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教案

2020-12-20 中公教師網

一、教學目標

1.能夠通過實例,分析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分布;理論聯繫實際,結合本地人口資料,分析人口問題的表現;通過案例分析,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

2.通過案例研究,加深對人口增長模式的理解,認識我國基本國情,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3.通過分析我國人口的變化,理解我國的人口政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人口增長模式的分布特點;理解人口數量增長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

難點:理解人口數量增長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差異。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人口增長模式的特點,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探究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分布。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分布」

展示世界各大洲、地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圖分析人口增長模式,完成自主探究1:

(1)分析歐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模式。

(2)完成下列表格。

二、人口問題

【展示圖片】印度人坐火車、中國春運。

播放語言材料:德國人口問題

據《德國之聲》報導,德國人有時候懷著妒嫉的心理望著法國——因為那裡沒有「後繼無人」這個問題。法國「費加羅」報不久前曾驕傲地宣稱:「我們有六千二百萬法國人」。正當德國人口在減少的時候,而法國人口卻在增長。有不少時事評論家和媒體刻意渲染德國社會走上了窮途末路,同時他們使用了像「出生率崩潰」或者「生育罷工」這樣的誇張辭藻。

思考:結合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差異,總結人口問題的表現積極思考,結合材料,思索人口問題的表現。

【模擬記者招待會】教師扮演記者,以採訪德國、印度總理的形式,展現人口問題及解決措施積極配合,選出兩位同學,分別模仿兩國領導人回答提問。

三、人口空間分布不均

自主探究問題2:「人口空間分布不均」。

展示1900—2006年世界人口增長示意圖(中圖版教材P8圖1-1-9)完成自主探究問題2:

(1)目前哪個大洲的人口最多,哪個大洲的人口最少?

(2)從1900年以來,哪個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多,哪個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少?讀圖,理解人口的空間分布不均狀況,完成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問題3:「人口增長速度」。

展示世界人口增長率示意圖,完成自主探究問題3:按各大洲人口增長速度由快到慢進行排序。

自主探究問題4:「中國人口分布」。

教師板圖:中國輪廓圖、黑河——騰衝線。

思考:

(1)中國人口分布的大致狀況是怎樣的?

(2)哪些因素導致了中國東西部人口增長模式的不同?調動回憶初中已學知識,溫故知新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人口增長模式的因素。

環節三:小結作業

【課後思考,論文呈現】播放語言材料:關注中國,關注民生。2009年,我國總人口達到13.2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67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2.5%。未來幾十年,我國人口總量高峰、就業人口高峰、老齡人口高峰相繼到來,我國人口政策面臨巨大壓力。人口政策既面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艱巨任務,又要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突出矛盾與問題。新世紀的人口政策該何去何從呢?

展示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兩種觀點:1.堅定不移的實行計劃生育政策;2.鼓勵生育,緩解人口老齡化,要求學生課後思考,以論文形式呈現。

四、板書設計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zgks」

回復【白皮書】獲得教師資格面試備考資料

回復【試講匯總】獲得教資面試各學科試講亮點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區域產業結構》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地理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各學科教案匯總《區域產業結構》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高中地理,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高中地理《區域產業結構》教案。高中地理《區域產業結構》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道產業結構的概念並能對三大產業進行劃分,理解區域產業結構的差異以及發展變化過程。2.通過閱讀和分析相關圖表,提高讀圖能力;通過對區域產業結構的分析,提高綜合分析的能力。
  • 高二地理教案:《北方地區》教學設計
    高二地理教案:《北方地區》教學設計 2018-11-16 09:45:12 來源:精品學習網
  • 高中地理《服務業區位因素》教案
    3.幫助學生們發現身邊的地理,探索身邊的地理,養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並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商業性服務業的區位因素。難點:商業性服務業的區位因素。三、教學方法談話法、地圖法、討論法。四、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新聞時事導入。
  • 高中地理篇138:最全高中地理計算公式,學霸都在用!
    高中地理篇138:最全高中地理計算公式,學霸都在用!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地圖和分區
    地理教案-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區   教學目標   1.通過讀世界政區圖和世界面積位於前列的國家示意圖,使學生能夠在世界政區圖上查閱出世界的主要國家,明確世界上的面積大國和人口大國,通過閱讀「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明確區域劃分的十三個分區的名稱和分布。
  • 【地理】高中地理計算公式匯總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重要的高中地理計算公式,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2.兩點的相對高度公式:相對高度小於(n+1)*等高距,大於等於(n+1)*等高距。其中n為等高線的條數。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
  • 中考湘教版地理專題9: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課件+練習
    C.最北端位於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D.東西跨經度廣,產生了時間上的差異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地理位置。A.死亡率逐年降低,勞動人口增長率提高B.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人口增長率降低C.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現負增長D.文化教育發展快,人口素質不斷提高解析:第12題,讀圖可知,我國勞動人口數量出現負增長的年份是2014年,變化率小於0。
  • 《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初中地理
    相關推薦:教師資格證面試各學科教案匯總《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教案_教師資格面試初中地理,中公講師為大家進行錄製教師資格面試備考系列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以下為初中地理《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教案。初中地理《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道我國五大氣候類型區和五個溫度帶,並能區分其相對位置。2.概括我國氣溫和降水量的總體分布規律。3.通過讀圖、析圖等活動,掌握我國氣溫和降水量分布的總體規律,提高讀圖分析能力。4.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樂於探究的學習態度。
  • 臺灣地區人口或於今年開始負增長
    臺灣地區人口或於今年開始負增長 2020年10月16日 16:2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0月16日訊 據臺灣《北美智權報》報導,根據臺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截至9月底,臺灣地區人口的自然增加(出生減死亡)數為負11250人。因此,如果在今年剩下的3個月中,臺灣的出生人口不能比死亡人口多出至少1萬人以上,2020年將是近70年以來,臺灣地區人口第一次出現衰退。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
    不考慮人口的遷入與遷出,則當自然增長率>0時,該地區的總人口增加;自然增長率<0時,該地區的總人口減少。一個地區人口的增長,可以分為三種模式: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該階段社會經濟相對落後,人口出生較多,但由於戰爭或者較差的醫療條件,導致人口的死亡較高,該地區實際的人口增長較慢;②傳統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 人教版七下地理——美國視頻+教案
    教案第九章第一節 美國一、位置1.地理位置美國位於北美洲,加拿大的南部,墨西哥的北部,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臨墨西哥灣,除了本土48個州外,還有兩個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2.從緯度位置可以得知美國大部分領土位於北溫帶,氣候類型主要為溫帶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泛,南部靠近熱帶為亞熱帶氣候,北部的阿拉斯加州有部分寒帶氣候,夏威夷州為熱帶氣候美國氣候類型特點:西部氣候類型細長帶狀分布,中部為廣泛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原因:西部被高大的落基山脈阻擋,來自太平洋的暖溼氣流無法深入內陸,因此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區且呈條帶狀分布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西伯利亞、亞洲地形與氣候、人口遷移)
    人口密度低B. 開發了新資源C. 交通條件改善D. 市場廣闊答案:D、C、B精講精析:(1)分析該地區的地理特徵。①該地區為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緯度較高,氣候寒冷,地廣人稀,交通不便;②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區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礦產豐富),因此選項D正確(地廣人稀、礦產豐富)。(2)分析南部人口密度較高的原因。
  • 為什麼中國自古就是統一的,而歐洲卻不是,氣候、地理與農業、人口增長的類比
    中國地理上以秦嶺淮河為界,文化上卻以長江為限,大致對應著傳統的地理與氣候,又相應影響著農業與人口的關係,在東亞世界這個相對孤立封閉的地域範圍內,產生了其與眾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國農業人口確保了核心區域,保證了統一。
  • 中國地理複習精講-南方地區
    這種深入的氣候成因分析有助於對此地其它地理特徵---包括存在的地理問題的分析與理解。)「怎麼樣」( 有哪些優勢和存在哪些問題)「怎麼辦」(如何解決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來建立複習的線索,同時還別忘了每個區域中的典型小區域單元(如華北地區的黃土高原地區的相關情況進行研究和分析)。
  • 2021年浙江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人口增長模式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增長模式主要有三種:原始增長模式、傳統增長模式、現代增長模式。
  • 初一地理教學教案:日本
    東京是日本的首都在關中平原的南部,人口有1200多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國內和國際交通的樞紐。那裡有高速鐵路通往名古屋、大阪等城市。   (引導學生在地圖上進行確認)   (轉折) 日本處在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的相匯處,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漁業資源豐富 ,日本的漁業發展水平如何呢?由于于工業的發展速度很快,帶動了漁業的發展?依靠那個部門的帶動?
  • 高中地理: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介紹荒漠化的防治
    乾旱是本區域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圖所示: 形成荒漠化的人為原因,一方面來自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人類活動不當,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 人教版九年級政治人口問題教案範文
    教學目的:1:理解人口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促進或延緩作用,掌握人口數量的標準;2:了解世界人口現狀,懂得人口眾多增長過快所帶領的嚴重後果 3:培養學學生閱讀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教學重點人口問題教案2. 在學生產資料限定的條件下,人口增長過多,就會強化作為消費者的作用,從而促進社會經濟以及人類自身的發展。
  • 高中地理 | 人文地理知識點總結
    人口具有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人口數量變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人口機械增長。一、 人口的自然增長1、10萬年來人口增長歷史時期人類的生產勞動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人口變化的原因農業革命之前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人口數量化少,增長緩慢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低,抵禦疾病和災難水平差,死亡率高農業革命至工業革命期間利用簡單的工具從事農業活動
  • 初中中國地理知識點歸納:人口和民族
    1.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截止2006年12月31日,我國約有13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5略強,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的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農村人口比重大,佔57%,城鎮人口比重小,只有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