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劉蘭 對於教育培訓行業而言,2018是告別野蠻生長,加速變革和整合的一年;2019年,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教育培訓,都經歷著政策規範帶來的階段性陣痛,2020年如何擁抱科技、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則成為眾多教育培訓企業的重點關注。
1月16日,在新東方企業發展與戰略規劃部聯合東方坐標學院發布《中國教育培訓行業的創新復盤與浪潮展望》(以下簡稱「《報告》」)中,集中分析了2019年K12教培、素質教育、早教等5大細分賽道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式。同時,這也是新東方發布的首份關於教培行業研究《報告》。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表示,儘管這是新東方做的一個行業分析報告,但客觀來看,該報告並沒有以新東方為核心,而是從行業進行剖析,思考如何紮根、破局教培行業。
K12教培如何尋求增長?
K12教培行業在經歷了2018「最強監管」年後,一系列諸如:辦學資質、教師資質、預收費三個月等監管規定,讓線上線下K12企業均面臨增長放緩和獲客困難等問題。而線上教育仍然面臨著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數據虛高嫌疑以及品牌溢價不足利潤薄等問題。
《報告》指出,未來在三四線城市下沉、雙師擴張、線下往線上走、從工具走向內容、完善產品矩陣布局等方面著手或將成為K12教培行業增長新思路。2016年以來,新東方就新進入保定、錦州等15座三四線城市,教學點增長率達9.55%。
對於未來K12教培行業發展,俞敏洪認為,只要需求就一定有商業模式,K12領域何種發展模式能夠長久雖然還沒有定數,但人口基數大、參培周期長、居民支付能力上升為其創造了廣闊的市場。
素質教育如何創新突破?
圍繞素質教育賽道,《報告》指出,科技發展將倒逼教育改革,新一代家長不再「唯分數論」的教育觀念,疊加素質教育利好政策接連出臺,使得近幾年素質教育行業迅速發展。2014年以來,素質教育行業投融資都呈現上漲趨勢,2018年,更迎來新高峰,融資金額同比增長82.94%。
《報告》分析,創新突破需要從內容、獲客、體驗、經營等四個維度入手,在素質教育的藝術、體育、STEAM、生活素養教育和遊學研學等細分賽道角力。親子教育機構海帆親子即從小眾體育項目培訓入手,為0-3歲及4歲及以上兒童提供不同服務,以口碑降低獲客成本。
對於素質教育,俞敏洪認為,素質教育因受到國家高度關注、對中國孩子未來全面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儘管很難超過K12市場份額,但一定也是一個巨大市場。早幼教,遲早會跟素質教育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市場,原因在於,如今的父母更願意讓孩子從小去接受他們認為對其成長有意義的教育。
早幼教如何豐富業務體系?
過去幾年,早幼教無論從供給端還是需求端,均存在巨大缺口。《報告》指出,供給端學前教育經費的高速增長以及國家對於毛入園率的要求帶來巨大市場增量;而需求端消費升級、家長育兒觀念趨於國際化和素質教育,以及中產階級教育焦慮帶動教育支出增長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根據《報告》數據,2018年早幼教市場規模達6196億元,增速達17%,其中託育及在線兒童內容發展更為迅速。
對於未來發展趨勢,《報告》認為,一是多場景融合,比如,從母嬰社區切入其它家庭類場景,打造綜合生活服務平臺,囊括家庭健康管理、家庭保險金融等方面;另一種是,以場景融合的方式針對各年齡段、各場景下的嬰幼兒教育融合互補,比如,從家庭到課堂的早教中心、從學校到家庭的家園共育,以及覆蓋0-6歲的全場景教育生態。
俞敏洪表示,未來會出現一個體量巨大的教育綜合體,將所有優質教育內容和孩子的成長要素結合在一起。隨著這種趨勢的延伸,幾萬平方米的教育綜合體會在大城市中不斷湧現。家長周末會把孩子放到這種綜合體內學習,之後去享受他們的生活。
新高考下教育信息化賽道的突圍機會?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報告》指出,新高考改革催生教育信息化新剛需,而高考選科從「6選3」到「3+1+2」的改變也為該賽道企業提供了一種創新思路。
《報告》認為,未來企業或將通過信息化產品搶佔優質市場資源和稀缺的內容資源,從產品、服務、數據層面形成競爭壁壘。科技公司課程幫即通過走班排課輕應用工具切入學校市場,目前進駐了1135所學校,在浙江5個地市學校覆蓋率超80%。
在俞敏洪看來,目前在做的教育信息化有兩個方向。一是教育主動去接觸科技,讓科技為教育服務,這個方向所有教育機構都在做。未來最常見的教育模式是,不管在哪個賽道可能都是Online-Merge-Offline的模式,OMO才能夠讓孩子在學前、學中、學後得到完美服務和教學體驗。另一個方向是以科技顛覆教育,所謂「外行顛覆內行」,就是外部科技及人才的介入,用另一種眼光看教育變革。
職業教育如何把握機會?
處於經濟轉型期中的中國,人才需求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2013年至2022年,中國學歷及非學歷職業教育市場收入規模逐年遞增,預計2022年兩者收入將達8046億元,職業教育也因此越來越受到重視。
處於變革期的職業教育要如何把握機會?《報告》指出,需要從四個方面入手:包括擴展職業教育賽道布局,實現收入多元化;對公業務擴展,獲取優質B端、C端客戶;延伸賽道內產品布局,延長用戶生命周期;打造新品類職業培訓,開拓新型市場等。
俞敏洪認為,職業教育會是未來中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因為在大學學歷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就業會越來越難。如今科技發展速度很快,人們大量的工作正逐漸被機器人、人工智慧所替代,所以必須接受重新獲得技能的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