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山東長安網 齊魯石敢當
編者按
為向全社會大力宣傳推介在平安中國建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人物,推動形成平安建設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生動局面,中央政法委定於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中國長安網、中央政法委長安劍主辦「平安之星網絡宣傳活動」。按照平安山東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要求,齊魯石敢當《敢當人物》專欄增設《平安之星》專題,推介我們身邊做出突出貢獻的「平安英雄」和「平安衛士」。本期為您介紹的是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一級法官王琴。
《敢當人物·平安之星》第11期
不枉不縱!她用專業守護者信仰
王琴,1974年出生於青海省格爾木市,1996年9月,春華正茂的她從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後,懷揣守護公正的法治夢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跟隨丈夫投身於沂蒙這片迸發著生機與活力的紅色熱土。
從書記員到法官助理,從助理審判員到審判員,24年的審判實踐讓她淬鍊成鋼,書寫下絢爛的青春篇章。時光的流轉中,她見證了太多的是非曲直、離合悲歡……
01
「到底應該怎樣判?」
在善與惡,正與邪的較量中,
她堅守公平正義
一份整整28頁、15824字的判決書,還原了這樣一個案例:被告人羅耀山被其親姐姐及外甥騙至本地傳銷窩點,羅耀山試圖逃脫,但手機被限制使用、居室房門被鎖,無法自行外出。在情緒崩潰之下,他通過傷害共同居住的傳銷人員引起警察的注意,在砍傷他人後立即報警。
「是故意傷害還是正當防衛?如何才能做到寬嚴相濟,罪當其罰?」面對這樣一起特殊的案件,王琴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在抽絲剝繭中撥開重重迷霧,最終還原事件真相。案件的轉折點在「燒腦」的庭審過程中被王琴敏銳的捕捉到:羅耀山在可以使用放在沙發上的手機報警的情況下並未使用手機報警。
王琴認為羅耀山為達到擺脫傳銷的目的,持刀砍傷正在睡眠的被害人,其行為確實具有防衛性質,但案發時被害人正在睡眠中,缺乏正當防衛的緊迫性,採取的行為方式過激,防衛時機不當,並不符合正當防衛的構成要件。
王琴在認定其行為構成犯罪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其犯罪原因、犯罪對象、案發過程、危害後果、認罪悔罪態度等因素,決定對其從輕處罰。
開庭後,被告人便被以故意傷害罪判處緩刑,按比例承擔被害人經濟損失。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是王琴的座右銘。王琴專業素養高,卻從不機械地理解法條。2019年初,一名叫凌芳的鄉村醫生被告上法庭。民工高慶民因反胃噁心疑似食物中毒到診所看病,在輸液後出現昏迷,經搶救無效死亡。公訴機關根據《刑法》規定,指控凌芳構成非法行醫罪。拿到案卷後,王琴反覆閱卷,謹慎審查。她發現被告人雖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凌桂英的行為不能認定為非法行醫。
「凌芳是鄉村醫生,是特殊主體,其在從事診療行為過程中,如果嚴重不負責任導致死亡結果,應優先適用特殊罪名,可定性為醫療事故罪,且應當有醫療事故鑑定。但案卷中沒有這份證據」。王琴將意見反饋給公訴機關,公訴機關未認可她的意見,但建議對凌芳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並變更罪名為過失致人死亡罪。被告人凌芳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辯解,對所舉證據無異議。
辯護人認為,根據醫理,注射慶大黴素無須做皮試,公訴機關沒有提供需要做皮試的證據,也沒有提供被告人處置不當、未採取有效救助措施的證據,故認為本案系意外事故,被告人無罪。控辯雙方出現嚴重分歧,開庭時王琴特別邀請了具有醫學知識的人民陪審員參與庭審,幫助分析判斷。
經過近三個小時的庭審,合議庭認為,被告人實施的是醫療行為,其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失通過一般常識和認識是無法論證的,必須通過醫療事故鑑定才能作出判斷。最終,公訴機關以「證據發生變化,不符合起訴條件」為由將本案撤回。
「在對每一起案件認定時,需要反覆衡量、推敲,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做到依法依規、寬嚴有據、罰當其罪,確保將每一起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鐵案。」 不枉不縱,王琴用專業守護著自己的信仰。
02
「判決之後,我們還能做點什麼」
冷靜的法理之外
她讓當事人感受到司法溫情
2020年11月16日上午一起盜竊案通過遠程視頻進行開庭審理。案件宣判了,王琴的心卻一直沒有放下。二十歲,正值人生青春年華,被告人張小凱為何屢次盜竊,而且每次都是數額不大的現金甚至生活用品?王琴在調查中發現,張小凱出生於本市某縣農村,父母相繼離家出走,他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現在爺爺奶奶都去世了。因為沒有戶口,辦不了身份證,找不到工作,沒有生活來源,才鋌而走險,滑向犯罪的深淵。
立冬已過,寒風料峭,冬意漸濃,路兩旁的街道上落葉滿地。王琴走出法院大門,心卻一直被揪得緊緊地。「如果有身份證的話,他可能不會走上犯罪的道路,他的人生已經如此不幸,但是畢竟還這樣年輕,誰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年輕人的前途就此隕落?」
回家的路上,小區電梯裡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通知映入眼帘,王琴心頭一熱:對,趁人口普查之際,幫張小凱落實戶口,辦理身份證。出獄後,他就可以正常就業了!
第二天一早,王琴就聯繫公安機關、檢察機關,並協調當地政府、村委,出具《司法建議書》,解決張某某戶籍問題。「作為法官,我們『一判了之』可能解決不了有些問題,刑罰的終極目的不是懲罰,而是通過懲罰教育挽救被告人,使其回歸社會,重新做人,同時在他們心中植入法律的種子,高懸法律明鏡,真正從內心尊崇法治、敬畏法律,走好人生路。」 王琴告訴她的助理小徐。
「我不想讓孩子到一個貧困家庭,如果對方出得起八萬元,可以說明領養家庭不錯,兒子不會受苦」。2017年1月13日,張小水因涉嫌拐賣兒童被警方控制,後被檢察院提起公訴。原來已婚的張小水與同居女友感情破裂,為與同居女友分手,欲以8萬元的價格賣掉兩人年僅4個月大的親生兒子。面對張小水的詭辯,如何界定「民間送養行為」和拐賣兒童的犯罪行為?
王琴理清複雜的人物關係,深挖證據,分析證人證言,用閉合的證據鏈條作出有罪判決,給被告人一記重拳。「對任何證據不能淺嘗輒止,必須尋根究底,這是每一份公正判決的基礎。」沒有一個偽善的「壞人」逃得過王琴犀利的眼神。「如果一份邪惡喬裝打扮矇混過關,那麼公平正義的堤壩就會出現缺口,我們就失職」。父親入獄,母親無業,孩子怎麼辦呢?王琴思考著,有悖人倫的狠心父親出獄之後呢?孩子又將何去何從?
判決之後的第三天,王琴就和同事一起積極協調檢察院、婦聯、關工委等各部門探討案件,解決母親及孩子生活教育方面的實際困難,同時對孩子的監護權問題進行了討論和妥善安排,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不僅體現著人文關懷,也是每一位法院人秉持的價值追求。」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司法為民的初心。
03
「除惡務盡,讓黑暗無所遁形」
掃黑除惡的戰場上
她正氣凜然,維護法律的威嚴
「你是乘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到達犯罪現場進行打砸的?」
「當時一共糾集了多少人員?」
「你們強行收取的『管理費』是如何分配的?」
……
2019年12月20日,在公開開庭審理的一起重大涉惡犯罪團夥案件庭審現場,端坐在審判臺上的王琴不怒自威,「單刀直入」。被告人垂頭喪氣,據實交代。強大的「控場」能力來源於庭前紮實的證據審查和周密的庭前會議部署。
這起案件中,金某某、喇某某等23名被告人均為少數民族群眾,盤桓於本地經營行業多年,通過成立非法協會、制定內部管理規定,以恐嚇、打砸、強行搬走店內物品等暴力手段有組織的實施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違法犯罪活動,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31名辯護律師出庭辯護,處理過程中稍有不慎即可能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存在隨時引發民族矛盾、影響社會安定的高風險。「這是一起典型的惡勢力犯罪案件,這起案件的突出特點不在暴力程度,而在於通過壟斷市場攫取經濟利益,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營商環境影響經濟發展」。
平安,民生所盼、發展之機。王琴很清楚頭上的壓力和肩上的責任,她以「拱卒」精神一往無前,殫精竭慮,全身心鋪在審判工作各環節。經過一個月的連續奮戰,圓滿完成審判任務,嚴厲打擊了惡勢力犯罪,維護了社會秩序。
「掃黑除惡是近三年來刑事審判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除惡務盡、懲惡揚善,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平安和諧是我們的工作目標」。自2018年以來,王琴共審結各類刑事案件254件,先後審理了涉黑惡案件,貪汙、受賄等職務犯罪案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涉眾案件,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組織、利用邪教組織破壞法律實施;販賣毒品、敲詐勒索案等一大批重大、敏感、複雜案件。
04
不枉不縱!辦案要有一顆平常心
「判刑!道歉!賠償!你們法院休想「和稀泥」不了了之,否則我兒子出現任何問題法院必須負責!」一大早,一起故意傷害案件的被害人家屬就把電話打到了王琴辦公室。來電者情緒激動盛氣凌人並聲稱有強大的關係網,案件辦理不合心意決不罷休。
原來,被告人鰥寡老人李廣一騎三輪車撞傷孫有才,在爭論過程中,李廣一手持農具將孫有才打傷。剛才打電話的正是孫有才的父親。經了解,被害人父親擔心被告人孤身一人,無力賠償他的損失,故不斷向王琴團隊施加壓力。其實被告人還有其他親戚,不是不願賠償,而是能力有限。
王琴保持一顆平常心辦案,幾經輾轉聯繫到被告人李廣一的侄子,經過耐心細緻的調解,最終促成案結事了,雙方握手言和。從開始「威脅」到後來承諾予以宣傳報導表達感謝的孫有才父親,打電話向王琴表示感謝。「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王琴微笑著回復道。寵辱不驚,秉公辦案,是她一貫秉持的工作態度。
今年11月份剛剛入額的原王琴法官助理梁文君,是臨沂市蘭山區人民法院最年輕的90後女法官。談起初到刑庭的情景,她仍然記憶猶新。「那次跟著王姐學習審理案件,因為案情複雜,庭審從早上一直到下午2點才結束。庭審結束時,王姐催促著安排著大家吃飯喝水,甚至還向我們這些輔助人員表達了歉意,可她自己也是餓到下午2點鐘,這期間還經歷了高強度的庭審調查。那一刻我覺得她既是業務上的超人,又是生活中的大姐,是我學習的榜樣」。
傳承沂蒙精神,踐行司法為民,琴心劍膽,法平如水,王琴用膽識和智慧守護平安,用良善和柔情溫暖人心。這朵綻放在沂蒙紅色熱土上的鏗鏘玫瑰,為法治的晴空增添一份獨特的靚麗風景。(本文案例中姓名均為化名)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不枉不縱!她用專業守護著信仰【平安之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