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寫形式主義的教案、上班不考勤、提倡平衡工作與家庭、反對帶病上課……
最近,北京市昌平區城關小學柏繼明校長在訪談節目中的一段發言,刷爆了很多老師的朋友圈。
在視頻裡,她這樣介紹了自己「散養式」的學校管理理念:
我就特別願意老師把學校的工作做好,同時把自己的家裡也要經營好。
家裡面有事啊,孩子有病啊,我說那你趕快去瞧病。我從來不表揚帶病堅持工作的老師。
因為老師是一個高度自覺的人,我就特別願意讓老師把這種自覺性傳遞給孩子們。
所以我們的作息時間,進了學校門,沒有人給你記。有點事互相調劑一下,你就可以走了。所以我們的出勤率特別高,老師特別高興。
我出去做校長講座,有的校長講精細化管理、數位化管理、流程管理,我講城關小學的「散養式」管理。
視頻截圖源自騰訊視頻
為了不讓老師做無用功,柏繼明校長還提倡老師一個學期只給學校上交兩篇自己最滿意的精品教案,剩下的可以隨意寫,不寫也可以。
如此人性化,設身處地為老師著想,老師精神得到了放鬆,上課的狀態也就不一樣了!
很多老師點讚:這才是真正懂教育、真正理解老師痛點的好校長!
@the sunshine:這樣的管理模式太棒了👏,老師本身就是一個高度自覺的職業,即使散養式的管理,也依然是盡職盡責。為這樣有氣魄的校長點讚,作為她的下屬太有福氣了!
@玉兒:真是個懂教育的專家,也是有擔當、有魄力、不拘一格的好校長,這份膽識,這種人性化,怎能讓人不願好好工作呢?
@羅怡媚:這是對老師的信任,形式主義的抄教案真的浪費了很多老師思考教學和充電加油的時間。
@小路:大讚大讚!真正的實幹校長,讓老師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備課、教學、反思!
教師的辛苦有誰知?
幾乎所有老師都曾遭遇過莫名其妙的羨慕:「當老師真好啊!每天就上兩三節課,一年還有三個月寒暑假!」
然而,現實真的是如此嗎?
中國教育學刊2016年的《中小學教師工作量的超負荷和有效調適》調查顯示,中小學教師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52.54小時,包括工作日工作時間44.11小時、工作日晚上工作時間4.84小時以及周末工作時間3.59小時。
那些沒當過老師的人,他們不知道:
老師為了上好每一門課,要在教學計劃與備課、教師培訓、教研活動、聽評課等方面花多少精力,還有老師承擔了多個科目的教學任務。
老師還要把很多時間投入到布置和批改作業、課後輔導、班級管理、組織學生課外活動、組織家長會、進行家訪、考試評卷等工作中。
此外,非教學任務攤派帶來的會議多、檢查多、評比多更是消耗了不少老師的工作精力和耐心。如果是寄宿制學校,由此帶來的學生日常生活管理也佔用了老師的很多時間。
除了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殫精竭慮外,一些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為了應對這一現象,老師們也需要付出不少時間。
還有很多老師已經成家立業。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家庭,一些老師的生活質量和家庭關係的和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哪位老師不希望多些時間投入到家庭生活中去呢?
這則漫畫形象還原了老師的一天!
中教君曾看過一則刷爆網絡的漫畫,形象地還原了老師一天的生活,裡面那句「我走娃未醒,我歸娃已睡。為師已無憾,為父心有愧……」更是戳中了很多老師的心!
離開一個人的夢鄉,
奔赴更多人的夢想……
鬥瞌睡,求知識,
我們從來都在同一個戰壕!
教書十年,不敢懈怠。
每一堂課都上得鄭重,
因為它佔據了孩子們不可復得的40分鐘。
我走娃未醒,我歸娃已睡。
為師已無憾,為父心有愧。
教書不是日復一日的複製粘貼,
遠離單調與苟且,
方能不斷走向詩意與遠方。
理解不是放任,關懷才要說教。
希望總有一言兩語,
把成長的路鋪得更平。
寢室方寸間隨意說笑,
那一刻
溫情觸動師生情誼裡最柔軟的部分。
深夜收班的公交,空蕩蕩的車廂。
熟睡的妻兒收起歡笑,
漫天星辰更添寂寥。
這幾張漫畫,簡單描繪了老師的一天,也是我們不曾關注到的每位普通老師的一天。
就像一位老師所說的那樣:老師是世界上最忙的物種,講臺之下,每個學生都是一本新書,需要你一本一本去翻閱。老師就是聞雞起舞本人,我們從來沒有什麼朝九晚五,只有朝五晚九!也別豔羨什麼寒假暑假,那可都是用九個月的披星戴月換來的。
身心俱疲,老師需要更多空間……
由於工作壓力較大,不少老師有時會出現頭暈、失眠、消化不良等情況,甚至患上慢性咽炎、脊椎炎等職業病。
有調查顯示,98%的老師希望減負。老師的工作不該建立在過度消耗自我的基礎上。下面這幾位老師的話,道出了很多一線教師的心聲:
我喜歡課堂教學,喜歡給孩子們批改、輔導作業,也願意用課間時間教育需要幫助的孩子。教書育人本應是我的主要工作,可我現在時間不夠,批作業要趕,也沒時間找學生交流。我每天很忙,卻不知道在忙什麼,對學生我深感慚愧,跟他們溝通交流的時間太少了。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藝術節、科技節、心理節都有我的事,拍照寫報導成了我的日常。入職已經4年了,熱情被許多雜事消耗,支持我堅持下去的是學生。我真的只想安安靜靜做個老師,上好每一堂課,能有更多的時間思考自己的教學和班級管理。
壓力來源於有時候活動太多,一周一個花樣,拍視頻、做海報、做錄音。另外學校要交的各類手寫材料太多了,班主任手冊、教師成長記錄手冊、後進生記錄本、備課本……事情太多,壓力很大。
很多人覺得老師輕鬆,可是我們真的輕鬆嗎?每天基本上六節課,回到家還要不停地回復家長微信。我甚至完全沒有時間管自己的孩子,每天早上六點五十齣門,晚上下了班繼續改作業,回到家七點多,備完課九點。很多人問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我只能說:責任所在。但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
每天研究課本、找資源、做PPT需要大量時間,還要手寫教案,其實我的PPT已經足夠可以體現我的整個上課思路和流程了,請信任教師!
做一個幸福的老師,記得給自己減負!
有人說,真希望像柏校長一樣的學校管理者越來越多,能給予老師尊重和信任,注重對老師的人文關懷,讓老師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的確,讓老師們更有職業歸屬感,才能更加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時,教師能夠從容有品質地生活,本身也是給學生最好的示範。
其實呀,除了呼籲有關部門、學校、社會和家庭對教師工作給予更多理解和寬容,身為一線老師,我們也可以學會給自己減負,用智慧為自己脫「忙」。
心態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心態真的很重要。在教學生活中,有不少老師拿得起,放不下,焦慮情緒嚴重,讓自己深陷疲憊不堪境地。
減負,首先要減心態的負擔。走上講臺,全力以赴,走下講臺,雲淡風輕。
教書是個良心活,我們必須認真教書,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但我們僅僅是一位老師,不可能承擔所有的責任。教書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低頭教書,抬頭看路,三尺講臺之外,還有更多生活樂趣等待我們去追尋。
教育的功夫,在教育之外,愛生活才能更愛教育。
延長生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提高效率,只有效率才能贏得時間和空間,才能在疲於奔命的間隙贏得一絲喘息。
同一件事情,你用別人一半的時間完成,就可以省下另一半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談論詩和遠方。
面對眾多繁瑣之事,老師們可以試著打「殲滅戰」,把近期要做的事情羅列出來,以輕重緩急為序,然後集中在數小時或者半天時間完成。有些早晚要做的事情,與其拖拖拉拉,不如速戰速決痛痛快快地完成,否則總有一件事情掛在心上,成為負擔。
臨近年底,期末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各科也快要進入忙碌的備考狀態,作業、試卷層出不窮。老師要花大量時間批改作業,沒時間喘息休息,學生可能也沒時間思考消化。
其實,老師們也都清楚布置太多作業沒有什麼用,但還是忍不住痛下「殺手」,求得心理上的安慰。
但是,現在學生的學業負擔真的很重,布置太多作業,效果也並不一定好,有時甚至不乏抄作業的現象。
作業太多,學生負擔重,老師負擔重,這叫「雙重傷害」。我們給學生減負,其實也是在給我們自己減負。
影響學生,不是建立在犧牲的基礎上,唯願共同經歷,彼此滋養,去追尋有境界的教育生活。
老師,最真的祝福,是我懂你的辛苦,更了解你的幸福!
祝每一位老師,
都能過上更加幸福充實的教育生活。
轉自 | 中國教育報
參考文章 |
人教教材培訓《老師不用寫教案、不考勤、不抱病上課…這位校長的減負措施火了!》
今日教育傳媒《我不想過節,只願每天的辛勞你都懂》
中國教育報《為教師減負,這個地方放「大招」!網友點讚:多把老師的時間留給學生》
教師幫《期末太累?老師,請學會這四點,給自己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