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將淪為臺灣第三大城市,這座民進黨「綠營堡壘」政治影響力為何...

2020-12-22 上觀

臺灣地區第二大城市是哪裡?一般人脫口而出是高雄。這個答案恐怕要變了。據臺灣地區內政部門統計,高雄人口近六年來一直在277.8萬徘徊,而臺中市以每年2萬人速度增長,上個月僅差高雄1400多人。也就是說,至少從人口角度,臺中市將成為臺灣第二大城市。

 

在島內,人口增減不僅是社會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每個縣市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中分得的民意代表(民代)席次。 本周,臺灣地區選舉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島內各縣市民意代表席次分配方案,因為人口減少,高雄市的區域民代席次從原來的9席減至8席。

 

對於普通人而言,這根本不是什麼事,但對於政客以及地方官員來說,這就是天大的事。第一,高雄市的民意代表減少一席,之後內部競爭會更激烈,第二,在臺灣立法機構中少了一席,代表高雄的聲音就減弱了,島內政治版圖將發生變化,第三,這座民進黨「堡壘」的席次少了,不就說明如執政當地20年的民進黨團隊無能嗎?

 

於是,一場高雄席次保衛戰打響了。

 

不同算法不同結果

 

目前,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共有民意代表113席,扣除為少數民族預留的6席、不分區民代的34席,其餘分區民代共有73席。這73席,按各縣市人口多少分配席次,但必須保證島內每個縣市至少有一席。

 

如今席次排名前六的,就是臺灣所謂的「六都」,新北市12席、高雄市9席、臺北與臺中市各8席、桃園市6席、臺南市5席。按照臺灣地區選舉委員會公布的初步結果,在2020年第十屆民意代表選舉中,臺南市增1席,高雄減1席。

 

但是,如果完全是按照人口多少來分配席次,各地也就無話可說。但問題出在了算法上,因為按照不同算法,可以得出兩種結果。

 

若以第七屆民代選舉時的算法,如果一個縣市人口沒有達到31.5019萬人,依規定至少會分配1席,因此嘉義市、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馬祖地區共有6席立委;剩餘的67個席次,其他縣市以每滿32.9837萬人分配一個席次。如果按此方式計算,臺南、新竹將增1席,同時高雄、屏東減1席,除非高雄能在短時間內遷入4萬人。

 

不過,若以第四屆民代選舉時的算法,每縣市都先分配1個名額,其餘只要每超過31.5019萬人就再分配1位,最後再進行微調。若依此方式,高雄就能保住9席民代,而臺中、臺南、新竹市各增1席,南投、嘉義、屏東則各減1席。

 

這兩種計算方式的主要差別在於,第四屆選舉只計算一次人口基數,也就是把臺灣地區人口除以席次數,算出每一席對應的人口基數。而第七屆選舉則計算兩次人口基數,先保證人口較少的縣市分到1席,然後扣掉這些縣市的人口數,將剩餘的人口數除以剩下的席次數,再計算出第2次人口基數。這樣的話,每一席對應的分配基數就會提高。在過去,各縣市人口差距較大,提高一萬多人的分配基數問題也不大,但如今高雄人口徘徊而其他市人口增長較快,那麼多一萬人或少一萬人的分配基數,就真能決定高雄市在民意機構中多一席或少一席了。

 

於是臺灣島內開始了計算辦法的大辯論。

 

不同派系不同打算

 

如果採用臺灣地區選舉委員會的初步方案,顯然是對綠營不利的。因為高雄、屏東都是民進黨優勢選區,直接少掉了兩個席次,未來可能造成「兄弟鬩牆」,黨內競爭更激烈。

 

因此,民進黨傾向選用保持高雄席次數不變的第四屆民代選舉算法。民進黨籍民意代表陳其邁說,臺灣選舉委員會目前採取的算法,相當於出現了2種計算方式,明顯不符合當局憲制性法律規定的選舉票票等值的精神。他認為,高雄市人口總數並未減少,而是由於選委會選用錯誤的計算公式,才導致高雄所得席次減少。因此,他要求選委會採用第四屆民代的算法,直接用島內人口除以席次數得出一個分配基數,然後按此基數分配各縣市席次。

 

對於民進黨的理由,島內親藍的《中國時報》並不認同。該報刊文認為,不同算法有不同的歷史背景。第四屆立法機構總席次有225席,區域立法委員有168席,但第七屆立法機構總席次僅113席,區域民代僅73席。因為第七屆立法委員席次大幅縮減,再加上每個縣市最少要有1席,如果不採用2次人口基數的計算方式,那對於人口較多的縣市不公平。2020年的第10屆民代總席次仍是113席,因此不應該按第四屆民代選舉的算法。

 

當然,此次臺灣選委會公布的方案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落實到2020年民代選舉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年11月30日,選委會將根據11月底的島內縣市戶籍人口作為最終計算依據。明年5月31日,「選區變更案」確定後送交立法機構過堂,如果通過就發布,如果遭否決,則變更案送回選委會修改。2018年12月31日是「選區變更案」在立法機構通過的最後時限,如果仍然擱淺,則由行政機構負責人與立法機構負責人協商解決,並於1個月內發布。

 

考慮到民進黨在立法機構佔有優勢,不利於他們的選區變更案要想順利通過,難度不小。還有一種解決的辦法,立法機構索性修改現行的「公職選罷法」,將計算公式明文入法,釐清爭議,屆時選委會也必須依此計算。但究竟以第四屆還是以第七屆作為計算標準,則仍須朝野黨團商定,未來想必依然是一場大戰。

 

高雄怎麼就衰弱了?

 

正如不少島內媒體所言,民進黨與其想盡辦法保住高雄市在臺灣政壇的影響力,還不如想想昔日產業重鎮為何開始走下坡路。

 

事實上,高雄也有過輝煌的過去。它是臺灣第一大工業城市,蔣經國在推動「十大建設」時,高雄成為島內鋼鐵、石化、造船等重工業的主要基地,擁有臺灣「中鋼」「中船」「中油」等工業巨頭。

 

如今,隨著產業外移,鋼鐵、石化、造船等傳統製造業苦苦支撐,而其餘的服務業、消費型產業則呈現疲態。數據顯示,2010年高雄市經濟產值6兆7086億新臺幣,2016年經濟產值6兆7338億新臺幣,6年僅僅增長0.003%,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更致命的高雄居民荷包問題。由於當地就業機會仍以傳統產業為主,薪資水平也無法與北部相比,難以受到青壯年人口的青睞,2010年高雄居民平均年薪資380180元新臺幣,到了2016年減少到376340元新臺幣,減少了1%,於是不少高雄人「北上」到其他縣市工作,更不用說吸引新的人口移入。

 

當然高雄的衰落,也是整個臺灣南部發展的現狀。長期以來,臺灣的政治、經濟資源都集中在臺北、新北為代表的北部地區,南北發展很不平衡。臺灣當局長期重北輕南的政策加上傳統工業的不景氣,造成了昔日臺灣第二大城市的高雄魅力不再,進而也引發了這場高雄席次保衛戰。

 

 (本文編輯:洪俊傑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編輯郵箱:shzhengqing@126.com)

相關焦點

  • 綠營的大票倉高雄 究竟如何成為民進黨的老巢?
    日前正值民進黨二十周年黨慶,但民進黨並沒有在成立地——臺北大張旗鼓地舉行,而是跑到南部的高雄。人們不禁要問,高雄究竟是怎樣成為民進黨的老巢?高雄市七成以上的人口是本省人,而作為南部唯一的國際化大都市和臺灣最大的國際港,高雄市又具備臺南地區沒有的信息、政治和經濟優勢,因此高雄市既有濃厚的本土氣息,又不失政治敏感性、判斷力以及國際觀。
  • 「韓流」或影響臺灣選情,民進黨坐不住了
    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從原先的不被看好,到現在平地一聲雷,引發了橫掃高雄乃至全臺的「韓流」,不僅很多人期待韓國瑜能逆勢上位,收復國民黨已失去20年的高雄政權,更能拉抬國民黨的整體選情,給執政的民進黨一個教訓。這波讓綠營涼透、揭穿蔡英文當局政績等同國王沒穿新衣的「寒流」是從何而來,又將往哪去,值得進一步深思。
  • 鐵票倉將崩盤?高雄餐廳掛「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海報
    高雄知名餐廳「雅宴招待會館」門口掛上「民進黨不倒 經濟不會好」海報。(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當局在臺執政近兩年,力推的許多政策引發民眾不滿,導致民調持續下滑,經濟也未起色。
  • 綠營「鐵票倉」將崩盤?高雄名餐廳懸掛「民進黨不倒 經濟不會好...
    高雄知名餐廳外懸掛的「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海報(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蔡英文當局在島內執政近兩年,力推的許多政策引發民眾不滿,導致蔡的民調持續下滑,經濟也未起色。高雄知名餐廳「雅宴招待會館」負責人鄭東元日前因城市整體消費力持續下降等因素結束營業,他自製「民進黨不倒 經濟不會好」海報掛在門口表達不滿,引起路人注目。據香港中評社4月19日報導,蔡當局上任後,因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急凍。對島內也因推行的政策包括「新南向政策」、「前瞻計劃」、「年金改革」等引發民怨。此外,臺灣經濟也未見成長。
  • 韓國瑜成臺灣選舉最大黑馬,他當選高雄市長的贏面有多大?
    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從原先的不被看好,到現在平地一聲雷,引發了橫掃高雄乃至全臺的「韓流」,不僅很多人期待韓國瑜能逆勢上位,收復國民黨已失去20年的高雄政權,更能拉抬國民黨的整體選情,給執政的民進黨一個教訓。這波讓綠營涼透、揭穿蔡英文當局政績等同國王沒穿新衣的「寒流」是從何而來,又將往哪去,值得進一步深思。
  • 聚焦臺灣:民進黨沒戲了?連綠營大佬都為韓國瑜站臺
    7日,臺灣島內最新一份民調顯示,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的支持度與民進黨蔡英文的差距只有8.7%,該民調分析韓國瑜或將上演去年高雄市長選舉中的「逆轉勝」大戲。導報記者昨日採訪了臺灣島內時事評論員鈕則勳進行相關解析。綠營鐵票倉鬧分裂 多人脫黨挑戰自家人2020大戰在即,數個綠營鐵票倉卻鬧分裂。新北市第3選區(三重)向來被視為綠營鐵票倉,民進黨籍民代餘天今年剛在補選中以5000多票擊敗國民黨對手鄭世維,挾著勝選氣勢尋求明年連任。
  • 深綠老黨員改挺韓國瑜:愛臺灣,就不挺民進黨!
    綜合臺媒消息,有著民進黨22年黨齡的臺灣高雄某電臺節目支持人張銘志日前在受訪時痛批,如今的民進黨已經背離民意,年底決定支持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為了表面自己的立場,張銘志再次強調,以前都以為愛臺灣才挺民進黨,但現在愛臺灣,他不挺民進黨了!據了解,張銘志以前曾經幫很多綠營政治人物如陳水扁、謝長廷等人站臺,還曾拿麥克風罵過國民黨。但如今,如此深綠的民進黨老黨員突然「倒戈」支持國民黨,原因為何?
  • 白冰冰代言高雄MV上線 綠營:摧毀了城市質感
    又有網友指出,MV拍攝的風格太low,毫無質感、沒有拍出高雄的現代化,臺灣「行政院」副發言人、綠營丁允恭則直接表示,「城市質感的形成是緩慢的堆積,而摧毀它則可以很快」。據《聯合報》報導,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邱俊憲隨後也發文稱「適不適合代言這座城市,絕非以需要花費多少預算來評斷,『免費』不代表就不用接受公眾的評論」,他還向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新任的觀光局長喊話,「請您說清楚,這就是您推動城市代言的品質與格局?」」從MV上升到個人,且變成多位民進黨大員攻擊目標,不少網友為白冰冰鳴不平。
  • 臺灣高雄一家餐廳掛海報: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
    高雄一家高檔餐廳決定結束營業,業主自費張貼不滿民進黨海報。圖片來源:中評社 人民網訊 據中評社報導,臺灣高雄一家餐廳負責人鄭東元近日決定忍痛結束營業,氣憤難過之餘決定自製海報在門口貼出「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招牌。 鄭東元18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民進黨在高雄長期執政,但高雄景氣每下愈況,心痛之餘決定結束會館營業,並自費製作海報懸掛以表不滿。他強調,民進黨在高雄執政這麼久是時候該政黨輪替了。
  • 「罷韓」影響不止在高雄?臺灣政治版圖大挪移,國民黨翻盤難
    「罷韓」後緊接而來的將是高雄市長補選,民進黨推派陳其邁出戰已是呼之欲出,憑藉「大選」高得票率、八席「立委」全壘打以及「罷韓」成功的政治熱度,綠營對「光復高雄」勢在必得。反觀國民黨,不僅面臨找不到人參選的窘境,內部甚至出現主張棄選的聲音,全黨上下瀰漫失敗主義氣氛,丟掉高雄執政權幾成定局。
  • 臺中人口數正式「超越高雄」,成為臺灣第二大城市
    林佳龍   臺中市長林佳龍今日出席臺中捷運綠線土地開發說明會,席間宣布臺中成為臺灣第二大都市,除了擁有人口利多,臺中市區域計劃也在上個月中獲內政部門審定通過,再加上前瞻基礎建設軌道運輸,三大利多讓臺中未來將形成蛋黃區
  • 深綠票倉失去人心,韓國瑜戳破民進黨20年高雄「治理神話」
    而這背後,透露出高雄經過民進黨治理,從「世界港都」到現在喪失島內第二大城市地位的沒落以及幾十萬「北漂青年」的無奈。「韓流」韓國瑜現在有多火?有媒體用一個詞進行了概括:「無所不在。」綠營人士也受到震撼——民進黨「立委」林俊憲稱,韓國瑜一旦拿走高雄市長,一做就是8年,民進黨就贏不回了,「這一仗不得了」。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提及,高雄市農會理事長蕭漢俊4日突然宣布力挺韓國瑜,「要知道花媽(指前高雄市長陳菊)擁有的54萬選票裡有一大堆國民黨的票,現在要回籠國民黨了」。
  • 臺灣選舉政治這樣坑害地方:一個城市,兩個人間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一個城市的沒落,原因可能是賴以維生的產業蕭條,或者是另一個鄰近新城市的興起,通常脫離不了經濟因素,跌為臺灣第三大城市的高雄市就是如此。這個民進黨執政超過20年的城市,還有一個凸顯其破敗的重要觀察面向: 行政區重劃。
  • 臺灣2020戰局:政治新生態或將定成敗
    「九合一」選戰過後,高雄、新北及臺中的「禿子、漢子、燕子」成為地方實力派人物,他們個人的政治聲望及在國民黨權力結構中的影響力大幅提升,其中又以高雄市長韓國瑜最為突出。韓國瑜在之前選戰中,掀起的「韓流」席捲全臺灣,發揮了「一人救全黨」的效用。選後,羽翼日豐、聲望居高不下的韓國瑜熱力不減,依然成為臺灣媒體熱炒的焦點,儼然成為了國民黨的「最大咖」。
  • 陳菊會否再次成為民進黨票房毒藥,國民黨如何布局高雄丨臺灣一周
    蔡英文的空話,廢了黃健庭繼傳出黃健庭任「監察院」副院長爭議之後,臺灣6月22日下午舉行的監察機構第6屆「監察委員」提名記者會上,提名審薦小組召集人陳建仁宣布,提名陳菊出任監察機構負責人等,共27位「監察委員」人選。
  • 蔡英文辭職、民進黨慘敗!臺灣「九合一」選舉為何翻天?
    昨晚9時許,臺灣「九合一」選舉票還沒開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在電視上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這場被視為2020年前哨戰的島內大型選舉,民進黨輸到脫褲子,本來一片綠油油的臺灣政治版圖,一夜之間幾乎全成藍色。
  • 蔡英文辭去黨主席、民進黨選舉慘敗!臺灣「九合一」為何翻天?
    24日晚9時許,臺灣「九合一」選舉票還沒開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在電視上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這場被視為2020年前哨戰的島內大型選舉,民進黨輸到脫褲子,本來一片綠油油的臺灣政治版圖,一夜之間幾乎全成藍色。
  • 「這是什麼土匪政權?」,綠營學者痛斥民進黨丨臺灣一周
    更耐人尋味的是,發布這則新聞的民視,一看情況不妙,立刻下架了這條新聞,使人不由感嘆中天新聞被關的寒蟬效應終於產生作用。而無話不談的臺灣論壇PTT,則有版主要求網民不得談論該事件。蘇貞昌個人對未來顯然野心十足,他跑出買漫畫做秀,也是試圖修補之前的形象。
  • 國民黨倒了,民進黨也未必會好!
    中國臺灣網3月31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地區2018縣市「九合一」選舉有如蔡英文的期中考,民進黨最近集中火力打藍,「三大政治任務
  • 高雄一家餐廳掛海報: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
    高雄一家高檔餐廳決定結束營業,業主自費張貼不滿民進黨海報。圖片來源:中評社    臺灣高雄一家餐廳負責人鄭東元近日決定忍痛結束營業,氣憤難過之餘決定自製海報在門口貼出「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招牌。    鄭東元18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民進黨在高雄長期執政,但高雄景氣每下愈況,心痛之餘決定結束會館營業,並自費製作海報懸掛以表不滿。他強調,民進黨在高雄執政這麼久是時候該政黨輪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