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引發抑鬱的5種思維模式,有的話要試著改變

2020-10-03 生活雜7雜8

很多人會發現抑鬱症患者通常表現出情緒低落的狀態,便認為幫助他調整情緒就可以改變其消極的狀態,有些家人還會帶著她/他去一些歡樂的場所、熱鬧的氛圍,但大多數時間都是徒勞無功。

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對話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這裡重點說5種抑鬱症患者的認知歪曲。

1、自我否定

抑鬱者擅長否定自己的積極情緒和積極行為;與此相反的是,他們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負面行為特別「寬容」。他們下意識任由自己的負面情緒滋長,儘管他們不喜歡負面情緒。

比如說:跑步減肥,當她/他堅持了一兩天,因為下雨而中斷時,她/他會說:自己果然沒毅力,看來自己註定一輩子這樣。哪怕她/他堅持跑了一段時間,並且已經瘦了一些,因為某些原因中斷,她/他也會想自己這麼久的努力都白費了,自己還是沒一直堅持下去。

她/他會下意識否定自己的成就和積極性,對消極情緒很寬容,默認自己的挫敗感。而當她/他想走出這種狀態時,又會下意識否定自己的努力。

2、罪責歸己

抑鬱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表現為罪責歸己,也就是說,在她/他的周圍發生的任何一個「錯誤」,哪怕不關她/他的事,她/他都會認為:事情之所以變成這樣,都是我的錯,是我沒能……,或者要是我能……,就不會發生了。

比例說:男/女朋友今天生病了,她/他會這麼想:都是我不好,我沒有照顧好他/她,我不是一個稱職的女/男朋友,因而心生內疚。

罪責歸己會讓抑鬱者感到極端的內疚,背負太多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感,壓得她們/他們喘不過氣來。

3、選擇性過濾

抑鬱症患者常常會有這樣一個心理加工傾向:在生活和工作中,會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負面情緒或事件,還會經常回憶一些不愉快的,不好的事情,而忽略好的事情。

比如說:一位學生考試時答錯了兩道題,於是對這兩道題念念不忘,甚至想到可能會被其他同學超越,進而受到父母的責罵,老師失望的眼神。而事實上,她考試成績優秀,反而受到老師的誇讚,父母的獎勵。

所以,當你情緒抑鬱時,你就好像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這個鏡片會過濾掉任何正面的內容。而你自己是意識不到這個「過濾流程」的,因此你會覺得一切都是負面的,這會讓你經歷不必要的痛苦。

4、災難化

這種思維方式最大的特點是「放大」和「縮小」。具體表現為,他/她會習慣性地把某些事實要麼過於放大,要麼過於縮小。有趣的是,大部分人會放大別人的錯誤,而抑鬱症患者會放大自身的錯誤,誇大錯誤的災難性。

比如說:她/他在某次會議上說錯了一些原先準備好的內容,她/他的災難化思維模式就會很自然的發聲:天哪,我居然犯了這樣的錯誤,我的名聲全毀了!我可能會被辭退。但事實上,她/他說錯了哪些內容,其它同事未必知道,而且,即使是知道了,難道他們真的就會因為這個小小的失誤而對你另眼相待嗎?不可能!

同樣,對於她/他自己的優點,她/他會用縮小鏡去看。她/他會忽視自己的優勢部分,讓它們變得很渺小,無足輕重。通過這種災難化的思維方式,抑鬱症患者成功地讓自己越來越自卑。

5、情緒化推理

抑鬱症患者常常把情緒當成了事實的依據,每次的情緒低落,幾乎都有情緒化推理在起作用。

比如說:我感到內疚,那我肯定是做錯了什麼事;我感到很茫然,那我肯定一事無成;我感到很難過,那我肯定是無法快樂起來的;我覺得很自卑,那我肯定是一個沒用的人。

情緒化推理的一個常見後果就是做事拖拉。家裡的衛生一周都沒有打掃了,是因為你告訴自己:一想到這些亂七八糟的家務活,我都煩死了,看來想打掃乾淨是很難的了,那麼就不如不做了,等以後再說吧。

但事實上,家裡的衛生打掃工作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糟糕,你一直在進行自我欺騙,這是因為你習慣於讓消極的感覺指引你的行為方式所導致。

如果我們能夠在生活中進行自我覺察,或者幫助身邊的朋友發現自己這些偏差認知,可能會更好的幫助我們提升生活質量,遠離抑鬱。

希望大家都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擁有一個更加陽光燦爛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容易引發抑鬱的12種思維方式,有的話一定要改變!
    很多人會發現抑鬱症患者通常會表現出情緒低落的狀態,便認為幫助他調整情緒就可以改變其消極的狀態,有些家人會帶著他去一些歡樂的場所、熱鬧的氛圍,但大多數時間都是徒勞無功。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維方式容易致抑鬱症呢?
  • 容易引發抑鬱的12種思維方式,有的話一定要改變
    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維方式容易致抑鬱症呢?01.自我否定第一種思維模式叫做自我否定。也就是說,有抑鬱情緒的人,會下意識擅長培養自己的挫敗感,而打擊自己的成就感。所以,如果想徹底走出抑鬱症,必須徹底重建自己的思維模式。
  • 這5種容易引發抑鬱的思維方式,有的話一定要改變
    很顯然這些認知極端而且不客觀,這源於錯誤的思維模式,而這些模式正是抑鬱症的癥結所在。那麼,究竟有哪些思維方式容易容易導致抑鬱症呢?也就是說,有抑鬱情緒的人,會不自覺的培養自己的挫敗感,而打擊自己的成就感。
  • 容易引發抑鬱的12種思維方式,你中了哪條?
    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維方式容易致抑鬱症呢?也就是說,有抑鬱情緒的人,會下意識擅長培養自己的挫敗感,而打擊自己的成就感。所以,如果想徹底走出抑鬱症,必須徹底重建自己的思維模式。
  • 容易讓你不快樂的8種思維模式
    以下8種容易讓你不快樂的思維方式,快來看看自己中了幾條?1.自我挫敗式談話自認失敗的人,喜歡和自己進行挫敗式的談話,傳遞消極信息,從而更加導致自信心和表現力銳減、潛能降低。3.消極地沉湎於過去抑鬱的人們喜歡沉湎於過去的記憶裡,對於未來則毫無期待。對此,需要記住的是:我們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但可以改變和影響將要發生的事。
  • 想要擺脫心理疾病,必須先改變3種負面思維模式
    雖然我得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直到強迫自殺思維,看似事出偶然。實際上這種模式下,偶然中有必然。要問我是自己是如何不依靠任何人、任何外物走出來的,就是因為我通過學習和行動,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負面思維模式就是,看到生活當中遇到的人、碰到的事,總是看到不好的一面或者用負面情緒去處理問題的思維模式。與之相反的就是正面思維模式,同樣一件事情,正面思維模式的人,看到的都是好的,比如遇到困難和挫敗,亦能越挫越勇,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而負面思維模式的人,就可能因此恐懼、焦慮、抑鬱。這個思維模式決定了抑鬱症和所有心理疾病能不能好,更決定了整個人生的命運軌跡。
  • 秋冬季節高發期,給你5種方法抗抑鬱
    從生理角度,鍛鍊能提高體溫,較高的體溫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鍛鍊會釋放內啡肽,內啡肽像大麻一樣可以讓人感到快樂並提升情緒。鍛鍊可以減少免疫系統中可能導致抑鬱一些化學物質。運動鍛鍊能夠提高身體的神經質分泌,同時幫助調整睡眠,而且,運動能調動自己的情緒,長期運動可以有效地緩解抑鬱,還能防止抑鬱的復發。為了提高腦內啡含量,試著每天鍛鍊半個小時,可以選擇遊泳、騎自行車、跑步選擇自己力所能及的運動。
  • 想要擺脫心理疾病,必須先改變3種負面思維模式(轉)
    相遇是緣,點右上角關注作者後閱讀▲我自己曾經就是一個負面思維模式的人,看所有人事物總是用負面思維去看。雖然我得重度抑鬱症、重度焦慮症直到強迫自殺思維,看似事出偶然。實際上這種模式下,偶然中有必然。要問我是自己是如何不依靠任何人、任何外物走出來的,就是因為我通過學習和行動,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模式。什麼是負面思維模式?
  • 抑鬱引發的痛苦真的一無是處嗎?
    抑鬱症患者遭受的內心痛苦有多嚴重?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想像和理解的。你可以試著去想像一下:在它面前,死亡都可以變成一種解脫手段,這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人類最懼怕的不就是死亡嗎?然而,這世上竟然還有比死亡更無法承受的痛苦———抑鬱症!
  • 抑鬱是一種情緒狀態,抑鬱症的人一般有三種思維特徵:學會長大
    是什麼原因引發了這樣的弊端?是什麼原因導致自己無法跳開當前的思維死角。我們總想獲得一定的成就感,但是現實生活並不總是給我們成就感。 當我們對於當前的生活狀態有巨大的選擇權時,就會產生一種幸福感,因為感覺到當前的生活狀態自己是可控的。
  • 識別負性思維,與抑鬱情緒共處
    ,與抑鬱情緒相處當然,真正會患上抑鬱症的人畢竟是少數,多數的人只是容易產生抑鬱情緒,覺得壓力大,每天都過得不太開心而已。那麼這部分的人,又應該如何改變心態,與抑鬱情緒和諧共處呢?答案就是從識別並改變負性思維開始。認知學派的大牛阿倫·貝克則總結出了抑鬱的「認知三合一」理論,即抑鬱病人的消極認知集中在三個方面:對自己消極的看法,消極的當前體驗,對未來消極的看法。
  • 如何克服自卑和抑鬱,做一個自信和樂觀的人
    很多人身材不夠好、賺錢不夠多、社交面太窄,就容易產生自卑心態,這是缺乏自信最大的特點。 自卑的人往往有這樣的共同思維模式:總拿自己跟人比較;過度追求讚賞;無法容忍自己的缺點;用普遍的價值標準來評價自己,比如是否是高富帥,或白富美。
  • 銘科教育退費:是不是心越細越容易抑鬱?
    焦慮和抑鬱像是一對雙胞胎,而生養這一對雙胞胎的則是「多慮」。研究顯示,大部分女性在抑鬱時,試著去分析自己的情緒,或是想去找出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而大部分男性卻是去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情。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最大的敵人不是怎樣控制我們的情緒,而是怎樣疏導我們的思維。當抑鬱等心理疾病嚴重時,要從根部剷除不良的思維模式已經是非常難的了,那需要自身非常頑強的生命力,經過非常艱難的過程,才能重生。就像《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極度的抑鬱將她指向死亡,指向她自己可以感受到的黑洞。而一個敏感、多慮的人,聽到別人勸告自己不要多想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什麼?
  • 抑鬱心境與負性思維:到底誰是因誰是果
    其實,不僅有產後抑鬱,生活中還有許多患有情緒障礙的人,他們也是生活得很辛苦。曾參與抗疫一線救治工作的宜昌市中醫醫院一名男醫師,攜帶著他年僅6歲的兒子,跳樓自殺了。是什麼程度的絕望,才會產生正面死亡的勇氣?到底是抑鬱的心境導致了負性思維,還是負性思維導致了抑鬱?
  • 容易致抑鬱症的12種思維方式
    事實上,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不良的思維方式,或者說認知障礙,才是導致其抑鬱症的主要根源,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究竟有哪些主要的思維方式容易致抑鬱症呢?01.自我否定第一種思維模式叫做自我否定。也就是說,有抑鬱情緒的人,會下意識擅長培養自己的挫敗感,而打擊自己的成就感。所以,如果想徹底走出抑鬱症,必須徹底重建自己的思維模式。
  • 會引發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認知扭曲:非此即彼思維
    大家好,我們將用幾節課的時間為大家介紹容易引發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的認知扭曲。今天我們先說非此即彼思維一個總是考第一名的學生某次考了第二名這就是非此即彼思維。人們在評價自己的個人品質或看待世界的時候,習慣於使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極端模式。這種認知錯誤的學術名稱叫做「兩極化思維」,認為任何事都黑白分明,不存在中間地帶。非此即彼思維是完美主義的根源,會讓你害怕任何錯誤或不完美之處。
  • 試著以孩子的思維方式去改變孩子
    孩子即將跨入初三,我在試著理解他,也試著讓他明白我作為父親的苦心。我並不能以大道理去說服他要怎樣努力學習,從這段時間的網課,我覺得他儘管現在都長得比我還高,但他的內心仍是個孩子,許多孩子的天性仍在他心裡,一方面他希望父母繼續像小時候那樣寵著他,能包容他的所有錯誤,一方面又希望父母把他當成大人看待,給他尊嚴和自由。
  • 這幾個錯誤的思維方式容易引起抑鬱,你有嗎?
    在抑鬱症的康復過程中,除了藥物之外,患者自身的認知思維方式其實是有重要意義的。如果你的狀態總是時好時壞,不妨看看自己是否存在消極思維模式,然後做出改變。抑鬱症常見的消極思維模式 自我標識你用「全或無」的思維方式看待自己,如果你在某些事情上失敗,你馬上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的無能的人。這種抑鬱的思維模式還包括責備和咒罵自己。
  • 看痊癒者如何通過訓練改變焦慮、抑鬱的病態習慣?
    5、焦慮、抑鬱是一種思維習慣,所有習慣都可以擺脫,我們有選擇權和自主能力。三、需要避免的思維陷阱在自信心萎縮的時候,人們通常會通過控制來對抗不安全感,形成控制型人格,從而導向很多焦慮、抑鬱的行為,進入筋疲力盡、充滿煎熬的生活之中。
  • 如何從思維上徹底改變學習模式
    但是思維決定方法論,想要改變學習模式,很大程度也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我也大概說幾點我的經驗。學習的投入與產出關係是非線性的。不是y=x的函數關係,一分耕耘不一定會有一分收穫。有些人的學習模式就是通過大量的做題和增加學習時間來提高自己,但是往往非常有局限性,久而久之發現自己能夠上升的空間非常小,甚至因此產生習得性無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