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每個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難免會遇上孩子不寫作業,不聽話,耍脾氣的時候,這個時候許多家長會選擇理解孩子只是心情不好,讓孩子玩會兒在寫作業,但是指望著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孩子不一定會理解,我們應該分析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寫作業?
學校老師管不住
這是我國非常普遍的一種教育現象,對於孩子不寫作業,老師真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老師們站在輿論的風口,碰上孩子不聽話也只能通過叫家長來解決,最多讓孩子罰站著上課,偶爾打個手板心都生怕打重了孩子回家告訴家長,老師體罰學生。如此一來學生也便有了依仗,他們認為老師的懲罰對於自己來說沒什麼用,做不做也沒有關係,就直接不做作業了。
家裡人寵壞孩子
孩子為什麼會有恃無恐?那無非就是因為他就算不寫作業,老師也不敢做出什麼重的懲罰,家長寵著自己更是隨著自己的性子來。我們都知道學習都是非常辛苦的,所謂的學習使我快樂,那不過是網絡上所謂的雞湯罷了,再快樂的學習該寫的卷子該練的習題也不會少,沒有哪個孩子成天面對著這些枯燥乏味的習題考卷的時候不會感到煩躁。
家長缺乏威嚴
家庭教育不是一味的「理解」,指望孩子「互相理解」,純粹是胡來,曾經欣媽也嘗試過這樣的「理解教育」,在半個月內的收效甚好,孩子也願意聽,願意在玩耍過後自覺寫作業,但是時間長了孩子就愈發的「放肆」,他們前段時間所謂的聽話仿佛就是在試探家長的態度一般
家中父母如果不是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的搭配的話,缺乏了一個有威嚴的家長管這個孩子,或者說這個唱黑臉的家長長期缺乏孩子的教育,便會讓孩子養成不做作業的壞習慣,因為沒有人能夠管教的住他們,他們有恃無恐。
得出結論
無論是上面的哪種原因,追根究底就是因為缺少了一個讓孩子「敬畏」的具有威嚴的人,當然這個人可以是爸爸媽媽, 也可以是爺爺奶奶,只要能夠鎮壓的住孩子,讓孩子認真聽話即可。那麼當孩子已經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時,家長們又該如何妥善處理孩子不做作業的問題呢?
家長們可以這樣做
了解孩子
1.孩子是不想做還是不會做?
如果孩子不想做的話,家長們可以和孩子交流,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想做在作出如何處置的決定。如果是不會做,那麼家長就應該讓孩子先把會做的題做完,不會做的題目家長也不要責怪孩子,家長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查詢題目的做法,和孩子一起做題。
對孩子做作業的時間做一個記錄
在了解孩子完成作業需要多久時間後,給孩子的作業都定好完成時間,以免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心二用,開小差
3.了解孩子的性格
如果孩子是一個急性子,那麼他就很容易心急的隨意應付作業後可以有時間玩,家長們就可以看和孩子,讓孩子體會一下到底是做作業沒有後顧之憂地玩來的開心,還是擔心受怕著隨時被家長發現作業是應付了事地玩開心。
建立家庭威望
先禮後兵、以理服人
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的事情大可以不必一經發現就動手打罵孩子,可以先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自己去彌補自己所做的錯事,如果孩子不聽,在採用家長自己的手段建立威望,讓孩子知道一家之主並不是他。
2.建立威望的家長也要說到做到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明示出一個獎懲表,家長要想讓孩子信服你的大前提一定就是說道說道,該給的獎勵一定不能吝嗇,該懲罰的時候也一定不能手軟,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情和作對事情都是有獎勵和懲罰的。
讓孩子知道自己這個年紀該做什麼
每個人都有每個年齡段該做的事情。家長們的職責便是好好工作賺錢養家,孩子們的首要任務自然 就是努力學習,如果孩子哪一天不想學習了,或者出現了厭學的心理,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去工廠做做暑假工體驗一下錢到底好不好賺。
欣媽說
教育孩子一定不能一味的「理解」,指望孩子「互相理解」。孩子終究是孩子,他們的心智尚未成熟,家長講的許多道理孩子他們根本無法理解透徹,那麼就更別說認真遵循結帳的道理了,家長該嚴厲的時候還要要嚴厲一點,才能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我是欣兒媽,一個立志為大家帶來育兒好文章的寶媽,喜歡我的話就關注我,幫忙點讚轉發文章支持我吧!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