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學術圈也牽涉進來,IEEE官方承認限制華為專家審稿

2021-01-11 時代財經

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自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後,華為「處處受限」,甚至連學術圈也牽涉進來。

5月30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簡稱IEEE)在其中文官網發布一份中英文聲明,就美國貿易限令對IEEE的影響作出正式回應。

IEEE在聲明中指出,「美國政府的法規限制了華為公司及其員工無法參與IEEE一些通常不向公眾開放的活動,包括一部分的出版物的同行評議和編輯過程,而IEEE需要合規。」

「作為一個在美國紐約註冊的非政治性,非營利組織,IEEE必須遵守美國及其他地區管轄權內規定的法律義務,遵守這些法規能保護IEEE及其志願者與全體會員。」

不過,IEEE同時強調,包括華為員工在內的所有IEEE會員,都可以繼續正常保持個人及企業會員資格,並行使投票權;正常訂閱、訪問IEEE的數字圖書館並閱讀IEEE其他出版資料及文獻;正常提交技術論文並正常進入發表審核流程;正常參加並出席IEEE贊助的學術會議及活動,並可以贊助或接受IEEE的獎項。與華為有關的會員還可以正常參加商務、後勤和其他會議,包括參與學術大會的策劃。

IEEE這份聲明的標題強調,「美國貿易限令對全球IEEE會員影響輕微」。目前,已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IEEE會員就此提出抗議。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IEEE Fellow(IEEE會士)周志華在微博上直言,這是赤裸裸地(政治)幹涉學術,其進一步表示,該事件損害的並不是華為。「它禁的是華為專家為期刊提供審稿服務。打個比方,花園的花大家都能看,現在華為被禁止無償義務澆水施肥,損害的是國際學術社區。」

與此同時,作為IEEE會員和IEEE旗下期刊編委,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海霞發表聲明,並給IEEE候任主席福田敏男寫了一封公開信。

張海霞在聲明中表示,IEEE禁止華為專家參與期刊審稿遠遠超出了一個學術人可以接受的底線,因此申請退出其所在的兩個IEEE期刊編委會。

據了解,IEEE下一任主席福田敏男是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面對美國的持續打壓,華為5月29日向美國法院提交簡易判決動議,作為其挑戰美國《2019 財年國防授權法案》(2019 NDAA)第 889 條合憲性行動的一部分。同時,華為還呼籲美國政府停止動用國家機器來打壓華為,因為這無益於網絡安全。

以下是IEEE中文聲明全文:

IEEE聲明

IEEE將針對近期美國出口管制條例(以下簡稱「EAR」)的增加名單做出回應,同時進一步闡釋EAR對全球範圍內(包括中國地區)IEEE會員的影響。

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負責管理和執行 EAR的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簡稱「BIS」)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68個附屬公司(在以下段落中統稱為「華為」)加入限制名單。見EAR第744部分的第4號補充內容。違反EAR的行為將受到重大的民事或刑事處罰,包括罰款或監禁。

一直以來,IEEE致力於向其會員、志願者和整個專業技術組織提供廣闊的學術活動平臺和幫助。其中,IEEE每年在全球舉辦1900餘場專業技術會議,並在IEEE Xplore上提供超過480萬份文獻資料。而這些服務始終保持對所有會員開放,無論他們來自任何企業。

在提供這些服務時,(作為一個在紐約註冊的非政治性,非營利組織)IEEE必須遵守美國及其他地區管轄權內規定的法律義務。遵守這些法規能保護IEEE及其志願者與全體會員。

相關美國政府的法規限制了華為公司及其員工無法參與IEEE一些通常不向公眾開放的活動,包括一部分的出版物的同行評議和編輯過程,而IEEE需要合規。

然而,所有IEEE會員,包括華為員工,都可以繼續正常保持IEEE個人及企業會員資格,並行使投票權;正常訂閱、訪問IEEE的數字圖書館並閱讀IEEE其他出版資料及文獻;正常提交技術論文並正常進入發表審核流程;正常參加並出席IEEE贊助的學術會議及活動,並可以贊助或接受IEEE的獎項。與華為有關的會員還可以正常參加商務、後勤和其他會議,包括參與學術大會的策劃。

華為及其員工可以繼續成為IEEE標準協會的成員,包括正常獲得或行使會員的投票權;正常參加IEEE標準制定會議,提交新的標準提案,參與標準技術提案的公開討論。

如果美國政府對EAR在同行評審方面的應用做出進一步闡釋,IEEE將進行相應的調整。

我們為IEEE全球的會員在世界各地開展的工作而感到自豪。IEEE將繼續致力於推動技術創新與進步,為人類社會謀福祉。

相關焦點

  • ieee限制華為相關專家參與審稿 ieee是什麼組織機構
    ieee限制華為相關專家參與審稿 ieee是什麼組織機構  今日,一封郵件傳遍了學術界:IEEE禁止華為的同事擔任審稿人或編輯。  IEEE全稱「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成立於1963年1月1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在全球 160 多個國家擁有 430000 多名會員。
  • IEEE官方確認限制華為審稿:為保護會員,必須遵守美國法規
    IEEE官方確認限制華為審稿:為保護會員,必須遵守美國法規 作者:機器之心 發布時間:
  • IEEE突然宣布解除對華為編輯和同行評審活動的限制!
    官方突發聲明宣布解除對編輯和同行評審活動的限制。【圖:英文官網聲明:https://www.ieee.org/about/news/2019/statement-update-ieee-lifts-restrictions-on-editorial-and-peer-review-activities.html
  • 限制華為的IEEE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近日,IEEE限制華為事件,鬧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就在5月30日,IEEE更是在其中文官網發布聲明承認了限制華為員工的參與審稿,又一次引發了大量討論。相信很多人都會跟我一樣有著同樣的疑惑,這個叫做「IEEE」的協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又為什麼可以限制華為呢?
  • IEEE你不仁我不義你不需要我,我也不需要你
    「IEEE下令清理華為系審稿人」的消息在中國網友中引起廣泛關注。消息顯示,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在一封郵件中,禁止華為員工作為旗下期刊雜誌的編輯和審稿人,拿過華為科研經費的也不能作為審稿人。郵件被曝光之後,立即在學術圈引起軒然大波。
  • 如何看待IEEE官方聲明「學術禁令」?IEEE此舉究竟會造成什麼樣的...
    而隨後,早間 10 點左右,IEEE 消費電子協會標準委員會主席袁昱在與《財富》的電話採訪中解釋稱,與大眾的認知相反,IEEE 是在盡最大努力幫助和保護華為與 IEEE 的合作關係。並指出,對華為員工的影響僅僅是不能在審稿階段看到將被拒稿的論文而已。他同樣聲明,今天他的回答只代表個人,不代表 IEEE 官方。
  • IEEE宣布解除華為限制!這個機構是幹什麼的?與中國有怎樣的聯繫?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下簡稱「IEEE」)旗下的通信學會(Communications Society,ComSoc)日前一份內容有關「禁止華為員工作為旗下期刊雜誌的編輯和審稿人」的郵件被曝光,引發軒然大波,一些中國網友評論稱:「原來知識是有國界的。」
  • ...十家學會聯合發布《關於 IEEE 限制正常學術交流事件的鄭重聲明》
    中國十家學會聯合發布《關於 IEEE 限制正常學術交流事件的鄭重聲明》 站長之家(ChinaZ.com) 6 月 3 日消息:據中國通信學會網站消息
  • 上海這名教授:獲一項全球殊榮,成為全球排名前1%的頂級審稿專家
    其中,上海大學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王生浩教授被評為"交叉學科"ESI研究領域的"Publons同行評議獎"(全球排名前1%審稿專家,即1% Top Peer Reviewer Award)。,也是國際學術圈對上海大學"雙一流"國際化建設工作的肯定。
  • 為何我在德國讀博畢業後,選擇毅然離開學術圈(中)
    學術圈怪象我一直很懷疑自己是否對德國學術圈的期許過高,但在我的理想國裡,學術圈應該是公平、客觀和不阿的。然而,讀博的那幾年讓我徹底承認了自己這一想法的幼稚——或許最終奇怪的不是學術圈,是我自己。1.生根蒂固的裙帶關係學術圈是一個裙帶關係很嚴重的地方,至少在我的專業裡是這樣。每次一到文章投稿時,大家總是琢磨是否可以邀請到某個大牛掛名文章或得到熟悉的主編來提高過審率。高質量的期刊和學術會議都採用雙盲審稿,即投稿人和審稿人互不知道對方姓名。
  • 華人首次當選IEEE主席,履歷有一亮點,該組織曾對華為發布禁令
    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前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數字視頻和人工智慧領域專家、前微軟副總裁、前百度總裁張亞勤,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都是IEEE會士(IEEE的40多萬註冊會員中,只有不到7000名會士)。2019年5月,IEEE向旗下刊物的主編提出這樣的要求:禁止來自華為的同僚擔任審稿人或編輯,隨後在其中文官網上發表中英文聲明,承認發布禁令。
  • 國內審稿專家為何近乎敷衍?
    每次收到的評審意見千差萬別,而且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專家的評審意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隨即不由得做些比較。比較得出的基本結論是:歐美國家專家的評審意見詳盡具有更大參考價值,臺灣地區的同行評審專家次之,大陸專家的評審意見最為簡省。文後附上幾篇評審意見(所列大陸專家評審意見還是相對較好的),看看便知,一目了然。 我曾與編輯同行討論關於國內專家審稿的問題。
  • 從華為的IEEE Fellow們,看華為的技術實力
    近日,IEEE官方公布2021年新增Fellow名單,新增的全球282位Fellow中,有一位華為專家王漢陽,王漢陽因其對移動終端天線的傑出貢獻而當選。
  • 限制華為手機晶片,美國目的不簡單,專家:這是在逼迫華為轉型
    華為手機沉寂華為的智慧型手機究竟怎麼樣?華為的智慧型手機跟一加的智慧型手機都進入了歐美的主流市場,所以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是開展得風風火火!但是現在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就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為什麼會這樣吧呢?因為華為不能夠請臺積電幫忙代工晶片。
  • 中國10個學會組織聯名向IEEE鄭重聲明:堅決反對學術交流政治化
    每經記者:陳鵬麗 每經編輯:梁梟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以下簡稱IEEE)限制華為公司及其員工參與部分出版物的編輯一事,陸續遭到了來自中國學術各界的公開反對。6月2日晚,中國電子學會等學會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同步發出一份《關於IEEE限制正常學術交流事件的鄭重聲明》(以下簡稱《聲明》)。
  • Publons對傳統審稿模式的改變
    研究結果表明,Publons以第三方的身份,完全顛覆了編輯與審稿人之間單向聯繫的傳統模式,該系統和出版商(期刊)合作,為科研人員提供專門的審稿培訓,對審稿工作和學術貢獻給予官方認證,將文章與評審意見組合以促進學術發展,為出版商推薦優質審稿人,杜絕審稿人造假。該模式為我國期刊審稿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為探尋更公平、更有效的第三方審稿模式提供了借鑑。
  • 學術圈震動!南開大學校長曹院士被曝大批論文疑似……
    這個瓜你聽我們介紹完就知道有多大,真的讓學術圈震動了好久好久。我們光文章這個標題就改了十幾個版本。我們為何寫?因為我們非常遵守「規矩」。1、必須有官方媒體的報導。2、本人最好也能有回應。ok,現在總算是兩者齊全,我們來說一下。
  • 華為和騰訊再次為用戶數據起衝突,還要把政府牽涉進來
    ,騰訊認定華為旗下的榮耀 Magic 手機侵犯了微信用戶的個人隱私,並已經要求政府相關部門介入。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是華為子品牌榮耀(honor)去年 12 月發布的一款 Android 手機。
  • 限制華為手機晶片,美國目的不簡單,專家:這是在逼迫華為轉型
    華為的智慧型手機跟一加的智慧型手機都進入了歐美的主流市場,所以華為的智慧型手機業務是開展得風風火火!但是現在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就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為什麼會這樣吧呢?因為華為不能夠請臺積電幫忙代工晶片。至於購買晶片就更加不可能了,現在能夠生產晶片的,基本上都是米國公司,或者是大量使用了米國的技術,高通和聯發科是不能供貨華為的!
  • 貝蒂一哥PDD被重播,卻被反覆禁播,uzi也被牽涉進來?
    PDD經常被用來和豆豆平臺的主播一起來玩遊戲,然而在直播室寫uzi的名字違反了遊戲規則,導致直播室波被整改,鬥魚也不敢真正封殺PDD貝蒂一哥PDD被重播,卻被反覆禁播,uzi也被牽涉進來?下面有什麼意見可以發表,謝謝您的評論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