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連鎖早教機構創始人指出:
「能夠取得較大成就的人群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這一特點就是孩子足夠自律。」
越來越多母親與社會機構重視孩子的自律能力,為了能夠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律的性格,不少父母在摸索道路上,接觸了延遲滿足這個概念。即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使用延遲滿足訓練法對孩子的自控能力進行訓練。可延遲滿足方法雖好,如何才能奏效?若使用不當,是否產生負面效果?下面一起來探討。
01一.延遲滿足要看孩子是否自願
其實在很多書籍中都有對於延遲滿足的描述,比如在《簡單,應對世界複雜的利器》這一書當中,就提及:
延遲滿足往往能使一個人的心理有更成熟的發育,也是情商當中良好的組成部分。所以,延遲滿足對於我們一個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並且也是我們心智發育成熟的一個標誌。延遲滿足的本質是指我們為了能夠達到另外一種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所以放棄了暫時性的選擇結果,並且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讓我們的自控能力慢慢得到鍛鍊,從而有了質的提升。
也就是說和我們的眼光變得較長遠有著比較重要的關係,而一位孩子在小月齡時,孩子的目光都是比較短淺的,所以在如果家長想讓此時的孩子願意等待就會難以償願。
焦慮的父母加上強制的手段,高壓下的延遲滿足並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小月齡的孩子對於未來產生的結果並沒有期待心理,所以這個等待過程對於孩子來說是漫長煎熬,並且會遭受莫名委屈,所以如果家長在用這種方式對孩子進行鍛鍊收益甚少,甚至還容易影響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度,所以如果想要使用延遲滿足的方法那麼就一定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心甘情願的接受鍛鍊之心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古言常道:「欲速則不達。」說的正是家長這種心態。
02盲目採用延遲滿足方法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如果我們在對孩子的心理沒有足夠了解的情況下,盲目的使用延遲滿足方法對於孩子亦是無利,比如在孩子的心目當中會對世界某些事情有更多的期待,父母急於求成盲目使用措施將會導致孩子的欲望逐漸被磨滅,給孩子的心態留下抹殺的陰影。
如果我們使用延遲滿足的方法來壓制孩子對於某些事物產生的欲望,那麼對於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相處是非常不利的。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影響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同時由於我們的孩子欲望受到壓抑,孩子無法第一時間告訴父母犯下的錯誤,最終孩子與父母之間產生隔閡,親子間語言的缺失與信任的阻礙,了解逐漸減少這對於家長日後幫助孩子規避生活中容易出現的一些錯誤有著非常大的阻礙。
家長使用強硬的態度阻止孩子對某事物產生欲望的時候,反而會導致這件事物對於孩子的吸引力不斷增大,讓孩子對這件事物產生極度渴望的情感,在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讓孩子使用一些極端的方法來滿足欲望,隨之與家長的衝突更升一層,最終導致家長和孩子失去良好相處的默契。
03如何做到真正的延遲滿足
國內著名的達人張一鳴也十分認同:「延遲滿足」。
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的做到這一點,那麼首要事情就是一定要強化我們的規則意識,在我們被延遲滿足的這個過程當中,作為家長要和孩子做好關於等待的溝通,特別是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對於這些規矩的遵守就會變得更加困難,那麼家長的溝通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只有我們不斷的強化規則的重要性才能夠讓孩子的自控能力得到鍛鍊。
另外孩子對於某些事物產生欲望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家長也一定要表達出對於孩子情緒的理解,並且一定要注意接納孩子的情緒,同時也要根據孩子的欲望來對接下來的行動進行重新規劃,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從而讓孩子的自控能力得到鍛鍊,否則反而容易加深孩子對某些事物的欲望,這樣對於父母管理孩子也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因素。
當父母在不斷的幫助孩子進行鍛鍊的時候會讓孩子對某些事物產生被優化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孩子的心理狀態進行溝通,讓孩子也知道這些事物並沒優劣之分,只不過根據不同的情況需要判斷劃分出一定的先後順序,等到應該先做完的事情完成了之後才能夠做後面的事情,再通過父母和自己的孩子進行溝通之後相信孩子也能夠理解。
同時,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明白,幫助孩子進行鍛鍊並不是為了打壓孩子或者控制孩子的欲望,只有讓孩子真正的明白了這些道理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延遲滿足,也才能夠讓孩子的自律能力真正的得到鍛鍊,否則就很容易產生負面的影響。
自律的人在社會上有更好的價值地位,所以幫助孩子鍛鍊自律能力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是我們作為家長應格外重視的一件事情。在育兒之路,無論哪一步家長都應細心謹慎,考慮到計劃可行性與周密性,關乎孩子一生皆無小事。延遲滿足方法雖好,但是方法使用得當才會事半功倍。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急於求成永不是最佳的育兒方針,方式的錯誤而導致難挽回孩子受挫的局面,作為家長一定格外謹慎。培養孩子自控力,並不是一時三刻可完成之事,延時滿足方法的實施父母不能操之過急,循序漸進才是最佳的方法,您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