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增4萬用戶 復工率達110% 叮咚買菜如何增員增效?

2020-12-20 donews

【億邦動力訊】疫情期間,市民對手機買菜需求非常高,各生鮮電商增長較平日增長迅猛。億邦動力了解到,春節期間,叮咚買菜每天新增用戶數超過4萬,每天供應的蔬菜超過1000噸。目前,隨著供應商逐漸返工、供應鏈能力不斷增強,供應能力正在逐步提升。

截至目前,叮咚買菜的人員已經恢復到節前的110%。叮咚買菜CEO梁昌霖表示,「新增的人力主要包括三部分,已經回崗的快遞小哥、新招的快遞小哥以及『共享員工』。」

「共享員工」與電動汽車共同提效

訂單量迅猛增長的特殊時期,叮咚買菜是如何保障人力、運力的?

梁昌霖表示,「首先,我們通過和餐飲企業『共享員工』,讓暫時歇業的餐飲業員工到生鮮電商平臺來上班,把人力補充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時也是傳統餐飲業和新零售業態拓展合作空間,一起共渡難關,是大家自助、自救的一種方式。已經有1000多名餐飲業的員工在叮咚買菜的一線崗位工作,隨著更多餐飲企業的加入,整體的計劃是招納1500人左右。」目前,和叮咚買菜合作的餐飲企業有10餘家,包括鹿港小鎮、伊秀壽司、紹興飯店、安歆公寓等。

為提升運力及效率,叮咚買菜在部分區域嘗試使用電動汽車替代電瓶車送菜。據悉,目前已投入使用12輛蔚來電動汽車,分別投放到叮咚買菜12個前置倉。

某試運營站點的配送小哥周小虎告訴億邦動力,「春節期間,我們用電瓶車送單,一次性最多只能送20單,現在一次能送80-100單。蔚來加入後更快了,之前爆單的時候,我們有時候甚至要送到半夜1點才送得完,現在我們基本晚上9、10點就可以送完。」

一位叮咚買菜聯洋區域的前置倉站長表示:「之前,我們倉1天能夠服務近1000個用戶,在使用了汽車之後,一天能配送1700多位用戶的訂單。服務的客戶增加了70%。讓更多用戶更快地買到菜,我們也很高興。」

叮咚買菜前置倉小哥在配送訂單

整體來看,針對這次疫情,叮咚買菜進行了一個較大調整,即不再強調30分鐘配送到家,而是採用預約的方式,但預約一個時間點後,叮咚買菜依然實行這個時間點後30分鐘配送到家,這與其他同行實行的2小時配送到家、次日達有較大區別。對此,梁昌霖認為,提前預約會讓叮咚買菜的分選和配送更加集約,效率更高。如果行之有效,也可以成為生鮮電商企業應對突發情況的有效解決方案。

除夕夜,叮咚買菜CEO梁昌霖在前置倉給一線員工拜年、發紅包

平抑物價,不再考核毛利率

據悉,叮咚買菜今年是第三年實行「春節不打烊」,在節前,根據大數據預測,保留了75%的一線員工留守崗位,並儲備了相對充足的庫存。1月22日,由於疫情爆發,叮咚買菜內部緊急戰略會確定接下來的目標是「保供應、穩菜價」,即不再考核毛利率與盈利情況。

「做出平抑物價的決定主要是基於兩個出發點。第一,賣菜是民生工程,應該是讓普通消費者都能夠承擔得起。第二,今年是個特殊的春節,我們不希望大家因為感知到商品供應困難或者物價上漲,而進行囤貨或者搶購,所以,我們認為穩定菜價是作為一個賣菜的公司應該做的事。很榮幸的是,我們的很多同行業都在一起做這樣的事情。」梁昌霖說。

具體來講,叮咚買菜主要採取三項措施以平抑物價。

首先,通過產地直採,砍掉了傳統生鮮行業中很多中間環節。特別是春節期間人力成本、中間的渠道費用很高,會導致最終的零售價格很高,但通過對接產地、進行直採,自己做了中間環節的工作,所以能夠適當地降低商品採購價格。

叮咚買菜採購員在原產地直採

第二,通過改變配送方法提高配送效率、商品周轉速度等,降低了各個環節的成本,可把價格適當地降下來。

另外,叮咚買菜針對市民、企業不同的用戶需求調整了產品的結構。

宅家期間,市民們對快手菜、半成品類菜品的需求很高。據叮咚買菜的數據顯示,近期半成品菜、快手菜的銷量增長最快,幾乎每天可以售出十幾萬份半成品菜。在叮咚買菜app上,「快手菜」的品類已經被放到第一欄,以方便消費者選購。另外,速食品銷售量也非常高,僅次於蔬菜的銷量。

據梁昌霖介紹,「我們今年還開闢了一個欄目叫做『過年菜』,與小南國、煌上煌、避風塘、新雅等幾十家餐飲企業進行合作,將其特色菜做成半成品菜、預製菜,讓市民們在家裡也能簡單加工做出酒店的菜,這些半成品菜的銷售量也非常好。」針對市民需求量高的蔬菜、水果等品類,則專門新增了「大份簡裝」的形式。

對於企業用戶,叮咚買菜會根據銷售大數據,給到企業定製化的訂單需求。「比如家常菜是最受歡迎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辣子雞丁、蠔油牛肉、筍乾燒肉等是最受歡迎的菜。簡易的袋裝也比盒裝更受青睞。」

用戶留存比單量增長更有意義

雖說生鮮電商在疫情期間「火」了一把,但其供應鏈不穩定等問題也浮出水面。梁昌霖認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努力保障「確定性」。

「創業公司或者說一個依賴供應鏈能力的公司,最重要的是把各種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比如這次春節,遇到的需求是不確定的、天氣是不確定的、人手是不確定的、供應是不確定的、物流是不確定的……遇到很多不確定,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各種不確定變確定,老百姓覺得你賣的菜品質好、豐富度好、能當天送達,這些都是確定的。能做到保障確定性你就很牛,我們就在按照這個方向去努力。」

站在行業的角度,梁昌霖認為,此次疫情確實倒逼了全民級的線上業務集中體驗,提供了不可逆的體驗,加速了用戶習慣固化與泛化的進程,相信疫情結束之後,也會讓很多用戶的存量需求遷移到線上。「但對比單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能否實現用戶留存,拋開留存去談增長沒有意義。而留存的本質就要看能否為用戶創造價值。」

他坦言,長期看,生鮮電商企業必須通過持續的、確定性的服務,獲取用戶的信任,再不斷打穿消費者錢包份額,最終建成基礎設施級的公司。

「這次疫情期間,種種極端條件讓用戶充分感知到了生鮮零售企業所提供的價值——做讓用戶放心的『菜籃子』,讓人們可以每天都吃得到平價的新鮮菜,而這一價值,也是叮咚買菜從創業第一天起就想做的,與初心完全一致,也因此能經受住挑戰。因此無所謂風口,只有真正創造價值的企業,才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相關焦點

  • IIWeekly|叮咚買菜進「京城」
    其中,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美團買菜分列前三。在打下上海之後,叮咚買菜也在謹慎的擴張規模,以大城市為中心擴大輻射範圍,將倉密度當作最核心的指標。首先從長三角大範圍擴充前置倉。2019 年春節期間,叮咚買菜陸續進入杭州、蘇州、寧波、無錫等城市,去年 9 月倉數量達 435 個。在進入的大部分城市中,叮咚買菜線上日均單量位列榜首。
  • 群雄逐鹿的生鮮電商中,叮咚買菜如何佔領市場?
    在眾多實力強勁的老玩家手中是如何迅速崛起?整個行業的狀況如何,本文以叮咚買菜為第一視角,帶你走進新時代的生鮮電商。2019年12月,叮咚買菜的單月應收7個億,目前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深圳6個城市開設了近550個前置倉,去年年末,日均訂單量超過50萬單。
  • 註冊人力資源公司是個「烏龍」 但叮咚買菜業務確實暴增了
    啟信寶數據顯示:「3月3日,叮咚買菜運營主體公司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成立上海群櫻匯人力資源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範圍為以服務外包方式從事人力資源服務,裝卸服務,倉儲服務,法定代表人為叮咚買菜合夥創始人俞樂。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報告 | 叮咚,你的菜到啦
    叮咚買菜是2019年生鮮電商行業中發展最快的公司。2017年5月正式上線,上線第一個月營收僅為幾十萬,截止2019年12月份,叮咚單月營收已達7億元。目前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深圳6個城市開設了近550個前置倉,2019年期末日均訂單量超過50萬單。
  • 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不一樣的種類分布
    每日優鮮是一個圍繞著老百姓餐桌的生鮮 O2O 電商平臺。覆蓋了水果蔬菜、海鮮肉禽、牛奶零食等全品類,每日優鮮在主要城市建立起 「城市分選中心 + 社區配送中心」 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用戶提供全球生鮮產品的極速達冷鏈配送服務。
  • 「後疫時代」,叮咚買菜如何持續保持快速擴張的黑馬姿態
    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39億,較2018年底增長2871萬,佔網民整體的74.8%。同時,根據第44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上半年共計新增網民2598萬人。網際網路普及率為61.2%,較2018年底提升1.6個百分點。
  • 叮咚買菜,被合圍!
    成立於2017年的叮咚買菜,以前置倉的差異化布局,以及大規模的地推迅速殺出一條血路。數據顯示,其成立一年後的2018年,就實現了3萬日單量,GMV突破3600萬;而在2019年7月,叮咚買菜已有345個前置倉,日訂單量已突破40萬單,2019全年,叮咚買菜營收達到50億元。
  • 每日優鮮、叮咚買菜能否破題前置倉模式盈利難題?|新零售核心公司...
    後疫情時代,站在中場的新零售行業如何解決上半場的問題?如果打開下半場的空間? 我們將以產業和資本為主線,對其進行中場復盤。 本篇將從新零售的「前線戰場」——場景開始,盤點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的典型代表——每日優鮮、叮咚買菜。
  • APP產品分析報告 | 叮咚買菜,後浪逆襲的背後邏輯
    其另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2月,生鮮電商領域Top3的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MAU分別達到了1719萬、1454萬、1030萬。盒馬與每日優鮮作為生鮮電商的資深玩家,背後有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騰訊的大力支持,登上TOP3 的榜單在意料之中。相比之下,叮咚買菜作為2017年才進入賽道的新手玩家,卻名列榜單第二名,著實讓很多人感到意外。
  • 新零售:模式另類的叮咚買菜案例分析
    截至目前已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深圳 6 個城市開設近 550 個前置倉,日均訂單量超過 50 萬單,截至 2019 年 12 月,叮咚買菜單月營收達到 7 億元。就連盒馬鮮生 CEO 侯毅都曾直言,「受到了叮咚買菜的威脅」。盒馬盤踞魔都根深蒂固,每日優鮮、美團買菜則對上海要地垂涎三尺,每日優鮮 CEO 徐正甚至親自坐鎮,欲追投 10 個億攻下上海灘。
  • 叮咚買菜前途未卜
    不禁讓一個流失用戶,想要重新下載軟體,看看它是否有了新的變化。進京快半年的叮咚買菜,究竟過得怎樣了?進京趕考今年4月份,叮咚買菜首度進京,本著「薅羊毛」的心態,用了張「滿50減14」的優惠券,最終以40.4元的價格,購買了5樣商品:臍橙、香蕉、紅心火龍果、雞蛋和酸奶。
  • 叮咚買菜產品分析 | 叮咚,你的菜到了
    4.1 如何增加下單人數在拉新階段讓客戶進入 APP、使用並且下單、再復購。接下來我將用 AARRR 模型來分析叮咚買菜的增加下單人數的運營模式。其中瀏覽商品可以增加用戶的購買的機率,而每日籤到讓用戶可以形成習慣打開 APP。
  • MRD:叮咚買菜市場需求文檔
    中國作為14億人口的人口大國,對日常蔬菜需求量大,隨著95後步入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方便快捷的移動端「買菜」必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叮咚買菜作為一個前置倉模式的自營生鮮電商,以免配送費,0起送費,29分鐘快速配送為亮點,從眾多競品中脫穎而出,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24日,叮咚買菜已獲得8輪投資,2020年平均日活達149.1萬人次,僅次於多點和盒馬。
  • 今年春天,「叮咚買菜」這樣賣菜
    0元配送之後,叮咚買菜又一次出手闊綽。  4月13日,生鮮電商平臺叮咚買菜推出了「用戶增長計劃」,老用戶在成功邀請新用戶並且完成下單後,雙方都可以獲得獎勵。  此前新冠肺炎疫情延續,客單、復購以及新增用戶等核心數據得到了抬升。根據叮咚買菜此前公布的數據,疫情期間每天新增用戶4萬+,自然增長也從25%上升至75%,同時客單也從50元被抬升到了70至80元。  隨著疫情基本結束,生產生活逐步恢復正常,此前被抬高的數據也順勢回落,而叮咚買菜此波拉新,也被視為應對數據回落的舉措。
  • 資深用戶體驗:叮咚買菜怎麼樣?我喜歡用叮咚買菜的理由
    隨著生鮮垂直領域市場的不斷擴張,生鮮 O2O 細分領域的發展潛力也是非常大,丫丫網、媽媽幫的創始人梁昌霖看準了商機,投入生鮮新O2O模式領域,打造叮咚買菜品牌。叮咚買菜誕生於2017年4月,是一款採用前置倉模式(城批採購+前置倉)管理的軟體。
  • 前置倉電商模式的叮咚買菜,疫情下怎樣了?
    據億歐報導,2017 年 9 月公司每日滯銷損耗平均低於3%、物流損耗平均為0.3%,海通證券分析師預計目前滯銷率和物流損耗率或已進一步下降。盈利模型:測算訂單量達1250單/天可實現盈虧平衡。測算在800、1000、1250單時,不包含滿減及損耗的費用合計各為30.7、32.8、35.4 萬元/月。基於以上假設,海通證券分析師測算當前置倉的日均訂單達1250單時,按年度計算約虧2 萬元,佔總收入的-0.1%,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 生鮮新零售:叮咚買菜案例分析
    叮咚買菜正式成立於2017年4月,創始人為原丫丫網、媽媽幫、叮咚小區的創始人梁昌霖,總部位於上海,是一款主要解決用戶買菜難和買菜麻煩的生鮮新零售APP,前身為叮咚小區。其平臺上有近700種品類的產品,涉及各種蔬菜、水果、肉蛋禽、鮮活的魚蝦、日配(米麵糧油、調料)等。平臺秉持「決不把不好的菜賣給用戶」理念,0起送費0配送費,29分鐘送菜上門。
  • 叮咚買菜憑什麼爆發增長 和騰訊阿里成為生鮮三巨頭?
    但奇怪的是,沒有任何巨頭加持的叮咚買菜,奇蹟般的「倖存」下來,且不斷地擴大。  2019年叮咚買菜的全年GMV超過50億元,單月營收突破7億元,年末日均訂單量超過50萬單,在全國6個城市開設了近550個前置倉。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它能夠與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騰訊合作的每日優鮮,成為生鮮領域的三大巨頭呢?
  • 叮咚買菜身上的「悖論」
    2019年12月份,叮咚買菜的單月營收7個億,目前其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深圳6個城市開設了近550個前置倉,去年年末,日均訂單量超過50萬單。當大家都說「寒冬」的時候,梁昌霖卻直言「春天來了」。
  • 復盤叮咚買菜和樸樸超市,發現前置倉的四個問題
    2019年3月,「樸樸超市」已經完成了B1輪融資,融資金額5500萬美元。  2019年1月15日,美團低調在上海測試美團買菜,僅僅兩個月後進軍北京。  2019年3月30日,餓了麼與叮咚買菜正式達成戰略合作。  本文將重點關注以下三個問題:  1.什麼是前置倉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