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六周年」一渠清水永續北送的南陽實踐

2020-12-27 新浪南陽看點

通水六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不僅改善河南幾千萬人的飲水質量,在助推經濟發展,改善環境方面同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作為渠首的南陽,保障一渠清水永續北送,已經成為當地群眾的最大共識。

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是南陽義不容辭的政治擔當。作為丹水北上「水龍頭」所在地,淅川縣實行了嚴格的禁漁令,劃定特殊水域為常年禁漁期;明確每年的的3月1號至7月31號為部分水域禁漁期。目前,淅川縣正在對丹江口水庫淅川水域「三無」船舶依法進行整治取締。

淅川縣庫區漁民

張小偉

肯定是不捨得,我們就是靠著船,以打魚賣魚為生的,這船猛一下上岸,心裡肯定是不舍,為符合國家政策,為了保水質,咱得應該主動上岸。

淅川縣庫區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

王光理

丹江口水庫經摸排登記,三無船舶總數3600艘,截至目前,已整治清理3486艘,完成整治任務百分之九十六以上,到本年年底完成全部整治任務。

在南陽,不僅是渠首淅川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重要工作推動,在方城縣,工程沿線的很多村鎮主動調優種植結構,在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錢袋子一年比一年更鼓。

方城縣券橋鎮聞老莊村黨支部書記

蔣成旺

我們在這個階段當中調整產業結構,其中種植苗木花卉五百多畝地,還有月季有個一百多畝地,單個的受益以一戶一年都在三十萬元左右,另外就是調整小辣椒種植面積四百多畝地,今年一年貧困戶參與也比較高,每畝地純收益在五千元左右,環境好了,心情好了,生活條件也好了,收益也提高了。

近年來,南陽關停整治企業700多家,取締庫區養魚網箱5萬多個,關閉養殖場1500餘家。同時,加強水源區生活垃圾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水源區29個垃圾處理廠、26個鄉鎮汙水處理廠全部投入運營。凡可能對丹江口庫區造成汙染的項目,哪怕投資再大、一律不得入境。

(HNTV南陽站)

相關焦點

  • 千裡水脈潤北國——寫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際
    2014年12月12日,淅川,陶岔渠首閘門緩緩開啟,清冽的丹江水傾瀉而出,沿著千裡長渠,出南陽,跨沙河,穿黃河,奔流北去,融入首都的碧水雲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共和國鑄造的國之重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被譽為「人間天河」。
  • ——寫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際
    2014年12月12日,淅川,陶岔渠首閘門緩緩開啟,清冽的丹江水傾瀉而出,沿著千裡長渠,出南陽,跨沙河,穿黃河,奔流北去,融入首都的碧水雲天。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共和國鑄造的國之重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被譽為「人間天河」。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 探訪水源涵養地生態經濟發展之路
    2014年12月12日,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陶岔渠首閘門開啟,一渠丹江水傾瀉而出,出南陽,跨沙河,穿黃河,一路北上,跨越1432公裡抵達首都北京。如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建成通水已有五個年頭。對南陽來說,實現水質保護和經濟發展互融互促,助推綠色發展保民生是永恆主題。日前,北青報記者走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地,探訪當地農業轉型升級及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生態農作物脫貧致富模式南陽市位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為了保證丹江口水庫蓄水至170米,當地包括多個縣城的良田被淹沒,移民搬遷;為了保證水質,上千家工礦企業被關閉,傳統的養魚和養殖場被取締。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重器的中國驕傲!這,就是中國南水北調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祝南水北調生日快樂
  • 一渠清水永續北送
    南水北調東線,長江水出揚州一路北上,潤蘇北、濟膠東,今年年度調水工作啟動。通水4年來,100多億立方米「南水北調水」成了生活的保障水、抗旱的救命水、河湖的生態水。誰曾想到,汩汩清流背後的不易。東線調水,成敗在治汙。
  • 南水浩蕩潤天下——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題:南水浩蕩潤天下——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  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夢想已經成真——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視察黃河時提出南水北調偉大設想
  • 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30家網媒聚焦內鄉
    當日,由南陽市委網信辦主辦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六周年網絡媒體南陽行記者採風團深入內鄉集中採訪,該縣良好的生態環境,興旺的富民產業,鏗鏘的鄉村振興步伐,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媒體採風團由人民網、新華網、人民日報海外網、鳳凰網、新浪、搜狐、河南日報、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廣播電視臺、大河網、映象網、決策探索、南陽日報政務新媒臺、南陽廣播電視臺等中央、省、市級30家媒體記者組成。以「發展綠色經濟 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關注中線周邊生態環保,聚焦丹江源頭鄉村振興。
  • 一渠清水穿城過——訪南水北調中線穿越城市焦作
    一渠清水穿城過——訪南水北調中線穿越城市焦作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4 11:40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10月24日電(記者 熊琳、宋曉東、魏夢佳)在位於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的焦東路橋下,一渠源自丹江口水庫的清水自南向北穿城而過。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清水南來潤民心 甘洌綿甜澤萬戶
    清水南來潤民心 甘洌綿甜澤萬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系列報導·城市篇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譁譁流出。●江水已成主力水源2015年2月8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向石家莊供水,在此之前,石家莊主城區的供水主要以地下水為主、地表水為輔。
  •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碧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
    2018年11月1日,河南南陽淅川縣,遊客在採摘蜜橘。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之一,南陽立足生態優勢,發展有機農業。新華社發2019年1月9日,陝鋼集團工作人員查看中央水處理系統生產廢水澄清池。近年來,陝西漢中、安康持續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保護。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 六年惠及超1.2億人
    近期在鄭州拍攝的南水北調穿黃隧洞進口南岸明渠(無人機照片)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規劃中的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西線向北方調水,連接起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形成「四橫三縱」骨幹水網,科學調劑水資源,促進南北方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水利部12月12日發布,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安徽、山東七省市,超1.2億人口直接受益。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
  • 南水北調每一滴清水都背負著重任
    它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身份——世紀工程南水北調的中線的源頭。這裡的每一滴水,都背負著重任,因為它的目的地是北京。南水北調是舉世矚目的創舉。12年艱苦奮戰,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於2014年12月建成通水。運行五年來,證明工程質量可靠,水質達標,移民安穩,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 美麗鄉村行之南水北調沙洋中線工程
    劉春紅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南水北調工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久長論證,2002年12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南水北調總體規劃》,意味著南水北調工程正式啟動建設。
  • —透視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一周年四個社會關注點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林暉、魏夢佳、宋曉東)2015年12月12日,歷經10餘年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一周年。「清水北上」一年間,給沿線城市帶來了哪些變化?水質究竟如何?水價如何變動?南水北調的預期效益實現了嗎?調了多少水?
  • 守好「大水缸」 端起「金飯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綠色...
    新華社鄭州12月18日電題:守好「大水缸」 端起「金飯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綠色發展轉型記新華社記者孫清清河南省南陽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守著丹江口水庫這個「大水缸」。位於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的陶岔渠首樞紐,清澈的丹江水穿過水閘滾滾流入南水北調中線長渠,一路向北……作為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的重大基礎設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總乾渠長1432公裡,於2014年12月12日全面通水。5年來,沿線直接受益人口超過5859萬。
  • 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1.2億人直接受益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1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6周年 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資料圖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迎來通水六周年。六年來,中線工程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其中,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餘璐)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多少?使多少人受益?綜合效益如何?記者帶您一探究竟。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中線!萬戶千家飲南水,人間煙火最美味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北京BTV頻道《四海漫遊》節目一路北上 走進北京 天津 河北一路南下 深入焦作 鄭州 渠首給大家看南水北調到底給百姓帶來了怎樣變化!2014年12月12號下午14時32分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一刻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提閘通水了
  • 陝西:守護一江清水永續北上-光明日報-光明網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五年來】       「漢江清喲,漢江美,最美最清漢江水。一江清水送北京喲,南水北調浪花飛……」一曲盪氣迴腸的《南水北調歌》,抒發著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陝南人民的俠骨柔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