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醒:本文內容來自於【數字療法產業情報產品】產業知識庫,更多數字療法產業知識,可在【數字療法產業情報產品】中探索,試用請與我們聯繫。
本文關聯機構:livongo,Dexcom,Tandem Diabetes,Intuity Medical,智雲健康
一. 糖尿病大數據洞見
1.認識糖尿病
1)關於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當胰腺產生不了足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無法有效地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時,就會出現糖尿病。胰島素是一種調節血糖的荷爾蒙。高血糖症或血糖升高,是糖尿病不加控制的一種通常結果,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人體的許多系統帶來嚴重損害,特別是神經和血管。
2)關於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過去稱為胰島素依賴型,青少年或兒童期發病型糖尿病)的特徵是缺乏胰島素分泌能力,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1型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利用現有的知識也無法預防。
症狀包括尿液分泌過多(多尿)、口渴(煩渴)、常有飢餓感、體重減輕、視力減退和疲乏。這些症狀可突然出現。
3)關於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過去稱為非胰島素依賴或成人發病型糖尿病)由於人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造成。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絕大多數的人患有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體重過重和缺乏身體活動所致。
症狀可能與1型糖尿病相似,但往往症狀不明顯。結果,可能在發病多年之後才診斷出患有糖尿病,此時則已出現併發症。
直到最近,這類糖尿病還只見於成人,但目前兒童發病情況有所增加。
4)關於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高血糖症,血糖值高於正常水平但低於糖尿病的診斷值,發生在妊娠期間。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婦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間出現併發症的危險增大。她們以及她們的孩子日後患上二型糖尿病的危險也增大。
妊娠期糖尿病通常都是通過產前篩查而不是報告症狀後被診斷出來的。
5)關於糖尿病數字療法-糖尿病管理
糖尿病管理是指醫生或專業機構藉助糖尿病管理App等軟體和智能血糖檢測儀等硬體設備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定期檢測、動態監測以及對患者用藥、運動、飲食、作息等進行遠程幹預指導,逐步幫助患者控制病情,防治惡化的醫學行為管理過程。
2. 糖尿病數字療法市場現狀
1)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最新數據-全球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於2019年年底發布了最新的全球糖尿病地圖(第9版),這是自2000年以來IDF第9次發布全球糖尿病概覽,其中數據顯示:
a)每11個成年人(20-79歲)中,就有1個罹患糖尿病(4.63億人)
b)成年人中未診糖尿病患者達二分之一(2.32億人)
c)65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佔五分之一(1.36億人)
d)全球衛生支出的10%用於糖尿病(7600億美元)
e)六分之一的活產兒(2000萬)在懷孕期間受到高血糖影響,其中84%為妊娠糖尿病
f)四分之三(79%)的糖尿病患者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g)超過111萬名20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患有1型糖尿病
h)每13個人(20-79歲)中就有1人葡萄糖耐量受損(3.74億人)
i )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居住在城市地區(3.10億人)
2)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最新數據-國內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最新發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圖(第9版)顯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數不斷上升,全球平均增長率為51%,到2019年,全球有4.63億糖尿病患者,按照增長趨勢到2045年全球將有7億糖尿病患者。其中非洲患病人數增長最快,達143%,東南亞地區的患病人數增長為74%。
單論糖尿病患者人數,到2019年,中國排名第一,總人數約為1.164億人,第二為印度,約有7700萬糖尿病患者,第三為美國,有3100萬糖尿病患者。
按照2011-2018年3%的年均複合增長率,2025年,我國糖尿病確診人群數量將達到14069萬,再加上糖尿病前期人群18290萬,屆時糖尿病人群總數將達到32359萬。另外,中國同時也是老年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國家,2019年中國65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已經達到3550萬,預計到2030年將會增加到5430萬,到2045年更是可能會增長到7810萬。
日益增長的糖尿病患者群體讓診療迫在眉睫。然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指出在4.63億糖尿病患者中,有2.319億未診斷的糖尿病患者(50.1%),其中絕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年齡為20-79歲,這些人沒有明顯的糖尿病症狀,若不早期發現,及時幹預,將增加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從而極大地增加糖尿病相關醫療保健費用;此外妊娠期糖尿病關乎後代和母親的健康也是值得關注的。
糖尿病產業鏈的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醫療人員服務、血糖儀、口服降糖藥、胰島素、金融支付等。
其中,線上診療領域,醫療服務、醫藥電商、金融支付均有較大潛力,國內「網際網路+糖尿病管理」市場規模發展空間較大,2020年後,總規模預計在千億元級別。
值得一提的是血糖儀市場。血糖儀是移動智能管理糖尿病的入口,且血糖監測是了解患者病情、控制血糖的基礎。根據公開數據整理, 血糖儀約佔糖尿病監測器械市場70%-80%,是獲取患者血糖關鍵指標的最主要入口。
預計到2020年後,國內網際網路+血糖儀市場規模將約為24億-58.2億元。
數據來源於動脈橙資料庫
二. 糖尿病管理行業版圖掃描
1. 糖尿病數字療法產業圖譜
目前,國內糖尿病管理市場規模仍在不斷擴大,但市場起步時間與糖尿病併發症帶來的諸多問題仍是市場完善過程中的痛點。
而國外的數字健康慢病管理市場起步更早,也有不少糖尿病數位化管理的案例值得國內借鑑。
三. 糖尿病數字療法-TOP公司作戰地圖
1. TOP公司-Livongo
1)Livongo融資歷程
2)Livongo核心產品或服務
3)Livongo概況
Livongo Health公司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擁有專利技術和專業醫療團隊的數字健康公司。Livongo Health公司將自身的專業資源與雲技術相結合來幫助糖尿病患者以及其他慢性病患者更積極,更有效的管理自身的健康。公司的最終目的就是將自己打造成慢性病健康管理先進平臺。
4)Livongo商業模式
Livongo目前使用的是一種B2B2C的商業模式——客戶是為員工購買醫療保險的企業,而保險公司和PBM是幫助推薦客戶的渠道商,而真正享受Livongo創新服務的企業員工則被稱為會員。簡而言之,Livongo的商業模式就是,服務好C端,幫助B端省錢。
2. TOP公司-Dexcom
1)Dexcom融資歷程
2)Dexcom核心產品或服務
3)Dexcom概況
Dexcom創立於1999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該公司擁有全職僱員1212人,是一家專注於血糖監測系統的設計、開發和商業化應用的醫療器械公司。
4)Dexcom商業模式
商業化旗下產品,為C端服務:Dexcom旗下的實時 CGM 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而DexCom的 G6目前是市場上最強大的CGM 。它是唯一滿足美國 FDA 為完全可互操作的連續血糖監測(iCGM)系統建立的所有特殊控制的 CGM 。
打通其他平臺:Dexcom在蘋果公司的WWDC上宣布該公司將是第一批能夠利用本地藍牙直接連接到蘋果手錶的公司之一。
3. TOP公司-Tandem Diabetes
1)Tandem Diabetes融資歷程
2)Tandem Diabetes核心產品或服務
3)Tandem Diabetes概況
Tandem Diabetes Care開發用於治療糖尿病的醫療設備。它為成年人和兒童提供糖尿病胰島素泵,以滿足糖尿病的需求,包括將血糖水平保持在目標範圍內。
4)Tandem Diabetes商業模式
設計與開發面向C端的胰島素注射產品,同時商業化與其配套的App。
面向醫護端,Tandem Diabetes提供了基於雲的數據管理應用程式,它提供了一種可視化方式,用於顯示來自胰島素泵的治療管理數據。
4. TOP公司-Intuity Medical
1)Intuity Medical融資歷程
2)Intuity Medical核心產品或服務
3)Intuity Medical概況
Intuity Medical的前身是Rosedale Medical,於2002年在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成立,致力開發用於糖尿病管理的血糖監測系統。
4)Intuity Medical商業模式
與相關醫療平臺合作為C端服務:Intuity Medical將旗下產品POGO血糖監測系統與Patterns網站連接,該網站擁有自動儀表識別數據和一步上傳功能,能夠快速進行模式分析。患者可遠程訪問和共享數據,查看圖形和報告。
5. TOP公司-智雲健康
1)智雲健康融資歷程
「百糖大戰」之後活下來的糖尿病管理企業屈指可數,糖尿病數字管理市場進入了「戰國時代」。
而在這些活下來的企業中,成立於2014年底的掌上糖醫一直是行業的佼佼者,業務越做越大,3年內覆蓋了500家醫院,平臺註冊用戶超過500萬,營收實現2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000%。
2019年1月,掌上糖醫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這更使它在國內糖尿病管理市場中脫穎而出。
目前來看,掌上糖醫糖尿病管理領域中,這是距離IPO最近的一家數字健康公司。
2)智雲健康核心產品或服務
3)智雲健康(掌上糖醫)概況
作為中國領先的一站式慢病服務與健康管理平臺,掌上糖醫以其獨創的智能硬體和醫學引擎,深度大數據挖掘,以及實時互聯技術,構建了移動醫療、數字醫療的生態系統,力圖為糖尿病患者及相關人群提供高精準、全方位、定製化的疾病管理和專業服務。
4)智雲健康商業模式
構建慢病生態體系——通過H端(醫院)來為醫院提高高效的科室系統從而切入醫院端進行獲客,再由醫生將引導患者使用向院外進行轉化,將C端與D端(醫生)進行綁定提高患者用戶及醫生用戶互動從而提高整體的活躍度,並為患者提供長期的慢病管理服務,再藉由藥店端SaaS系統切入患者用藥「藥」市場,最後嵌入醫藥電商功能,來完成「醫」+「藥」的商業閉環。
四. 糖尿病數字療法政策內參
1. 近年糖尿病數字療法相關政策
《關於開展2019年「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
《2018聯合國糖尿病日暨藍光行動》
《關於印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慢病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方案的通知》
《關於印發<黑龍江省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的通知》
2. 國家級糖尿病管理政策分析
1)國家級糖尿病管理患者教育政策
患者教育方面,得益於每年一度的聯合國糖尿病日,同時為了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有關要求,推進糖尿病防治工作,疾病預防控制每年會頒布關於開展當年「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到2008年,聯合國糖尿病的主題側重於科普和患病弱勢群體等,2009年後,主題重點開始逐漸轉移,開始探討糖尿病預防問題;2014年後,主題開始傾向於糖尿病管理,恰好契合數字健康技術發展時間。
2)國家級糖尿病管理監管政策
糖尿病監管類政策主要涉及糖尿病篩查和診斷方面,地方政策與中央政策統一。
3)國家級糖尿病管理支付政策
2019年國家醫保局的《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關於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為近幾年來國內慢病領域最重要的政策之一。
其中明確了保障對象,即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居民醫保」)並採取藥物治療的「兩病」患者。
同時,該政策還明確用藥範圍。對「病」患者門診降血壓或降血糖的藥物,要按最新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所列品種,優先選用目錄甲類藥品,優先選用國家基本藥物,優先選用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優先選用集中招標採購中選藥品。
此外,政策還明確了保障水平。以二級及以下定點基層醫療機構為依託,對「兩病」參保患者門診發生的降血壓、降血糖藥品費用由統籌基金支付,政策範圍內支付比例要達到50%以上。各省(區、市)要在摸清「兩病」門診用藥人數、用藥數量和金額等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合理設定支付政策。
4)國家級糖尿病管理指導政策
國家級糖尿病管理指導政策主要集中在較為宏觀的建設目標方面。
2017年初國務院頒發的《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明確了規劃目標,即到2020年,慢性病防控環境顯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力爭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降低10%。
到2025年,慢性病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爭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降低20%。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負擔。
3. 地方級糖尿病管理政策分析
1)地方級糖尿病管理患者教育政策
國內地方級的患者教育政策基本和國家級同步。各地通常將主題宣傳日宣傳和日常科普宣傳結合,將糖尿病防控知識納入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社區、養老機構等的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內容,通過集中宣傳營造糖尿病防控宣傳聲勢,力圖以日常科普宣傳的形式將糖尿病防治知識融入公共生活。
2)地方級糖尿病指導政策
糖尿病管理指導政策具體到地方層級,除了轉達《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的規劃目標外,還包括根據市、區、縣等具體情況出臺的具體制表和執行措施。
如在發展方向上,重慶方面鼓勵發展網際網路醫院。允許醫療機構使用網際網路醫院作為第二名稱,在確保醫療質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積極為患者在線提供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複診服務。醫生在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後,允許為複診患者在線開具處方。
執業規則上,上海方面明確為患者建立電子病歷,並按照規定做好病歷的保管、借閱與複製、封存與啟封、保存;另一方面,在在線開具處方前,醫師應掌握患者病歷資料,確定患者在實體醫療機構明確診斷為某種或某幾種常見病、慢性病後,可針對相同診斷的疾病在線開具處方。所有在線診斷、處方必須有醫師電子籤名。
3)地方級糖尿病管理支付政策
各地在國家醫保局出臺《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關於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之前,也根據門診費、報銷制度等頒布了相關政策指南。
其中天津和江西較為典型。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於2013年頒布急診醫療費報銷和糖尿病門診特定病種重新登記有關政策,並進行關於糖尿病門診特定疾病按人頭付費擴大試點。
江西頒布的相關政策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包括「兩病」門診用藥保障對象的識別、「兩病」藥品報銷政策等。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