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塗,是重慶少有的黑珍珠一鑽餐廳,也是重慶最貴的中餐之一,像這樣比較高端的中餐廳,一般人平時很少有機會接觸到,但又十分好奇。
所以,遊品就專門幫大家前去打探了一番。
餐廳一共有好幾層,窗外就是人工湖和藝術噴泉,從停車場的大門進去,立馬就能看到一個名為「雙重喜慶」的小型博物館。
「雙重喜慶」的意思就是重慶,裡面收藏的都是一些古董器具,有好幾十年的歷史,但遊品去的時候正處於維護期間,所以沒能一睹真容了,可惜。
接著,我們來到了餐廳包房的部分,「於塗」餐廳主打莊子文化宴,從店鋪裝修就看得出來,充滿了儒雅的氣息。
不管是入口的大門,還是餐桌上的裝飾擺設,以及牆角的石像,都有著非同一般的來歷,十分精緻。
包房一共有三張不同尺寸的桌子,一張是會客茶几,一張適合休閒娛樂,最大的一張就是餐桌了。
來之前,遊品特地看了一下網友的評價,據說這家店的人均消費一般都超過了1000元。
那麼,這樣的一家奢華到極致的中餐廳,價格和味道到底怎麼樣呢?值不值去吃呢?就跟著遊品一起去看看吧!
首先是開胃前菜,秘制皇子雞,和重慶人家常吃的手撕雞的做法應該是一樣的,是一道清淡解膩的涼菜。
這道菜選用的是小雞,所以雞肉比較嫩,經過大廚的處理,雞肉分泌出了雞油,使得表面黃燦燦的,看著就很有食慾。
雞肉被切成了大小均勻的片狀,一口就是一片,吃起來也非常方便。
辣妹子,這也是一道開胃涼菜。如果我不告訴你,你肯定猜不到這是一道怎樣的料理!
其實,這就是一道由辣椒製作而成的菜品,紅色的辣椒是泡菜口味的,經過長時間的醃製,吃起來更加刺激。
泡菜獨特的酸甜口味搭配辣椒的辛味,是重慶人最愛的味道沒錯了。最後,再加上幾瓣泡菜大蒜,既增加了菜品的口感,在顏值上也有一定的提升。
薑蓉鮮竹蓀,使用了新鮮的竹蓀和少量的小米辣,與薑蓉和大蒜一起炒制,雖然看起來有點油膩,實際上吃起來非常開胃。
整體的味道是鹹香型的,吃起來有點微辣,很適合搭配著米飯一起吃。
這道天寶九如是這次遊品就餐最令人大開眼界的一道菜了,據介紹,這個箱子的造價就超過了4000元。
而這道菜是由4道菜品組成的拼盤,鮮椒銀鱈魚和燒椒螺片的味道都特別鮮,辣味恰到好處,不會太刺激但也符合重慶人口味較重的喜好。
麻將糕做得非常逼真,吃起來有淡淡的甜味,而重慶人都喜歡打麻將,這道菜可以說是非常符合本地的習俗了。
不過,這次就餐的主要目的是這道三岔湖翹殼魚,整條魚差不多有一米長,非常壯觀。這條翹殼魚是來自四川三岔湖生態湖景區,在這裡,翹殼魚一年只長一斤肉,所以,這隻翹殼魚非常難得。
這樣優質的翹殼魚,經過大廚的料理,做出來的魚肉十分軟嫩,儘管翹殼魚的魚刺比較多,但魚肉經過唇舌,魚刺自然而然地就被過濾了出來。
而翹殼魚的做法也比較簡單,家常的紅燒做法,選擇了比較輕薄的醬汁,所以味道比較濃鬱,但又不油膩,吃起來特別香。
芝士土豆泥焗鵝肝,這是一道比較經典的法式料理,鵝肝經過處理之後,裹上了一層土豆泥,再鋪上滿滿的芝士,用小火慢慢烤制,使得芝士融化。
搭配上一根蘆筍、一顆金桔,還有西紅柿和藍莓,整個擺盤非常好看,顏色很協調,讓人看了就很有食慾。
而且,這個鵝肝吃起來非常溫和,絲毫沒有腥味,是遊品在重慶吃過的鵝肝中最好吃的了!
油浸小甲魚,剛上桌時是一道半熟的菜品,幾隻甲魚已經提前被處理過,接近全熟,放在錫箔紙裡,再用鹽焗加熱,使得鹽分和熱量慢慢滲透進去。
因為甲魚是用油浸的做法製作而成的,所以非常入味,吃起來辣辣的,有點的感覺,特別開胃,越吃越想吃,非常符合重慶人的口味。
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一道鮑魚料理,鮑魚的個頭比較大,大概是五頭鮑,外面裹了一層不薄不厚的麵糊,經過油炸,散發出濃鬱的鮮香。
然後,再將炸好的鮑魚放在糖絲做成的黃金樹上,特別有感覺,味道也很好,這道菜強烈推薦!
除此之外,他們家的清雞湯菊花豆腐也非常不錯,如果家裡有老人和小孩,可以每人來一例,非常有營養。
最後,上桌的是一小碗擔擔麵。一般來說,正經餐廳的擔擔麵都不夠正宗,不如街頭小店的好吃,而這家店的擔擔麵則打破了人們的偏見。
擔擔麵雖然分量少,可對於麵條和調料的尺度把握得非常好,小小的一份,吃起來不會過於油膩或者味道太重,反而在麻辣中凸顯出一絲微甜。
作為這頓大餐的結尾,沒有喧賓奪主,反而是錦上添花了。
這頓飯吃下來,人均花了900多元,接近網友們所說的1000元了,是遊品出生到現在吃過的最貴的一頓中餐了。從服務、環境、菜品、文化、表演等方面都可以說是重慶頂級水平了。
由於篇幅有限,這裡沒有提到此次就餐中的表演和文化部分,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持續關注我們,近期將詳細為大家介紹。
當然,如果你也對這樣高端的中餐感興趣,也可以親自去現場試一試哦!
你們吃過最貴或者最好吃的中餐是哪一家呢?歡迎在評論裡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