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野生菌的民間加工方法,每一種都讓你垂涎

2021-01-13 雲南小坤哥

眾所周知,野生菌是雲南不可多得的一類美味,做出的菜不僅湯鮮味美,而且花樣百出。每逢夏秋之交,雨量豐沛之際,各種各樣的野生菌就會適時而出,遍布山野之間的各個角落。

但是,季節一過,野生菌也徹底沒了蹤影,只留下其孢子蟄伏於周圍土壤之中,等待來年破土而出。美味只存在一兩個月轉瞬而逝,這自然是野生菌資深吃貨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民間流傳了許多野生菌的加工方法,將野生菌長期地保存下來,四季都可取出,大快朵頤。

那麼野生菌在民間到底有那些加工方法呢?小坤哥通過走訪和詢問,特將野生菌的民間加工方法歸納如下,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和參考。

第一種,切片曬乾。這是普通家庭都會採用的方法,這得益於農民長久以來勤儉持家的智慧。在大豐之年,農民都會把一些收成好的菜蔬曬成乾菜,以備不時之需。相比於其他菜蔬,野生菌曬乾之前是不需要焯水的。

切片曬乾很簡單,用小刀刮去菌子根部的泥沙,然後把菌子通體的雜質除掉縱切成片放置於容器內在陽光下暴曬。切片的話,儘量選擇像傘一樣有褶齒的菌。

第二種加工方法,油炸成幹,浸於油中。這種方法加工,會使野生菌變得更加噴香,作為佐菜很下飯,一些離家遠行之人總忘不了帶一罐家鄉的下飯菜?

油炸菌幹,製作前先將野生菌充分洗淨,掰成小塊,晾乾表層水分備用。

準備好優質食用油(植物油)、辣椒、姜、鹽。

製作時,大火燒油。油量要多,以免炸制野生菌時使菌子炸糊。大火將油燒開後減為小火,放入青辣椒、姜、野生菌塊。這時候要注意,姜必須是整塊拍扁,辣椒也不用切。

物料全下鍋後,及時翻炒,待野生菌被炸制金黃,芳香四溢時,才可以撈出拌鹽裝罐。鹽之所以炸出後放是因為油太多,而炸完後我們只在成品裡放入淹沒野生菌幹的油即可,預先放鹽太過浪費,也不健康。

炒制好的成品,冷卻裝入玻璃罐,熟油沒頂,可以放個一年半載。在吃麵和炒菜的時候放一點油制炸菌,簡直好吃得不要不要的。

野生菌的製作方法第三種,鹽水菌。這種製作方法是唯一一種保留了野生菌完整外形的做法。在遠才方面要求得極其嚴格。需要特定種類的野生菌才可以製作。

製作時,我們選用奶漿菌、皮挑菌等個頭小,韌性高的菌子,在沸騰的開水裡焯水,記住,窩鍋裡千萬不能有油,一點油星也不可以有。焯水晾涼後放入玻璃容器加入冷開水調製的鹽水。

鹽水裡可以多放一點鹽,以利於保存。等吃的時候,可以把鹽水菌取出在水裡清洗幾次,再行烹調。

鹽水菌完整的保留了野生菌的外形,在烹調上也繼續保留其外形,也就是說,清洗以後無需改刀,直接炒制和煲湯,做成以後色香味俱全。

第四種野生菌的製作方法,烤菌。烤菌和曬成菌幹有些相似。但也有明顯的不同。烤菌選用的是牛肝菌類的菌骨朵,縱向切成適合烤制的薄片,厚薄程度根據烤制師傅的烤制技術而定。切片時,邊切邊放入烤菌用的鐵絲網。切片完成後放入特製烤箱完成烤制工作。整個烤制工作時間都需要隨時監護,調整溫度,以免烤糊菌片。

烤制出的菌片有淡淡的香味,但同樣再需要暴曬一次,徹底幹透後更適宜保存。

在雲南民間,這四種野生菌的加工方法是最主流的,也是最成熟的。通過加工,野生菌得以保存更長時間和變得更加美味,這對以野生菌對外推廣具有十分積極重大的意義。

在雲南的一些偏遠山區,可以考慮充分發展其當地的野生菌資源。建立野生菌加工基地,對野生菌進行多樣加工和必要的推廣,提高當地居民收入。

雲南是一個野生菌豐富的省份,利用得天獨厚的野生菌資源發展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也不是難事,希望讀到此文的有識之士能利用自己的學識和能力來做成此事。

相關焦點

  • 雲南野生菌味道鮮美,九種烹飪方法讓你盡嘗野味
    每年夏秋兩個季節,雲南野生菌大量上市,每到這時,全國的菌類的經銷商都雲集雲南各地,採購野生菌,供應各地美食愛好者,但是野生菌是雲南本地的物種,本地的餐館食堂可以用野生菌加工出膾炙人口的各種美食,作為外地的食客來說,對於到手的野生菌還真的一下子沒法下手,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各種烹調野生菌的方法
  • 雲南野生菌種類和自然產量居全國之首
    「我們平常所說的食用菌主要包括野生食用菌和栽培食用菌。」趙永昌介紹,就野生菌來說,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出雲南豐富的野生菌資源,使得雲南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野生菌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形成了「雲菌」的品牌效應。目前,昆明已成為全國野生菌的交易集散中心,國內產區的野生菌到了雲南能賣出更高的價格,每年四川、西藏、貴州、陝西、廣西、湖南、湖北等地都有一定數量的野生菌在雲南交易。
  • 雲南本地野生菌食用指南!
    在今年南方各省水患頻發的大背景下,雲南卻處於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的情況之中,野生菌產量明顯下滑,但這並沒有阻止雲南人對野生菌的狂熱。特別在各路媒體大v瘋狂玩梗下,「見小人」逐漸為大家熟知,刷個紀錄片,一看到野生菌彈幕就瘋狂刷過「吃了會見小人嗎」等等。
  • 吃菌要小心!雲南衛健委發布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公告(附毒蘑菇圖片)
    每經編輯:張楊運夏季來臨,雲南省到了野生菌採摘上市季節,同時也進入了野生菌中毒高發季節。為防範和減少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菌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29日,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網站發布《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公告》(以下簡稱《公告》)。一、廣大群眾要提高自我健康安全意識,不隨意採摘食用不熟悉、腐爛、幼小不能辨別的野生菌類。
  • 雲南人賭命吃的野生菌有多好吃?別的地方叫蘑菇,在雲南才是吃菌
    吃菌中毒對於雲南人來說真不是玩笑近年來雲南人吃菌子中毒的新聞屢見不鮮,尤其現在雨季到了,又是一年野生菌瘋狂生長的季節,什麼「女子吃野生菌後中毒,躺在醫院的床上手舞足蹈,說自己看到小精靈」,「男子吃菌中毒後在公路上不停地轉圈圈」之類的新聞微博上一搜一大把,還有知乎上常年掛著「雲南人吃菌中毒是什麼樣的體驗?」
  • 雲南10大野生菌,雞樅都不在前3,個個聞名世界價值了得
    眾所周知,雲南是一個野生菌王國,雲南的野生菌種類簡直數不勝數,每每到了五六月份的雨季,野生菌就相繼開始出土了,這段時間,雲南野生菌已經出土兩個月左右了,正值採摘菌子的旺季,大街小巷裡,到處都能看到野生菌的影子,各種各樣的野生菌,看得人眼花繚亂,人們總會挑一點自己喜歡的帶回家,雲南上百種的野生菌中,最出眾的野生菌有哪些呢?
  • 雲南野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雞油菌篇
    雲南野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雞油菌篇世界四大野生菌——松露、松茸、牛肝菌、雞油菌。在這四種野生菌裡面,毫無疑問,雞油菌是最漂亮的。儘管它的顏色這麼小清新,在世界野生菌的地位又如此高大上。但是在號稱野生菌王國的雲南,雞油菌還算是常見菌種之一。我記得我第一次撿到野生菌,就是一小窩質量上乘的漂亮雞油菌,被隨行的小夥伴們著實羨慕了一番。
  • 雞樅、松茸、羊肚……談談雲南最有名的那些野生菌菇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食用菌約2000種,中國約900種,而雲南食用菌總量竟佔了全國總量的75%左右,約600多種,居全國之冠。今天就來聊聊雲南那些稀有名貴的野生菌菇。松茸,世界級的珍貴食用菌,頗受推崇。在民間一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樣滿山走」的說法,這裡的羊肚就是指珍貴的羊肚菌,羊肚菌產量很低而營養豐富,故價格很高,據說在法國一碗羊肚菌的價格是3萬元,北京羊肚菌一碗也賣過1000多。黑松露,民間更多地稱為塊菌,在西方國家非常受歡迎,我國的黑松露大部分用於出口。
  • 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雲南高考考野生菌的分類與食用?
    如果說到地域特色,雲南的菌子一定不能不說。我們一般把常吃的菌子叫蘑菇,但是雲南有太多的野生菌種類了,他們也不叫蘑菇什麼的,就叫菌子。近日,一名雲南昆明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雲彩,還有花,疑似是吃了未煮熟的見手青。
  • 雲南野生蘑菇王 盤點那些可食用的無毒野生菌
    巨型蘑菇現身  近日,雲南騰衝市小羅綺坪村民小組發現一朵巨型「野生蘑菇王」的消息,成為了當地村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10月22日,雲南網了解到,這幾株菌,最高已達到83.5釐米,單菌傘直徑就有40釐米,被當地村民戲稱為「大象腳」。當大量的照片流傳到網絡後,吃貨們也坐不住了,討論最多的話題便是「到底能不能吃?」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表示,這是可以食用的巨大口蘑。下面來盤點雲南那些可食用的神奇野生菌。
  • 野生菌之一(青頭菌)
    每年農曆六七八月是雲南大軍的「試毒季」——吃野生菌。雲南的野生菌種類多,樣色也多,而且並不是想其他地方的人描述的一樣,顏色鮮豔的就不能吃,雲南的野生菌裡,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有(個別的顏色,只是數量少,一般人也不敢輕易試吃)。今天就來介紹其中一種——青頭菌。
  • 虎掌菌,一種香氣撲鼻的野生菌
    黑虎掌菌在雲南,有一種菌非常珍貴。但即使雲南人,真正見過吃過它的人也不多。怎麼挑選、清洗和保存黑虎掌菌味越濃 越新鮮虎掌菌挑選新鮮的,越新鮮菌香越濃。跟挑選水果一樣,每一朵都拿到鼻子上問一下,香味濃的就是新鮮的好吃的。其次看菌冒,菌冒完整,上面的凸起明顯,菌體後面的絨毛也完整。
  • 吃菌的季節又要到了,雲南這麼多野生菌你最想嘗哪一款?
    雲南雨季到來,雖說出去遊玩有可能會影響旅行體驗,但是!!!大雲南到了雨季可是有超多野生菌的,這個時候就是你大飽口福的時候啦!只有當天採摘的野生菌才能保證最鮮最嫩的味覺盛宴,雖然現在菌子已經實現了人工種植,但最頂級的美味還是來自大自然,所以每年的雨季雲南各個地方都會有龐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交易的野生菌種類達兩百多種。
  • 警惕|野生菌的高產季
    但是前段時間,市場上的野生菌種類還是挺少的,然後價格也很高,不少市民表示「吃不起,吃不起」現在,雨季終於開始了。特別是雲南,降雨量大大提升。市場的野生菌終於開始了「爭奇鬥豔」的「宮鬥記」了。價格也有所下降。
  • 雲南人在吃菌這件事上,命比誰都硬|原創
    △雲南人吃菌見小人都成了各種段子/微博截圖如果你覺得各路神貼太神乎其神,翻開雲南的社會新聞,會發現每年6-9月,雲南人「吃野生菌中毒死亡」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進醫院掛點滴都是駕輕就熟的事。這是當地人默許成規的智慧:因為野生菌生長對環境要求很高,隨著人類採拾的程度加劇,他們怕有一天再也找不到這些美味的蹤跡了,一個簡單的細節希望能延續自然的饋贈。每一樣野生菌的風味都是由各種各樣胺基酸隨機混合,這種組合非常複雜,越珍貴的菌越具有不可複製性。
  • 能食用野生菌大全,這35種野生菌你認識多少?
    分為粗褶奶漿菌和細褶奶漿菌兩種。這也是比較安全的一種菌子,可生吃。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燒、炒、油炸等,還可淹成酸菜吃。味道鮮甜可口,香味濃鬱,醇香滿口,別具風味。8、青頭菌因顏色青綠而得名,多帶花點,很漂亮,味道平淡嫩滑,營養豐富。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燒、炒、油炸等。
  • 野生蘑菇傻傻分不清 專家教你正確「食菌」
    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昀瀟 徐煒倫   近日,雲南一名女子吃完一種牛肝菌「見手青」(因菌肉壓傷或手碰傷後呈靛藍色得名,有毒性)後發生中毒事件,並稱自己看到很多小精靈手舞足蹈。事實上,每年7、8月份,雨量增多,氣溫上升,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蘑菇旺季隨即到來。
  • 為菌「滇狂」,雲南人吃菌欲望究竟有多強?
    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隨後他筆鋒一轉,「可是下點功夫,把草莖松毛擇淨,撕成蟹腿粗細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舌:這東西這麼好吃?!」。在雲南人眼裡,世界上只有兩種菌,一種叫野生菌,一種不是菌。如果你請一個雲南人吃金針菇炒香菇,他大概會和你絕交,畢竟,野生菌才是信仰。
  • 雲南土特產大搜羅,每一樣都值得你帶回家
    我們每到一個地方旅行,在離開時都會帶一些當地的特產回家,送給親戚朋友,讓他們也一同感受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雲南特產,作為一個旅遊大省,雲南都有哪些特產值得你帶回家呢?普洱茶講究衝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很受歡迎額,是送長輩的首選。冬蟲夏草雲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得這裡生長有很多奇珍異寶,冬蟲夏草就是其中之一。冬蟲夏草別稱冬蟲草,是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複合體。
  • 幾種主要雲南野生菌烹飪處理的小竅門分享
    幾種主要雲南野生菌烹飪處理的小竅門分享眼下正是雲南野生菌的食用當季,不同的野生菌處理清洗方法也不同。1、雞樅,傳統的雞樅和松茸挖撅方法都是用木棍或竹棍撬,儘量不用鐵器,以免傷到菌體。清洗方法是用南瓜葉蘸水擦,一般不使用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