兒童節送孩子禮物大全 送給女孩子的禮物推薦
    2018年六一兒童節到了,家長送給孩子的禮物準備好了嗎。在兒童節這個日子裡,到底該給孩子們送什麼禮物呢?小編整理了兒童節送給女孩子的禮物推薦,爸爸媽媽記得查收哦。
  • 家長可以送給孩子這三件禮物
    屬於小朋友們的節日——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很多家長都在考慮給小朋友送什麼禮物,其實除了物質上的禮物外,在孩子長大之前,家長還可以送給孩子以下3件禮物。一、送給孩子溫暖的陪伴「我最想要的兒童節禮物,其實是爸爸媽媽的陪伴
  • 劉墉:父母捨不得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孩子長大後就會「長教訓」
    文/飛愛媽媽很多父母都會跟孩子做一些約定,但是每當孩子耍賴用一些行為變相讓父母妥協的時候,家長就會放棄自己的原則,孩子也變得越來越沒規矩。其實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是非常考驗父母的,如果父母狠不下心,規矩永遠立不好,最終只會給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
  • 李玫瑾:父母越捨得給孩子「投資」這3個方面,孩子長大越有出息
    因此,走好前面3個臺階,孩子長大才會有出息。就算家裡再窮,父母也要捨得給孩子「投資」這3個方面。01捨得花時間陪伴孩子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父母陪伴長大的孩子,才會有充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這將會給他的性格培養奠定基礎,也為將來的人生奠定基調。0~3歲的時候,父母邊工作邊照顧孩子雖然很累,但也要捨得花時間做好孩子的情感撫養。
  • 孩子3歲前,這3個「習慣」父母要儘早培養,娃長大後更容易成大器
    父母們在面對孩子時,總是抱著很大的期望和盼望,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長為世界上最優秀的人,能受到世界上最多的喜愛。 父母們也會將自己最大的愛投注在孩子身上,尤其是在孩子3歲之前。父母們覺得3歲前的孩子是正值得寵愛的時期,所以對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十分寵溺,捨不得讓他們受到一丁點兒傷害。
  • 從孩子3歲開始,父母堅持做這件事,勝過給孩子報10個興趣班
    不要小瞧孩子的學習能力,也不要再說等孩子長大一些再學習了,培養好了孩子的閱讀習慣,孩子自會樂在其中,關鍵是掌握正確的方法。著名影星吳京的兒子,從三歲開始自主閱讀,四歲的時候已經閱讀了500多本書,到五歲的時候,閱讀量已經過了百萬,被著名的雙語國際學校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