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是一種食用菌,即營養又有藥用和保健價值。但是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香菇是怎麼種出來的吧,今天我們來一起了解香菇是如何種植出來的,以前香菇都是種在樹幹上,經過幾次的改進,現在是把樹幹加工成木屑裝到形狀像樹幹的袋子裡,還需高溫蒸煮3天,讓袋子裡的木屑沒有真菌,再從袋裡上鑽孔把香菇菌種裝進去,放入大棚通過三個月的時間發酵生菌
三個月後,菌種就開始慢慢的萌芽生長,人工需要在剛生長出來的香菇袋上,用小刀劃破香菇周圍的薄膜「脫繭而出」,以免阻擋香菇生長。香菇的生長好壞完全就要靠天氣的變化了。太熱,香菇生長的太快,沒有肉質感;下雨沒有想陽光,香菇的顏色就會變暗,沒有花紋。香菇剛生長出來的樣子,看上去有點像爆米花,帶有花紋的香菇就被稱為「花菇」,也是香菇裡面的「上上品」,肉質緊實、口感鮮美、香氣撲鼻。
我們隨州剛好就在南北交界處,在冬天,北方的冷空氣下不來;南方的熱流也上不來,南北熱冷交流,這給香菇種植帶來了很好的氣候條件,因而香菇就成了我們這裡有名的土特產了。每年5月份,人們就開始在山上砍伐慄樹,這種樹只要根還在,砍伐後還會再長出新的樹幹,所以不用太擔心會破壞森林,12月份的時候香菇就開始生長採摘第一次,被稱為冬菇;來年的春天再次採摘,被稱為春姑。直到4月底,香菇也就產完了,周而復始。
香菇很快也就成了我們這裡很有名的產業了,種植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但是想要種要香菇也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雖說我們這邊有很多合作社也種植香菇,但我今天也特意走訪了很多家香菇種植基地,我發現大型種植戶和新手種植戶的香菇成色不好,產量不高。大型種植戶人手不夠,管理疏散,導致很多香菇大棚溫度過高,香菇生長不出來。新手都以「小牛試刀」的方式來種植,缺少經驗,香菇肉質不夠緊實肥厚,沒有花紋(非花菇),只能拿到市場低價出售。
在走訪中發現有一位種植香菇20年多的種植戶,經驗非常的豐富,當我看到他種植的香菇再跟其他種植戶對比,我就在想其他的種植戶種植的是不是香菇。顏色鮮亮,花紋清晰可見,種出的都是花菇,不光香菇袋上都長滿了香菇,還有很多香菇沒讓長出來,問其原因才知,萌芽太多,產量過高,擔心後期生長營養不夠,影響口感,所以就控制產量,想想也有道理啊。不過他種植的香菇長的都像爆米花一樣,不知道的朋友還以為爆米花都是從這袋子裡長出來的。在經過交談中,種植小夥子一直歡笑,從中我們能看出小夥子今年又有不少收益。不過說到最後,我們這種植的香菇都是天然有機食品,全程無農藥,無蟲害,肉質肥厚,老少皆宜,用來煲湯燉雞無比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