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野生菌種類和自然產量居全國之首

2020-12-20 雲南日報網

野生菌,是大自然對雲南的珍貴饋贈。每年雨季前後,這些生於山林、長於山林的「山中珍饈」陸續上市,讓大家的舌尖味蕾得享野生菌的鮮香美味。

「雲南是全國野生菌自然產量和貿易量最大的省份,也是世界野生菌貿易的主要出產地,佔世界野生菌的40%,佔全國野生菌的80%;野生菌年均蘊藏量50萬噸左右,幾乎覆蓋全省所有縣(市、區);野生菌出菌時間長,全年均有新鮮野生菌上市交易,6月至11月為主產期,種類以滇南最多,產量以滇中及滇西北最大。」說起雲南野生菌,長期致力於食用菌研究的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所研究員趙永昌如數家珍。

「我們平常所說的食用菌主要包括野生食用菌和栽培食用菌。」趙永昌介紹,就野生菌來說,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出雲南豐富的野生菌資源,使得雲南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野生菌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形成了「雲菌」的品牌效應。目前,昆明已成為全國野生菌的交易集散中心,國內產區的野生菌到了雲南能賣出更高的價格,每年四川、西藏、貴州、陝西、廣西、湖南、湖北等地都有一定數量的野生菌在雲南交易。

數據顯示,每年雲南野生菌貿易量約15~20萬噸,原始產值約50~60億元,近萬噸的種類有2-3個,大宗品種有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雞油菌、塊菌、乾巴菌、奶漿菌等;每年雲南栽培菌產量約30萬噸,原始產值約20億元;全省食用菌產品遠銷美國、法國、德國、荷蘭、日本、泰國、新加坡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1萬噸左右,創匯近1億美元,僅次於菸草、咖啡和蔬菜,是雲南重要的林下經濟產業。

「資源豐富,種類多產量大,市場貿易活躍。」趙永昌說,雲南野生菌在全國首屈一指,在世界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世界野生菌看中國,中國野生菌看雲南」,雲南野生菌市場已成為國內乃至世界食用菌貿易的風向標。

優勢顯

幾乎所有的食用菌都能在雲南找到「家」

宜良小哨的乾巴菌、賓川雞足山的冷菌、香格裡拉金江的黑木耳、南華五街的松茸……這些年來,雲南野生菌美名遠揚,在穩定和修復森林生態系統的同時,有效促進了山區群眾脫貧增收。

「從資源來說,雲南是世界野生食用菌的分布中心之一,種類多產量大;從文化來說,雲南多民族的飲食習慣造就了豐富多彩的野生食用菌飲食文化;從市場來說,30多年的市場發展,雲南野生菌品牌效應初顯,作為野生菌交易中心的地位也無法替代。」趙永昌分析認為,雲南發展野生菌產業比較優勢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物種資源多樣。雲南複雜多變的氣候和地理條件孕育出多種多樣的植被類型,為種類繁多的野生菌資源的存在奠定了基礎。據了解,雲南野生菌有2個門、11個目、35個科、96個屬、850多個品種,佔世界的43%,佔全國的91%,居全國首位,是世界野生菌種類最多、產量最高的地區。可以說,雲南是最好的食用菌種質庫,幾乎所有的食用菌種類都能在雲南找到適宜的栽培環境,這是我國其他地區難以企及的。

森林資源豐富。雲南野生菌中80%多的是菌根真菌,主要為共生型真菌,包括松茸、牛肝菌、塊菌等在內的這類真菌必須與林木等植物共生,目前還不能人工栽培,豐富的森林資源為野生菌發展奠定了厚實基礎。同時,森林中本身就有許多的腐生類食用菌,通過人工管護和仿生栽培可以有效增加腐生食用菌的產量,且不影響生態,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好。

生態環境優越。雲南是我國生態保護重點區域和西南生態屏障,大部分區域植被良好、空氣清新、水源清潔、汙染較小,在純淨山野中生長的野生菌是名符其實的原生態綠色產品。

坐擁「資源富礦」,聲名響亮的雲南野生菌,更需要進一步提質增效,把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經濟優勢,助推雲南綠色經濟發展。

強科研

野生菌馴化,科研成果助推產業發展

2017年以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依託研發的羊肚菌等食用菌種植關鍵技術和自主產權的菌種,為貢山縣推廣仿野生羊肚菌種植提供科技支撐。今年一季度,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羊肚菌種植面積達1170多畝,收穫鮮羊肚菌100餘噸,惠及三鄉兩鎮18個村委會的3000餘戶農戶。

這是科技助推野生菌產業發展、促進農戶增收脫貧的縮影之一。

在雲南,從事食用菌基礎和應用研究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省農業科學院、昆明食用菌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雲南熱帶作物研究所、雲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以及相關州市農(林)科院所,全省專職研究隊伍規模約120人,在野生菌系統分類、資源保護、人工繁育、菌種合成及仿生栽培、引種馴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全國野生菌研究中處於領跑地位。例如,在大型真菌分類、系統發育研究方面處於世界先進水平,有些還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在野生資源收集利用、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方面研究處於全國領先水平;金耳和暗褐網柄牛肝菌的馴化栽培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以雲南省農科院為例,以趙永昌為首的研究團隊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野生食用菌種質資源庫,目前保存資源300餘種5000餘份;馴化出具有一定開發價值的珍稀物種7個;建立了野生資源馴化出菇快速體系,縮短了馴化出菇時間;初步建立了以楊柳田頭菇子實體發育(特別是孢子形成)為主的遺傳模式體系;建立了印度塊菌、夏塊菌的多寄主菌根苗合成技術體系,建成不同生態類型的塊菌菌根苗種植基地近100畝;圍繞野生菌增產進行生態幹預研究,建立了乾巴菌生態幹預增產操作技術規程。

科研的跟進,讓野生菌這一天賜資源又多了人工助力。

補短板

保護生長環境,控制過度採集

儘管雲南野生菌資源條件優越、研究成果突出、發展潛力巨大,但多位專家認為,雲南野生菌資源的保護和利用還面臨過度採集、技術落後、科研投入少、成果推廣不夠等諸多問題,如不能有效解決,就會使雲南野生菌這塊金字招牌蒙塵。

野生菌過度採集、資源破壞嚴重。專家表示,目前雲南野生菌資源總體上是利用多,保護少。隨著市場對野生菌需求的不斷提高,一些珍稀美味種類價格一直上揚,利益的驅動導致無節制的採集,野生資源逐年減少,有的種類發生量顯著下降。例如,許多野生菌與樹木形成了共生關係,它們目前尚不能人工栽培,而自然產量又有限,過度採集導致物種滅絕;許多野生菌只生長在特定的森林中,森林遭受破壞後,與之相關的菌根菌便不能生存。

栽培菌技術落後、市場不穩。雲南食用菌種植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任何一種可栽培的食用菌在雲南都可找到不用人工控溫即可栽培的區域,但云南也有弱勢,即山多地少栽培規模不容易擴大,物流成本高。同時,栽培技術差、規模小,市場也不夠完善。

產業急需的科研落後。針對野生菌而言,雲南從種植、採集、運輸、加工、餐飲都有不同的技術需求。野生菌急需的是標準化採集規範(包括採集工具、小型採後保鮮設施)、保育促繁技術、仿生栽培技術、清洗技術、保鮮技術、即時類產品加工技術,雲南在這方面的技術嚴重缺乏。

氣候變化使野生菌量質齊降。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大,對野生菌產量產生了不利影響。如,野生菌主要產區的整體氣溫比歷史同期高,而降雨量減少明顯,對野生菌的生長發育產生了不利影響,牛肝菌、野生香菇、野生木耳等菌類的產量和質量出現了雙下降的情況。

產業發展中的這些短板,嚴重製約了雲菌發展,必須補齊短板,提升雲菌產業。

樹品牌

打好資源牌,走好「六步曲」

如何既保護好資源,又開發好產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吉林農業大學原校長李玉提出:「野生食用菌作為雲南出口創匯的支柱產業,應該走奢雅化道路,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高原農業向高端農業的戰略提升。」

對此,趙永昌深有同感。他認為,雲南野生菌產業有特色、潛力和優勢,但產業發展不能走大而全的道路,而是應該走一條以野生菌為主,適度規模特色種植的路子。要打好資源品牌,走好「六步曲」,即前三步:資源、保護、文化,後三步:安全、開拓、加工。簡言之,就是要堅持「以資源、文化為基礎,以安全、保護為後盾,以加工、開拓為兩翼」的發展策略。

夯實基礎。對滇西北等野生菌蘊藏量比較大、利用率低的地區,應採取技術培訓、引進小型加工企業、出臺相應鼓勵政策等措施,延長野生菌的貯藏期,提高野生菌質量。同時,藉助南華野生菌美食文化節、易門縣野生食用菌交易會等平臺,加大雲菌品牌宣傳,開拓野生菌飲食文化。

做強後盾。應規範合理採集,採取分時段、分地段輪流和「採、養、繁」結合的措施,保護好野生菌資源;應制定護山護林、腐生菌生產區域、採集和收購標準等方面的規劃及限制措施,保護山林的同時養菌增效,積蓄資源永續發展;應加快野生菌的馴化栽培,採取保育、規範採收、運輸保鮮等技術,提高質量增加效益;應大力發展暗褐網柄牛肝菌、長根菇、金耳、白靈芝、羊肚菌、白參等雲南特色菇類的產業化栽培。

加工拓展。目前我省野生菌的產品種類還較少,仍以鮮品就近上市為主,其他產品有油炸、速凍、醃漬、乾片、即食片等,近年也出現了野生菌酒、野生菌茶等產品,但整體規模小、技術含量低、影響小。因此,應加強野生菌加工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實現多產品、多規格、精包裝,提高產品附加值。

【新聞助讀】

安全吃菌小貼士

「無野菌,不雲南。」野生菌這一上天賜給雲南的山珍美味總是讓人又喜又憂。喜的是野生菌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憂的是每年野生菌上市時節時常有野生菌中毒事件發生,不但給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嚴重威脅,也影響了野生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有關專家提醒,家庭食用野生菌時要注意,不要採集或選購品種不明的野生菌。對自己熟悉並確定為無毒野生菌的,也不要多種混雜加工食用,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雜炒煮後,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加工野生食用菌時一定要燒熟煮透,食用野生菌時不要飲酒。此外,食用野生菌後短時間內,如出現頭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應當立即到醫院就診,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間。食用野生菌中毒要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或者稀鹽水,然後用湯勺柄、筷子等物品刺激喉部進行催吐,儘快排出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同時儘快前往醫療機構救治。可讓患者飲用少量糖鹽水,防止脫水導致休克。但對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強行向其口中灌水,防止窒息。儘量保留中毒發生前食用的野生菌樣品,給專業機構檢驗後供醫療救治參考。

責任編輯:自然

相關焦點

  • 雞樅、松茸、羊肚……談談雲南最有名的那些野生菌菇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食用菌約2000種,中國約900種,而雲南食用菌總量竟佔了全國總量的75%左右,約600多種,居全國之冠。今天就來聊聊雲南那些稀有名貴的野生菌菇。松茸,世界級的珍貴食用菌,頗受推崇。松茸完全自然生長,價格頗為昂貴,5-6月份新鮮松茸價竟達到了2000-3000元/公斤。在民間一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樣滿山走」的說法,這裡的羊肚就是指珍貴的羊肚菌,羊肚菌產量很低而營養豐富,故價格很高,據說在法國一碗羊肚菌的價格是3萬元,北京羊肚菌一碗也賣過1000多。
  • 雲南本地野生菌食用指南!
    在今年南方各省水患頻發的大背景下,雲南卻處於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的情況之中,野生菌產量明顯下滑,但這並沒有阻止雲南人對野生菌的狂熱。特別在各路媒體大v瘋狂玩梗下,「見小人」逐漸為大家熟知,刷個紀錄片,一看到野生菌彈幕就瘋狂刷過「吃了會見小人嗎」等等。
  • 雲南人賭命吃的野生菌有多好吃?別的地方叫蘑菇,在雲南才是吃菌
    吃菌中毒對於雲南人來說真不是玩笑近年來雲南人吃菌子中毒的新聞屢見不鮮,尤其現在雨季到了,又是一年野生菌瘋狂生長的季節,什麼「女子吃野生菌後中毒,躺在醫院的床上手舞足蹈,說自己看到小精靈」,「男子吃菌中毒後在公路上不停地轉圈圈」之類的新聞微博上一搜一大把,還有知乎上常年掛著「雲南人吃菌中毒是什麼樣的體驗?」
  • 為菌「滇狂」,雲南人吃菌欲望究竟有多強?
    中國市場上約70%的菌子產自雲南種類和產量居全國首位雲南地形地貌複雜,海拔高差懸殊,特別是橫斷山區,地勢海拔垂直分布明顯,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從北貫南,山脈走勢南北排列,是世界高等植物區系最豐富的區域,立體氣候明顯,樹種豐富獨特,孕育了多樣的野生食用菌
  • 雲南10大野生菌,雞樅都不在前3,個個聞名世界價值了得
    眾所周知,雲南是一個野生菌王國,雲南的野生菌種類簡直數不勝數,每每到了五六月份的雨季,野生菌就相繼開始出土了,這段時間,雲南野生菌已經出土兩個月左右了,正值採摘菌子的旺季,大街小巷裡,到處都能看到野生菌的影子,各種各樣的野生菌,看得人眼花繚亂,人們總會挑一點自己喜歡的帶回家,雲南上百種的野生菌中,最出眾的野生菌有哪些呢?
  •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自古我們中華民族的地域廣茂,有著非常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種類和土壤和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十分多種多樣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在我國的野生菌有幾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種類多、分布廣並且產量也大。在食用菌的世界裡,還有以「四大菌王」之稱的野生菌都有哪些呢?
  • 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雲南高考考野生菌的分類與食用?
    如果說到地域特色,雲南的菌子一定不能不說。我們一般把常吃的菌子叫蘑菇,但是雲南有太多的野生菌種類了,他們也不叫蘑菇什麼的,就叫菌子。近日,一名雲南昆明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雲彩,還有花,疑似是吃了未煮熟的見手青。
  • 雲南野生蘑菇王 盤點那些可食用的無毒野生菌
    巨型蘑菇現身  近日,雲南騰衝市小羅綺坪村民小組發現一朵巨型「野生蘑菇王」的消息,成為了當地村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10月22日,雲南網了解到,這幾株菌,最高已達到83.5釐米,單菌傘直徑就有40釐米,被當地村民戲稱為「大象腳」。當大量的照片流傳到網絡後,吃貨們也坐不住了,討論最多的話題便是「到底能不能吃?」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表示,這是可以食用的巨大口蘑。下面來盤點雲南那些可食用的神奇野生菌。
  • 雲南野生菌的民間加工方法,每一種都讓你垂涎
    眾所周知,野生菌是雲南不可多得的一類美味,做出的菜不僅湯鮮味美,而且花樣百出。每逢夏秋之交,雨量豐沛之際,各種各樣的野生菌就會適時而出,遍布山野之間的各個角落。但是,季節一過,野生菌也徹底沒了蹤影,只留下其孢子蟄伏於周圍土壤之中,等待來年破土而出。
  • 警惕|野生菌的高產季
    但是前段時間,市場上的野生菌種類還是挺少的,然後價格也很高,不少市民表示「吃不起,吃不起」現在,雨季終於開始了。特別是雲南,降雨量大大提升。市場的野生菌終於開始了「爭奇鬥豔」的「宮鬥記」了。價格也有所下降。
  • 哪裡能買到正宗野生羊肚菌?
    羊肚菌性平,味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助消化、化痰理氣、補腎、補腦提神等功效,另外還具有強身健體、預防感冒,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羊肚菌含抑制腫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病毒、抑制腫瘤等作用。
  • 野生菌之一(青頭菌)
    每年農曆六七八月是雲南大軍的「試毒季」——吃野生菌。雲南的野生菌種類多,樣色也多,而且並不是想其他地方的人描述的一樣,顏色鮮豔的就不能吃,雲南的野生菌裡,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有(個別的顏色,只是數量少,一般人也不敢輕易試吃)。今天就來介紹其中一種——青頭菌。
  • 雲南的「四大名菌」,營養價值高,堪稱「菌中之王」,回味無窮!
    雲南的「四大名菌」,營養價值高,堪稱「菌中之王」,回味無窮!雲南的氣候說不上有明顯的四季之分,卻有著涇渭分明的旱季、雨季之別。每年的春夏之際,歷時數月的雨季開始來臨,吃鮮菌的時候也就到了。雲南可以吃的菌子有900種,據統計,全世界的蘑菇種類,雲南就有一半以上。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雲南,看看這裡有哪些出名又好吃的菌類。1、竹蓀竹蓀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竹蓀又稱「真菌之花」、「植物雞」等,名列「四珍」(竹蓀、猴頭、香菇、銀耳)之首。
  • 有「四大菌王」之稱的食用野生菌都有誰?
    野生菌是食用菌家族的一類美味。我國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獨特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野生菌種類多、分布廣、產量大。在食用菌界,有「四大菌王」之稱的野生菌都有誰呢?  1.松茸
  • 雲南南華縣舉辦「菌王」選拔大賽 最重菌王逾25公斤
    菌王」 陳靜 攝  中新網南華8月8日電 (陳靜)8日,雲南最大野生菌集散地楚雄州南華縣舉辦第十三屆野生菌美食文化節暨「鎮南古城杯」菌王選拔大賽,分別在松茸、靈芝、雞樅等十個菌種中選出「菌王」,最重的雲芝菌「菌王」達25.3公斤。
  • 吃菌的季節又要到了,雲南這麼多野生菌你最想嘗哪一款?
    雲南雨季到來,雖說出去遊玩有可能會影響旅行體驗,但是!!!大雲南到了雨季可是有超多野生菌的,這個時候就是你大飽口福的時候啦!只有當天採摘的野生菌才能保證最鮮最嫩的味覺盛宴,雖然現在菌子已經實現了人工種植,但最頂級的美味還是來自大自然,所以每年的雨季雲南各個地方都會有龐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交易的野生菌種類達兩百多種。
  • 雲南野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雞油菌篇
    雲南野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雞油菌篇世界四大野生菌——松露、松茸、牛肝菌、雞油菌。在這四種野生菌裡面,毫無疑問,雞油菌是最漂亮的。雞油菌也和青頭菌一樣,是個頭越小的越值錢,因為嫩一些的雞油菌,香味更濃鬱,口感也更甜脆。雞油菌的味道和雞沒有任何關係——有雞肉味的是雞樅,,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顏色像土雞油一樣,鮮黃誘人。
  • 雲南野生菌味道鮮美,九種烹飪方法讓你盡嘗野味
    每年夏秋兩個季節,雲南野生菌大量上市,每到這時,全國的菌類的經銷商都雲集雲南各地,採購野生菌,供應各地美食愛好者,但是野生菌是雲南本地的物種,本地的餐館食堂可以用野生菌加工出膾炙人口的各種美食,作為外地的食客來說,對於到手的野生菌還真的一下子沒法下手,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各種烹調野生菌的方法
  • 雲南特色食品熱銷全國 特色商品店月營業額超百萬元
    「最主要的就是我們店裡的商品具有雲南特色,而且貨真價實,因此獲得了很多遊客的認可。」 打造品牌公信力 近年來,我省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碩果纍纍。咖啡、花卉、堅果等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第一,「雲系」優質高原特色農產品遠銷116個國家和地區,農產品出口額44.7億美元,居西部第一。
  • 又到了一年一度雲南人「吃菌見小人」的季節了,防毒蘑菇指南請收好!
    月,隨著雨季的來臨 雲南迎來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時節 這是大自然饋贈的山珍野味 各大生鮮平臺也紛紛上架野生菌 尤其懷念幾年前去雲南旅遊時 那一鍋鍋鮮美的野生菌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