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自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後,華為「處處受限」,甚至連學術圈也牽涉進來。
5月30日,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簡稱IEEE)在其中文官網發布一份中英文聲明,就美國貿易限令對IEEE的影響作出正式回應。
IEEE在聲明中指出,「美國政府的法規限制了華為公司及其員工無法參與IEEE一些通常不向公眾開放的活動,包括一部分的出版物的同行評議和編輯過程,而IEEE需要合規。」
「作為一個在美國紐約註冊的非政治性,非營利組織,IEEE必須遵守美國及其他地區管轄權內規定的法律義務,遵守這些法規能保護IEEE及其志願者與全體會員。」
不過,IEEE同時強調,包括華為員工在內的所有IEEE會員,都可以繼續正常保持個人及企業會員資格,並行使投票權;正常訂閱、訪問IEEE的數字圖書館並閱讀IEEE其他出版資料及文獻;正常提交技術論文並正常進入發表審核流程;正常參加並出席IEEE贊助的學術會議及活動,並可以贊助或接受IEEE的獎項。與華為有關的會員還可以正常參加商務、後勤和其他會議,包括參與學術大會的策劃。
IEEE這份聲明的標題強調,「美國貿易限令對全球IEEE會員影響輕微」。目前,已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的IEEE會員就此提出抗議。
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IEEE Fellow(IEEE會士)周志華在微博上直言,這是赤裸裸地(政治)幹涉學術,其進一步表示,該事件損害的並不是華為。「它禁的是華為專家為期刊提供審稿服務。打個比方,花園的花大家都能看,現在華為被禁止無償義務澆水施肥,損害的是國際學術社區。」
與此同時,作為IEEE會員和IEEE旗下期刊編委,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海霞發表聲明,並給IEEE候任主席福田敏男寫了一封公開信。
張海霞在聲明中表示,IEEE禁止華為專家參與期刊審稿遠遠超出了一個學術人可以接受的底線,因此申請退出其所在的兩個IEEE期刊編委會。
據了解,IEEE下一任主席福田敏男是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面對美國的持續打壓,華為5月29日向美國法院提交簡易判決動議,作為其挑戰美國《2019 財年國防授權法案》(2019 NDAA)第 889 條合憲性行動的一部分。同時,華為還呼籲美國政府停止動用國家機器來打壓華為,因為這無益於網絡安全。
以下是IEEE中文聲明全文:
IEEE聲明
IEEE將針對近期美國出口管制條例(以下簡稱「EAR」)的增加名單做出回應,同時進一步闡釋EAR對全球範圍內(包括中國地區)IEEE會員的影響。
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負責管理和執行 EAR的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簡稱「BIS」)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68個附屬公司(在以下段落中統稱為「華為」)加入限制名單。見EAR第744部分的第4號補充內容。違反EAR的行為將受到重大的民事或刑事處罰,包括罰款或監禁。
一直以來,IEEE致力於向其會員、志願者和整個專業技術組織提供廣闊的學術活動平臺和幫助。其中,IEEE每年在全球舉辦1900餘場專業技術會議,並在IEEE Xplore上提供超過480萬份文獻資料。而這些服務始終保持對所有會員開放,無論他們來自任何企業。
在提供這些服務時,(作為一個在紐約註冊的非政治性,非營利組織)IEEE必須遵守美國及其他地區管轄權內規定的法律義務。遵守這些法規能保護IEEE及其志願者與全體會員。
相關美國政府的法規限制了華為公司及其員工無法參與IEEE一些通常不向公眾開放的活動,包括一部分的出版物的同行評議和編輯過程,而IEEE需要合規。
然而,所有IEEE會員,包括華為員工,都可以繼續正常保持IEEE個人及企業會員資格,並行使投票權;正常訂閱、訪問IEEE的數字圖書館並閱讀IEEE其他出版資料及文獻;正常提交技術論文並正常進入發表審核流程;正常參加並出席IEEE贊助的學術會議及活動,並可以贊助或接受IEEE的獎項。與華為有關的會員還可以正常參加商務、後勤和其他會議,包括參與學術大會的策劃。
華為及其員工可以繼續成為IEEE標準協會的成員,包括正常獲得或行使會員的投票權;正常參加IEEE標準制定會議,提交新的標準提案,參與標準技術提案的公開討論。
如果美國政府對EAR在同行評審方面的應用做出進一步闡釋,IEEE將進行相應的調整。
我們為IEEE全球的會員在世界各地開展的工作而感到自豪。IEEE將繼續致力於推動技術創新與進步,為人類社會謀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