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君子
幾竿翠竹,或靜隱深山,似遁世的賢者,伴白雲,鄰山水,不求顯貴,飄然忘塵;或偏居院落,清風弄影,明月留步,不幽嘆,不頹然,因而有「君子」之稱。
古今無文人墨客,繪其形,慕其神,願與翠竹一起陪伴清風明月,去做人間君子。
嚴鄭公宅同詠竹(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涓涓淨,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文同畫竹有以濃淡定向背之說。宋·米芾《畫史》稱:「畫竹葉以墨深為面,淡為背,自與可始也。」此說長期被人信奉,明代文徵明也認為:「文湖州畫竹,以深墨為面,淡墨為背。東坡謂此法始於湖州。」
大家都知道,「成竹於胸」一語,就是宋代文同授予蘇軾的畫竹經驗之談。
> 李衎:深入竹鄉,師法自然
李衎,是元代畫竹方面最為用心的文人。他一身孜孜以求,終於成為元代竹畫的集大成者。他早年向黃澹遊學習畫竹時,有人提醒他:黃澹遊只是一味臨摹他的父親黃華,不臨自然之竹,墨竹畫缺乏生氣;黃華雖學文同,但常用燈照著竹枝,對影寫真,墨竹畫生氣盎然。
衎深受啟發,日後學畫,轉益多師,且深入吳越竹鄉以及越南北部,精心研究多種竹子的生長習性,不斷師法自然。他畫的墨竹,既豐富多彩,又中規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