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分析,moss為啥要突然說這樣一句話,這有什麼深意呢

2020-12-16 馬克影視談

《流浪地球》的檔期延長並沒有實際上為這部電影添加多少票房,不過,能夠上映這麼久也正是說明這部電影的熱度不減。目前,這部電影以接近50億票房的「身價」躋身到全國票房第二。

票房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數。就像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老師評價相聲一樣,觀眾賣座那就是成功。這話說得有點偏激,不過還是有一點道理的。

要是過分追逐票房,那電影又會出現怎麼樣的亂象呢?流量明星出現在熒幕就是一個例子。所以,我認為對電影的評價不應該局限於對票房的分析。

《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說出了這部電影成功的秘密,「這部電影在客觀上有很多不足,之所以票房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觀眾的寬容」。與此同時,他也指出電影在特效方面也有著不足。

不過,我認為這部電影有點不足的地方並不是特效,而是劇情的深度。怎麼說呢?電影中的劇情總是有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像moss所說的那句話一樣,「讓人類保持理智,確實是種奢求」。人工智慧為啥要突然說出這樣一句話呢?

我認為結合原著再融合一些電影中看上去有點奇怪的劇情就能很好地解釋這句話存在的更深意義。例如,李一一初次面對劉啟一幫人等的時候,為什麼要抓住朵朵呢?電影並沒有把這些東西沒有說清楚。最主要的是,李一一的補給也是劉啟給的。

這意味著什麼?存在一種可能性,李一一有可能在之前被搶了物資,或者他們救援隊被搶了,但是劇情沒有深入。物資的缺少就像抽籤進入地下城一樣,這裡面的深意在原著說的比較顯著。

在物資匱乏的時候,人是否會失去理性成為一隻野獸呢?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漂泊大海的少年派到底有沒有為了生存而食人肉呢?這永遠都是一個未解的謎。另外一種說法是反叛軍阻擊了李一一的救援隊,我不太贊同這種說法,因為火石依然在。

《流浪地球》的電影深度,在原著的故事框架下,原本是可以上升到一個值得深思的高度。不過,顯然,由於剪輯和刪減,這部電影少了一些劇情上的味道。

不過,這沒法阻止我對《流浪地球》的愛。相信大多數網友都能夠看出這部劇的優點和缺點,也可以感受到某些劇情的小彆扭,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給了一個不錯的分數以及貢獻了不少的票房呢?

我認為我們是在期待這樣電影再出現,我們是在給電影製作者們講出我們的需求,我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為中國的科幻電影發展加速。

最後,我認為其實郭帆導演說的不太準確,《流浪地球》在票房上的成功不是因為觀眾的寬容,而是因為這部電影點燃了我們對中國科幻電影的希望,就像點燃木星的那根火柴一樣。

文|馬克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為啥劉培強一開始便斷言moss叛逃,或有更深的含義
    這部電影中讓我遲遲不能放下的疑惑,就是moss到底有沒有叛逃。當然,對於到底有沒有moss叛逃很多人已經有了定論。比較符合電影設定的解釋是:moss只是在按程序走步驟而已,不存在所謂的叛逃一說,領航員逃跑是為了火種計劃。這種說法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但是,為什麼劉培強中校在第一時間會斷言moss叛逃呢?有人說是因為木星不見了,所以他才有這個推斷。
  • 流浪地球深度解析: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
    我們在看流浪地球時最大的疑惑便是,既然能造出像行星發動機這樣巨大推力的裝置,連地球都能推動,為什麼不把他建造成飛船,這樣不就會像現在帶著地球一樣多災多難了。流浪地球當然這僅僅只是一方面,因為作為飛船派,飛船自身的生態系統是十分微小的,能堅持10年?100年?1000年?往後呢?
  • 淺析《流浪地球》劇情
    在小編看來主要有兩點:第一,現在社會人們對於中國精彩的科幻電影充滿期待,這個時候《流浪地球》的劇情,特效足以打動中國觀眾,足以喚起觀眾們對於中國科幻片的期待,所以《流浪地球》的口碑才會如此之高。第二,《流浪地球》開創了一種中國式末日拯救地球的方法,不再像是美國科幻大片中靠著幾個人去拯救地球。
  • 《流浪地球》他是賦予moss靈魂的幕後大咖,靠聲音撩人的劉琮資料介紹
    《流浪地球》空間站戲份最大的咖不是吳京,而是人工智慧moss。moss控制著整個空間站,堪稱空間站的「靈魂人物」,moss之所以如此出彩,最要感謝的就是幕後配音演員劉琮。劉琮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從現實角度講,和他像的角色基本不太有,配音的角色和自身年齡都有差距,這種情況下,就要從角色感覺入手,儘可能貼合人物。
  • 《流浪地球》引發了一場造句熱潮!
    》可以說是春節賀歲檔電影裡的最大贏家,不僅票房第一,連話題熱度也是刷屏級別的。吳京也憑藉對這部電影的慧眼識珠,從全網嘲到開始有了一些呼吸權,沙雕網友甚至還給他和moss組了CP,並且是《流浪地球》裡人氣最高的一對CP。
  • 流浪地球可行性分析
    而我們離流浪地球又有多遠呢?為了更好地闡述理解流浪地球的可行性,也讓沒有看過電影或小說的讀者感同身受,在此交代一下小說的劇情(本人並沒有去電影院真切的看過《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根據原著簡介,根據個人理解,並非按順序介紹)。
  • 作為《流浪地球》配音演員,1億影迷聽到自己的聲音,什麼感覺?
    作為《流浪地球》配音演員,1億影迷聽到自己的聲音,什麼感覺?其實演員並不僅僅是我們想像中的那種,站在舞臺前光鮮亮麗而且一舉一動都會引得無數粉絲和媒體關注的。演員分為很多種,有我們熟知的影視演員,他們基本只在電影和影視劇中出現,比如現在在事業上如日中天的吳京或者是趙麗穎楊冪這等都屬於影視演員,同樣也有出現在話劇舞臺上的,好比喜劇男神沈騰或者是宋丹丹老師,他們都是話劇演員出身,當然了他們在影視方面也有著很高的成就。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一種以聲音和大家見面的,他們就是今天這裡的主角:配音演員。
  • 《流浪地球》裡的「火種計劃」應當如何定密
    《流浪地球》改編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講述了人類為了避免太陽氦閃導致的文明毀滅,為地球裝上宇宙發動機,逃離太陽系,掙脫木星引力,避免了木地相撞的故事。今天「保密觀」要跟大家聊的是電影中「火種計劃」的定密問題,其折射出的信息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 流浪地球:科學家都推算出概率為零,為什麼最後卻成功了?
    在《流浪地球》中,想必許多人都對當時點燃木星那一幕所燃到,由於木星的地表含有大量的氫氣,所以劉啟想到了可以利用發動機發射出的衝擊波一起點燃木星,從而產生強大的推動力,推走地球。但是該計劃實際上在之前就已經被以色列的科學家提出,但是經過推算,moss給出的答案是概率為零,當然這也很符合邏輯,按照常理的話,這種方法怎麼也不可能是被一個十幾歲的少年率先想到,但是一意孤行的他們還是已經開啟了這項計劃。
  • 電影《流浪地球》當下心理分析之:流浪地球兩千五百年
    《流浪地球》於2019年2月5日(農曆大年初一)在中國內地上映。內地總票房46.55億人民幣,是一部引發全民觀影熱潮的電影。由此可見,《流浪地球》滿足了中國內地廣大觀眾的某些心理需求,才導致了它的高票房,因此通過對電影的分析就可以看見中國集體無意識心理的當下狀態。
  • 《流浪地球》日本救援隊隊員自殺前,為什麼想喝味噌湯?
    《流浪地球》這部國產科幻電影在瑪雅君的朋友圈刷屏啦,你們都去電影院看了嗎?(還沒看的速速安排上,絕對值回票價,推薦看IMAX的,大屏幕更震撼~)瑪雅君看完真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感嘆的同時,還額外注意到了一個細節:日本救援隊在收到莫斯(moss)全球廣播後,駕駛員舉木倉面對獨身一人的絕望,選擇自我了結生命。
  • 流浪地球為啥成不了國際頂級科幻片?精良特效都被配音給拖累了
    新金牌娛樂觀察家知道,今年春節檔競爭非常激烈,有星爺的新喜劇之王,還有寧浩的瘋狂的外星人,以及韓寒的飛馳人生。很多人之前都不看好流浪星球,覺得中國拍不好科幻片,可是流浪地球靠著良好的口碑,一天就完成了逆襲,不少人都期待它成為2019年春節檔的紅海行動。
  • 流浪地球:即使到了2075年,這些東西也不會改變
    2019年,《流浪地球》的誕生無疑是開了一個好頭,作為一部現象級的電影,其實這部片子不僅僅做到了票房爆棚,它的很多細節照樣值得推敲。而在這部影片中,在主線故事之外,有很多細微的設定告訴我們,即使是到了2075年,關於人類的這些習慣,仍舊不會有所改變。
  • 七分鐘看完《流浪地球》:原著這些情節,比電影更虐心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在書中,當主人公看到地球發動機發射出的等離子巨牆時,他想起了一個哲學謎語:「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答案是:死亡。
  • 看了電影《流浪地球》,怎麼評價流浪地球計劃
    為什麼不叫遷徙地球計劃、轉移地球計劃、新家園計劃、光年之旅計劃、重生地球計劃,為什麼偏偏叫流浪,電影名字可以這樣叫,但作為電影裡的聯合政府,讓地球流浪,這就太消極了。對比一下火種計劃,聽聽火種這個名字,充滿了重生的希望。流浪地球裡最缺的是什麼,是希望。為什麼流浪地球的名字讓人失去希望,人類失去希望,聯合政府起名字的能力要擔一半責任,誰起的。
  • 以《流浪地球》分析,當我們看科幻片時,到底在看什麼?
    從上座率來看,今天依然還保持在6.7%,而耗資巨大最新技術體驗的超級科幻片《阿麗塔》卻只有5.6%,所以觀眾在看科幻片的時候到底是在看什麼?是劇情、特效製作還是說對於國產電影,我們就會更加寬容一點?科幻,本身都是屬於想像。為什麼《流浪地球》就能吃香?
  • 《流浪地球2》定檔!達叔退出華仔加入,「煙花強」將回歸?
    當年,《流浪地球》一經上線就廣受好評,不少網友稱其打開了國產科幻世界的大門,雖然最後這扇大門被其他人關上了,但大家都不能否認《流浪地球》的成績。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劉培強就是編劇特地給「寫死的」,用這位編劇的話來說,「真正的編劇,絕不給第二集留後路」,於是,出現在下面這樣的畫面。在第一部中,劉培強被安排的「死法」是操縱衛星點燃木星,最後變成了一團煙花。那麼,在第二部中,劉培強將會以怎樣的方式合理出現呢?
  • 流浪地球有彩蛋嗎?流浪地球結局什麼意思
    流浪地球彩蛋有嗎流浪地球是科幻片,很多觀眾雖然覺得特效做得好,但是對劇情是一臉懵逼,也許你們還沒發現其中的彩蛋吧,下面就來做個詳細解析。1.製作團隊《流浪地球》的製作團隊雖然不是很有名,但是作品證明了實力確實是頂尖的水平,之所以值得我們驕傲,歸根結底,它是一個中國故事,它由中國的團隊完成。落地生根,結出了自己的東西,在同級別的戰場上對抗,片中劉培強指給俄羅斯看的艙門上,有我們熟悉的一句英文。這是過去中國製造的承接,也是未來中國製造的宣告。
  • 百度地圖上線《流浪地球》語音包:MOSS絕不叛逃
    《流浪地球》中的人工智慧MOSS因電影的熱映及其禁慾系的聲線,而走紅網際網路,與之相關的同人圖、同人文更是層出不窮。曾有網友留言:「為什麼不把MOSS語音移植到導航軟體裡呢?」《流浪地球》2月27日,百度地圖上線MOSS導航語音。百度地圖邀請《流浪地球》MOSS的配音演員@劉琮729 錄製語音包,滿足粉絲要求。
  • 《流浪地球》穩了,應該看看外國觀眾的真實評價了
    先說好聽的吧,耿直哥發現這些外國人普遍認為電影的視覺特效還是不錯的。一家國外的科幻電影網站撰寫的影評就認為《流浪地球》的視覺效果很震撼,已經可以和好萊塢的大片媲美了。比如耿直哥前面提到的那家國外的科幻電影網站就認為《流浪地球》「算不上一部偉大的科幻電影」,因為影片在科學上的漏洞太多,也沒有給出足夠的解釋,例如為啥地球停止了自轉後還能有相對穩定的大氣層存在,為啥地球遠離太陽後地表溫度沒有逼近絕對零度,以及為啥在這種極端寒冷的天氣下機器還能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