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方法與技巧之發散思維法、逆向思維法

2020-12-27 騰訊網

如何量出金字塔的高度?

——發散思維法

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在人們無法量出金字塔有多高時,對人們說:「當你的影子跟身體一樣長的時候,你去量一下金字塔的影子有多長,那長度便等於金字塔的高度。」這是運用發散思維法的典型例子。

發散思維法指的是以某個問題為中心,朝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找出各種各樣的答案,或探求未知東西的一種思維方法。例如,對曲別針的用途,運用發散思維法可以想出上千種、上萬種以至無窮的用途.

由於發散思維活動是沿著不同的方向、向不同範圍進行的,因此,能突破傳統思維的張力,通過「轉移作用」(對思考對象加上新意義,出現新思維方向的轉換),在已知信息中產生大量變化、獨特的新信息,探求到未知的東西。利用影子量金字塔的高度,就是歐幾裡得善於在發散思維活動中,_通過「轉移作用」所得出的結果。

當代美國數學家馬丁·加德納說、「你考慮的可能性(不管它多麼異乎尋常)越多,也就越容易找到真正的訣竅。」因此,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善於運用發散思維法,要根據其多向性、「轉移「性特點、.善於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在一個問題面前,儘量提出多種設想或答案,以增加選擇對象;善於變換影響事物質和量的諸多因素中的某種因素,以產生新思路。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擴大知識面,發展想像力。

發散思維注意要同收斂思考相結合。所謂收斂思維,即以某個思考對象為中心,從不同的方向將思維指向這個中心點,以達到解決間題的目的、它具有綜合概括性特點。新設想、.新答案要靠概括能力來獲得。例如,要解決一個綜合性多步驟的幾何或代數應用題,首先就得根據自己的認識,綜合已知的條件和要求,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部分。關鍵部分找不到,就無法憑藉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問題中的條件去放開思路,找出解決這個關鍵部分的所有各種可能性的途徑和方法,因而也就無法引出正確的答案。因此、發散與收斂是相輔相成的,有收斂才能發散,經過發散才能進行更高層次的收斂,從而使認識不斷深化,解決間題,得到新創造性設想,取得成果。

「柳暗花明又一村」

——逆向思維法

有一輛卡車要從一座橋下面通過,但貨物高出能通過的高度幾毫米。怎麼辦?改道走彎路呢、還是卸車開過去再裝車?司機考慮了很久。旁邊一小孩說,你把輪胎的氣放掉一點,不就開過去了。這時,司機才恍然大悟。司機習慣於輪胎只應打足氣,而絕忌洩氣的思維方式,而小孩卻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逆向思維(或稱反向思維),去開拓了新路子,解決了疑難問題。

逆向思維法就是將通常思考問題的思路反過來,用對立的、看上去似乎不可能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在學習與創造活動中,當我們沿著習慣思考,而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如果敢於突破一下舊框架,作逆向思考,往往就會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地。

在科技發展史上,由於善於運用逆向思維取得創造發明新成果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從來燙髮,都是用火或電熱燙的,逆向思考的結果是導致了冷燙、化學燙髮的出現。人們歷來都認為,船只能在水面上航行,要離開水面到地面上航行,那是不可思議的。英國的電氣工程師柯克列爾,卻「反其道而行之」,在逆向思維中獲得了新成果,於1959年發明了氣墊船。這種船既可以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夠在地面上行駛。

在學習中,特別是在解題時,我們的思考不僅要順思,而且要逆思;不僅要縱向深入,而且要橫向馳騁。這樣,才能擺脫習慣性思維的束縛,、防止走入「死胡同」。我們在解題時常用的「反證法」實際上就是逆向思維的典型應用。這裡舉一個伽利略推翻亞里斯多德關於物體從高空下落運動的錯誤論斷的例子,他實際上用的就是「反證法」。亞里斯多德曾斷言:「快慢與其質量成正比」,即重的比輕的落得快些。這個錯誤論斷曾延續了1800多年,直到伽利略才得以糾正.伽利略認為:在真空中,輕重物體應同時落地。他是這樣證明的:假設亞里斯多德的理論正確,又設物體A比B重,那麼,A比B先落地,現在把A與B捆在一起,成為物體A十B,一方面,由於A十B比A重,它應比A先落地;另一方面,由於A比B落得快,B應減慢A的下落速度,所以A+B又應比A後落地。這樣便得到自相矛盾的結論。因此證明亞里斯多德的論斷是錯誤的。

V公號搜:大腦幫(Brainlearning)關注!

點亮「在看",給我鼓勵一下

相關焦點

  • 發散性思維的4種方法(微妙)
    發散性思維是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答案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最根本的特色是多方面、多思路地思考問題,而不是囿於一種思路、一個角度,一條路走到黑。對於發散性思維來說,當一種方法、一個方面不能解決問題時,它會主動地否定這一方法和方面,而向另一方法和方面跨越。
  • 發散思維的小技巧
    所以呀,我要聲明,我說的方法,只是個人的一些小技巧,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也不代表我已經做的很好了,只是分享出來,大家交流交流,共同進步,不爽的話,也不許咬我。偶爾有聽同事說覺得我的思路很活躍,想的也挺全面,我想了一下,的確有那麼一點方法在裡面,所以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如何讓自己具備發散思維的技巧。
  • 發散性廣告思維法!
    文/蔣旭峰 發散性思考法又稱擴散性思考法,就是思維沿著各種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重組眼前的信息和記憶中的信息,以產生新的創靈感。發散性思考法的具體運用有以下幾種創意技法:所謂類比創意法,就是根據一定的標準,把與創意對象有聯繫的幾個相關事物加以對 照分析,從而尋找其內在聯繫的思維方法。
  • 發散性思維訓練(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人們活動的不同特點,對他們運用於活動中的思維方式作出反觀式的評價,說他們具有開拓性、創造性、多變性或穩健性、保守性、守舊性等等。這些表現著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以及二者結合好壞的不同作用。 何為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是沿著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多方面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的思維方式。
  • 「NPDP產品經理」發散思維讓你的思維視野更廣闊
    一般來說,發散思維是相對於固定思維而言的。發散思維指的是一些看起來雜亂無章的,毫無規律可言的想法,最後總是能因為一個奇妙的點,聯繫起來的一種思維擴散方式,很多時候,發散思維是用來觸發你更多的想法或者創意。發散思維是拒絕做事情的常見方法,而是去尋找更多的新選項。
  • 訓練發散思維的方法
    訓練發散思維的方法發散思維在歷年的考試中是常見的常考考點,主要以客觀題考察為主,同時,也會在一些案例題中涉及,這裡主要針對發散思維的易混淆知識點,幫助各位備考的同學理解。接下來就帶領大家一同來梳理。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發散思維,發散思維訓練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
  • 發散思維能力提升訓練
    >方法金指[要義] 學會發散思維方法及技巧並應用於寫作,即擁有翅膀飛翔於藍天並擁有藍天創造湛藍。因而,進行發散思維最關鍵的是能找到創新視角,這樣才能做到立意創新、構思創新、選材創新等等。下面我們就談談常見的發散思維視角。
  • 如何培養發散性思維?
    這很可能是由於孩子缺乏發散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又稱擴散性思維、輻射性思維、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它能夠使人充分發揮想像力,突破思維局限。在寫作文的時候,發散性思維顯得尤為重要,它能讓作文的主題立意更加豐富,選材範圍更為廣泛,讓孩子「有話可寫」。因此,家長可以對孩子適當地進行訓練,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 聚合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聰明人的利器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大腦思考問題時,會介入兩種思考模式,它們就是:聚合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這兩種思維都非常重要。不過,由於這兩種思維都非常對立,顧此就會失彼,於是我們就很難同時運用它們進行思考。而大多數人都只能是擅長其中一種思維方式,相比之下,我們更加擅長聚合性思維,於是,我們就會本性地忽略運用發散性思維。
  • 發散思維:職場高效的底層邏輯
    02發散思維的具體方法有哪些?02發散思維的具體方法發散思維的具體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六類:組合發散法:像拼圖遊戲,側重於利用邏輯關係,將不同的事物進行整合;輻射發散法:讓思維像自行車輪軸,以一個非常明顯的中心點向各個方向輻射
  • 全能思維之發散性思維
    知曉大腦能力的人類可以運行發散性的協同思維,並創造出概念性的框架結構及全新的體現無限可能的樣例。把發散性思維原則應用到大腦裡,可以讓你在作決定、記憶和創造性思維這些主要的智力活動當中更加遊刃有餘。懂得了思維的結構,不僅可以讓你利用有意識的思維過程,還可以利用你的無意識來決定和決策——廣袤無垠的大陸、行星、銀河系和思維宇宙都等待著那些通曉大腦知識的人來探索。通曉大腦知識的人還能夠看到記憶和創造性思維威力無窮的能量站,它們本質上是一些相同的思維方法,只是在時間中佔據著不同位置。記憶是過去在現在的重新創造。
  • 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是認知,決定一個人的認知是思維
    訓練發散思維的方法:用很多個詞形容一個事物,比如西瓜,你用50個詞形容它,每個形容詞就相當於這個西瓜的不同特徵,你想像眼前西瓜什麼樣,你的形容詞越多,想像力就越豐富,思維越活躍。比如:曾經一個哥們想像力非常豐富,把話筒想像成美國自由女神像仰天高舉的火炬,多麼有畫面感。
  • 發散思維 VS 收斂思維
    【設計思維的運用中,我們時而需要發散以便將討論的話題展開,探索各種可能性,時而需要收斂以便把討論聚焦到某個關鍵用戶或者是關鍵點,有時需要兩者互相配合使用。我並沒有停頓下來,花一段長時間去思考,發散思維與收斂思維之間有什麼不同。這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力。它們就融入在我們日常做的事情中,所有我們就不會停下來去想一想,這兩種思維方式背後的理論。我們常常嘲笑那些在我們行業裡被用爛的概念,比如「跳出盒子去思考」,不過在這句話變成陳詞濫調之前,我們還是可以去嘗試了解一下這句話究竟在說些什麼。
  • 數學發散思維的構建
    發散思維即求異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它包含橫向思維,逆向思維及多向思維,數學發散思維的能力直接決定了一個人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效率。平時在訓練中要儘可能多的去練習一題多解,其中歸一法、數形結合、多知識點交叉、極限思維都是發散思維訓練的重點!這裡通過近期山東網課學生所問的兩道難題來簡單對發散思維的構建做個啟發!
  • 發散思維:撐開思維的大傘
    ,不受已經確定的方式、方法、規律、範圍等的約束,並且從這種擴散、輻射的思考中,求得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或衍生出多種不同的結果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是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發散思維方式可以把思維從一種事物發散到多種事物,從而跳出人們固有的思維定勢,激發出創造性的靈感。發散思維不依靠任何介質,但一定要有起因,也就是說要有一個引發事件。思維本身其實就是一種「遷移類比」的能力。
  • 學習能力提高第一篇————專注思維和發散思維切換
    學習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輸入—練習—內化—輸出」,這已經是一種很高效的學習模式,另一種是更高效的「理解範式—應用範式—識別範式—輸出範式」,但不管是哪種學習,都需要各種學習技巧。終生學習是一種趨勢,如何學習是一個大學問,學習需要專注思維和發散思維的結合
  • 愛因斯坦都在用的思維方式:發散性思考法,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在古代,我國學者就提倡「學以思為貴」,「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心之官則思,思則得知,不思則不得也。」,可見,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於我們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實,不只是在學習,領悟科學的思維方式對於我們的生活也有極大的幫助。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問大學生們這畫的是什麼?
  • 2.3.2.3 創造力是一套思維方式: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的核心就是「跳出盒子思考」,心理學家愛德華·德·波諾(Edward de Bono)稱之為「水平思考」,1967年他在《橫向思維的運用》一書中引入了該術語。用來表示一個創造性的問題解決風格,包括各種意想不到的角度來觀察問題。德·波諾直接地提出了達到這種橫向思維的建議,例如打破現行的模式、挑釁性的思維、允許愚蠢的想法、從反駁開始、遷移和運動技巧等等。
  • 領導力之思維的發散與收斂
    決策能力是領導力的核心能力,而做出正確的決策,尤其是做出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重大決策,需要思維的大開大合,即思維的發散與收斂。發散,即思維跳躍,橫向鋪陳開去,聯繫到很多相關以及看似不相關的事物,不受約束,天馬行空。
  • 個人應該具備的思維方法
    「路徑依賴」理論不僅為我們顯現了禁錮思想的原因,同時也提出了解除這種禁錮的方法,那就是從源頭上突破對某一觀點或規範的依賴,嘗試用一種全新的方法,走一條全新的道路。2. 發散思維:一個問題可能有多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