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水六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不僅改善河南幾千萬人的飲水質量,在助推經濟發展,改善環境方面同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作為渠首的南陽,保障一渠清水永續北送,已經成為當地群眾的最大共識。
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是南陽義不容辭的政治擔當。作為丹水北上「水龍頭」所在地,淅川縣實行了嚴格的禁漁令,劃定特殊水域為常年禁漁期;明確每年的的3月1號至7月31號為部分水域禁漁期。目前,淅川縣正在對丹江口水庫淅川水域「三無」船舶依法進行整治取締。
淅川縣庫區漁民
張小偉
肯定是不捨得,我們就是靠著船,以打魚賣魚為生的,這船猛一下上岸,心裡肯定是不舍,為符合國家政策,為了保水質,咱得應該主動上岸。
淅川縣庫區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
王光理
丹江口水庫經摸排登記,三無船舶總數3600艘,截至目前,已整治清理3486艘,完成整治任務百分之九十六以上,到本年年底完成全部整治任務。
在南陽,不僅是渠首淅川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重要工作推動,在方城縣,工程沿線的很多村鎮主動調優種植結構,在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錢袋子一年比一年更鼓。
方城縣券橋鎮聞老莊村黨支部書記
蔣成旺
我們在這個階段當中調整產業結構,其中種植苗木花卉五百多畝地,還有月季有個一百多畝地,單個的受益以一戶一年都在三十萬元左右,另外就是調整小辣椒種植面積四百多畝地,今年一年貧困戶參與也比較高,每畝地純收益在五千元左右,環境好了,心情好了,生活條件也好了,收益也提高了。
近年來,南陽關停整治企業700多家,取締庫區養魚網箱5萬多個,關閉養殖場1500餘家。同時,加強水源區生活垃圾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水源區29個垃圾處理廠、26個鄉鎮汙水處理廠全部投入運營。凡可能對丹江口庫區造成汙染的項目,哪怕投資再大、一律不得入境。
(HNTV南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