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讓味覺回歸自然更愉悅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邱研 食品與生活

2020年的開端,一場疫情讓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暫別了社會餐飲。然而,這又是個思考飲食的好時機,我們該有怎樣的飲食態度,如何在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也能做到無害於生態,正是人類應該反思的。我想,能與整個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美食才是最值得鼓勵的,不失美味的同時又能擔當起一份公民責任,何樂而不為呢?這正是素食回歸更多人生活並受到關注的理由。

多年前,素食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所能談及的無非是佛家淨素,或是為滿足食素之人對肉食的口感而做的仿葷菜。直到七八年前,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從健康的角度發現和挖掘素食,素食因被賦予現代理念而越發有力量,也有了「蔬食」的說法與概念。健康、環保、護生、創意、樂活……越來越多的關鍵詞詮釋了蔬食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

同時,很多國家的人也對蔬食都有由衷的愛。有的因為生活習慣或是文化歷史而崇尚蔬食;有的完全是出於蔬食健康環保而對其鍾愛,還有的國家普遍熱愛某種蔬食食材,而將其詮釋得極為豐富。無論怎樣,蔬食都是當今國際餐飲不可忽略的關鍵詞。蔬食並不寡淡,它有根植於文化中的精彩,有現代的創意與美感,讓味覺回歸自然的同時,更收穫愉悅欣喜。

日本,魔芋的創想

當聽說魔芋也可以做一整套美味的懷石料理,你是否也會感到驚訝?在日本山形縣的「楢下宿」魔芋店,侍者依次端上刺身、煮物、燒物等,豐富的烹飪方式與精緻的搭配格調,著實讓人難以想像這些都是魔芋做的。

前菜多小碟,每一種都是以魔芋為食材,既有「蛤蜊」,也有「黑豆」。那黑豆做得實在是太像了,令人以為真的是日餐中的蜜汁黑豆;魔芋也被發揮成「蝦醬」,配上「海帶」卷等其他魔芋美食,很有創意。

細細的魔芋絲被緊緊捆成一束,切成很短的一小段,如同扇貝丁一樣,有著緊緻的豎列紋理;融合了海藻的魔芋有了海洋的味道,做成了魚肉般的刺身。最讓人讚嘆的是魔芋做的「三文魚」,用胡蘿蔔取色,做出和三文魚一樣的模樣。魔芋本身爽滑,切成片,口感和三文魚頗有相似之處。

年近古稀之年的「楢下宿」社長兼主廚丹野益夫一生致力於研究如何把魔芋做得好吃。「魔芋本身沒有什麼味道,要想做得好吃,需要和其他食材相融合,而食材屬性不同,融合併不是件容易的事。」丹野益夫說。這一餐懷石料理的前餐是梨與魔芋結合的美食,絕非把梨絞碎拌上魔芋碎那麼簡單。

據丹野益夫介紹,梨和魔芋的酸鹼性以及質地都有很大差別,需要經過反覆實驗才將梨的香甜與魔芋的滑嫩恰到好處地融匯在一起。「楢下宿」呈現的魔芋已讓人眼花繚亂,而魔芋能夠製成的各類美食已經達到300多種。

韓國,寺院飲食入宮廷

提起韓國美食,很多人的固有印象都是烤肉、炸雞等葷食,其實韓國也崇尚蔬食,而且蔬食的地位不低。這是因為在其歷史上,寺院飲食已深入到宮廷料理文化中,並得到沿襲。

公元4世紀,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積極接受佛教為治國理念,君王以慈悲為懷,減少狩獵並倡導宮廷餐飲多食素。於是,僧人們便將寺院飲食文化帶入宮中。

國王食素也引起王公大臣們紛紛效仿,逐漸地,民間也流行起了食素。朝鮮與周邊各國友好往來,多有外國人來到朝鮮半島,住不起客棧的人就會住寺廟。僧人們會招待這些外國人食素,客人臨走時,僧人們還會給他們帶些素食路上吃。食素的理念也由此被帶到了周邊國家。素食相對單調,怎樣才能好吃?僧人們向宮廷傳授了他們的飲食秘訣——多加醬料。平淡無味的蔬菜在醬料的搭配下口感就會變得豐富起來。另外,豆製品也是豐富素食口感的重要食材,於是醬菜和豆製品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寺院以豆醬、辣椒醬、醬油等醃製的香椿、山椒葉等醬菜可達幾十種。

「缽盂供養」是首爾著名的餐廳,將寺院素食改良得更為精緻,並帶給大眾。小米粥和蘿蔔水泡菜清津開胃;松茸油豆腐火鍋溫暖腸胃;綠豆煎餅、蔬菜煎餅與烤豆腐的組合,搭配上香菇冷麵和素餃增加了飽腹感;軟糯的荷葉飯散發著清香。在首爾,有很多人願意學習寺院飲食文化。寺院飲食文化體驗館會教授烹飪課程,讓更多人把美味素食帶給家人和朋友。

荷蘭,讓食素充滿玩趣又健康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中央車站區域大概是城中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在這塊繁華的區域,維米爾(Vermeer)餐廳佔據著廣場上最顯眼的地理位置。多年來,它只做晚餐,一直保持著米其林一星。每到夜幕降臨時,你經過它的玻璃窗,總會看到裡面幾個並排的隔間都是座無虛席。

行政主廚克裡斯・內勒是個爽朗風趣的人,他的菜則和他本人一樣充滿趣味。一般西餐廳桌上擺放的都是刀叉,這家餐廳還預備著鑷子。第一道「主廚驚喜」就是讓你用鑷子吃的素食,菌菇早已融於無形,變成了你想像不到的海綿蛋糕,搭配著芒果制的酸辣醬。用鑷子夾著放入口中,海綿的大孔早已吸收了醬汁的精髓在口中自然地化開,讓你覺得好吃又好玩。

剛剛開始上菜,一隻被面包裹著邊緣的特大貝殼就上了桌。當你正想著這呈現怎會如此特別時,順手打開了貝殼,裡面又是很多值得回味的驚喜,是烤的梨和根芹菜。帶著這樣的互動趣味去體驗美食,舌尖和心情都深深感到愉悅。

對於食素的人來說,甜品在每日的食譜中似乎有著更重要的地位,它給選擇相對有限的素食菜單增添了美食的趣味。然而,西式甜品中的大量糖分又是最讓人擔心的問題。阿姆斯特丹有一家倡導長壽飲食法的長壽飲食餐廳(DeshimaFoodshop)。

所謂「長壽飲食法」,是一種強調平衡飲食的種類及食量,提倡多吃穀物、豆類、蔬菜等的飲食理念。在這家店,你可以遇見能量十足、製作時不用糖粉的甜點,所有甜品的甜味都取自蜂蜜、天然糖漿等,吃起來不那麼甜,又健康。最誘人的堅果撻有葵花籽、南瓜籽等近十種食材,口感格外緊實。有一種大米蛋糕則少了許多奶油,而多了米粒的糯感和香甜。飲品則有更多健康的選擇,如一種融匯了16種植物調配而得的茶,口味類似於薑茶,而又呈現出不同的風味與層次。午餐或晚餐不同時間段來到這家店,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素食風情。如果你在阿姆斯特丹可以逗留更長的時間,還可以考慮來這裡參加烹飪課,把健康的烹飪方法帶回家。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2020年3月刊《食品與生活》↓

閱讀原文

原標題:《蔬食,讓味覺回歸自然更愉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於香港邂逅精緻蔬食,還有碳排放稅的先鋒理念
    疫情之下,綠色飲食更應值得關注。香港之行,遇見不平凡的蔬食。周末的香港上環,有著放鬆的調子和生活氣,馬路旁的房子有塗鴉,窄窄的小路有菜場。淺藍色門面的豆苗居在荷李活道邊,像是一位安靜的田園少女。門口的小花圃裡種著清新的綠色植物,圓形玻璃窗上呈現著金色小麥一樣顏色的餐廳英文名Grassroots Pantry。
  • 放進嘴裡的都是詩 · 天水蔬食料理 覓食
    喜歡蔬食,純粹是讓吃進肚子的所有,和精神上的追求一樣,純粹乾淨,精緻細膩。是他們帶我去感受,把蔬食做成藝術品一樣的天水精緻料理,我想在廣州,除了她,我還沒找到別家。不得不說,她是我覺得最有禪意的一個覓食地,藏在我喜愛的東方紅創意園裡,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這個創意園有點像北京798,也有點像廣州人氣大旺的紅專廠,只是興起不久,環境尚清淨。
  • 不可思議的蔬食料理之道:回到簡單的美好 | 課程
    蔬食料理之道:回歸簡單的滿足多次在培仁老師身旁一起學習幫忙,發現學做菜不只是學好一道菜,把料理步驟熟記而已。
  • 第三屆「蔬食文化節」推動健康蔬食生活
    為了鼓勵市民重新審視自己日常的飲食習慣,從而在多方面實踐健康蔬食生活,好萊塢廣場及志蓮淨苑第三度攜手,由今日起一連五天舉行第三屆「蔬食文化節」,本年度增添了「以茶入饌」的概念,推出一系列健康蔬食生活體驗,以推動本港蔬食文化,並於今日舉行志蓮香積廚「蔬食文化節」啟動禮,邀請蔬食營養導師講解過量食肉對身體的影響,並提倡「七色素菜」為營養健食新指標。
  • 課程推薦|蔬食之道,天寬地闊
    五十歲那年,她決定以蔬食料理為餘生事業,只有兩張餐檯的「培仁烹調工作室」上遍臺灣各大報紙雜誌,被評為臺北文青必去之地,香港、日本雜誌也專程到臺採訪。她成為培仁創意蔬食料理的開山祖師,同時開班授課,桃李滿園。
  • 蔬食生活,潮流之趨
    但對於蔬食愛好者來說,這種飲食習慣很可能與信仰無關,這只是他們崇尚健康、自然、有機的一種生活態度而已。  作為全球飲食潮流的新趨勢,蔬食以它最純真質樸的自然方式告訴我們,在全球料理的大千世界中,並不只有肉食能給我們帶來味蕾上的滿足。經過廚師的巧手轉化,味道寡淡的蔬菜,亦能組合成味道層次豐富,擺盤顏色悅人眼目的佳餚。當你體驗過後蔬食的美妙後,相信你也會愛上這些「草」。
  • 還原本味的天然蔬食,減負養生從這裡開始!
    在物質條件富足的當下,大魚大肉和矜貴食材並不少見,但一席還原本味的天然蔬食,總能給人身心舒暢的別樣感受。但是寧靜舒心,可以擁抱自然的雅靜空間,卻是都市中難得的一份寧靜。食一席雅致的素食料理,更是正流行的飲食趨勢。精巧的烹飪技藝、令人驚喜的呈現、回歸本真的滋味,不僅能讓人品味到自然之美,更是繁忙生活中,放鬆精神為身體減負的好選擇。
  • 印在心中的蔬食至味,是他育樹九年對食客最美的表達
    ,朝著更溫暖光明的高處生長。為了讓更多的年輕朋友了解健康蔬食的飲食方式,這位九年前很年輕、九年後因為茹素更具活力的甘總,決心以最美味的蔬食料理在每一位前來用餐的朋友們心中留下一顆溫暖的蔬食種子。>生機樹蔬食料理·二層二層是完全不同的就餐氛圍,高級灰的牆面、淺色系原木桌椅,再搭配上格調滿滿的燈飾和壁畫,將精緻舒適的環境呈現的更加令人輕鬆愉悅。
  • 市區花園在隔壁,安住別墅的蔬食美味~
    四面陽光、綠植叢生、小橋流水、魚兒暢遊.....在廣州如此炙熱的氣溫之下,勾勒出了別具一格的清爽,這難道不是迎接美味蔬食最棒的禮讚麼?泰式木瓜沙拉如此高顏值的蔬食,絕對是深受小仙女們喜愛的輕食沙拉,完全顛覆了味蕾對於這道美味的想像。在我們的味覺記憶裡,木瓜的甜味比較清雅,而青紅椒總是散發著蔬菜最本真的甜度,再撒上堅果碎來提香,成就了一道香甜肆意的美味!一大口咬下去,食方緣果真不走尋常路!
  • 贏商品牌秀:漢來海港——來自臺灣的視覺和味覺盛宴
    享受一頓五星級自助餐,不用去五星級飯店,不用掏大價錢,更不用因為拿個三文魚還排隊,不僅能飽食各國特色美食大餐,環境還是一流,價格還相當平民,這樣的超豪華自助餐你去不去?在寬敞舒適的環境裡享用阿拉斯加血蟹腳、挪威三文魚刺身、深海鮮活大赤貝、日式天婦羅炸大蝦,味覺視覺都是一般自助餐店不能比肩。此店是6月入駐漢神百貨的漢來海港自助餐。
  • 蔬食造句和解釋_蔬食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蔬食(shū shí)。粗食。以草菜為食。[布衣蔬食。]蔬食參考例句:1、他生活儉樸,布衣蔬食,倒也自在。2、富貴催人生白髮,布衣蔬食易長年。蔬食有關的成語:1、布衣蔬食(bù yī shū shí):蔬食:蔬菜和穀類食物。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2、齋居蔬食(zhāi jū shū shí):齋居:家居,閒居;蔬食:粗食,素食。閒居在家,粗茶淡飯。形容生活儉樸3、布衣糲食(bù yī lì shí):見「布衣蔬食」。
  • 2019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 即將到來
    2019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 ☆ 即將到來★百大出版社優質圖書展
  • 她零餐飲經驗,如何書寫來自酒吧街的一封蔬食情書?
    世界這麼大,素餐廳這麼多,我們不止想出去多體驗,更希望遇見美好、特別的蔬食環境。也許,在那家素餐廳度過的時光,就是你在心底嚮往很久的生活方式~話說,如何可以在一家餐廳體驗到滿面春風的感覺?當我們遇到這家地處中山市維景灣商業街二期11-12卡的素餐廳後,小編闊以很不謙虛地給你答案——素囍蔬食。
  • 以養生蔬食綻放24節氣,乘上念念不忘的美味過山車~
    在這裡,似乎很自然地就慢下來,可以暢快地感受美味素食帶給我們的舒心體驗。走進萬物生素味館,第一眼就被這面充滿文化氣息的古樸背景牆所吸引,為什麼捏?因為,這面文化背景牆的高度簡直不能更氣派~牆面上隨心錯落著「三生萬物,我行我素」的木刻字,讓看到的朋友很自然地就可以領略到「萬物」與「素味」的息息相關。
  • 星巴克推出全新蔬食系列主餐,想減肥的女生快去吧!
    街邊隨處可見的星巴克咖啡廳,不只能喝到一杯熱騰騰的飲品,更陸續推出許多輕食、餐點的選擇,讓人可以方便地在此解決用餐需求,而秉持著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從今年三月開始陸續在國外推行的植物基餐食菜單後,這回星巴克又再度於臺灣帶來一系列「蔬食計畫」,讓不同飲食需求的顧客都能享受到喜愛的餐點
  • 秋季,用梅乾菜醬做兩道蔬食料理,香味濃鬱,很好吃的清爽開胃菜
    秋季,用梅乾菜醬做兩道蔬食料理,香味濃鬱,很好吃的清爽開胃菜。秋季,很愛吃蔬食料理。燙著吃、炒著吃、烤著吃......清脆甘甜的茭白筍,搭配梅乾菜油醋醬汁的鹹香真的很合呢~加入一點點的米醋,更提升了梅乾菜醬汁的酸香滋味,香味濃鬱,很好吃的清爽開胃菜,另一半非常稱讚哪!
  • 什麼是蔬食第一品?
    李漁在《論蔬食之美》中說論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潔,曰芳馥,曰鬆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鮮《記》曰:「甘受和,白受採。」鮮即甘之所從出也至於筍之一物……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
  • 生命之美在於回歸自然,找回自己
    自然界給了我們生命,生命之美在於回歸自然,一切的美好,是從回歸自然開始的。大自然可以讓我們整個繁忙的心情放輕鬆,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找回我們自己,給自己一個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間。回到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傾聽大自然的心跳,感知身邊無所不在的美。
  • 苗慄樸實田園小村 健康蔬食超「素」配(圖)
    苗慄樸實田園小村 健康蔬食超「素」配(圖) 卓也小屋的養生蔬食套餐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卓也小屋主人卓銘榜以打造「健康餐廳」的想法,供應養生蔬食料理。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30日電 臺灣苗慄縣三義鄉「卓也小屋」主人卓銘榜,9年前來到三義鄉雙潭休閒農業區,追求自然樸實的田園生活,一磚一瓦打造出的民宿農莊,宛如一座純樸的小村落。
  • 寶寶味覺「天賦異稟」,抓住「味覺敏感期」,保護味覺天賦更關鍵
    可見味覺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沒想到寶寶的味覺竟然比成人要高很多。」,保護味覺天賦是關鍵既然寶寶的味覺是天賦異稟的,出生就是高配,在成長期會有所減退。想要寶寶味覺好,保護味覺才是更重要的事情。1)一歲以下遠離鹽因為寶寶身體的各項機能還沒有發育健全,寶寶攝入太多的鹽分,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都會建議一歲以下的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以清淡為主。、一歲以內不要加鹽,一歲以後可以少量加鹽,但不要以成人的口味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