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石補天」,猛獸也為之惻隱 二馬漢字評書

2021-02-22 二馬看天下

成語「鍊石補天」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成語基本含義為: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彌補過去造成的一些不利的影響或後果。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盤古用四根「不周山」的大柱子支撐起了天與地,後來共工因與顓頊(zhuān xū)爭奪帝位將不周山撞倒,上天突然塌了一塊,天河中的水譁譁地從缺口流下人間,淹死了無數人畜,天下頓時淪為澤國。

當時,有個姑娘名叫女媧,目睹這種情況,動了惻隱之心,立誓要把天上缺口補起來。她離開所住的崖洞,爬過無數高山,趟過許多大河,到處尋求補天的辦法,可是都無結果。後來她做了一個很奇怪的夢,夢見一位神仙告訴她,崑崙山頂堆滿許多五色寶石,用大火將寶石煉過,就可以拿來補天。

女媧醒來後,就直奔崑崙山。崑崙山高聳陡峭,更有獅虎等惡獸無數,等閒人是上不了山的。但她一心一意想早日找到補天的寶石以替天下百姓消災,道路崎嶇險惡,她不加理會,日夜兼程,來到崑崙山下。舉頭一望,到處是鋸齒似的荊棘、犬齒般的亂石,山頂更是高不可攀。但她撥開荊棘,攀過亂石,不分晝夜地往上爬。正當疲憊不堪時,荊棘中突然撲出一隻老虎,對她張牙舞爪。女媧正要躲避,老虎搶先一步一把抓住了她,張開血盆大口,要咬她的頭。她鎮定地說:「老虎,你先別性急,我這個頭可以給你吃,可要等我去山頂找到寶石,補好天上缺口,你再來吃好不好?」

老虎似知人意,就放她走了。女媧再往上走,山越來越陡,霧越來越濃。突然一陣狂風吹來,一隻金毛雄獅自林中躍出,一口咬住女媧的頭髮。老虎從後面趕上來,對著獅子咆吼說:「這妞兒是我先抓到的,說好她補完天后讓我吃,你竟敢搶先?」獅子聽後放下女媧,和老虎廝鬥起來。結果獅子不敵,被老虎趕跑了。但老虎生怕女媧再讓獅子搶去,就尾隨女媧,一直跟到山頂。

女媧在山頂上終於找到五色寶石。她撿了許多,堆在山頂上,燒起一把大火,煉了九九八十一天,煉出了36501塊五彩石,終於把天的裂縫補了起來。這時,地上的百姓見天河水不再漏下來,紛紛重整家園,重新過上了快活的日子。

女媧知道大功告成,完成了心願,於是履行諾言,滿心歡喜地對老虎說:「你現在可以吃我了!」說完,她伸長頸項,等老虎來吃。說也奇怪,老虎並不來吃,反而和氣地說:「像你這樣一個為民造福、舍已為人的姑娘,我怎麼能吃你呢?況且,你將天補得完整無缺,我看了也開心。

「煉」(liàn)字是個有聲會意字,繁體寫作煉,篆文寫作,大篆寫作,從火從柬(jiǎn),「火」表示火光、火焰;「柬」表聲兼表意,金文寫作或,形義為裝有東西的包裹,裡面幾個小點表示東西。因經常用手將包裹中的東西拿進拿出,故有挑選、選擇等義,如柬選、柬擇、柬拔、柬理、柬汰、遴柬等。邀請親朋好友聚會也需要挑挑揀揀的,便被比作書帖,如請柬、書柬、函柬、名柬、謝柬等。許慎《說文解字》「柬,分別簡之也。從束從八。八,分別也。」「柬」字在「煉」字中表義為挑揀、東西。「火」與「柬」兩形會意,「煉」字本義為挑揀東西放在火上加工,特指冶煉,泛指提煉。故有鍛鍊、錘鍊、煉鋼、煉丹、煉鐵、煉銅、煉山、煉獄、煉乳、煉油、鍊字、鍊句、精煉、修煉等說法。

許慎《說文解字》「煉(煉),鑠治金也。從火柬聲。」即熔化金屬。《玉篇》「煉,今亦作鍊(liàn)。」 王筠曰:「煉鍊同字。」《韓非子•十過》「公宮令舍之堂,皆以煉銅為柱質。」《抱樸子·金丹》「服此二物,煉人身體。」這裡「煉」字表示修煉。(漢字評書第110講)

相關焦點

  • 「卻之不恭」,納之有愧?| 二馬漢字評書
    成語「卻之不恭」出自《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這裡「卻」即推卻。成語基本含義是指:對別人的邀請、贈予等,如果拒絕接受,就顯得不恭敬。,形義為兩手相捧,即拱手作揖。金文寫作,形義為兩手共同用力抬東西,或兩手將祭品進獻供奉。兩形會意,「龔」(恭)字本義為態度肅敬地祭拜或供奉神龍。故有恭謹、恭敬、恭順、謙恭、恭賀、恭喜、恭候、恭請、恭迎、恭推、恭維等說法。篆文重構寫作
  • 鍊石補天神秘處女媧山上寫傳奇
    今竹山寶豐鎮女媧山,數見於古史典籍之中,謂「相傳女媧鍊石補天處」,當地神話傳說頗多,佐證女媧曾於此鍊石補天、摶土造人。幾經損毀修復,幾番名譽之爭,且不論真假如何,單女媧山之巍峨雄壯,世人亦可前往觀之。女媧祭壇下,一口聖水井相傳為女媧鍊石補天遺蹟,井旁有一水池,井水滿則溢於池,井深數十尺,井水飲之,甘冽無比。再往上有一石磨,磨身刻《羲媧姻緣石磨記》,據傳石磨分上下兩扇,上磨為乾,下磨為坤,以象徵天地男女,交合然後有細糧可食,而羲媧二人經歷浩劫後,彼此結合,繁衍生息人類。山頂女媧祭壇按先天八卦圖建成,女媧銅像高達18米,寓意「九九歸一」。
  • || 二馬漢字評書
    成語「比肩繼踵」出自《晏子春秋·雜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這裡「比」即挨著;「踵」即腳後跟。成語基本含義是:肩挨著肩,腳跟著腳。多形容人很多,很擁擠。春秋後期,楚國雄踞南方,成為南方最強大的諸侯國,因此有許多弱小的諸侯國前來結盟。齊國與楚國相隔不遠,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齊國也與楚國結了盟。
  • 單田芳 評書有哪些 與之齊名的八大評書名家指的是哪些人?
    原標題:單田芳最新評書有哪些 與之齊名的八大評書名家指的是哪些人?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們愛讀書,可眼睛太忙!更多的是在通勤時間多聽評書。     評書又稱說書、講書,廣東粵語等地區俗稱講古,古代稱為說話,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口頭講說表演藝術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     隨著手機自媒體的,收費閱讀的興起;評書又逐漸火熱起來! 評書書最有名的莫過於著名評書藝術家單田芳老師!
  • 當《哈利·波特》《冰與火之歌》變成了中國評書
    鄭思傑的《白夜行》,葉蓬的《霍比特人》,郭鶴鳴的《哈利·波特》系列,武啟深的《十字軍騎士》《犬神家族》《冰與火之歌》系列……他們不是以評書形式演說外國文學的開先河者,但如此大規模地把不同類型的外國文學改編為評書作品,在評書藝術發展史上絕對是破天荒的。有些書目由於種種原因半途中斷,而有些長篇大書仍在更新之中。
  • 英式幽默 北京味兒 伺候《二馬》進劇場
    既是北平與倫敦的嬉笑故事,又是傲慢與偏見的中西演繹——老舍先生的小說《二馬》講述了1926年一對中國父子在英國倫敦的遭遇故事。  作為2016年首都劇場精品劇目邀請展演劇目,話劇《二馬》以從中國前往英國倫敦的老馬和小馬為主要人物,講述了二馬與溫都太太和小姐的愛情,以及華人在倫敦的境遇。在散文《私語》裡,張愛玲曾經這樣寫道:「《小說月報》上正登著老舍的《二馬》,雜誌每月寄到了,我母親坐在抽水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讀出來,我靠在門框上笑。所以到現在我還是喜歡《二馬》。」
  • 相傳女媧在此鍊石補天,摶土造人,被譽為「華夏祖廟」
    它就是「媧皇宮」,建於北齊時期,相傳為女媧娘娘鍊石補天,摶土造人之地,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一至十八,為女媧祭典之日,全國各地以及海外華僑前來祭拜,被譽為「華夏祖廟」為全國祭祖聖地之一。下面跟隨小編詳細了解媧皇宮。
  • 話劇《二馬》:演繹京味風趣與英式幽默
    話劇《二馬》劇照   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二馬》,將於4月7日至4月9日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與觀眾見面。   幽默反映中西文化衝撞   老舍小說《二馬》講述了1926年一對中國父子在英國倫敦的遭遇和經歷。這部小說以從中國前往英國倫敦的老馬和小馬為主要人物,講述了「二馬」與溫都太太和小姐的愛情以及華人在倫敦的境遇,於「京味兒」和「英倫範兒」的配搭之間,演繹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異國故事。
  • 話劇《二馬》京味風趣混搭英式幽默
    《二馬》劇照 攝影:彭凱劍  作為廣州藝術節·戲劇2017的參演項目,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二馬》將於8月18日、19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身挑導演、編劇、演員三職的方旭被稱為「老舍專業戶」,由他帶領的全男班陣容,延續了老舍風趣的語言,於「京味兒」和「英倫範」的配搭之間,讓觀眾在爆笑之餘回味無窮。
  • 老舍《二馬》改編話劇 京城風味和英式幽默相映成趣
    這部作品,就是老舍早期作品小說 《二馬》。小說寫於1929年,當時的老舍正置身於英國。小說以從中國前往英國倫敦的「老馬」和「小馬」為主要人物,講述了「二馬」與房東溫都太太和小姐的愛情,華人在倫敦的境遇。
  • 為何袁闊成被譽為評書四大家之首,因為他是行業泰山北鬥
    劉蘭芳是東北大鼓門出身改說評書,雖然按照筆者考證,劉蘭芳拜師的師父孫慧文也有傳統評書門戶,並且劉蘭芳如果從孫慧文的評書門論的話還能算是袁闊成同輩,但劉蘭芳一直是自認比袁闊成低一輩。因此袁闊成屬於評書界裡的名門正派,評書界在藝術上能與之比肩的只有陳士和、劉健英和劉立福的陳派《聊齋》。二、 袁闊成的評書博採眾長袁氏三傑的評書風格和特點本來就各有不同,袁傑亭的評書穩重大氣,袁傑英的評書瀟灑幽默,袁傑武的評書規矩瓷實。
  • 評書中「槍分五家,趙云為祖」是什麼意思?
    「槍分五家,趙家為祖」是明清乃至現在評書中的設定,什麼是評書?評書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又稱為說書、講書,在當時娛樂項目缺失的年代可著實有不少聽眾,就算到了現在,不也有好多人喜歡?現在的有聲小說便可以算是評書的一種形式。之前也湧現了一大批名家,比如單田芳女士、袁闊成先生等等。
  • 湖北這個風景區,地處三省交界處,是女媧鍊石補天的所在地
    其實這個地方如今已經發展為風景區了,不僅群山起伏,還獨具特色。今天小方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神奇的地方。位於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寶豐鎮境內的女媧山風景區擁有女媧鍊石補天的所在地女媧山。顧名思義,這座山是為了紀念女媧而命名的。
  • 老舍經典作品話劇「二馬」,當京味兒風趣遇見英式幽默
    《小說月報》上正登著老舍的《二馬》,雜誌每月寄到了,我母親坐在抽水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讀出來,我靠在門框上笑。所以到現在我還是喜歡《二馬》。挖掘到這個點,《二馬》這個戲也就立住了。  2  舞臺上的英倫範,如何展現?  故事發生在倫敦英國味道要濃厚,有老舊的英國報紙,作為背景。更有數不過來的英國禮帽,成為點綴和驚喜。  一組移動的英國舊報紙,一串懸於半空的英國女帽,五個男演員穿著風衣、撐著長柄傘走上舞臺。話劇《二馬》的亮相,是描白一般的英倫風格。
  • 話劇《二馬》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 京味風趣混搭英式幽默
    原標題:話劇《二馬》京味風趣混搭英式幽默   《二馬》劇照 攝影:彭凱劍   作為廣州藝術節·戲劇2017的參演項目,根據老舍同名小說改編的話劇《二馬》將於8月18日、19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
  • 小鞋匠說評書 打開自閉娃心門
    核心提示本報曾報導過的身殘志堅的小鞋匠馬長輝,多年來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自立自強,實現了講評書的夢想,如今事業有成的他決心回報社會,儘自己所能為社會奉獻出一份愛心。小鞋匠馬長輝開始為這裡患有自閉症、唐氏症候群的孩子和年輕人教授評書,他希望評書能成為打開這些智障人群心靈大門的一把鑰匙。積極投身公益,馬長輝為患有自閉症和唐氏症候群孩子講評書。
  • 我的原創·文說 | 評書情緣
    提起「聽評書」,許多中老年人都記憶猶新。那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最火的文化娛樂項目。當時我還是小孩子,每到廣播播評書的時間,心裡比喝蜜還甜。在印象裡,單田芳老先生講的《白眉大俠》是我聽的第一部評書。以徐良為首的正義之士除暴安良、替天行道、保衛國家的故事,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 當評書先生說起了流行動漫
    對方原本想給王玥波一套動畫作為參考,但王玥波認為動畫和評書都是對原作的二次創作,他必須通過漫畫才能知曉作者原意,於是在本職工作之餘,他還要捧著漫畫一點點鑽研,重新用評書的語言進行組織。然而第一次接觸新本子的王玥波沒法在短時間內理解整個故事,加上當時火影漫畫的連載並未完結,導致他在敘事時略顯突兀,抓不住重點,甚至犯錯。
  • 【北鼎教育學術專欄】北外漢英篇章翻譯專題之漢字的音形義
    回顧北外過去的漢譯英真題,我們可以總結出三大類文本:漢字遊戲:中文漢字的音、形、義以及漢字承載的文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