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又指出了社會上哪些問題

2020-12-13 帛媛講故事

《起跑線》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又指出了社會上哪些問題

這部影片中主人公夫婦的相處方式不同於以往看到的印度傳統夫妻,沒有男尊女卑,相反男主人公是一個很聽老婆話的好老公,整部影片圍繞主人公夫婦想把女兒送進優等學校展開,中間發生了一系列的感人故事,也很深刻的反應了印度問題,每次看印度電影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總是能拍出令人不僅又笑又哭,還讓人思考的電影,和友人在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存在的問題上,進行了一番討論,教育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基礎和根本,當教育變成一筆生意,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我期待實現教育公平的那一天,寒門貴子不在成為公眾的焦點,而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即使是個人微小的抗爭,也會逐漸影響其他人,進而影響整個社會,心理上的貧窮才是真正的可怕,真正的快樂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針對環境而裝出來的,這樣的人生也會活得很累,這部影片是在講教育、階層、現實,但也是人性,不論窮人和富人,都不應該剝奪別人的權利,如果你不適應社會的法則,你就只有承擔結果並坦然接受。女主從最開始要送女兒去最好的私立學校,到最後主動送女兒去公立學校。

從皮婭開始,應該會有更多的家庭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公立學校,慢慢地改變這個社會「潛規則」,讓每個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得到公平的對待。女主為了孩子能進好學校,和自己老公所做的一切的「努力」,都是可以理解的,無論是在電影中的印度,還是現實中的中國,可能在有孩子的家庭中都是深有體會的,我們能做的只是做好自己走的每一步,無愧於自己的內心,無論怎樣選擇,都勇敢地去接受這樣的結果,那就是最好的決定。又有一種三傻大鬧寶萊塢的感覺。

每個國家的影片都有地方特色,印度的地方特色更為鮮明。通過影片來反應印度的階層、生活。而這片子對教育深深地紕漏,力度是我國教育電影電視劇無法比擬的。片中反應的問題卻是我國也普遍存在的,不想去對教育做過多的評價,教育也不是一部電影能解決的問題,該私校還是私校,該學區房還是學區房,該手段還是手段,只是沒有影片中的手段過激罷了。不錯的電影,切入點很好,愛和分享,在貴族私立學校學不會,卻能在被真心相待的窮人區學會。

最震撼的,為了給拉吉女兒湊兩萬多的入學費,朋友竟不惜用自己的身體做賭注去碰瓷。印度有錢也不一定上得了貴族學校,而中國孩子的上學問題,是有房有錢就能輕易解決的,不知是幸事還是不幸,最大的淚點是窮人家的男孩沒有被錄取的一幕:小男孩:爸爸,對不起,父親:這不過是運氣。小男孩:那我是運氣不好的人,對嗎?父親:不,沒有錄取你,是學校運氣不好,你是最幸運的。媽媽愛孩子,無微不至,爸爸愛媽媽,溫柔疼愛。相信大部分孩子是幸福的,擁有善念真心、好的人品。

看到印度電影的崛起,一如既往的正能量,一如既往的貼近現實。雖然具有印度特色,但是部分內容卻貼近中國國情,為了孩子而拼命擠入與自己身份格格不入的上流社會,或偽造假證書想獲取貧困生資格,無論哪個國家的父母都為子女的就學擇校問題操碎了心。《起跑線》真的和中國很多家長很像了,為了孩子真的能付出很多東西,如果真的有這樣一個機會,我想很多家長都會做出裝窮人這個決定。一直以為希亞姆一家人是知道他們富人這個事實的,沒想到是真「蠢」,為了拉吉的女兒能上學,阻止別人偷,跳車訛人。

是校長,把教育做成了商業。最後那些認同的想鼓掌的家長都被制止下來,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我一直在努力做好一個爸爸做好一個老公,可是如果我做不好一個好人。」主旋律色彩有點濃,但是這是必然的結局。踮起腳尖融入看起來頂級的圈子,這個過程中伴隨虛偽焦慮不悅不適,還要放棄大部分自我,進到一個遭人睥睨的舊世界,卻能安然自在擁有珍貴的真善美,笑容歡樂唾手可得。

相關焦點

  • 《起跑線》好看嗎 講述貓爸虎媽與教育孩子的故事劇情
    有別於固有觀念中印度男人的形象,這部即將於4月4日上映的印度話題佳片《起跑線》中展現了一個印度電影裡罕見的暖父形象,愛老婆、疼女兒,堪稱印度「貓爸」。­  《起跑線》講述了溫情柔軟的「貓爸」和嚴厲霸氣的「虎媽」,為孩子就讀好學校而費盡周折,陷入教育困局的故事。影片用喜劇的方式對當地的教育環境、擇校問題進行調侃,同時反思、探討教育的真正意義。
  • 《起跑線》關注教育問題 擇校故事有了印度版
      印度電影憑藉真摯的情感、樸實的故事近年來在中國備受影迷好評。4月4日,由薩基特·喬杜裡執導,伊爾凡·可汗、薩巴·卡瑪爾等主演的印度電影 《起跑線》將在中國上映。
  • 《起跑線》講述了一對夫婦為了孩子教育問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看了電影《起跑線》,故事講述的是一對中產階級父母為了孩子能上私立幼兒園,不輸在起跑線上,然後通過搬家住高檔小區,找顧問做簡歷,各種費勁心思,結果還是落空了,這時顧問出了個主意就是讓他們利用學校招收貧困學生的名額入校。
  • 怎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非常豐富的時代,當前的社會競爭異常激烈,而知識和技能在競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領先一步,那麼如何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兒童從進入幼兒園開始有目的的系統學習,但是在這些繁雜的學習內容中,哪些是比較重要的呢?具備哪些能力才能更好地取得學業的成功呢?1. 身體與健康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學習。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古怪的命題
    印度有部電影,叫《起跑線》,影片講述的是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看得出,我們的孩子一生下來就站在了起跑線上。有的人說還要更早,從胎教開始。一群人在比賽場,站在同一條線前準備開跑,那條線是起跑線。
  • 影視賞析:《起跑線》贏在起跑線,輸在自己心!
    中國有一句很熱門的口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這條「起跑線」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中國人認為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具備強大的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機制中獲得先機與優勢。換言之,中國人認為,教育可以決定人的命運。
  • 《起跑線》印度人拍了個中國故事,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
    這部新片的名字叫《起跑線》該片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幼兒園開始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經歷。一聽到這個名字大家肯定就很清楚這是講什麼的,這樣的故事在中國每天都在發生,我們也常常說:「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
  • 作為父母,怎樣才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前幾天在和女兒同學的媽媽聊起孩子的寒假生活時,我突然想起了2018年看過的一部電影《起跑線》。這是一部印度電影,它延用了印度電影比較誇張的戲劇化的呈現方式來講故事。講述印度一個中產階層家庭裡丈夫拉吉和妻子米塔
  • 教育的現實問題,「一塊屏幕」教你「避坑」和站上起跑線
    」的故事再次進入大眾的耳朵,它講述了伊爾凡可汗飾演的時尚服裝店老闆拉吉和太太米塔為了讓孩子皮婭有個美好的未來,一家人從舊街市搬到了富人區,太太米塔為了要進入上流社會,勵志要讓孩子進入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兩人想盡方法,去學校培訓學習富人們的說話行為方式、學習富人們的時尚生活,但希望還是破滅了。
  • 怎樣進行小說的創作,如何對故事進行生動地講述
    常聽學習寫作的人這樣問:有人說寫小說就是編故事和講故事,那麼,要如何進行小說的創作,如何對故事進行生動地講述?要弄清楚這個答案,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小說是什麼?小說和故事有什麼關聯?小說是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對人物、情節和社會環境的具體描繪來反映生活。這種具體描繪就需要對通過一系列紛繁複雜的故事系列,塑造人物形象,為讀者展開一幅幅人生畫卷。一、小說中怎樣寫故事?
  • 《起跑線》:人生不止一條線!輸贏不止一個賽場!
    ,它向印度社會乃至整個亞洲提出了自己的質問:「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是不是偽命題?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起跑線?教育的本質是競爭還是成長?人生到底有多少根衝刺線?電影《起跑線》講述的是一對堪稱印度中產階級代表的夫婦拉吉和米圖,為了能讓女兒進入私立小學接受「貴族」式教育,一路各種折騰以應對校方招生手段,笑料百出但最終無功而返的故事。這個讓人笑淚參半的故事發生在印度的月光集市,服裝店老闆拉吉是個成功的生意人,為人處事頭腦靈活,妻子米圖聰明伶俐的,女兒皮雅乖巧聽話。
  • 攝影師告訴你如何用照片講述一個故事
    一張照片可以告訴你感覺、情感、故事、想法和信息,這些拍攝技巧都對講述攝影師所要表達的故事內容和攝影技巧有極高的要求。那麼,如何通過照片傳達故事內容、提高你的攝影能力。以下是一些用圖片講述故事的技巧:提前計劃對於攝影提前計劃,是通過願景傳遞故事過程的重要部分,你無法看到你的大腦不知道的東西。設計你的圖片故事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你的計劃應該包括 主題選擇 研究那個話題 構建您的主題 最後 計劃你的投籃 關於您要使用的圖片類型,請告訴您該消息。使故事成為一幅畫 你必須提前做好計劃。
  • 《起跑線》人生的起跑線有很多,但是始終都不要輸給自己!
    還有一部分人會想到其實起跑線應該說的就是高考那段路程吧!這些人認為高考就是人生的一條起跑線會改變很多人的命運,上了一所好的大學就代表以後一定會有好的出路嗎?還是說上了一所差的大學,我們就應該看低自己呢?
  • 一個有關人生起跑線的社會實驗
    它同時是一個大型社會實驗,追蹤這些孩子的成長,研究教育如何幫助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據介紹,試點以來,「山村幼兒園」項目逐步擴大,覆蓋了樂都區鄉村總人口的92%,迄今有8705個孩子受益。目前,樂都區3-6歲兒童中就讀於「山村幼兒園」的超過四分之一。他們多是家庭中第一代接受學前教育的成員。
  • 每位父母,都被《起跑線》中的問題折磨過!
    說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總有很多話要講。比如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個第一準則,又比如說費勁了全力在體制之中為孩子謀得一個公平。——沒錯,點點說的正是今天要給你們推薦的這部電影:《起跑線》。從《摔跤吧!爸爸》口碑票房雙豐收後,越來越多的印度片被國內引進,有阿米爾·汗的《神秘巨星》、薩爾曼·汗主演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口碑佳作。
  •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2-09 17:27 來源
  • 父母的焦慮,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
    此前,曾上映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講的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家庭為孩子選擇幼兒園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印度,但裡面的情節特別中國化,好像講述的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一對剛剛富裕起來的父母,想讓孩子去好一點的學校,但是呢,孩子多,好學校少,即使買了學區房,也不能保障孩子一定能進入好學校,孩子得參加各種培訓,家長也得接受各種面試,就算是有錢有關係,渾身的辦法都用上,入學的時候也未必如願。能給孩子創造好條件,無可厚非。可問題是,焦慮的家長,加上流水線一樣的各種培訓,真的能夠成就我們的孩子嗎?對此,我深表懷疑。
  • 鄧超反對孩子上補習班:不怕輸在起跑線,我要保存一個很好的等等
    這部犯罪片講述了由鄧超飾演的方木和高智商兇犯鬥智鬥勇的故事。一上映就口碑爆棚,超哥的演技也讓大家看到了他演員的一面。在接受採訪時,除了電影本身,鄧超也聊到了自己的家庭。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鄧超經常在微博上曬出孩子們的搞怪照片。
  • 《起跑線》:什麼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印度電影善於用幽默諧和的方式去直面的反應出社會各方面存在的問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部反應印度社會教育問題的優秀電影《起跑線》。《起跑線》是薩基特·喬杜裡導演執導的喜劇,由伊爾凡·可汗、薩巴·卡瑪爾等主演。該片於2017年在印度上映,今年4月在國內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