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抑鬱的12種思維方式!看看你中了幾條 快樂密碼空間

2020-10-10 快樂密碼空間

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因社會環境、自身心理以及生物遺傳等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大腦器質的功能失去健康平衡,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抑鬱,進而導致抑鬱症。

很多人會發現抑鬱症患者通常會表現出情緒低落的狀態,便認為幫助他調整情緒就可以改變其消極的狀態,有些家人會帶著他去一些歡樂的場所、熱鬧的氛圍,但大多數時間都是徒勞無功。

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維方式容易致抑鬱症呢?


1、自我否定

這種思維模式叫做自我否定。抑鬱者擅長否定自己的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與此相反的是,他們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負面行為特別「寬容」。他們下意識任由自己的負面情緒滋長,儘管他們不喜歡負面情緒。

比如說:當一個人跑步,堅持了一兩天,因為某種原因而中斷時,他會說,自己果然沒毅力,看來自己註定一輩子這樣。哪怕他堅持了很久很久,他也會想自己這麼久的努力都白費了,自己還是沒一直堅持下去。


有抑鬱情緒的人,下意識擅長培養自己的挫敗感,而打擊自己的成就感。所以,如果想徹底走出抑鬱症,必須徹底重建自己的思維模式。

2、罪責歸己

這種不良認知是內疚之母。具體表現為:在你的生活中發生的任何一個負性事件,儘管與你無關,你都會武斷的認為,事情之所以發生了,這都是你的錯,或者它證明了你的無能。

罪責歸己會讓你感到極端的內疚,你強大的責任感會迫使你背負整個世界,讓你喘不過氣來。你混淆了「影響他人」和「控制他人」的概念。需要認識到,無論你的身份是什麼樣子的人,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人。但是,最終別人愛怎麼做,那是他的事情,你無法控制,不是嗎?


3、非此即彼

這種不良方式引發的最糟糕的作用就是在看待人或事情的時候,你會有絕對化傾向。

比如說:你在一次考試中失利了,你就會想,我很失敗,我就是一個廢物。但實際上,你只是一次考試失利而已,沒有人會一輩子考試順利,每次都能考一百分。所以,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從本質上而言,就是一種完美主義的表現。它會讓你害怕任何錯誤或不完美之處。



4、以偏概全

這種思維方式讓你武斷的認為:某一件事如果在你的身上發生過一次,那麼它就會反覆發生,從而導致最糟糕的結果。生活當中這種偏差的思維方式可能每一個人都曾經有過,但如果大部分事件你都往這個方面去考慮的話,那麼對你的生活影響面就非常大了。


5、選擇性過濾

心理學當中有過這樣一個實驗,當同時呈現給抑鬱症患者兩個面孔,一個是喜悅的,一個是恐懼悲傷的。抑鬱症患者的第一眼注意到的是那個悲傷的面孔,很少去注意帶有愉悅的面孔,甚至是中性的面孔。總體來看,抑鬱症患者會有這樣一個心理加工傾向:在生活中也是會用更多的時間去注意負性情緒或事件,還會經常回憶一些不愉快的,不好的事情。

這樣的思維方式會讓你可以從生活中任意一種情境中挑出消極的信息,反覆回味,然後你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就是消極的了。所以,當你情緒抑鬱時,你就好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這個鏡片會過濾掉任何正面的內容。而你自己是意識不到這個「過濾流程」的,因此你會覺得一切都是負面的,這會讓你有不必要的痛苦。


6、災難化

這種思維方式最大的特點是「放大」和「縮小」,具體表現為,你會習慣性地把某些事實要麼過於放大,要麼過於縮小。有趣的是,你往往會放大自身的錯誤、不完美或恐懼的情緒,並且誇大它們的重要性和災難性的後果。

例如:你在某次會議上說錯了一些原先準備好的內容,你的災難化思維模式就會很自然的出現在你的腦海中:天哪,我居然犯了這樣的錯誤,太可怕了,全公司的人馬上都會知道了,我的名聲全毀了!因此,你是在用放大鏡查看自己的錯誤,這樣的話,這個錯誤就變得非常巨大,你非常成功的將一件普通的負面事件轉化成為了一個災難性事件。但事實上,你說錯了哪些內容,其它同事未必知道,而且,即使是知道了,難道他們真的就會因為這個小小的失誤而對你另眼相待嗎?不可能!

同樣,對於你自己的優點,你會用縮小鏡去看。你會忽視自己的優勢部分,讓它們變得很渺小,無足輕重。通過這種災難化的思維方式,你成功地讓自己越來越自卑了。

7、歸因偏見

這種歸因偏見,總結來說就是:對正性事件的外歸因,對負性事件的內歸因。這是一種更離譜的心理錯覺,明明一件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或者有一些中性的信號,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就會往往把它們歸因或解釋為危險的前兆,把這些正面的體驗轉換為負面體驗。有的人會有一個自責的傾向,認為好的都是別人幹的,壞事都是自己幹的。而大多心理健康人群傾向於對正性事件內歸因,負性事件外歸因。

例如:當你因為某件事受到別人的稱讚時,這種思維方式會告訴你:這只是他們表面上的客氣,與我無關。

因此,擁有有這種思維方式的人,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快樂變為煩惱,將正性體驗轉化為負性體驗。不過,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


8、亂貼標籤

給自己貼標籤意味著用錯誤來樹立一個完全負面的自我形象。它是一種極端的以偏概全的形式,其背後的理念就是「衡量一個人時,要以他的錯誤為尺度。」只要用開頭為「我是一個……」的句子描述你的錯誤,你就很可能是給自己貼標籤。

例如:我是一個笨蛋,我是一個沒用的人。

給自己貼標籤不僅是自尋煩惱,而且還很荒謬愚蠢。因為,請你記住:你的自我不能等同於你做的任何一件事。


9、情緒化推理

這種思維方式就是:你把情緒當成了事實的依據。你每次的情緒低落,幾乎都有情緒化推理在起作用。在你看來,事實是如此不順利,那麼實際情況就肯定是這樣,你甚至都沒有想到過要去質疑導致你這種感覺的假設是否正確。

這種推理是一種誤導,因為你的感覺反映的只是你的想法和信念,如果它們是歪曲的,那麼你的情緒就會失去了正確性。

例如:我感覺內疚,那我肯定是做錯了什麼事。

我感覺到很崩潰,那麼我的問題肯定是無法解決的。

我沒心情做事,所以我不如躺在沙發上發呆。

我覺得自卑,那我肯定是一個沒用的人。

情緒化推理的一個常見後果就是做事拖拉。家裡的衛生一周都沒有打掃了,是因為你告訴自己:一想到這些亂七八糟的家務活,我都煩死了,看來想打掃乾淨是很難的了,那麼就不如不做了,等以後再說吧。

但事實上,家裡的衛生打掃工作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糟糕,你一直在進行自我欺騙,這是因為你習慣於讓消極的感覺指引你的行為方式所導致。

10、自我評判

你總是不自覺地對自己、別人和事物作出一些好與壞、優與劣的評價,而不是單純地描述、接受和了解。這種思維方式主要表現在:你經常任意地判斷事情,總覺得它們不完美。

例如:他的籃球打的多棒,而我呢,就算是打了一個學期,都還是不如他。

當我們將自己與別人或其它事物作對比的時候,往往傷害最大的就是我們的自信心、自尊心。要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完美的,我們每一個人也無法做到完美。但有著這樣思維模式的人,卻一直對自己苛求完美,進行自我加壓,這將成為導致他抑鬱的重要因素。

11、妄下結論

在沒有經過調查實證的情況下,便迅速武斷的得出負面結論。這樣的思維方式有兩種:讀心術和先知錯誤。

讀心術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主觀臆斷,揣測別人的想法,並且將其負面化。

例如:當你下班後和伴侶一起吃飯,她卻表現的悶悶不樂,你就會產生這種自動化思維:她在生我的氣,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但事實上呢,如果你願意多問她一句,你就會知道,她只是今天在公司裡和同事鬧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已。

但如果你持有這種讀心術,你這種想當然的負面反應,就可能會讓你採取疏離態度,或者故意也不理她,讓關係陷入僵局。這種自尋煩惱的行為模式就會形成自證預言,讓我們的人際關係出現不和諧的狀態。儘管在一開始其實什麼事也沒有。

先知錯誤,有點像是未卜先知,而你預測的,一定是你不幸的內容,而不是好運的時刻。這種思維模式讓你認為會有倒黴的事情發生,讓你信以為真。比如說,當你生病的時候,你會想:我要死了,我肯定治不好了。這種對康復情況的自我預言太過於消極,以至於讓你心生絕望。

如果將以上兩種妄下結論的思維方式結合在一起,舉例說明的話:

假設你打電話給你的一個朋友,但一直無人接聽。你等了很久,他還是沒有回覆。你便會認為他就是不想回電話,不想和你聯繫了。這是讀心術的結論。


然後,你會更生氣,決定再也不會主動打電話給他了,因為你會認為:我再給他打電話,他就會認為我在糾纏他,我可丟不起這個人。這是消極的預言,先知錯誤。

此後你會在行為上躲著那個朋友,並將此事視為奇恥大辱。

但事實上呢,這位朋友因為在國外旅遊,確實沒有接到你的電話,你才發現,原來,所有的折磨都是你自找的。

12、應該法則

無論對自己,還是面對他人,你都會試圖用「應該」的句式來鞭策自己,或要求他人。

你總是對自己說:我應該做這個,我必須那樣做。但這樣的思維方式只會讓你感覺到壓力山大,繼而心生怨恨。而大多數情況下,你會變得意志消沉、灰心喪氣。因為,當你自己的實際表現低於預期標準時,你用「應該」或「不應該」就會使自己感到羞愧內疚,更加痛恨自己。

而當你把你的「應該法則」強加於別人的時候,你更會感到沮喪,因為這種想法只會讓你失去控制,煩躁怨恨。如果他人的道德行為低於你的預期,你就會把自己當做正義的化身,繼而忿忿不平。這個時候,要麼你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要麼就永遠對不符合你期待的人類行為耿耿於懷,讓自己的情緒越來越糟糕。這樣的思維方式會讓你局限在自我框架和設立的標準中,會讓你活得越來越辛苦,越來越心累。

以上這些扭曲的思維方式都是導致我們情緒低落、低尊重、低價值感的重要因素。

快樂說:認知影響情緒和行為。如果你們能夠在生活中進行自我覺察,或者幫助身邊的朋友發現自己這些偏差認知,可能會更好的幫助你們提升生活質量,遠離抑鬱。

快樂密碼,最簡單的專業靜心練習:42天內容設計,每天30分鐘,通過視頻、音頻、靜心練習,和一對一解碼師在線輔導答疑,循序漸進地教導靜心打坐,帶大家體會內在的安寧自在。將靜心習慣鞏固,與生活工作家庭結合運用,讓靜心不只是心中的安寧,還有生活中的寧靜。

不分性別,年齡,宗教,職業,國籍與種族,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定,可以在任何時間或地點進行。通過手機或者電腦,打開網站,輕鬆按照當天的指引,進行學習即可。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靜心,將真正的和平、最終的幸福和內心智慧的路線傳遞給每一個人。

相關焦點

  • 容易引發抑鬱的12種思維方式,你中了哪條?
    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抑鬱,進而導致抑鬱症。這樣的思維方式會讓你可以從生活中任意一種情境中挑出消極的信息,反覆回味,然後你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就是消極的了。所以,當你情緒抑鬱時,你就好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這個鏡片會過濾掉任何正面的內容。
  • 容易讓你不快樂的8種思維模式
    以下8種容易讓你不快樂的思維方式,快來看看自己中了幾條?1.自我挫敗式談話自認失敗的人,喜歡和自己進行挫敗式的談話,傳遞消極信息,從而更加導致自信心和表現力銳減、潛能降低。2.消極假設對事件的評價,往往取決於考慮問題的方式。不快樂的人常常做出的是消極的假設和預期。例如,會不自覺地將交通擁堵、下雨天或買單都自動歸為消極的經歷,而實際上,交通、天氣或付帳本身既無消極也無積極可言,是你根據具體情境,選擇性地賦予了它們消極或積極的意義。
  • 容易引發抑鬱的12種思維方式,有的話一定要改變!
    ,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抑鬱,進而導致抑鬱症。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維方式容易致抑鬱症呢?01.
  • 容易引發抑鬱的12種思維方式,有的話一定要改變
    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因社會環境、自身心理以及生物遺傳等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大腦器質的功能失去健康平衡,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抑鬱,進而導致抑鬱症。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維方式容易致抑鬱症呢?01.自我否定第一種思維模式叫做自我否定。
  • 導致抑鬱症的16種原因,看看你中了哪個?
    導致抑鬱症的16種原因,看看你中了哪個?藥物濫用:為了緩解抑鬱症狀,一些人酗酒和吸毒。然而,這些物質的主要戒斷症狀之一就是抑鬱。因此,濫用藥物會進一步導致抑鬱。營養缺乏: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物質也會導致抑鬱。藥物:多種藥物可能導致或加重患者現有的抑鬱症狀。
  • 容易致抑鬱症的12種思維方式
    ,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抑鬱,進而導致抑鬱症。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維方式容易致抑鬱症呢?01.自我否定第一種思維模式叫做自我否定。
  • 扭曲你思維方式的6種認知效應
    認知效應會扭曲你的思維方式,增加焦慮感,並導致許多其他的困難。然而,它們通常是用不準確的、通常是負面的方式看待現實的思維模式。作為這種思維的結果,或者在經歷任何其他認知影響時,你更有可能以一種更消極的方式看待事物。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看看什麼是認知影響。然後,我們將看看6個扭曲你思維方式的認知事件,並介紹一些幫助你保持控制的應對機制和方法。 什麼是認知影響?
  • 生病,是情緒能量在身體嚴重堵塞 快樂密碼空間
    當我們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的時候,最先攻擊到的是身體的免疫系統,70%以上的人會以攻擊自己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自己的情緒,這是導致出現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 情緒就是一種能量。如果我們長期處於情緒中,它會形成一種物質留在我們的身體裡,阻礙我們吸收正常的身體養分,造成身體器官功能失衡,破壞身體內部平衡系統,造成疾病。
  • 抑鬱症起源於這10種有害的思維方式,你中了嗎?
    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維方式容易致抑鬱症呢?01、自我否定第一種思維模式叫做自我否定。抑鬱者擅長否定自己的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與此相反的是,他們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負面行為特別「寬容」。
  • 抑鬱症其實離我們很近,抑鬱開始的5種預兆,看你中了幾條?
    心理上的問題,從來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多年日積月累導致的。抑鬱症也如此。很多抑鬱症的事例雖然出現的很突然,比如某位明星因抑鬱而自殺,但抑鬱症的產生是一個長時間積累的結果。在此之前,是有很多線索在提醒我們要小心,要及時預防的。
  • 5種導致焦慮的思維模式,你是否中槍?
    ▼扭曲的思維模式導致焦慮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就是要麼全部、要麼沒有,走兩個極端。你有沒有過災難化思維,覺得自己大禍臨頭的時候?其實除了焦慮,抑鬱的時候也同樣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寫的過程中,會把事件啊情緒啊在紙上空間梳理一遍,前因後果也往往能一目了然,就好像把那些情緒都象徵性的傾倒於紙上,自己的感受就會好很多。
  • 擺脫焦慮提升能量的6個方法 快樂密碼空間
    生活中有部分人經常總是感覺到十分焦慮,遇到一些事情比較棘手時,通常就會產生明顯的焦慮感,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健康受到影響,甚至會導致神經功能紊亂。身心健康的元兇,就是人類的焦慮、負面情緒。生活中,網際網路上各種負面信息讓我們積累了太多不好的情緒、而這些情緒不斷蔓延,在人群中就會被無限放大。因此,快樂密碼團隊建議:減少因信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儘量把每天接收有關信息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在睡前,也不宜過分關注相關信息。
  • 這5種容易引發抑鬱的思維方式,有的話一定要改變
    ,進而導致抑鬱症。那麼,究竟有哪些思維方式容易容易導致抑鬱症呢?這樣的思維方式讓你可以從生活中任意一種情境中挑出消極的信息,反覆回味,然後你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就是消極的了。,你的災難化思維模式就會很自然的出現在你的腦海中:天哪,我居然犯了這樣的錯誤,太可怕了,全公司的人馬上都會知道了,我的名聲全毀了!
  • 識別負性思維,與抑鬱情緒共處
    求醫不及時導致了患者抑鬱情緒加重,甚至產生了嚴重的消極行為,如自殘、自殺等。有研究表明,60%的自殺者都是因為抑鬱症,而抑鬱症患者中有15%~17%的人最終會自殺身亡。在正常人群中,這個比例為0.2%。也就是說,抑鬱症患者的自殺概率是普通人的70~80倍。
  • 「聰明人」很少告訴你的12種思維方式
    4、系統性思維我們看待事物的視角常常是孤立的、片面的。但是,真實的事物往往存在於一個系統中,裡面的關係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當我們利用系統思維時,就能對事物的整體和內部關係理解得更深刻。比如著名的「公地悲劇」,即當人們可以自由開採公共資源時,人們往往會過度開採資源,從而導致資源枯竭。對於可以在公共牧場上放牧的單個牧民來說,沒有理由可以阻止他擴充牧群的規模。一旦所有牧民都這麼做了,那麼最後牧群將無草可吃。用系統性思維怎麼解決「公地悲劇」呢?我們可以將公共資源進行「私有化」。
  • 這5種錯誤的思維方式,導致內心焦慮情緒上升
    1、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就是要麼全部、要麼沒有,走兩個極端。2、只看到事情消極的一面這種扭曲的思維指的是只看到事情消極的一面,看不到積極的一面,其結果是對世界充滿悲觀和焦慮。你是不是也會在面對自己的成功或成績時,忽略積極的一面,而只看到消極的一面?
  • 容易引發抑鬱的5種思維模式,有的話要試著改變
    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對話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這裡重點說5種抑鬱症患者的認知歪曲。1、自我否定抑鬱者擅長否定自己的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與此相反的是,他們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負面行為特別「寬容」。他們下意識任由自己的負面情緒滋長,儘管他們不喜歡負面情緒。
  • 拒絕抑鬱,快來激活你的「快樂因子」
    這種疾病還與人類的基因有關,基因的表達、調控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神經遞質濃度的變化。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抑鬱,是因為體內缺乏某種「快樂因子」。 抑鬱症的10個前兆: 一,幾乎每一天都情緒抑鬱,抑鬱情緒和泣不成聲都是抑鬱症症狀,然而很多抑鬱症患者感覺麻木並不傷心。 二,胃口改變,抑鬱症可導致胃口增加或減少,所以抑鬱症患者體重可能增加或降低。
  • 抑鬱心境與負性思維:到底誰是因誰是果
    到底是抑鬱的心境導致了負性思維,還是負性思維導致了抑鬱?負性思維是指抑鬱者的思維方式,也可以認為是抑鬱者的消極認知。旁邊看護的媽媽一個勁地給孩子道歉:「對不起對不起,都怪媽媽每月保護好你,讓你受傷了。」孩子母親認為是自己沒有看護周全才讓孩子受傷,把所有的責任都攬在自己的身上。如果孩子經常受傷,那這位母親就很容易陷入到深深的內疚和自責中,嚴重懷疑自己當母親的能力和資格。越想把事情辦好越辦不好。
  • 外貿英語中職場小白常犯的幾個錯誤,看看你佔了幾條?
    做外貿這一行的,經常需要和世界各地的客戶進行溝通,由於文化的差異,在交流過程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表達不恰當的詞彙。所以在職場上,如何更清楚地表達自己,並且能夠讓顧客清楚明白你的意思是一門必修課。那麼外貿英語中職場小白常犯的幾個錯誤,看看你佔了幾條?今天帶大家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