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說慌,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來教育他們

2020-12-20 寶寶知道

我想孩子們不是喜歡撒謊,因為他們並不理解撒謊真正的含義,我想孩子們應該只是想逃避不敢面對,所以才會這樣的。

但是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學會不再逃避,勇敢的去面對,做一個講文明正直的好孩子。

不僅需要從現實中來教育孩子,更多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故事喲。

以前也說過我們家兩個寶貝,都有說過慌話,比如大寶貝為了自己的小心思選擇了說謊,比如小寶貝害怕面對承擔自己的責任,所以選擇了說謊。

記得有一天我拿了快遞迴來,當時我並沒有拆開,只是隨手放在了桌子上,後來我的兩個寶貝從學校回來之後看見了,他們兩個竟然偷偷的把快遞打開了,其實想來這也並不是什麼大事,可是當我問他們的時候,他們倆竟然都不敢承認。

我說是誰把快遞打開了,他們倆都不說話,我說你們倆到底是誰把快遞給媽媽打開的,實話實說,結果他們倆竟然互相推脫了,甚至最後都說不知道,這個時候還讓我著實有點生氣了。

我說你們倆最好說清楚喲,不然媽媽真的要生氣了,他們兩才很不好意思地低著頭說他們兩一起打開的,我說為什麼不跟我說實話?兩個孩子都說因為害怕媽媽生氣,我說你們在害怕媽媽生氣的同時有沒有想過?打開之前提前問一下媽媽,這件東西可不可以打開?如果這是不可以打開的東西,你們打開了又該如何呢?他們倆都沒說話只是低下了頭而已。

當時真的很想生氣,但也不想多說了畢竟不是一件大事,誰知道晚上的時候我們家的小傢伙竟然又跟我撒謊了,我們家的小寶貝就是一個吃貨,所以對吃的他毫無任何的抵抗力,所以我就得管住他的嘴,也是為了他好。記得那天總共有十個巧克力,我說你們兩隻能一人吃一個,誰知道我們家小寶貝貪吃,竟然多吃了兩個,我就說到底是誰吃掉的,他們倆都不說話,我說,到底是誰吃掉的?大寶貝說我根本就沒吃,我就吃了一個,小寶貝也說我就吃了一個是爸爸吃掉的,我說你們說的是實話,他們紛紛點頭說是,其實心知肚明,是我們家小寶貝吃掉的,於是我就很生氣的說你爸爸回來了嗎?你的爸爸都沒有在家裡他是怎麼吃掉的,小傢伙感覺我要生氣了才實話實說,是他自己偷偷的多吃了兩個,因為害怕媽媽生氣,所以就不敢說。

我只能說我當時表示很無奈,他們總是害怕然後選擇逃避,可是我已經告訴過他們,他們越是這樣說謊我越是會生氣啊,為什麼不改呢!

每天光用嘴巴說各種大道理,各種各樣的話都告訴他們了,可是似乎效果並不大,於是我也只好每天都通過故事的形式來告訴他們了。

這一開始和他們說的故事便就是『狼來了』的故事了,我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給他們提問問題,我問他們,你們說這個小男孩做的對嗎?他們倆異口同聲的說不對,那這個小男孩到底錯在哪裡了,他們說小男孩不該狼沒來還說狼來了,小男孩在說謊,那最後小男孩得到了什麼樣的後果呢?寶貝紛紛的說小男孩的羊全被狼吃了。

我看了看他們告訴他們,這就是撒謊的結果,所以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不可以撒謊。

後來還和他們說了一個故事『匹諾曹的故事』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木偶奇遇記裡面的,主要就是說了這個匹諾曹的遭遇,最終匹諾曹選擇了撒謊,可是他每次撒謊的時候,他的鼻子就會變長,每說一次煩他的鼻子就會變得更長,最後匹諾曹不想讓自己的鼻子越變越長,於是開始做一個愛幫助人善良的好人,就這樣,他的鼻子也沒有再變長了。

我就告訴兩個寶貝,如果你們在愛說謊的話,總有一天你們不僅鼻子會變長,將會沒有任何人與你們做朋友,你們永遠都會孤單,沒有任何的朋友的,大家都會覺得你們是最醜的,不願意和你們交朋友嘍。

我們家的兩個寶貝最怕害怕的事情就是沒朋友,聽到我這麼說也是很害怕的,他們便在那裡說我們再也不會說話了,我們一定改正。

孩子畢竟還小,所以從小的時候給他們,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有些時候,孩子並不是存心要說謊的,他們只是不敢正確的去面對,而當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然後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跟孩子們說一說撒謊有哪些壞處,我們應該做一個文明的好孩子。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荷花開&)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用「西方教育模式」講童話,讓故事更有「教育意義」,孩子更愛聽
    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都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家長們往往都把童話當作是孩子教育的啟蒙。於孩子而言,童話故事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本教材。很多人都會覺得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只是一種消災解悶的方式而已,但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孩子在童話故事當中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並且在相應的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
  • 【就地過年】故事------《愛講故事的孩子》
    愛講故事的孩子年前,「燕子姐姐」碰到了一件讓她有點想不通的事,有一個說話結巴的孩子,非得跟她學講故事。燕子姐姐是銅鑼灣故事培訓班的一位老師,也是縣民間文藝家協會的秘書長。開始幾堂課,大家圍坐一團,主要是介紹講故事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事項,接著燕子向孩子們推薦了幾個適合過年期間講的故事,邊示範邊讓他們一個接一個坐在位置上講。輪到軍軍的時候,燕子突然發現這個孩子說話有點結巴,加上一緊張,竟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下來。其他孩子馬上「轟」地一下笑了起來,軍軍的一張臉瞬間漲得通紅。
  •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沒有出現斷層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無數燦若星辰的名人,他們中有將軍、謀士、皇帝、詩人、作家、畫家……他們流傳下來很多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中國的孩子和家長是幸運的,因為這麼多的名人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方面都做出了榜樣,見賢思齊,中國人骨子裡透出的文化底蘊是其他任何國家都比不了的。
  • 教育和母愛——讓我們和孩子通過《媽媽我愛你》一起來討論
    當然書最主要的是能吸引孩子,讓孩子能讀下去,名著雖然更有用,但讓小學生去讀,實在太強人所難了。《淘氣包馬小跳》系列能吸引孩子,首先是作者的寫作角度更貼近孩子,以孩子的視角寫作,更符合孩子的心理,讓孩子讀來更有代入感。其次書的內容沒有說教的痕跡,都是在講故事,講孩子身邊發生的故事。馬小跳就像孩子班級裡面的某個同學,他的父母,他的同學,他同學的父母,就像我們身邊活生生的人。
  • 如何將睡前故事講得有「教育意義」?
    童話故事,從各方面綜合評比來看,都是最適合幼兒時期的孩子去閱讀和欣賞,同樣我們也能發現,童話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是更強大的,幾乎不必家長們的可以營造機會,孩子就會主動的喜歡上奇妙童話世界。  而不論是什麼種類的書籍,我們站在教育的角度來看,目的都是孩子能夠從中得到積極正面的感悟,童話世界很美好,向我們傳遞著真善美的優秀品質,完全能夠起到引導孩子塑造良好品格的作用。
  • 從容有趣地講故事,馮侖在故事中引發我們的思考
    馮侖說,他從不教育孩子,就是愛跟孩子聊聊天。面對孩子,馮侖是會講故事聊天的家長;而經營企業,馮侖是會講故事的老闆;演講或寫書,馮侖是會講故事的「商界思想家」。,他們就是喜歡聊聊,他給孩子一些認知的大方位,既定了大方位,讓孩子在外來信息與內心認知出現偏差時,能通過自身反應,具備自己選擇接受或拒絕的能力。
  • 如何跨越給孩子講故事時遇到的坎兒?專家來支招!
    所以父母跟孩子講故事的時候,應該是以一種彼此都覺得舒服的方式來進行,才是最好的。什麼是舒服的方式?就是家長不覺得為難。很多家庭說:「我要去學著像海豚姐姐那樣,用非常具有個性化的聲音來講述這個故事」,就像我們講《愛打嗝的斑馬》的時候,有很多媽媽能夠很形象地把打嗝的聲音模擬出來,可是有的家長就是不會打嗝,所以很擔心自己講不好故事。
  • 用繪本為孩子講出生時候的故事,讓他們感受媽媽的愛和珍視
    當媽媽盼望著寶寶時,寶寶也在努力尋找著媽媽,感謝這奇蹟般的親子緣分,對於生命的誕生,我們應永懷感恩之心。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問過你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如果孩子還無法懂得科學的孕育知識,就通過下面這本既神奇又溫暖的繪本,和寶寶講一講他出生的故事吧。
  • 如何給0-3歲孩子講故事|家庭教育100講「33」
    愛因斯坦說給他講故事吧,這位媽媽依然纏著愛因斯坦,討問教導兒子數學方面的問題,愛因斯坦說如果你想讓孩子聰明就給他講故事,如果你想讓他擁有智慧,就給他講更多的故事。從這上面兩個故事,我們看到了故事所擁有巨大的魔力,他可以救命,還可以讓人變得聰明,那還有什麼好處?我們為什麼要給孩子講故事呢?
  • 又一位主持人去給孩子講故事,村長李銳推有聲故事「村長講故事」
    極客爸爸發現給孩子講故事似乎比做主持人更有趣,繼光頭凱叔之後,「村長」李銳也在日前推出了有聲故事品牌「村長講故事」,主要包含童年故事、親子教育和隨手暢聽三個板塊,故事內容包含哄睡故事、經典童話、繪本、成語、名著、詩歌等內容
  • 讓孩子學會愛 教育愛的八種方法
    比如:帶著孩子去逛街,看到有乞討的人,給他們幾元錢;有些地方發生了自然災害,主動帶著孩子為災區人民捐款;看到路邊的流浪貓,把自己手上的食物給貓吃;等等。這些都是在給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愛的教育,在父母的愛的感染下,孩子碰到這樣的問題,也會用父母的方式來做,這就是一種愛的教育、愛的傳染。
  • 《我們的故事--講給孩子的人類歷史》致家長
    關於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一點歷史知識,我不想多說,因為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肯定已經從很多渠道了解了讓孩子知道一點歷史知識有什麼好處。坦白地講,目前市面上的一些負責任的出版社和良心作者所創作的兒童歷史讀物已經把歷史講得很好了,但是一套面向孩子的歷史書就僅僅只能講史實嗎?
  • 給孩子講牛頓的故事,不要講那個蘋果,要講風車
    這一期內容,聊一下牛頓的故事,父母應該給孩子講哪個。牛頓的故事中,蘋果落在頭上的這個,名氣最大,負責任的父母幾乎都會親自講給孩子聽,然後,一代一代往下傳。父母當然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故事。那,今天我們就來問一下,牛頓這個蘋果的故事,足夠好嗎?如果通過這個故事,是讓孩子養成愛觀察的好習慣,那麼,坐在蘋果樹下,等著蘋果落下,這實在算不上值得推崇的觀察方式;如果通過這個故事,是讓孩子養成愛問為什麼的好習慣,那麼,當牛頓問:蘋果為什麼是落向地面,而不是飛向天空?
  • 每天忙得雞飛狗跳,你還在給孩子講故事嗎?
    所以說,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我們在孩子的教育上決不能偷懶。除了父母的言傳身教,講故事、讀書可以將一些生活道理,以孩子更容易接受的角度教給他,從而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孩子一生下來猶如一張白紙,我們給他們灌輸什麼,他們就接受什麼。好的習慣當然也是越早培養越好。如果等到上小學寫作文憋不出來的時候再著急就晚了。馮德全的早教書籍說提到「所有的孩子生來都是天才,但絕大多數的孩子在他生命的最初及幾年裡,天資被磨滅了」。儘早讓孩子接觸閱讀,能讓你的孩子早慧。
  • 給孩子講故事,你怕了嗎?
    ,從孩子能坐起時就開始購置繪本等各類故事書,而親子共讀的理念也隨之更為廣泛地走進家長的心裡:當孩子晚上躺在床上時,我們會拿出故事書講幾個故事來當作他們睡前的安眠曲;在書店的兒童區,我們會席地而坐捧著繪本給孩子讀……這不論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是國人的文化意識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
  • 越小的孩子越難講通道理,教育女兒,可以從改編童話故事開始
    電影中一家人被抓到納粹集中營,爸爸為了不給孩子的童年造成陰影,就對兒子說,集中營裡發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遊戲,只要不違反遊戲規則,就能獲得一部坦克。就這樣,孩子在恐怖的集中營中生活,卻依然快樂,直到獲救時,心中都充滿愛和希望。
  • 會講故事的孩子邏輯性更高,想孩子講好故事,「故事地圖」能幫忙
    在孩子看故事之前,你可以跟他先提出要求:"等下你看故事之後,要先告訴我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裡面出現了哪些人物?故事發生在哪個地方?"當孩子在闡述的時候忘記了或者漏掉了一部分,家長可以先不打斷孩子,等他說完之後幫他總結,讓他再看一次,然後把漏掉的再重新補說出來,最後再讓他完整地把故事複述一次。
  • 孩子每天睡前要聽故事,但你真的會講故事嗎?
    我們常常會在電視劇中看到這樣一幕場景:父母坐在床邊,手裡捧著書本,聲情並茂地給孩子講起了故事。待孩子慢慢睡著後,父母再輕輕放下書本,幫孩子捏好被角,關上燈慢慢離開……這樣一幕場景讓人感到溫馨又熟悉。即便是在各種聽書APP、視頻APP層出不窮的今天,不少父母出於對孩子教育的重視,還是選擇了自己給孩子講睡前小故事。
  • 超級故事爸爸的「講故事」秘籍:如何給不同年齡段孩子「讀書」?
    隨著科技的發展,父母和孩子一起看書,給孩子講故事的時間越來越少,更不要說有什麼好的秘籍了!實際上將孩子送去各種的興趣,花那個閒錢還不如多陪孩子讀幾本書,給孩子多講幾個小故事。上個周末,有位媽媽講到自家孩子愛讀書,眼神都是光:"我家孩子可愛讀書了,老讓我帶他去圖書館。"
  • 講道理不如說故事,逼迫學習不如遊戲力,讓孩子愛上讀書一本書
    買書如山倒,孩子看書如抽絲。拿起書就犯困,孩子就不愛看書,怎麼辦!有一套叫《寫給兒童的傳奇故事遊戲書》會讓我們輕鬆帶孩子走向美好的童話世界。別著急,這本書,還是一本孩子愛不釋手的「遊戲書」。首先我們一定要說說,這本書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孩子和父母一起來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