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思維:撐開思維的大傘

2021-02-19 企業管理雜誌


發散思維亦稱「輻射思維」「多向思維」或「擴散思維」,是指在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中,不拘泥於一點或一條線索,而從現有的信息中儘可能擴散開去,不受已經確定的方式、方法、規律、範圍等的約束,並且從這種擴散、輻射的思考中,求得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或衍生出多種不同的結果的思維方式。這種思路好比自行車車輪一樣,許多輻條以車軸為中心沿徑向向外輻射。

發散思維是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發散思維方式可以把思維從一種事物發散到多種事物,從而跳出人們固有的思維定勢,激發出創造性的靈感。

發散思維不依靠任何介質,但一定要有起因,也就是說要有一個引發事件。思維本身其實就是一種「遷移類比」的能力。如果說一件事情是「樹」的主幹,那麼它的枝椏、葉子、根莖等就是思維遷移的結果,遷移類比能力越強,自然枝椏、葉子、根莖等就越茂盛。這裡的營養就是人本身在生活中積累的見識和認知,自然這種積澱越深厚,遷移出來的深層認知就越正確,包含也就越廣闊。因此,發散思維具有突出的特點,在創新中員工要重視以下幾點:

流暢性


流暢性又稱多維性、多端性或非單一性,其核心是「多」,是指在短時間內能對問題作出迅速而敏捷的反應,是發散思維的前提。發散思維的這種特性表現在思考問題時能從多方位、多角度、多手段、多途逕入手,思路儘可能多方向擴散,不局限於現有的理解,從而開拓思維的新方向、新角度、新領域。流暢性反映的是發散思維的速度和數量特徵。

變通性


變通性又稱為靈活性、非僵硬性、非呆滯性,其核心是「變」或「活」,指思維靈活曠達,能隨機應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容易獲得種類繁多的答案而不受思維定勢的束縛,是發散思維的關鍵。當思考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變通一下思維方向,如改變某個結論、放寬某個條件、取消某種限制或補充某個前提,從而尋找新的途徑,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獨創性


獨創性又稱創新性和開拓性,其核心是「獨」或「異」,是指產生不尋常的反應和打破常規的能力,是發散思維的本質。具體表現在思維的獨特性,就是指超越固定的、習慣的認知方式,以前所未有的新視角、新觀點去認識事物,提出不為一般人所有的、超乎尋常的新觀念,是發散思維的最高目標。

多感官性


發散思維不僅運用視覺思維和聽覺思維,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並進行加工。發散思維還與情感有密切關係。如果思維者能夠想辦法激發興趣,產生激情,把信息情緒化,賦予信息以感情色彩,就會提高發散思維的速度,增強發散思維的效果。

在創新思維中,發散思維的價值更多取決於人本身的閱歷、經驗和對生活的認知,只有這些內容不斷豐富,發散思維的價值才會越來越高、體現才會越來越明顯。發散思維要不受傳統經驗、習慣勢力、思維定勢的局限,敢於突破常規、突破未知堡壘。

(來源:本文摘自企業管理出版社的新書——《員工崗位創新精神》,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本文摘自企業管理出版社的新書——《員工崗位創新精神》,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按鈕

相關焦點

  • 發散思維 VS 收斂思維
    【設計思維的運用中,我們時而需要發散以便將討論的話題展開,探索各種可能性,時而需要收斂以便把討論聚焦到某個關鍵用戶或者是關鍵點,有時需要兩者互相配合使用。只有正確理解發散和收斂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夠熟練掌握設計思維的各種工具和方法,並在實踐中運用自如】Brain 最近要求,辦公室裡的每一個人都要去看看維基百科上提到設計思維的文章。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通過維基百科來了解我們做的事情,不過看看大眾們在想些什麼,總歸是不錯的,於是我就熱切地投入進去了——並且,我很慶幸我這麼做了。
  • 抓住契機教會學生發散思維與篩選思維
    思維的多樣性是智力的一種體現,而發散思維是思維多樣性的前提。胡思亂想雖然也算是一種發散思維,但學習卻不能靠這種發散,得培養有規律可循的發散思維。有了有序的發散思維之後,緊跟著就產生了發散思維如何收回來的問題,說得具體一點,就是在大量的可能性面前,如何判斷哪些思路是可行的的,可行的思路裡面那個是最佳的。篩選思維的應用在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只要出現兩個以上的選擇的情況,就一定伴隨著篩選思維的應用,但最典型、最佳的時機是平行線的證明。
  • 發散性思維與聚合性思維,聰明人的利器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大腦思考問題時,會介入兩種思考模式,它們就是:聚合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這兩種思維都非常重要。而平常大多數學生所用到的思維模式是線性思維。       線性思維由因果關係主導,在現行教育體系中培養的較多,而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相對薄弱。發散性思維是指以要解決的問題為中心,充分發揮想像力,突破原有的知識圈,從一點向四面八方發散,朝多方面推測、想像、假設的「試探性」思維過程。
  • 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
    ,其中最重要的是發散型思維和聚合型思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發散型思維)2. 事物與事物之間有沒有共同點,有沒有「中心思想」。(聚合型思維)學設計的同學很熟悉雙鑽圖,它很好地展示了,在設計過程中,在什麼階段,你應該以怎樣地方式思考。但是我同時認為,這兩種思考方式並不局限於設計流程本身,而是兩種看待事物的手段。像兩種鏡片,隨時拿起來看看,尤其是在工作中,能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 思維方式——發散思維
    大家好,我是頭部思維的創作者,致力於讓讀者們開心快樂。喜歡我,點關注不迷路。什麼是發散性思維呢?聽取他人的意見與建議外,我們還要培養自己的發散性思維。怎麼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我給出的幾點建議,僅供大家參考。
  • 發散性思維訓練(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人們活動的不同特點,對他們運用於活動中的思維方式作出反觀式的評價,說他們具有開拓性、創造性、多變性或穩健性、保守性、守舊性等等。這些表現著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以及二者結合好壞的不同作用。 何為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是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的思維方式。
  • 數學發散思維的構建
    發散思維即求異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它包含橫向思維,逆向思維及多向思維,數學發散思維的能力直接決定了一個人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效率。平時在訓練中要儘可能多的去練習一題多解,其中歸一法、數形結合、多知識點交叉、極限思維都是發散思維訓練的重點!這裡通過近期山東網課學生所問的兩道難題來簡單對發散思維的構建做個啟發!
  • 發散性思維
    發散性思維你有沒有發現,你有時跟女生聊天,你會很累,甚至不敢聊天?
  • 領導力之思維的發散與收斂
    決策能力是領導力的核心能力,而做出正確的決策,尤其是做出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重大決策,需要思維的大開大合,即思維的發散與收斂。發散,即思維跳躍,橫向鋪陳開去,聯繫到很多相關以及看似不相關的事物,不受約束,天馬行空。
  • 訓練發散思維的方法
    訓練發散思維的方法發散思維在歷年的考試中是常見的常考考點,主要以客觀題考察為主,同時,也會在一些案例題中涉及,這裡主要針對發散思維的易混淆知識點,幫助各位備考的同學理解。接下來就帶領大家一同來梳理。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思維,發散思維訓練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
  • 教會孩子使用思維導圖寫作文,通過思維發散五感摹寫夏天!
    通過思維導圖對五感進行靈感掛鈎,例如從:山野、旱地、蟬鳴、雷雨、花香、瓜果、烈日、內心等,讓我們的思維更活躍,這樣寫出來的作品更加獨具一格。描寫夏天的美句:1、靜靜地,走在樹木中間的小路上,毫不意外地聽到了蟬的鳴聲,使原本悶熱的夏天變得更加煩躁,心裡怎麼也不能安定下來。
  • 思維的方法與技巧之發散思維法、逆向思維法
    ——發散思維法 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在人們無法量出金字塔有多高時,對人們說:「當你的影子跟身體一樣長的時候,你去量一下金字塔的影子有多長,那長度便等於金字塔的高度。」這是運用發散思維法的典型例子。
  • 知識點心理學關於發散思維
    今天的知識點與大家分享的是心理學關於發散思維,首先,看一個故事:戰國時期,孫臏初到魏國,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眾臣,當面考查孫臏的智謀。魏王對孫臏說:「你有什麼辦法讓我從座位上下來嗎?」龐涓出謀說:「可在大王座位下邊生起火來。」魏王說:「不可取。」
  • 如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考活動中呈現的一種擴散 狀態的思維模式.在數學學習中,一題多解就是訓練發散思維的一種有效方法.在一次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會上,一位家長向數學老師請教如何培養孩子們的發散思維.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道算術題:2+3=?
  • 發散思維的小技巧
    偶爾有聽同事說覺得我的思路很活躍,想的也挺全面,我想了一下,的確有那麼一點方法在裡面,所以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如何讓自己具備發散思維的技巧。上堆下切法上堆下切平移法原本是一種談話技巧,作用是可以讓你找到無窮無盡的話題聊下去,但我發現也適用於思考上面。
  • 發散思維:職場高效的底層邏輯
    而這個尋找和思考問題的過程離不開發散思維。01發散思維是什麼?託尼巴贊認為:所謂發散思維,是指根據已有信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進行思考,尋求多樣性答案的一種思考方式。發散思維具有兩重含義:第一重是來自或連接到一個中心點的聯想過程;第二重是指思維的爆發。
  • 「NPDP產品經理」發散思維讓你的思維視野更廣闊
    發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方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 【幼兒科二】發散思維基本特徵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發散思維基本特徵的介紹,這一知識點在中學教師資格中考察除了簡答以外,它還可以作為單選
  • 思維導圖學習法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結構思維和發散思維
    樊登老師在視頻當中講到,每次考試前,他都會找來一張大大的白紙(大概有1K那麼大),然後他會把學過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邏輯方式寫下來,這樣每次下來,樊登老師的考試成績都還挺不錯。其實樊登老師用的學習方法。就是思維導圖學習法。說到思維導圖,我們有必要提及一下綱舉目張這個詞。
  • 思維的發散與收斂
    先發散,考慮多種可能,多種方向,多種機會,然後再仔細分析利弊得失,逐漸收斂,最後選擇到被認為可行度最高或者價值最大的目標和方案。發散其實很好理解,就是頭腦風暴麼,隨便說個例子,比如我們說板凳,能有多少種用途,這就是發散。現在很多企業培訓也好,很多一些小的所謂能力拓展訓練也好,也會有一些類似思維發散的訓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