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穿碎花裙逛街上熱搜:想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當眾出醜

2020-09-14 弘益

男孩穿著裙子,走在大街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四川達州,一個小男孩,就因為在公眾場合穿著一身白底碎花小裙,上了熱搜。

為了避免被周圍人注意到,小男孩特意含胸駝背,蔫蔫地跟在媽媽和妹妹身後。

結果還是被路人拍了下來,面對鏡頭,他露出一臉苦笑。

原來,小男孩的妹妹剛打完針,因為穿著無袖的裙子,媽媽擔心打針的地方遮不住受涼,靈機一動,讓兄妹倆換裝。

視頻發出後,很多網友為兄妹情深點讚。

但也有不少網友看到了男孩苦笑背後的內心煎熬:

這要碰到同學或熟人,該多尷尬?

大人覺得好笑,但小孩子的表情顯得羞恥和難為情,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啊。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

孩子到了四五歲,就開始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並會儘可能維護自己的形象和榮譽。

可大多數父母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就像教育家陳孜虹所說:

「大人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小孩子還不具備羞恥心的認知能力,所以不會覺得沒面子。」

這份誤解,讓很多家長忽略了孩子獲得尊重的需求,

肆無忌憚地拿孩子開玩笑,任憑孩子在人前出醜。

殊不知,很多時候,孩子比大人更要面子。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當眾出醜

前段時間,看過一則視頻。

疫情期間在家,一個女孩胖了30多斤,準備上學時,發現校服穿不上了。

對於一個青春期女孩來說,長胖,可不是個好消息。

但親媽卻覺得很好玩,把女孩穿不上校服的窘態拍了下來。

女孩躲著媽媽的鏡頭不讓拍,媽媽就跟在後面強拍,還發到了網上。

沒過幾天,女孩的同班同學刷到了這條視頻,大家都笑話她。

女孩覺得丟臉,哭著、追著、求著讓媽媽刪視頻。

媽媽不但不刪,還把視頻發給了老師。

看著女孩無助的樣子,真為她心疼。

可媽媽卻在為視頻高點擊量沾沾自喜:

「你知道你得了多少贊嗎?

不刪,我覺得挺好玩的。」

鄭淵潔曾說:

「要想毀掉自己的孩子,首先應該做的是摧毀孩子的自尊。

其中,殺手鐧就是當眾出孩子的醜,當著外人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

孩子有獨立的人格和心理,他們有情感,有尊嚴,有秘密,他們需要獨立的空間。

這麼簡單的道理,很多人卻不懂。

同樣是疫情期間,一個5歲的小男孩哭上熱搜。

因為上網課的時候,老師當著全班同學面,反覆嘲笑他胖了。

崩潰到極點的孩子,關掉了視頻,一個人暴風哭泣。

還一邊哭一邊運動,開合跳,高抬腿,仰臥起坐,俯身登山,原地跑。

一口氣做完所有動作,又雙手抱頭,衝進了臥室,繼續大哭。

作家桐華曾說:

孩子在很多時候比大人還要愛面子,因為世界很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越是年紀小,越不會在心裡設防,越容易被大人眼中的小事所傷。

圓桌派》裡,竇文濤就曾拋出一個困擾中國孩子多年的問題:

「為什麼很多父母喜歡消遣、貶損孩子?」

對孩子評頭論足:

「你看他胖得跟豬一樣。」

「你看他黑的,跟個煤球似的。」

「我們家那小子就是個笨蛋,扶不起的阿鬥。」

很多父母會覺得,就是說幾句嘛,怎麼這樣玻璃心?

殊不知,大人的那幾句玩笑話,落到孩子身上,可能就是千鈞之重。

孩子的「面子」,就是他的「裡子」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

一個網友的故事,讓人心酸。

他小時候犯錯,被親媽剝了個精光,攆出家門。

他拼命敲門,一遍遍大喊「媽媽開門」。

而這最丟臉的一幕,剛好被對門的女同學看在眼裡。

他永遠記住了女同學的眼神。

現在,哪怕是夏天,他也極少穿短褲,只穿長褲,「不把腿包嚴實,心裡不舒服」。

和女孩交流時,會不自覺手心流汗,特別討厭被女生注視。

一個有同樣經歷的網友,留言道,他為此做過很多次噩夢。

夢中反覆出現一個場景,他赤身裸體,站在操場中間,四周看臺上,儘是嘲笑他的目光。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裡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那些被剝奪了尊嚴的孩子,要花更大力氣,才能活得體面。

《老師請聽好》裡的小駿,是大人口中的問題少年,經常和父母吵架,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小駿坦誠,因為高中時期的一件小事。

那天,媽媽去學校,看到他和幾個壞孩子在一起。

一氣之下,媽媽衝了上去,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指責他,辱罵他。

這件事讓他在學校出了名,丟盡了面子,從此他痛恨父母,處處和父母唱反調。

他的父親聽後,覺得兒子是玻璃心:

「不都這樣的嗎?我小時候也被我媽追著滿街打過。」

主持人問他,那件事過去多久了?

父親答,三十多年了。

主持人接下來的評論,一針見血:

「過去三十多年了,你為什麼還記得這麼清楚?因為它傷害你了,所以三十多年你還記得。」

做錯了事,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接受大家的同情、嘲笑或鄙夷,會讓人心裡滿是羞辱感。

這種羞辱感並不會讓他記住教訓,他記住的只是外界的目光。

要麼自卑到極致,要麼破罐子破摔,越來越叛逆。

哪怕過十年、三十年,曾經的羞辱感,也是他內心深處抹不掉的痛。

孩子的面子,就是他們的裡子。

維護孩子的自尊,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心理保證。

留足面子,孩子才會擁有一生的體面

怎麼保護孩子脆弱敏感的自尊心?其實只要做到這三件事:

1、將孩子當做成年人

教育學裡有一個經典的二十定律,在和孩子交流時,把他的年齡增加二十歲。

如果他十歲,把他想像成是一個30歲的人去溝通。

尊重孩子,首先要承認孩子和成年人一樣,有維護自尊的需要。

賈靜雯的女兒咘咘,是個特別好面子的孩子,什麼事都要自己做。

玩耍時,不小心跌倒,她第一反應是偷偷觀察四周,看有沒有人發現。

為了顧全女兒的面子,鼓勵她自己解決問題,全家人都會假裝沒看到,等她自己站起來。

每次都被顧全面子的咘咘,在面對新挑戰的時候,總是自信滿滿。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的:

「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讚美、欽佩、尊重。」

將孩子視作一個平等的對象,留足面子,才會為他的成長留下足夠的空間。

2、人前不教子

明代學者呂坤提出的孩子犯錯有「七不責」,第一條就是,當眾不責。

《三十而已》裡,顧佳就做到了這一點。

幼兒園面試中,因為把 「中國的首都在哪裡」誤解為「中國的手都在哪裡」,許子言反覆回答,在胳膊上。

一連答錯了三四次,又不知道哪裡錯了,許子言心急之下,一口咬上了面試老師的胳膊。

一場面試,成了徹頭徹尾的災難。

大多數父母,看到這一幕,可能會當場呵斥孩子,讓孩子給老師道歉。

但顧佳沒有,她一邊向面試老師們表達歉意,一邊安撫兒子。

回到家裡,待許子言情緒平穩,才指出他的問題:咬人是不對的,去跟老師道個歉。

既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又幫他認識到錯誤。

幸福心理學專家周梵說,

人們總以為讓對方感覺到羞恥會讓他反省,但事實上,自我改變是需要力量的,而罪惡感能最快扼殺力量。

只有讓孩子相信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好的,他才有力量,變得更好。

3、在人前主動維護孩子

李湘曾帶女兒王詩齡參加一檔節目,有人直接問王詩齡,你是不是太胖了?

王詩齡聽後立馬低下頭,委屈得一言不發。

李湘立刻站出來維護女兒:

她不是胖,是嬰兒肥,營養最重要,未來的路還很長呢。

當孩子遭遇惡意時,他們最初還不會保護自己,任憑惡意壓低他們的自我評價。

這個時候,父母站出來為孩子適度發聲,就是對孩子自尊心無形且強大的保護。

哲學家約翰·洛克有句名言:

「父母越不宣揚子女的過錯,子女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因而也會更小心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

父母懂得照顧孩子的感受,相信孩子和成年人一樣需要得到尊重,

孩子才會進入正向循環,相信自己的價值,進而為世界創造更大的價值。

自尊,是孩子一生的鎧甲。

一個有面子的孩子,眼睛裡才有光。

相關焦點

  • 11歲男孩因頂嘴被當眾扒光:毀掉一個孩子,讓他當眾出醜就夠了
    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坐公交車去接孩子放學,但是因為媽媽的一個舉動,11歲的男孩阿文可能這輩子都不願意坐公交車了。11歲男孩因頂嘴被當眾扒光:毀掉孩子的殺手鐧,是讓他當眾出醜這天上午,阿文的媽媽接到了老師告狀的電話,說孩子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寫作業,希望家長好好教育。自從接到這樣一個電話後,媽媽一直很生氣,打算下午去接孩子好好教育一番。
  • 父親暴打孩子,還把視頻發班級群!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當眾出醜
    ,想鑽地縫的心情……這一波操作引起了軒然大波,雖然經過調解最後父親向孩子道了歉,但是也是以孩子不聽話,才會錯手打傷他為原由解釋這個事件。童話大王鄭淵潔說:想毀掉一個孩子,讓他當眾出醜就夠了。沒有人知道那3分鐘他想了什麼,但是對於一個自我意識覺醒的初中生來說,尊嚴大過一切,眾目睽睽下的兩耳光是壓倒他求生意志的最後稻草。
  • 男孩被親媽要求穿碎花裙,18萬人圍觀:當眾出醜,最毀孩子
    前幾天,四川達州,一個小男孩,就因為在公眾場合穿著一身白底碎花小裙,上了熱搜。想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當眾出醜前段時間,看過一則視頻。疫情期間在家,一個女孩胖了30多斤,準備上學時,發現校服穿不上了。同樣是疫情期間,一個5歲的小男孩哭上熱搜。因為上網課的時候,老師當著全班同學面,反覆嘲笑他胖了。
  • 想要毀掉一個娃太容易,只需讓他當眾出醜,最好是無地自容的那種
    文|啞鈴媽媽前幾天,澎湃新聞上有一個視頻,引發了熱議。江蘇的鎮江,7月14日,一個孩子深夜在家玩手機,父親將孩子打到出血,頭皮外傷。01鄭淵潔說過:想要毀掉一個孩子,讓他當眾出醜,無地自容就好!人要臉、樹要皮,話糙理不糙,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 讓孩子當眾丟臉,丟掉的是你遠遠想不到的……
    看到朋友說,對門鄰家的孩子又被他媽媽罰在樓道裡寫作業。媽媽說孩子不好好寫作業,讓他在樓道裡寫作業讓他丟丟臉。還是一年級的孩子,我聽到這不禁愕然。不禁想起上個月剛剛發生的武漢14歲男孩在學校樓道裡被母親打了兩耳光後,跳下五樓身亡的事件。母親的本意可能是讓孩子當眾丟丟臉,然而孩子最終丟掉了性命。
  • 毀掉一個孩子只需要七步,請注意你有沒有
    你知道毀掉一個孩子有多麼簡單嗎?只需要這七步第一:在大眾面前讓孩子出醜童話大王鄭淵潔說:「如果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當眾讓他出醜,當著很多人的面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有的時候我們自認為孩子年紀小,就不顧及他的面子,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孩子再小,他也是獨立的個體,也是有羞恥心的,他也需要被別人看得起。如果父母不論什麼場合、什麼地方當眾訓斥、貶低自己的孩子,就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這種心理傷害很可能會伴隨他的一生。
  • 想毀掉一個女孩就罵她長得醜,想毀掉一個男孩就誇他很優秀
    我都已經穿了兩個保暖褲、兩件羽絨服、口罩帽子一個沒少,也不見暖和。但是,但是,但是,我竟然看到了光腿女孩兒行走在大街上。毫不誇張地說,給我鼻涕都要驚掉了。跟我並排走的同時,挽著我的胳膊,默默的說:「我曾經也經歷過這種階段,不是不怕冷,是比起冷,更想好看。」
  • 母親讓孩子當眾出醜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不可磨滅
    之前看過一篇報導:小宇是剛上一年級,平時也比較調皮。有一天,小宇在學校裡把別人打了,老師叫小宇媽媽來到學校,宇媽又是道歉又是保證,這件事情也就過去了。在回家的路上,宇媽越想越生氣,訓斥了小宇,小宇表示很不服氣:「他不聽我的,我就打他。」宇媽說「不聽你的就打是吧,我現在讓你跪下來認錯。」說著用腳踹向小宇,讓小宇跪了下來。周圍瞬間圍了很多人,小宇跪在地上,把頭深深地低了下去。
  • 被「熱搜」毀掉的中國人
    熱搜上的一點風吹草動都牽動著你的情緒,總是忍不住隔幾分鐘就刷新一次熱搜,情緒跟著內容走,一天下來又忙又累,卻什麼實際的事情都沒有完成。 這篇文章3200字,預計花8分鐘讀完,不要讓「熱搜」左右你的人生。 你平常花多長時間看各大平臺熱搜? 你有多少次因為彈窗打開一個APP?
  • 孩子也要面子,別再讓他當眾出醜
    印象中曾經有個上過熱搜的視頻,媽媽跟女兒在商場裡買文具,小姑娘不小心把墨水瓶打翻,還蹭到了衣服上,媽媽當場就高聲質問:「你怎麼這麼不小心,知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小姑娘愣了一下哇哇大哭。媽媽卻認為罵得越狠,記得越牢,而且這種當眾批評的方式更能讓孩子長記性。大人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難道孩子的面子比大人還重要?」
  • 毀掉一個孩子,就從毀掉他的暑假開始
    昨天,公眾號「洞見」推薦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以喜歡的方式過暑假》。文章開宗明義,放暑假,一定不能讓孩子太舒服。很明顯,文章的觀點受到了家長的熱捧,輕鬆10萬+。在這種認知下,要讓他們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來看待,從根本上信任和尊重孩子,近乎天方夜譚。(詳見《「與孩子為敵」的中國家長|看看你中了幾條》)截止今天14:36,該篇文章「在看」1.3萬,「贊」8186。「洞見」號稱有數千萬用戶,並自詡「不是每一種觀點,都可以叫洞見」。
  • 艾梅柏·希爾德穿橘色碎花裙和女友逛街,身材太好,太驚豔了
    近日艾梅柏·希爾德和自己的女友一起現身加州街頭,這次艾梅柏·希爾德穿了一款深V橘紅色的碎花裙,看上去非常的美。艾梅柏·希爾德的身材是非常美的,她穿這款漂亮的橘紅色長裙能夠展現出完美的設材,而且走在街頭的時候非常的驚豔。
  • 碎花裙+毛衣,碎花裙+靴子,春天最好看的搭配,還氣質到犯規!
    這不,春天又來了,又該穿春裝了!話說,春天就要把花朵穿在身上,碎花裙成了必不可少的單品。雖說,碎花裙是春夏季的單品,今年的秋冬時裝周秀場上,依舊有很多的碎花和印花系列。復古、優雅又自帶仙氣。看來,2020年碎花裙會流行一整年吶!前段時間熱播劇《精英律師》裡的慄娜,頻頻美上熱搜。
  • 心理學家: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保護」他
    >在《不好說,特想聽》節目中,27歲的男孩天天一直「怨恨」母親。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其實很簡單。寵著他,慣著他,讓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有這樣才能從根子裡毀掉他。從小學開始,媽媽每天給他燉湯、送飯;五年級時媽媽還要給他穿鞋子。
  • 6歲男孩撐傘跳樓,真相可怕: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不停看電視
    究其緣由,男孩竟然天真地說:「看動畫片學的。」一語雷翻眾人。原來,那天,他獨自一人被反鎖在家,想下樓去和小夥伴玩耍,看著動畫片裡的人物都是那樣撐著傘從高處往下跳就能順利著陸,自己就有樣學樣模仿著來了。安徽,一位4歲男孩,模仿紅孩兒噴火,竟然真的一把火把家燒了。 還有一位8歲男孩,模仿動畫片《貓和老鼠》,在彈槍裡點鞭炮,結果鋼珠全部炸向男孩的頭部。把孩子扔給電子產品,看似「雙贏」,孩子獲得了短暫的快樂,父母享受了片刻的寧靜。
  • 夢語轉發: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快點長大!
    13歲「天才少女」大學畢業即失業,背後真相殘酷:毀掉一個孩子,就讓她快點長大文字來源於洞見 關注我們,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毀掉一個孩子,就讓她快點長大來自洞見01被加速的人生,是一場災難。4年前,網上流傳一個「天才少女」的神話。
  • 學點心理學:毀掉一個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保護」他
    01對孩子精神上的約束,讓孩子失去自由在《不好說,特想聽》節目中,27歲的男孩天天一直「怨恨」母親。媽媽一直對他的控制欲特別強,偷看他的日記、拆掉房間的門鎖、房間安裝攝像頭、外出都會偷偷地跟蹤。紀錄片《鏡子》裡的家明,就是這樣一個悲劇。父母對他的管教太嚴格。他買寵物回家,會被丟掉;想騎自行車出去玩,被反對;他想當歌手、學畫畫,父親都一一拒絕。
  • 關於熱搜上那個雨中跳芭蕾的男孩
    泥濘的土地上,在貧民窟長大的11歲男孩馬杜,正認真地練習著舞蹈。沒有芭蕾舞鞋,沒有掌聲,身後洗衣服的阿姨也懶得看。然而他卻沉浸在舞蹈中,一遍一遍地跳著,糾正著每個動作,每個細節。他跳的的確不如專業的芭蕾舞者,但那份在貧瘠的土地上盛開的熱愛卻打動了無數人。
  • 初二男生沉迷遊戲欲跳樓,真相扎心: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玩手機
    手機在便捷現代人生活的同時,對於孩子的危害,已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和控制。有人說,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給他一部手機就夠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除了這些,研究還發現,過度使用手機,會傷害孩子視力,導致失明,成績倒退……更嚴重的,是患上抑鬱症,威脅生命安全。去年,國外一個16歲男孩因連續玩遊戲猝死的新聞,震驚無數父母。
  •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讓他沉迷於「垃圾快樂」中吧
    孩子成年之前,心理髮育不夠成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沉迷於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娛樂活動中,比如遊戲、小說、電視劇等等。很多孩子一旦沉迷進去,就像吃了會上癮的「毒藥」而無心學習,成為一個渾渾噩噩、虛度光陰的人。知乎上就有這樣一個話題:「如何看待毀掉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一部手機?」有網友表示:「玩手機不可怕,可怕的是垃圾快樂。千萬不要讓孩子沉迷玩手機的垃圾快樂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