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本地野生菌食用指南!

2020-12-20 養臻廚優

在今年南方各省水患頻發的大背景下,雲南卻處於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的情況之中,野生菌產量明顯下滑,但這並沒有阻止雲南人對野生菌的狂熱。特別在各路媒體大v瘋狂玩梗下,「見小人」逐漸為大家熟知,刷個紀錄片,一看到野生菌彈幕就瘋狂刷過「吃了會見小人嗎」等等。作為一個吃過不少菌的雲南土著民,寫一篇小科普,此文帶半娛樂性質,如有不一樣的見解與意見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開始之前提一點,由於雲南民族多,地域環境不一,各地對於菌類的命名方式和烹飪方法不一,沒有絕對的做法,這裡只介紹大眾化的認知,如有作者不了解的特殊做法請不要吝嗇筆墨在評論區分享出來(〃'▽'〃)

松茸

近年來名氣越來越高,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省外和國外,本地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實際上不如其他的兄弟姐妹,由於其經濟價值逐漸被捧上神壇,價格徘徊在T1-T0級別,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有講「以前藏族人都不愛吃松茸,嫌它的味怪」。這股味比較接近於松樹與苔蘚的混合氣息,的確有人不喜歡。由於菌身堅硬含水量少耐折騰,真空包裝後能保鮮很久,松茸也成了少數能走出雲南大山漂洋過海的菌子,在外邊混得風生水起,在老家卻不如那般風光,頗有返鄉大學生的感覺。

最容易被接受的吃法也是百姓吃法就是燉湯,和肉類一起燉甚美,是杏鮑菇的上位替代品,「上流」吃法就是炙烤,配上精緻的小鍋小碗小清酒,賣你一份889不算貴吧(`)

松茸的生長環境要求海拔氣候條件都較為苛刻,在雲南本地分布也有限,主要集中在滇西北高海拔地區,東南地區較少。

乾巴菌

乾巴、雲南語意為牛肉乾,也可泛指動物類的純瘦肉部位,也可形容那種肌肉纖維般一絲絲的形態。乾巴菌,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是口感像乾巴的菌子,另有說法是香味濃鬱像牛乾巴。該菌子產量少,價格非常昂貴,達到了野生菌市場的T0級別,有人專門包下整座山,就為了第一時間發現乾巴菌的小苗第一時間保護起來,到長大後再採摘。與松茸相對的,乾巴菌基本消化在了雲南本地市場,是當地人追捧的珍饈。

這種菌喜歡在石山分布,靠近松樹的背陰環境更有機率找到,菌體乾燥堅韌,褶皺的皮層非常容易藏泥,與掃把菌同為最難清洗的兩種菌子。它是為數不多能具備「韌」口感的菌菇,甚至能嚼出咯吱聲,撕小葉與雲南本地皺皮辣椒同炒,是很多野生菌餐廳的貴菜,用來招待貴賓最合適不過。

雞樅

雲南野生菌的王者、野生菌界中的ssr、永遠的版本之子,屹立不倒的雲南人味覺圖騰——雞樅,名字來源與其菌肉撕開如雞胸肉般有肌肉纖維的既視感。

現代研究已經揭示雞樅是與白蟻共生的菌類,這一特質決定了這種菌不能被人工栽培,上山如果採到了雞樅,在雲南甚至可以被視為幸運的象徵。在市場中它是永遠的頭牌,一朵巨大的雞樅一定是當天市場裡最亮眼的存在,即使不買,過去問個價,驚嘆一下,都可以稱作儀式一般的存在,它的主人會插著腰杆挺著背,驕傲的等待願意出最高價的買家帶走他,當你手持這樣一朵雞樅走回家,九成的大媽大爺都會向你詢價,並露出驚嘆的表情。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體現雞樅作為菌類市場王者存在的霸氣,它就是「山珍」這個詞最好的體現,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沒有不愛它的。汪曾祺先生曾將其譽為「植物雞」,是「難以形容的味」。

一朵雞樅,一鍋熱水和一小坨豬油少許鹽,這樣極簡的做法,都是攝人心魄的美味,連我小侄兒這種被辣條等重口味食物醃壞舌頭的小朋友喝個三大碗都意猶未盡。倘若用它來燉雞,那就是做神仙都不換的極品美味,怎麼形容呢,從頭到腳的治癒,鮮甜的想把舌頭都吞下去。真是應了那句話「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法」。

雞樅還有另外一個好吃法,就是做成雞樅油,撕成小塊的雞樅用油熬到變幹變黑,用罐頭瓶裝起來可以吃很久。筆者還記得第一次與雞樅油的相見,是童稚時在外婆家吃的一碗尋常掛麵,那天的麵條格外的好吃,但說不出是怎樣的好吃,直到吃到碗底,發現臥著幾根黑黑的不起眼的小東西,用筷子挑起來端詳了一下放進了嘴中。

我們家那邊有個形容香的土話,叫「香通後腦勺」,這是我第一次有這樣的體驗,那醇香猶如衝擊波穿透舌根直達後腦,像重錘一樣在我味蕾上烙下了印,我把剩下的小黑黑們塞進嘴裡,貪婪吸吮它們的香味,直到沒了味道才戀戀不捨地咽下去。

雲南野生菌種類繁多,滋味各異,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做法吃法,希望野生菌子給大家的印象不再是迷幻藥物和麻藥,它的美味應該被大家所認知。

相關焦點

  • 雲南野生蘑菇王 盤點那些可食用的無毒野生菌
    巨型蘑菇現身  近日,雲南騰衝市小羅綺坪村民小組發現一朵巨型「野生蘑菇王」的消息,成為了當地村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10月22日,雲南網了解到,這幾株菌,最高已達到83.5釐米,單菌傘直徑就有40釐米,被當地村民戲稱為「大象腳」。當大量的照片流傳到網絡後,吃貨們也坐不住了,討論最多的話題便是「到底能不能吃?」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表示,這是可以食用的巨大口蘑。下面來盤點雲南那些可食用的神奇野生菌。
  • 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雲南高考考野生菌的分類與食用?
    如果說到地域特色,雲南的菌子一定不能不說。我們一般把常吃的菌子叫蘑菇,但是雲南有太多的野生菌種類了,他們也不叫蘑菇什麼的,就叫菌子。近日,一名雲南昆明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雲彩,還有花,疑似是吃了未煮熟的見手青。
  • 雲南野生菌味道鮮美,九種烹飪方法讓你盡嘗野味
    每年夏秋兩個季節,雲南野生菌大量上市,每到這時,全國的菌類的經銷商都雲集雲南各地,採購野生菌,供應各地美食愛好者,但是野生菌是雲南本地的物種,本地的餐館食堂可以用野生菌加工出膾炙人口的各種美食,作為外地的食客來說,對於到手的野生菌還真的一下子沒法下手,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各種烹調野生菌的方法
  • 幾種主要雲南野生菌烹飪處理的小竅門分享
    幾種主要雲南野生菌烹飪處理的小竅門分享眼下正是雲南野生菌的食用當季,不同的野生菌處理清洗方法也不同。1、雞樅,傳統的雞樅和松茸挖撅方法都是用木棍或竹棍撬,儘量不用鐵器,以免傷到菌體。清洗方法是用南瓜葉蘸水擦,一般不使用刷子。
  • 雲南野生菌種類和自然產量居全國之首
    「我們平常所說的食用菌主要包括野生食用菌和栽培食用菌。」趙永昌介紹,就野生菌來說,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出雲南豐富的野生菌資源,使得雲南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野生菌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形成了「雲菌」的品牌效應。目前,昆明已成為全國野生菌的交易集散中心,國內產區的野生菌到了雲南能賣出更高的價格,每年四川、西藏、貴州、陝西、廣西、湖南、湖北等地都有一定數量的野生菌在雲南交易。
  • 為菌「滇狂」,雲南人吃菌欲望究竟有多強?
    隨著雨季的來臨雲南又進入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時節雲南人一定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上帝才賜給我們辣~麼~多的山珍野味對於雲南人來說「吃菌」可是數一數二的大事畢竟菌為什麼好吃,因為從成分上看,一個合格的菌就是味精+海鮮胺基酸大禮包。為啥雲南人鍾愛野生菌?因為野生菌真的要比人工菌好吃很!多!倍!
  • 能食用野生菌大全,這35種野生菌你認識多少?
    6、大紅菌為野生珍貴的食用真菌,內含胺基酸,多種維生素等人體必需成份,有安神補血作用,特別適合產婦及貧血者食用,其味較之其他菌類鮮甜可口嫩滑。大紅菌以朵大腳粗,顏色深紅者為佳,吃法可煮清湯,煮雞,炒、燜等,記住一定要煮透,特別是炒吃的,一定的燜煮透。朵小腳細有苦辣味的紅菌是有毒的,不能吃。7、奶漿菌因有乳白漿汁流出而得名。
  • 雞樅、松茸、羊肚……談談雲南最有名的那些野生菌菇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食用菌約2000種,中國約900種,而雲南食用菌總量竟佔了全國總量的75%左右,約600多種,居全國之冠。今天就來聊聊雲南那些稀有名貴的野生菌菇。松茸,世界級的珍貴食用菌,頗受推崇。雞樅菌是與白蟻共生的野生菌菇,離開蟻巢就活不了,十分獨特。松茸無法人工培養,鮮品很是珍貴,一級幹品的價格都在1000元/公斤。白牛肝菌,世界著名食用菌,在歐美十分風行,口感脆爽、香味獨特,藥用價值也很高,被譽為「所有野生菌中味道最鮮美的野生菌之一」,常與櫟和松樹的樹根形成菌根,尚未人工栽培成功。
  • 雲南人賭命吃的野生菌有多好吃?別的地方叫蘑菇,在雲南才是吃菌
    吃菌中毒對於雲南人來說真不是玩笑近年來雲南人吃菌子中毒的新聞屢見不鮮,尤其現在雨季到了,又是一年野生菌瘋狂生長的季節,什麼「女子吃野生菌後中毒,躺在醫院的床上手舞足蹈,說自己看到小精靈」,「男子吃菌中毒後在公路上不停地轉圈圈」之類的新聞微博上一搜一大把,還有知乎上常年掛著「雲南人吃菌中毒是什麼樣的體驗?」
  • 吃菌的季節又要到了,雲南這麼多野生菌你最想嘗哪一款?
    雲南雨季到來,雖說出去遊玩有可能會影響旅行體驗,但是!!!大雲南到了雨季可是有超多野生菌的,這個時候就是你大飽口福的時候啦!只有當天採摘的野生菌才能保證最鮮最嫩的味覺盛宴,雖然現在菌子已經實現了人工種植,但最頂級的美味還是來自大自然,所以每年的雨季雲南各個地方都會有龐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交易的野生菌種類達兩百多種。
  • 警惕|野生菌的高產季
    但是前段時間,市場上的野生菌種類還是挺少的,然後價格也很高,不少市民表示「吃不起,吃不起」現在,雨季終於開始了。特別是雲南,降雨量大大提升。市場的野生菌終於開始了「爭奇鬥豔」的「宮鬥記」了。價格也有所下降。
  • 雲南女子吃野生菌聲稱看到小精靈,躺在床上不停比划行為詭異
    近日,野生菌進入生長旺盛期,因為誤食野生蘑菇而中毒的事件也是層出不窮。而雲南的野生菌品種則數不勝數,近日,雲南一女子食用野生菌以後中毒被送進醫院,到達醫院以後該女子在床上手舞足蹈,好像在抓什麼東西一樣,場面很搞笑。
  •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自古我們中華民族的地域廣茂,有著非常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種類和土壤和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十分多種多樣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在我國的野生菌有幾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種類多、分布廣並且產量也大。在食用菌的世界裡,還有以「四大菌王」之稱的野生菌都有哪些呢?
  • 雲南10大野生菌,雞樅都不在前3,個個聞名世界價值了得
    眾所周知,雲南是一個野生菌王國,雲南的野生菌種類簡直數不勝數,每每到了五六月份的雨季,野生菌就相繼開始出土了,這段時間,雲南野生菌已經出土兩個月左右了,正值採摘菌子的旺季,大街小巷裡,到處都能看到野生菌的影子,各種各樣的野生菌,看得人眼花繚亂,人們總會挑一點自己喜歡的帶回家,雲南上百種的野生菌中,最出眾的野生菌有哪些呢?
  • 雲南野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雞油菌篇
    雲南野生菌的正確打開方式——雞油菌篇世界四大野生菌——松露、松茸、牛肝菌、雞油菌。在這四種野生菌裡面,毫無疑問,雞油菌是最漂亮的。儘管它的顏色這麼小清新,在世界野生菌的地位又如此高大上。但是在號稱野生菌王國的雲南,雞油菌還算是常見菌種之一。我記得我第一次撿到野生菌,就是一小窩質量上乘的漂亮雞油菌,被隨行的小夥伴們著實羨慕了一番。
  • 又到了一年一度雲南人「吃菌見小人」的季節了,防毒蘑菇指南請收好!
    月,隨著雨季的來臨 雲南迎來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時節 這是大自然饋贈的山珍野味 各大生鮮平臺也紛紛上架野生菌 尤其懷念幾年前去雲南旅遊時 那一鍋鍋鮮美的野生菌湯
  • 雲南空運的野生菌湯鍋不能再鮮美
    野生菌是雲南省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原野生採集,價等黃金。野生菌味道鮮美,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多種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經常食用菌類,對增進健康、預防疾病、有很多幫助。從雲南空運的野生菌未經過曬乾醃製,更多的保留了營養價值,口感也更好。
  • 30種有毒野生菌,這份權威吃菌名單分享給家人,記得收藏
    對雲南人來說沒有吃過野生菌的夏天是不完整的!每到7、8月份大自然的饋贈,美味的山珍野生菌在雲南的山野間破土而出!生活在野生菌的天堂雲南人在吃菌這件事情上自然是當仁不讓,但吃錯野生菌也是非常危險的。不是所有的野生菌都是山珍美食美味背後也「暗藏殺機」每年「食菌季」野生菌中毒、死亡事件屢屢發生截至7月20日雲南今年已發生野生菌中毒事件273起
  • 野生菌之一(青頭菌)
    每年農曆六七八月是雲南大軍的「試毒季」——吃野生菌。雲南的野生菌種類多,樣色也多,而且並不是想其他地方的人描述的一樣,顏色鮮豔的就不能吃,雲南的野生菌裡,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有(個別的顏色,只是數量少,一般人也不敢輕易試吃)。今天就來介紹其中一種——青頭菌。
  • 雲南野生菌的民間加工方法,每一種都讓你垂涎
    眾所周知,野生菌是雲南不可多得的一類美味,做出的菜不僅湯鮮味美,而且花樣百出。每逢夏秋之交,雨量豐沛之際,各種各樣的野生菌就會適時而出,遍布山野之間的各個角落。但是,季節一過,野生菌也徹底沒了蹤影,只留下其孢子蟄伏於周圍土壤之中,等待來年破土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