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香港邂逅精緻蔬食,還有碳排放稅的先鋒理念

2020-12-20 MissSpecial

疫情之下,綠色飲食更應值得關注。香港之行,遇見不平凡的蔬食。

周末的香港上環,有著放鬆的調子和生活氣,馬路旁的房子有塗鴉,窄窄的小路有菜場。淺藍色門面的豆苗居在荷李活道邊,像是一位安靜的田園少女。門口的小花圃裡種著清新的綠色植物,圓形玻璃窗上呈現著金色小麥一樣顏色的餐廳英文名Grassroots Pantry。

創始人Peggy Chan早早來到餐廳,她也是主廚,周六日要給客人們準備早午餐。她是全球傑出青年香港分社區成員、社會創業機構Green Monday大使、致力於倡導減少和管理城市食物廢料的香港餐廳零廢聯盟聯合領導人及聯合總監。曾榮獲2018年T. Dining Awards「Sustainability Champion」榮譽。

餐廳的佔地面積沒有很大,而上下兩層打通帶來的空間感很強。上層是開放式廚房,扶欄旁是一排單人位。客人們可以一邊用餐,一邊看樓下的風景,更可以欣賞主廚烹飪的過程。下層靠門的位置是吧檯,進門繞過吧檯就是用餐區,四周牆邊都是沙發位。牆上的掛滿的綠色植物和廚具最是搶眼,也鮮明地強調了豆苗居的特色——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一串wifi密碼也不乏素食主義精神,「tofuallday」(全天吃豆腐)。蔬食、輕盈、愉悅,這是Peggy想要帶給人們的美味生活。

回歸蔬食多樣性

16歲是個敏感的年紀,那一年,祖父的離開讓Peggy感到傷感而孤單,也讓她對生命有了更多思考。一次隨學校的旅行中,經過一座農場時她看到了很多牛在安閒地吃草。那個和諧的畫面瞬間觸動了她。她想到小時候來內地旅遊,看到人們吃豬腦、羚羊、蛇,她更加開始疑問,為什麼一定要吃那些動物。她認為每個生命都值得被關愛,於是,她決定開始素食主義生活。

Peggy出生在香港,兒時跟著家人移居加拿大,9歲回到香港後直到讀完高中,又回到加拿大讀書。她於渥太華藍帶廚藝學院(Le Cordon Bleu Ottawa)畢業,並擁有蒙特勒酒店管理學院(Hotel Institute Montreux)工商管理及酒店餐飲管理學士學位。她想經營一間餐廳,有自己喜歡的風格,既能實現自己對素食堅持的理念,也能倡導別人一同環保飲食,於是豆苗居誕生了。

七年前的香港,人們對素食的認知和接受度並不高,Peggy知道的唯一一家素食餐廳關門了,她開始了自己的素食事業。「那時並不流行素食。剛開豆苗居的時候,並沒有很多人喜歡,我說素食可以讓人的心情很治癒,講食材的低溫慢煮,傳達從農場到餐桌的理念,人們都不理解我在說什麼,因為那時很少有餐廳在做這些。」Peggy說。

她不盲目迎合市場,而是以自己對蔬食的理解為出發點,吸引別人來喜歡蔬食。她說:「我大多情況都會在自己餐廳裡吃飯,所以菜式首先要自己喜歡。我喜歡自然植物的顏色和味道,只要跟著時令季節來,就可以不斷有思路去創作新菜。自然界的主食以大米、玉米和小麥為主,世界上60%的飲食會以它們為基礎。然而,人們忘了地球上還有那麼多物種,往往為了圖方便,用最容易取得的食材來做菜。豆苗居不提倡只吃這三種,而忘記了大自然的多樣性。」

於是,在豆苗居的菜式中,你找得到很多平時在一般餐廳難以見到的食材。就像苔麩(teff),一種生長在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海拔3000多米高原上的一種作物。「苔麩是世界上最小的穀物,但極富含蛋白質。衣索比亞人缺乏肉類食物,卻依舊能生存,就是因為有苔麩補充蛋白質。世界上有這麼富含營養的東西,我們都忘了。」Peggy說。

為碳排放埋單

走進豆苗居,你可以見到與環保和食物關係的桌牌,講解一餐健康且可持續的素食的營養構成及碳排放相關數據。在Peggy看來,「碳排放是每一個人的事,應該讓大家都了解自己的每一頓飯產生了多少碳排放。這些知識性的信息傳播,令客人們學到了許多,也激發他們問問題,喚起和加深對環保的興趣。」

在豆苗居,幾乎不產生浪費,客人剩下的食物都會被回收。Peggy與美國舊金山的環保組織ZeroFoodprint和3Degrees合作,詳細分析餐廳的數據以整合出一份全方位的可持續評估報告,得出豆苗居每一位顧客於晚餐進餐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ZeroFoodprint研究中的其他餐廳低65%。

這份可持續評估報告,還讓客人們全面了解各種食材的來源和去向,比如餐廳如何根據HK Recycles的指引來分類處理廢物,如何把廚餘仔細分類處理,從細節上加深人們對環保可以更深度實施的認知,也在潛移默化中,傳達了餐廳所堅持的用者自付的原則。

為了提升公眾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豆苗居還取消了客人用餐10%的服務費,取而代之的是徵收3%碳排放稅。碳排放稅的收益用於支持有機生產商、研發團隊、非政府組織及社會企業。

與名廚攜手挑戰

Peggy是位能打開思路做事情的主廚,她對綠色飲食的推廣並不局限於自身的嘗試,她發起了The Collective’s Table的項目,吸引全球各地的知名主廚一同參與挑戰植物性食材料理的創作。

每一次The Collective’s Table的活動中,Peggy都會與一位客座主廚一同為客人呈現素食料理,通常他們各做一道前菜、主菜和甜點。中國香港米其林二星餐廳Amber行政總廚Richard Ekkebus、2016年亞洲最佳女主廚Margarita Forés、2019年亞洲最佳女主廚Garima Arora等都參與過此項目,與Peggy一同創作素食。

因為客座主廚們來自世界各地,烹飪的菜餚有各種國別的風格,因此Peggy所需要挑戰的就是每次The Collective’s Table都要在短時間內適應不同主廚的風格,製作出與之風格協調的素食料理。而對於客座主廚來說,同樣是挑戰,相對來說,他們平時創作素食不多,而來到豆苗居的廚房,他們就一定要用植物性食材來發揮美味的創意。

長此以往堅持下來,客人們在The Collective’s Table的特別菜單中,每次都能感受到不同國家風格的素食料理。對客人來說,既打開了視界,認識更多菜系中的素食料理,也在美味中加深對綠色飲食和環保的認識,更延展了對不同國家素食文化的感悟。就像Peggy與曼谷餐廳Gaa主廚Garima Arora所合作的「七大脈輪」主題晚餐,以禪食令人感受到治癒的力量。Peggy用粉色雞肶菇以醬汁浸泡,配以螺旋藻製成的「本我輪」,代表愉悅及創新。她用桂花、蓮子及百合等食材製作,象徵精神力的「眉心輪」甜品。而Garima則用粟米、粟米奶與苦菜一起製作,用一種素雅的色調詮釋「臍輪」所代表的理性和自我意識。無論視覺還是味覺都帶給客人深深的禪意。

(截至本文截稿前,餐廳名為Grassroots Pantry,之後餐廳更名為Nectar。)

相關焦點

  • 蔬食,讓味覺回歸自然更愉悅
    直到七八年前,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從健康的角度發現和挖掘素食,素食因被賦予現代理念而越發有力量,也有了「蔬食」的說法與概念。健康、環保、護生、創意、樂活……越來越多的關鍵詞詮釋了蔬食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同時,很多國家的人也對蔬食都有由衷的愛。
  • 蔬食也能讓人上癮,這家在臺灣火了15年的精緻蔬食料理終於來廈門
    最近發現一家從臺灣來的素食,嚴格說來是蔬食,主張用蔬菜做精緻料理,每一道菜都從色香味各方面給人驚豔的感覺。寬心園精緻蔬食料理,在臺灣已有15年的歷史了,也積累了不錯的口碑。寬心園主張以健康、美味、自然、創意與精緻,重新演繹精緻的蔬食料理。來寬心園吃飯,你會覺得之前吃過的蔬菜都只是蔬菜,其實它們也是可以變換出非常多的做法,口味也很豐富,吃完你也會愛上它!
  • 放進嘴裡的都是詩 · 天水蔬食料理 覓食
    原來廣州還有這樣的一家小店,將大自然的蔬果精髓變成一種藝術,仿佛每一口放進嘴裡的,都是泰戈爾的詩。
  • 第三屆「蔬食文化節」推動健康蔬食生活
    香港2015年7月23日電 /美通社/ -- 都市人日常生活節奏急速、常吃快餐,休假旅行或與親友出外聚餐的時候,都選擇大快朵頤,吃火鍋、自助餐和烤肉等等,形成多肉少菜的習慣,漸漸變成都市「食肉獸」。
  • 市區花園在隔壁,安住別墅的蔬食美味~
    還有那開得最為燦爛肆意的風景廣州市市花·木棉(英雄花)。有美景的地方,總要有美食結伴才好。小館子、大酒樓、老字號、潮流網紅店......廣州餐飲業態的豐富,永遠讓你有數不清的驚喜。安逸不過是,不必遠赴郊區,騎著單車穿梭於這所城市的大街小巷,就能在市區內尋到一處心生歡喜、鬧中取靜的別墅美食花園。
  • 苗慄樸實田園小村 健康蔬食超「素」配(圖)
    苗慄樸實田園小村 健康蔬食超「素」配(圖) 卓也小屋的養生蔬食套餐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卓也小屋主人卓銘榜以打造「健康餐廳」的想法,供應養生蔬食料理。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30日電 臺灣苗慄縣三義鄉「卓也小屋」主人卓銘榜,9年前來到三義鄉雙潭休閒農業區,追求自然樸實的田園生活,一磚一瓦打造出的民宿農莊,宛如一座純樸的小村落。
  • 印在心中的蔬食至味,是他育樹九年對食客最美的表達
    生機樹蔬食料理第一家店面創辦於2009年,經過八年的積累、沉澱、總結和思考,在2017年6月,生機樹蔬食料理將店面遷址到了一個具有老廣州特色的街道,全力打造生機樹蔬食料理全新面貌。三層的小樓由西關大屋改良而成,乍看一眼,這門店的建築構造還有些特殊,據說,這是保留了廣州西關騎樓建築的文化特色風格。
  • 香港正式取消遺產稅
    據新華社香港2月11日電 (記者向劍幗)從2006年2月11日開始,香港正式取消遺產稅。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發言人表示,取消遺產稅將吸引更多本地及海外投資者投資香港,令香港繼續成為亞太區內主要的資產管理中心。同時,此舉還有助於提高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 蔬食生活,潮流之趨
    但對於蔬食愛好者來說,這種飲食習慣很可能與信仰無關,這只是他們崇尚健康、自然、有機的一種生活態度而已。  作為全球飲食潮流的新趨勢,蔬食以它最純真質樸的自然方式告訴我們,在全球料理的大千世界中,並不只有肉食能給我們帶來味蕾上的滿足。經過廚師的巧手轉化,味道寡淡的蔬菜,亦能組合成味道層次豐富,擺盤顏色悅人眼目的佳餚。當你體驗過後蔬食的美妙後,相信你也會愛上這些「草」。
  • 什麼是蔬食第一品?
    李漁在《論蔬食之美》中說論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潔,曰芳馥,曰鬆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鮮《記》曰:「甘受和,白受採。」鮮即甘之所從出也至於筍之一物……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
  • 首都高校首屆《蔬食營養學》課程實踐效果驚人!
    她在報告裡寫道:「在剛剛過去的體測中,被我一直視為「死亡八百米」的耐力跑,竟然在腰傷復發的情況下跑了個及格,並且跑完之後除了嗓子有點幹、還有一點喘氣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其他不適的感覺,整個人活蹦亂跳的,的的確確讓我自己驚訝了許久。這些在之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 從我的同學由華為光纖專家轉向推廣蔬食說起
    餘力博士現在是蔬食營養師,20年蔬食經驗,美國康內爾大學坎貝爾博士營養教程中國第1參與人,28天全民健康飲食計劃發起人,和諧中國 樂活叢書 發起人,推廣健康生活生活方式,"每周健康蔬食一天"倡導者,北京維根小屋veganhut蔬食(維根小屋)創辦人。現在算是名滿中國素食界的活躍人物了。
  • 蔬食造句和解釋_蔬食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蔬食(shū shí)。粗食。以草菜為食。[布衣蔬食。]蔬食參考例句:1、他生活儉樸,布衣蔬食,倒也自在。2、富貴催人生白髮,布衣蔬食易長年。蔬食有關的成語:1、布衣蔬食(bù yī shū shí):蔬食:蔬菜和穀類食物。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2、齋居蔬食(zhāi jū shū shí):齋居:家居,閒居;蔬食:粗食,素食。閒居在家,粗茶淡飯。形容生活儉樸3、布衣糲食(bù yī lì shí):見「布衣蔬食」。
  • 蔬食也能「七十二變」?上榜米其林的美素餐廳教你如何「膳」待今冬
    蔬食也能「七十二變」?在冬意濃鬱的日子裡 奉上一份暖冬菜單,邀你嘗鮮~ 冷菜蜜制南瓜黎麥沙拉佐牛肝菌慕斯 這一盤剛端上來 品爺就被它的造型驚豔到了 南瓜色為主調,擺盤精緻充滿藝術感
  • 黃有光:如何有效管理碳排放?給生態環境部的幾點建議
    NO.042 如何有效管理碳排放?本月(2020年11月)初,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開徵求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的意見的通知。本文提出一些建議。碳排放是影響全球暖化甚至生存條件的重要問題,雖然不直接影響區域性的環境,但作為負責任的國家,中國很重視這個全球性公共物品。中國在這方面的貢獻,也已經得到國際上的承認。例如,雖然馬上要下臺的美國總統川普曾經推文說,「全球暖化的概念是中國製造,為中國服務的,是為了使美國的製造業沒有競爭性」,但他這個說法被美國自己的經濟學諾獎得主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
  • 浙江省2019年10月「綠色發展先鋒」名單暨環境保護稅減免建議名單...
    北極星大氣網訊:為建設美麗中國,鼓勵工業企業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踐行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讓真正做到上述發展理念的企業脫穎而出,得到政府,社會,市場的認可,獲得應有的發展利益,上海閔行區青悅環保信息技術服務中心和紹興市朝露環保公益服務中心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綠色發展情況進行基於公開規則和公開數據的評價。
  • 「邂逅美食·味你而來」一場美食與藝術的酒店時尚派對
    在主題為「邂逅美食·味你而來」的開業慶典上,來自上海錦江之星旅館有限公司的領導、上海齊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WeHotel)的公司代表、合作夥伴代表們齊聚一堂,共慶開業,獻上祝福。 在繼與愛奇藝打造愛奇藝影視房、汪裕泰定製「白玉蘭茶園」等跨界合作之後,新晉網紅咖啡品牌coffeebox連咖啡,與白玉蘭在武漢丁字橋酒店有了一個美麗的邂逅。
  • 一位蔬食創作人|王培仁創意蔬食課
    數月的準備與期待,即將迎來王培仁老師在深圳的第一次蔬食料理課程。「因為我對烹飪有興趣,加上教書教了三十年,所以我很喜歡講心得,就是愛當老師,喜歡跟人家分享希望能夠教人家」老師爽朗樂觀的性格下,有著對烹飪濃厚的興趣和教學傳承的熱忱,希望能將自己「吃得健康又美味」的這份理念分享給每一位對素食有興趣的人
  • 賀鈞做客《超越》:揭秘「百易蔬食」背後的故事
    近日《超越》欄目組邀請到了百易蔬食(北京)餐飲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賀鈞做客本欄目,有幸讓他講述和素食的這些話題。百易蔬食(北京)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賀鈞做客《超越》欄目(資料圖)賀鈞,1972年生人,甘肅省鎮遠縣人。從事餐飲行業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
  • 關於香港利得稅、薪俸稅和物業稅
    香港確立了稅種少、稅負輕、徵管嚴、易操作的稅制格局,促成了香港作為國際避稅港的地位。香港是以直接稅為主體的稅制結構。 香港直接稅主要稅種包括利得稅、薪俸稅、物業稅和遺產稅。 香港間接稅主要有印花稅、消費稅及零星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