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石鼓鎮廣東地攤經濟發源地的祖師爺,四十年來帶動了城鄉繁榮

2021-01-10 張揚也揚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規範城市管理的同時,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楊寶玲建議制定統一的「地攤經濟」準入許可標準、從業資格條件和商品入市手續,採取頒發資格證、許可證等方式,給予「地攤經濟」與從業者的合法地位。

圖片來源網絡

說到地攤經濟,大家不得不說到地攤的發源地廣東高州市石鼓鎮,四十年前,改革開放之初,具有粵西「小佛山」之稱的石鼓人,已敢為人先精神,帶著石鼓鎮本地生產的農具五金工具,農用刀具,膠帶魚網,日雜用品,單車配件等商品,開始走南闖北,沿街叫賣了。

圖片來源網絡與文無關

這些地攤老闆有的是石鼓鎮的居民,也有洗腳上田的農民,還有石鼓煤礦下崗工人,還有的是有頭有臉下海從商原石鼓鎮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幹部。

在交通落後的八九十年代,石鼓人跟隨交通方便的線路沿走,向廣西,海南,向廣州,佛山,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城市帶著挺進。

八九十年代,他們都是用單車推著貨沿街叫賣,後來也按當地人「趁圩」的日期去擺賣,他們叫做「走圩」。賣貨物從過去單一的石鼓產品開始變成了從廣州大

批發市場進貨。從成衣到文胸短褲,從日用百貨到頭飾頭花,從文具到音帶眼鏡,還有吳川的拖鞋涼鞋,浙江的男女皮鞋到運動鞋,這些品種繁多的商品是石鼓人的謀生家當。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無關

他們的交通工具從單車到摩託車,三摩,發展到麵包車,貨車,小車。從過去單打獨鬥的一個人發展為兩夫妻,兩父子,兩母子等組合。

九十年代隨著社會變革,國家開放政策的普及,石鼓擺攤的人,從過去走鬼的地下謀生,從天光圩到夜市,到走圩開始有人從事其他的行業,開店鋪賣日雜用品,成衣日用品,販賣蔬菜水果,生鮮豬牛羊魚肉。

有人華麗轉身,去了廣州批發市場,佛山批發市場,東莞,深圳批發市場從事各行各業的商貿批發業務,成了日進鬥金的大老闆。也有人賺錢之後去了開商場百貨大超市,還有人開廠開公司做了大老闆。

現在在全國各地街鎮農貿市場,依然活著石鼓鎮人走圩擺地攤的身影。有人從十幾歲出來幹到了現在六十多歲,還是幹著這個行業。早起夜睡,風來雨去,拼搏在謀生的地攤營生上。現在這幾年,石鼓擺攤的人開始減少了,只要是政府管理城市抓得嚴,不能亂擺亂賣,農貿市場的收費開始上漲,網購的普及,壓縮了地攤人的生存空間。

老得幹不動了,新的後生人不想幹了,投入收益已經不成正比,不少擺攤人已經回鄉帶孫子,或者是從事其他的謀生營生了。

九十年代開始,以高州石鼓鎮人為中心的擺攤 人,從裙帶關係開始,發展到祥山鎮,沙田鎮,鎮江鎮,南塘鎮,金山鎮,分界鎮,泗水鎮,化州南盛街道,麗江鎮,茂南區的金塘鎮等鄉鎮。這群擺攤人高鋒時段從事人員超過十萬人口。他們都是以家庭以主帶,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兄弟姐妹之間互相扶帶著而到全國各地去擺攤謀生的。

九十年代廣東有三大地攤人,一個是高州人,一個是潮汕人,還有一個是湖北湖南人,其中茂名高州人為最大的股東。

九十年代到二000年,廣東有句話:「珠三角城市沒有高州佬不成圩」。意思就是說:不管那裡的趕集的地方都有高州人在擺攤。一車貨物,一條大碌竹煙筒,一個大喇叭,兩三把太陽傘就是他們的謀生家當。

2000年開始高州石鼓的擺攤人已經成了石鼓鎮外出謀生人的主體,也成了當地人謀生經濟的主要來源。他們外出,帶動了當的經濟繁華,在佛山不少新開的市場,本地老闆派錢讓高州人來擺賣,帶旺他們的市場。

石鼓擺攤人在艱苦外出謀生風雨路上,留下無數艱苦奮鬥,艱難困苦創業的故事。他們賺錢養家餬口,買樓買車,供書教學。回家建設自己的樓房,還捐款做公益事業。

相關焦點

  • 廣東高州:鄉村校也能辦出高質量
    廣東茂名高州市沙田中學是一所鄉村中學,原來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學校辦學水平處於全市初中下遊,很多生源流失。而現在,沙田中學辦學質量已在全市名列前茅,從學生流出校變為流入校。在高州,和沙田中學一樣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鄉村學校還有許多。
  • 茂名一鎮有四間初中學校,每年考上高州中學的學生人數全市排第一
    高州石鼓鎮是高州教育的窗口鎮民間傳說:茂名市教育看高州,高州市教育看石鼓鎮,經濟決定了上層建築,石鼓鎮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得到好的發展,完全借力於經濟的大發展。石鼓鎮有職業中學一間,完全鄉鎮高中一間,普通初級中學四間,各村居委會都保留有鄉村小學。不管是職業中學還是普通高中,初級中學,小學的教育質量,在高州市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高州四大鎮不僅是全市經濟的發動機,原來還有一段流傳千古的傳說
    高州市石鼓鎮石鼓圩是茂名地區較大的農貿市場,其經濟發展素有「小佛山」之稱。農曆二、五、八圩期熙熙攘攘,閒日也人來人往趁圩。石鼓圩地名原來叫金墩,那為什麼後來又叫石鼓?當地人流傳著一段民間傳說。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日擊鼓,喚來雨神,禾苗有救,人有水飲,稻穀豐收,六畜興旺,並在嶺邊成立集市,趕集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火紅,這圩市便取名叫「金墩」。不久,五面金鼓響聲傳到當朝的皇帝耳朵裡,便派出官兵千裡來搶金鼓,那擊鼓的小夥子和當地農民操起鋤頭、扁擔同官兵搏鬥,保護五面金鼓,最後鬥不過皇帝官兵的刀刀槍槍,官兵搶到了金鼓。
  • 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多措並舉助力「地攤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繁榮
    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多措並舉助力「地攤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繁榮 2020-06-15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動手之前,先拜拜這些地攤界的祖師爺
    這年頭,不擺個地攤兒,都不好意思出門。上半年苦練各種本事,蒸饅頭、做涼皮、炸油條,種花、種菜、養金魚兒……下半年趕上擺地攤,全都用上了,這就是2020年。But,各位小盆友,擺攤兒前,拜了祖師爺了嗎?擺地攤兒,往大裡屬於是商業,和工業、農業一樣,是國民支柱。商業祖師爺,大家都熟悉,公認為是文財神範蠡。範蠡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幫助越王勾踐滅吳稱霸後,被封為上將軍。
  • 教學一線||姚華松:七嘴八舌話「地攤經濟」
    2020年,中央,明確路邊雄不再列入文明城市測量,真正為地攤經濟正了名。我想,這正是城市包容性和溫度的一個重要體現。或許有人會擔心地攤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餉,但我認為利遠遠是大於弊的,而相關的配套措施出臺也需要政府有關部門更多的關注民眾的聲音,我相信,在規範和管理到位的情況下,地攤經濟不僅能爆發出帶動經濟的發展的大能量,也會成為一個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董曉宇:地攤經濟會降低商品價格和商鋪租金,帶動消費促進經濟增長
    地攤經濟的發展對於產業經濟的發展有哪些作用?對於現有的實體商鋪可能帶來哪些影響?搜狐智庫連線了中關村發展集團高級專家、中國能源研究會政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董曉宇博士。「小地攤,大民生。一個地攤往往背負著一個家庭的生計,承載著一片區域居民的城市記憶。」董曉宇表示,地攤經濟放開有效地起到對衝經濟下行的作用。一是從產業方面有拉動促進作用,二是就業方面可以規模化解決靈活就業的需要。
  • 河南學子三下鄉:放開地攤經濟,走進文化傳承
    (通訊員 蔣偉清 代文靜) 在繁榮地攤經濟政策的感召下,河南省的地攤生意十分活躍。2020年8月10日,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組建的「地攤經濟助力復工復產」實踐調研團走進商丘永城,探索地攤經濟發展。新的經濟政策讓原本九點鐘就冷清的街道再次燈火通明,永城管放平衡讓「地攤經濟」升溫不發燒,積極響應國家地攤經濟政策,採取法治、精治、共治的「管放結合」平衡模式,為地攤經濟發展「鬆綁」,使地攤經濟真正融入永城城鄉一體化城鎮化發展機理,成為不同職業需求的補充,把「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轉化為群眾「真金白銀」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員擺地攤的時代來臨其實是人間煙火氣的回歸。
  • 高州這168所幼兒園認定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有沒有你鎮的?
    關於2020年高州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結果的公示根據《關於印發 <高州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扶持和管理辦法> 的通知》(高教〔2019〕253號)、《關於開展2020年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工作的通知》
  • 崑山市花橋集貿市場繁榮夜市小攤 助力經濟復甦
    ——唯有「煙火氣」最是暖人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中國經濟曾一度按下了暫停鍵,在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如何復工復產,激發經濟活力,是中國疫情下半場的「必修課」。圖:花橋集貿市場繁榮夜市地攤經濟 打通經濟的「毛細血管」說起地攤,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總是這樣一幅畫面:包裹一放席地而坐,各種各樣的小商品擺放的滿滿當當,有人沒人吆喝兩嗓子,還要時不時和城管打打「遊擊戰」。
  • 最美是人間煙火,最接地氣的是「地攤經濟」
    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期間提出「地攤經濟」,就是為了更好地緩解就業壓力,儘快滿足基層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各地紛紛響應,人們躍躍欲試,在一些城市,地攤經濟開始火了起來。其實,地攤經濟由來已久,只是城市未給予完全合法化,屬於一種邊沿經濟。在全國各地,沿街叫賣的小商小販和城管這對「天生冤家對頭」已經鬥智鬥勇了幾十年。
  • 古代地攤經濟是如何發展的,經商為啥被稱之為商人?
    近日來,隨著地攤經濟在全國各地的持續推廣,多個地區都陸續公布了鼓勵地攤經濟的政策,幾乎在一夜之間,地攤經濟火遍全國。其實早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有了很繁榮的地攤經濟,這在古代要稱作「行商」,顧名思義,就是流動著的商販。
  • 高州這位學霸拿獎拿到手軟,快來認識一下
    學霸來了!林瀅是廣東高州中學初中校區的一名初三學生,她樂觀向上,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多才多藝,多次獲得省市級榮譽。僅2020年,她已獲得高州市和茂名市「新時代好少年」、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廣東省優秀學生、教育部宋慶齡獎學金(高州唯一)五大殊榮,猶如開在素質教育沃土上的一枝迎春花,分外絢麗。在學習之餘,林瀅同學積極參加主持、繪畫、演講、朗誦等各項興趣活動,充分挖掘潛能,提升藝術修養。初中三年來,她先後獲得了 眾多榮譽,得到了上級領導、在校師生和社會群眾的一致認可和點讚。
  • 「自由市場」另闢蹊徑 地攤經濟有「序」可循
    ■河南經濟報記者 孔凡哲 徐靜「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小商小販售賣商品大多是單打獨鬥,缺少長遠考慮。記者近日走訪發現,自由市場的模式和經驗或許可以為地攤經濟發展提供借鑑。傳統地攤「一地雞毛」「樓下擺地攤的天天晚上拿著大喇叭吆喝,嚴重影響居民休息。」家住鄭州市中原區兒童公園附近的市民張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抱怨道。她告訴記者,一到晚上,公園裡跳廣場舞、健步走、打籃球的人大量聚集,很多商販看到了流量和商機,便到這裡扎堆兒擺攤。
  • 地攤經濟正火,如何給品牌折扣童裝地攤定位
    巴啦推薦的做法是以口碑和復購率來要求自己,對於童裝擺攤。以品牌吸引眼球,以品質俘獲人心,以高性價比促成交易,希望大家都能借地攤經濟興起的東風,找到自己的生財之道。地攤經濟火爆#擺地攤」已經成為了街頭巷尾和網際網路上熱議的話題,《地攤經濟火爆》「擺地攤」已經成為了街頭巷尾和網際網路上熱議的話題。從總理點讚,全國20多地的倡議,再到網際網路、支付、電商巨頭積極參與其中,地攤經濟」完全火了。
  • 地攤經濟再次火爆,相關概念股大漲。茂業商業、小商品城、合肥百貨...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地攤經濟再次火爆,相關概念股大漲。茂業商業、小商品城、合肥百貨、匯嘉時代漲停,相關概念股大漲。「地攤」,在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有著略顯複雜的意味。改革開放之初,「擺攤」繁榮活躍了市場,也成為很多普通人的生計。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城市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多地原有的「小吃一條街」「地攤一條街」越來越少。如今,在政策鬆綁之後,「地攤經濟」又被「點亮」了。 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
  • 高州市領導帶隊到石鼓鎮、石仔嶺街道調研時強調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順利推進項目建設1月5日,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春保帶隊前往石鼓鎮、石仔嶺街道調研工作。朱春保強調,要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營造良好的軟硬體發展環境,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始終做到誠信招商、誠信待商、誠信留商。
  • 高州八中,沙田中學,附一小,長坡、謝雞中心小學都上榜!
    在高州,和沙田中學一樣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鄉村學校還有許多。近年來,高州一盤棋地推進學校布局調整、強師興教、特色學校建設等六大工程,大力推進城鄉學校優質均衡發展,成為茂名首個通過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驗收的縣級市。
  • 高州這168所幼兒園認定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有沒有你鎮的?
    關於2020年高州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結果的公示根據《關於印發 <高州市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扶持和管理辦法> 的通知》(高教〔2019〕253號)、《關於開展2020年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