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帶孩子去旅行,能夠幫助孩子擴展格局,擁有開朗的性格

2020-10-06 小肖說育兒

前言:你知道什麼樣子的孩子的格局更加廣闊嗎?大部分孩子一出生的起點都是一樣的,他對外界的事物感知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孩子在教育的時候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有些孩子在教育時往往受到了一些良好的教育,而且父母比較有趣,往往會懂得勞逸結合,不會一味的要求孩子讀書上補習班,還會帶孩子出去玩兒,這類型的孩子往往格局要比那些整天死讀書的孩子格局更大一些,所以我們應該要懂多帶孩子去旅遊,這樣可以幫孩子拓展格局,而且還能夠擁有開朗的性格。

微微從小每次到了放假的時候,媽媽都會帶他去旅遊,即便是放一些短期的假期,媽媽也會帶他到附近的幾個城市去遊玩一番,因為是北方姑娘,所以微微對於南方的東西一概不知,而他身邊的朋友也都不知道,所以媽媽為了能夠讓微微長見識,能夠讓微微接觸到更多新鮮的事物,每年到了寒暑假的時候幾乎都會帶他去南方遊玩一番,帶他去南方,看看南方的美景,讓他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長此以往下來微微就變得非常開朗。

而且有時候媽媽還會帶薇薇出國旅遊,出國旅遊必須要報旅行團,所以每次出國旅遊的時候都能夠和旅行團的其他幾人玩的非常好,這讓微微口才非常棒,在學校中和其他人交朋友的時候,也懂得如何說話才能更討人喜歡,情商也非常高,老師同學都非常喜歡微微。微微學習成績也非常不錯,雖然每次到了寒暑假都會出去玩,但是媽媽對他的要求是有條件的,如果想要出去玩就必須要拿到好成績,所以每次薇薇在上課的時候都會努力學習,為了就是能夠等到假期的時候帶微微出去玩。那麼多帶孩子出去玩兒,對孩子有哪些幫助呢?

第一:孩子的眼界更廣

孩子常出去玩兒,對一些其他的事物,眼界更廣,當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時候,不會因為一點點的小事就大驚大喜,同樣在踏入社會之後,因為他提前的就見識到了很多不同的事物,所以他對於一些事情就不會大喜大悲,也不會被一些有心之人拿一些蠅頭小利給騙走,所以有眼界的孩子往往明辨是非,且分辨真假的能力更強。

第二:性格更好

性格好的人在群體當中更加受人歡迎,一個性格好的人在群體當中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好評,在班級裡更容易擔任班中的班級幹部,進入社會之後更好的融入到一個團隊當中,在公司也會成為大家受歡迎的人,不會受到別人的排擠,所以性格好的人非常重要,性格好的人哪怕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他也不會悶在心裡,會主動尋求老師和他人的幫助,所以與其死板的讓孩子整天學習,不如讓孩子多多擁有好的性格,讓孩子更加擁有好的心情愛上學習,學習才更棒。

給家長的寄語:

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孩子的性格,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多帶孩子出去旅遊,讓孩子放鬆一下,當然沒有條件的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去一些比較近的地方去感受一下不同的人生,不要把他整天窩在房間裡,即便我們條件不好,我們也可以擁有很多不同的讓孩子放鬆的方法和技巧,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一樣,每個人所在的城市不同,每個人的經濟能力也不同,但我們愛孩子的心都是一樣的,方法並不是單一的,依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你的。

相關焦點

  • 哈佛校長:多帶娃去旅行,孩子將來格局更大
    見過世界的孩子,自然會立志高遠,連世界沒有見過的孩子,世界觀從何談起呢,多帶孩子去到陌生的地方,有以下6個好處:1、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孩子天生對萬事萬物非常好奇,喜歡觀察,如果能夠多帶他們接觸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事物,他會不停的觀察和探索
  • 帶孩子出去旅遊是浪費錢,還不如多看點書?沒有眼界哪來人生格局
    帶孩子出去旅遊是浪費錢,還不如多看點書?沒有眼界哪有人生格局劉女士有一個上小學的兒子,平日裡很是聽話,學習成績也是在中上等,趁著國慶假期,劉女士就想帶著丈夫和兒子出去旅遊幾天,讓整日只知道埋頭學習的兒子開闊眼界。
  •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孩子的將來格局和層次不一般
    現在有多少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發展,讓孩子學美術、學音樂、學奧數等等,從而忽略了孩子的興趣愛好或性格發展。如果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孩子將來「硬功夫」的話那麼孩子的格局、層次、情操和眼界就是孩子的「軟實力」。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孩子的「軟實力」就是從探索世界開始的。
  •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孩子將來的格局和層次不一般
    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以學習的方式旅行,也是以旅行的方式帶孩子們學習。不僅能夠加強親子之間的關係,而且孩子也會更加信任父母,願意與父母交流。,孩子在去到陌生的地方時,會不停的東張西望,小眼睛軲轆軲轆的一直在轉,好像對一切都很感興趣,梅梅就曾在我們第一次帶她去三亞的時候,抱著一張芭蕉葉不撒手,因為北方長大的梅梅沒見這種植物。
  • 開朗的孩子才會擁有更多的幸福感
    我們都知道,一個性格開朗的孩子會快樂許多,對於孩子日後的發展也有著重要作用!那麼家長如何做,才能讓孩子開朗呢?在現在,能夠很好的與他人交流真的太重要了!一個能說會道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會給人很好的印象。而知道如何表達的孩子會與他人很好的相處,在遇到事情後,也會向他人求救。一個能夠很好表達的孩子,他的性格往往是比較大膽的,而一個大膽的孩子,是絕對開朗的!
  • 優秀孩子可以是自家的!帶孩子一起旅行,是培養她性格的最好方式
    我不是旅遊達人,但也是超喜歡旅行。至於旅行的意義,且不提那些雞湯「蕩滌靈魂」之類的,總感覺每次旅行回來,壓抑煩躁的心情,都輕鬆了。因為自己喜歡旅行,孩子三歲的時候,我出去旅遊就帶上她。開始只在周邊,像天津北戴河山東較近的地方,也去十渡和河北衡水湖、白洋澱,比較多的是海邊河邊,還有張家口、內蒙古烏蘭布統草原,最多一天的車程。
  • 怎樣才能讓孩子性格開朗?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天使,他們就像白紙一樣,所以註定每一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氣。那我們要怎樣才能讓孩子的性格變得開朗呢?下面就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一下吧!一、和睦的家庭氣氛一個充滿了打罵聲的家庭,是很難培養出快樂的孩子。 媽媽體貼入微的照顧、溫柔的皮膚接觸與撫摸、慈愛的情感,能夠引起孩子的安全依戀感,再加上有規律的生活節奏,定時定量的飲食,起床、睡眠的調節適當,身體活動動靜搭配合理,各種合理要求能得到滿足。這是使孩子產生良好情緒的基礎。父母要為孩子樹立表達情緒的榜樣。
  • 哈佛女校長演講:多帶孩子去陌生地方,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不一般
    案例:哈佛女校長演講:多帶孩子去陌生地方她認為想提升孩子的「軟實力」,就要擴大孩子的眼界和格局,多帶孩子出去走走,甚至直到現在她還會每年挑一個時間和孩子一起去陌生的地方,增長見聞。著名兒童教育學家尹建莉曾經說:「有條件的父母,都應該在孩子小的時候帶著孩子去旅行。
  • ​哈佛女校長:多帶孩子去陌生環境,可以改變孩子未來格局
    當走出去打開眼界後,對社會有了更深入的體驗,會讓孩子更加清醒,同時也會給自己更準確的定位和目標。02哈佛女校長演講時強調,多帶小孩從未去過的地方,這樣他們接觸的事物會增多,眼界就會打開,也增加了見識,從了解世界中重新定位自己,這種教育方式比打罵教育強太多,而且行之有效。
  • 孩子性格孤僻怎麼辦?父母用三個方法引導,讓娃變得更開朗
    每對父母都希望能夠給孩子創造幸福、開明的家庭環境,能夠讓孩子快樂健康長大,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但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是一樣的性格,有些孩子由於生活環境不同,並且沒有得到父母指引,從而使其性格轉變為孤僻。而孩子社交能力的缺失對他們來說是極其不好的,會導致孩子在日後的社交過程中寧願一個人呆著也不願意走出去與別人交談,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越來越孤僻了。
  • 最強大腦水哥: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孩子的人生格局會與眾不同
    無獨有偶,哈佛校長也曾表示過,她每年都會抽時間帶孩子去旅行,讓孩子在旅途中增長見識,只有見識的多了,才能拓寬眼界,才能寵辱不驚,才能站在更高層面上解決問題。多帶孩子去陌生的地方,讓孩子受益多多,今天JoJo媽跟大家分享一下旅行都有哪些好處。
  • 孩子性格怯懦沒自信,家長朋友犯了難,怎樣才能改變孩子的性格
    五歲以前的小明其實還是一個比較活潑開朗的孩子,但是他的母親卻常常拿小明跟別的孩子作比較,逐漸的,小明開始變得自卑起來。因為失去了原本的自信和開朗變得沉默寡言起來。他的母親經常會對小明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考試能考100分,憑什麼你就只能考95。別人家的孩子能夠自己幫助家長做這麼多的家務活,你就只能給我們添堵。
  • 「保姆式」帶娃旅行純屬瞎折騰?父母的做法,造就孩子不同的未來
    如今,宅在家的誘惑越來越多,遊戲、動畫片、短視頻等等,快速消耗了孩子的休閒時光。而學業的壓力,似乎也在助長「居家生活」的利處,但對於處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來說,吸取豐富的知識,走出去,落到實地,體驗未知,不僅能培養孩子勇於面對的品質,更能擴展視野,提升格局。
  • 「保姆式」帶娃旅行屬瞎折騰?父母的做法,造就孩子不同的未來
    如今,宅在家的誘惑越來越多,遊戲、動畫片、短視頻等等,快速消耗了孩子的休閒時光。而學業的壓力,似乎也在助長「居家生活」的利處,但對於處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來說,吸取豐富的知識,走出去,落到實地,體驗未知,不僅能培養孩子勇於面對的品質,更能擴展視野,提升格局。
  • 孩子內向、不善於交流,家長學會這三點,讓孩子性格變得樂觀開朗
    如今的這個社會,性格活潑、開朗的人是非常吃的開的,不管走到哪裡都不害怕與別人交流。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成為一個這樣的人,成為一個社交能力強、又有自信的孩子。可是總有一些孩子則表現的特別內向,不善於與人溝通交流,很多家長都曾想過辦法讓孩子做出改變,但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因此為孩子而感到焦慮。
  • 如何讓害羞的孩子變得開朗大方?這些方法家長可以試一試
    每個人自孩童時期開始,就有不一樣的性格特徵出現,有的天生活潑開朗有的則就比較安靜內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性格就是如此單一,現在很多人都是對待不同的事情和人有不同的性格。性格是可以通過後來的引導而進行一定改變的。孩子過於害羞成長到一定的階段就不利於其交際,這時父母就要幫助孩子對自己的性格做出一定的改善。
  • 在大學中,性格內向孩子沒有性格開朗吃得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而有的人對於上大學是非常抱有希望的,有的人甚至帶的是全家的希望去報考大學,因為他們就是他們家裡唯一一個也是第一個大學生。一些性格上的改變可以使他這種狀況得到一定的緩解,前提是你必須從性格上開始改變,由原來的孤僻性格變得慢慢開朗。
  • 家長多帶孩子去這6個地方,幫助提升娃的情商,你帶孩子去了幾個
    有的家長則會選擇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希望能夠藉此提升成績。但是很多家長忘記了,成功靠的不只是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多培養孩子的情商,智商情商一起發展,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實現目標。
  • 哈佛校長演講:多帶娃去陌生的地方,孩子未來的眼界和格局不一般
    很多家長認為帶孩子出去旅行是一件既花時間又浪費錢的事情。孩子小時候出去玩根本記不住什麼,回家之後全都忘了,還不如安下心好好學習。曾經的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當我無意間看到哈佛唯一一個女校長德魯·福斯特的演講後,才意識到帶孩子去看世界有多麼重要。
  • 陳美玲與哈佛女校長育兒觀念不謀而合: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
    她說她不認為規定孩子怎樣學習是好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把玩和學習分不開才是成功的教育。在她的教育中她喜歡帶孩子去看一看世界,比如她的大兒子喜歡魚,日本的水族館幾乎都帶孩子參觀過。每年還會格外省出一部分錢,用來做旅行費用。在陳美玲看來帶孩子旅行,帶孩子旅行同樣可以讓孩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