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現實問題,「一塊屏幕」教你「避坑」和站上起跑線

2020-09-03 淺擱之淵

小屏幕,大教育

兩年前的印度電影《起跑線》讓「孟母三遷」的故事再次進入大眾的耳朵,它講述了伊爾凡可汗飾演的時尚服裝店老闆拉吉和太太米塔為了讓孩子皮婭有個美好的未來,一家人從舊街市搬到了富人區,太太米塔為了要進入上流社會,勵志要讓孩子進入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兩人想盡方法,去學校培訓學習富人們的說話行為方式、學習富人們的時尚生活,但希望還是破滅了。

不光國外有這樣的問題,國內優秀紀錄片《驢得水》講述了一群想要在農村地方完成教育事業的教師的插曲故事。一直以來學校的待遇非常差,生活也是十分艱苦,但是這群老師卻是無憂無慮自得其樂。突然因為教育部突然要有特派員來檢查,大家都陷入了驚慌之中,起因是為了能夠多申報一點資金,他們假報了一位老師,叫做呂得水,其實他只是一頭驢的名字,故事也有所有人的擔心而開始發展。

電影院中卻體現著無數父母為孩子追求優質的教育殷切希望,可正如這小小的屏幕中講述的情節一樣,現實中仍然存在許許多多尚需解決的問題。這其中最為突出的有兩點:第一:「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孩子的學習環境始終是父母考慮的問題;第二:經濟是教育的支撐者,也是教育事業能走向遠方的保障。

「小學:前排同學吃粉筆灰的時代;初中:電視電腦廣播耳濡目染的時代;高中:全班共享一塊「大屏幕」奮筆疾書;大學:新型電子屏手寫、放映、互動一體。」

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一篇題為《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曾經刷爆朋友圈,說的是通過遠程教育的方式讓偏遠地區的孩子通過大屏幕直播,和城市重點高中的孩子一起上課、作業、考試,促進了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特別是在這次疫情中,遠程教育正在發揮著前所未有的作用,讓無數學子見證了科技的力量。隨著國家在教育上的經濟投入,遠程線上教育真正開始做到從資源共享到課堂互動,用科技突破地域空間的限制。

小淵認為教育的未來一定會網際網路化,這是必然的。所謂「網際網路+」就得「+生態」,教育是一個事關民生和國家未來的發展大方針,一切發展需求都必須回歸教育,為教育所服務。

智慧屏,未來教育

同樣,於2017年9月份發布的《人工智慧與生命》報告所認為:在教育方面,該研究強調虛擬實境、教育機器人、智能輔導系統和在線學習或學習分析技術將在未來15年內在課堂上佔據顯著位置。

其報告中具體提及:

1、虛擬實境

虛擬實境環境現在被用來允許學生與不同環境或對象進行交互,這些環境將會變得更加普遍和複雜,會讓學生們更多的沉浸在不同的學科並積極探索和開發愛自己的興趣愛好,並確定人生理想目標。

2、教育機器人

自從80年代樂高在頭腦風暴品牌下開發出第一個機器人工具包以來,許多類似模型已經被推出來甚至推廣到不同的學習領域。鼓勵學生創造和編程他們的機器人,同時發展邏輯和演繹思維以及創造力。後續結果證明教育機器人除了能激勵學生,還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彌補傳統課堂不足。

3、智能輔導系統

自動語音識別和處理等技術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智能輔導系統的發展打下基礎,這些系統已經從實驗室迅速轉移到實際應用中。這些技術能夠模仿教師,指導不同學科的學習和鍛鍊。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他們會提醒,根據錯誤或答案提供及時反饋,從而為每個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4、在線學習系統

其他在線教育模式在各級教育中的呈爆炸式增長,藉助人工智慧技術,這些學生得到評估的速度和準確率遠遠更高。

5、學習分析

事實上,目前人工智慧技術已經被用於分析學生的動機、行為和結果。這些研究的目的是發現學生最常見的錯誤,預測哪些錯誤有失敗的風險,並向他們提供實時的反應,從而形成學習交互性。

教育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教育文化興,國家興;教育文化強,民族強。通過科技來解決教育資源分布不公的問題,推動「教育平權」,解決的不僅僅是一個又一個家庭的脫貧問題,更大的意義在於讓邊遠地區的孩子公平、有尊嚴地享受到國家發展帶來的紅利,進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祖國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身處二十一世紀,小淵()認為:我們每個人必須儘可能掌握好科技的方向和力量,未來的科技不僅僅是一塊屏幕這麼簡單,學會運用科技的力量,讓老師上課方便、高效,讓學生學得輕鬆、有趣。

相關文章推薦:


相關焦點

  • 揭露教育現實的印度電影——起跑線
    自從2018年以來,黑仔才開始慢慢的接觸了印度的電影,才了解到原來電影可以如此自然的揭露社會現實,就2018年來講就有較多具有影響力的電影,比如《神秘巨星》、《廁所英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而今天要聊的是一部與教育現實相關的印度電影——起跑線。
  • 芬蘭教育 | 起跑線上的「差異」與「平等」
    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才是真正的「起跑線上的平等」?一、起跑線上的"差異"與「平等」提到起跑線,首先要弄清:人生是一段百米衝刺,還是一場馬拉松?如果是百米衝刺,你起跑快一點、早一點,確實能讓你贏的機率變大。可人生偏偏是一場馬拉松,從小學入學到大學畢業,你要跑16年,甚至更多年。站在起跑線上的每個孩子,必然有差異:一是家庭條件、家庭教育理念的差異;二是兒童自身成長速度的不同、個性的差異、學習能力的差異。
  • 教育最大的謊言之一: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界揠苗助長的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超前教育的提出知道提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口號的是誰嗎?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他們把教育比喻成賽跑,誰贏在了起跑線就會贏在終點。這一系列的問題就讓他們焦頭爛額。雖然超前教育是培訓機構的噱頭,但不可否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父母的焦慮。但是焦慮之下的超前教育,勢必會枉顧孩子的身心發展。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紀錄片《沒有起跑線》告訴你香港的教育有多拼
    TVB的紀錄片《沒有起跑線》相信有部分家長也都看過了,畢竟涉及到了孩子的教育問題,看完之後感覺最深刻的就是,孩子也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以前的孩子是無拘無束成長,現在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怕輸在了起跑線上。興趣班,階級教育,這些詞語,家長們是不是很熟悉呢?
  • 88人考上清華北大,一塊屏幕真有那麼神?
    葉楓還記得,老師們還常常鼓勵他們說,你們和七中的同學用同樣的教材,上一樣的課,沒有理由比他們差。在老師的描述裡,他們仿佛通過網課與七中學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但實際上,中考錄取分數的差距,令七中學生與他們之間原本就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到底在哪裡?
    極限男人幫走進學校,向參加誓師大會的高三同學們問了6個關於「人生起跑線」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跟父母有關的,如果題目裡的情況符合就可以前進6步,回答「否」則原地不動。第一問:你的父母都接受過大學以上教育嗎?一部分學生自信地走出來,臉上掛著藏不住的微笑。
  • 買房須知:教你如何避坑,買房知識詳解
    買房須知:教你如何避坑,買房知識詳解 來源:吉屋   發布時間:2020-12-18
  • 太現實了!《起跑線》這部暖心的印度電影給了我太多的感動
    爸爸》到《神秘巨星》,從《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再到現在的《起跑線》,印度電影在家庭話題上不斷提升,以小見大,用小人物的故事巧妙的勾勒出一個社會的現狀。尤其是在今年4月4日在中國上映的這部豆瓣8.1分的《起跑線》,很真實也很現實,它折射出了當下家長的現實焦慮。影片有笑點有淚點有感動,有些場面會令你發笑,但喜劇後面更多的還是讓人反思和引起我們的共鳴。
  • 《起跑線》關注教育問題 擇校故事有了印度版
    4月4日,由薩基特·喬杜裡執導,伊爾凡·可汗、薩巴·卡瑪爾等主演的印度電影 《起跑線》將在中國上映。該片故事風格諧趣,印度父母拉吉和米塔為給女兒擇校鋌而走險,假扮窮人騙取入學名額,為的是給孩子一個更好的人生起跑線。擇校本是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為達目的卻不擇手段,如此荒誕的情節不禁令人反思擇校熱下的教育本質。
  • 你還相信「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教育口號嗎?
    魯鵬程原創文章,選自新書《教孩子,別好心辦了壞事》(修訂版),新華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和作者信息。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早教,甚至從孩子學會說話那天開始,就教他識字、算數、學英語……很多上小學,甚至是上幼兒園的孩子幾乎失去了玩耍的時間,雙休日和假期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不是鋼琴班,就是舞蹈班,不是奧數班,就是英語班……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真可謂不惜血本、煞費苦心。
  • 從何時起,你家多了一塊屏幕?
    一塊屏幕的新角色魏強北漂多年,獨居、單身、996、標準打工人,一貫信奉極簡原則,即能不布置就不布置,公寓裡除了電腦和手機看不到多餘的電子產品。數月前某個加班歸來的晚上,忘了手機,家裡甚至連塊能看時間的表都沒有,正沒計較之處,發現了一塊額外的屏幕,由朋友贈送、落灰許久的智能屏,才解了次日上班的燃眉之急。
  • 超三百所學校開設網課班 一塊屏幕推動教育普惠
    教室中多了一塊屏幕:屏幕的另一端,名校成都七中的老師正在講解課文;這一端,鹽邊中學的同學們則在認真聽講,並不時在課本上劃下重點。像這樣通過直播技術引入優質教育資源的授課方式,已經成為了實現教育普惠的新途徑,正在走進越來越多的鄉村和山區課堂。9月2日,網易公益教育項目籤約儀式在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中學舉行。
  • 「同上一堂課」大水漫灌:我們與未來教育,不是一塊屏幕的距離
    智慧君在線訪談了全國10餘所學校,同時採訪了包括校長、教師、家長、教育專家、資深教育媒體人、在線教育企業負責人等20餘位,一起來聽聽他們對「一塊屏幕」的反饋。 大水漫灌,小學成「空中課堂」重災區 「同上一堂課體現了『三全』:一是內容指向人的全面發展;二是學段涉及了小、初、高全學段;三是做到了資源輻射全覆蓋。
  • 贏在起跑線上的父母——淺析影片《起跑線》
    願兒女能上好學,事業有成,幸福生活,是每個父母心中最大的願望。從小時候開始,教育兩字,在父母心中比例最大。每個父母都希望小孩能接受最好的教育,上最好的學校,和最厲害的同學做朋友。在中國,就有很多父母為了小孩能上好的學校,不惜花光所有錢去給所謂的贊助費,目的就是為了小孩能在起跑線上比別人跑快一點。印度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其實教育問題最嚴重,可汗這個時候站了出來拍了一部影片為小孩的教育呼聲。《起跑線》中的一對父母,男的是服裝店的一個老闆,賺了些錢,所以家庭情況還是挺樂觀的。而美麗的妻子,就在家裡相夫教女。
  • 印度電影《起跑線》,提出教育的起跑線由誰來定義的問題
    01印度2018年有一部電影——《起跑線》,講的就是關於一個印度普通家庭為了爭奪孩子教育的,所謂的「起跑」優先權,而絞盡腦汁的用盡手段和其間陷入的種種困境。學區房,私立名校,徹夜排隊求入學報名表,學校對孩子的面試筆試,甚至充分利用一些關係手段,千方百計佔用貧民區的入學資源等等。
  • 你不知道的,《一塊屏幕改變命運》的背後
    而後熊丙奇的《真是一塊屏幕改變命運嗎?貧困地區學生上北清歸功於在線教育?》一問認為:把貧困地區學校學生上北大清華,全部歸於在線教育的成功,是不妥當的,甚至可以說,最主要的功勞是國家的扶貧定向招生政策。於是事情出現反轉。因此,引來了不少有關教育話題的熱議。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石家莊教育扶貧探訪:讓孩子們站在同一起跑線
    石家莊教育扶貧探訪:讓孩子們站在同一起跑線     贊皇二中的學生宿舍,擁有大學宿舍難得一見的獨立衛生間,學生的被褥都是學校統一配發的。
  • 無論出身於否,讓你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方法
    想法很好,但如果你要是按著老一套的教育模式去教育,你的孩子不會成龍,也不會成鳳。時代在變,世界在變,你不變就會被淘汰。你被淘汰了,自然孩子也會被淘汰。那如何把孩子培養成龍和鳳,我覺得有兩點非常重要。首先你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未來感的孩子,再就是教給孩子學校不教的東西。只有這樣,不管出身與否,都能贏在起跑線上。
  • 印度的《起跑線》,教育的起跑線由誰來定義
    2020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國內的高考、中考在經歷了接踵而至的疫情、時間延期、高溫、暴雨等,各種困難不易和突發情況後,終於圓滿結束。又一批孩子,共同站在了起跑線上,在其仍尚顯稚嫩和青春的人生裡,經歷了也許是第一次重要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