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頻出 龍頭房企激戰長三角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劉頌輝/方超/上海報導

在前期政策紅利和企業復工潮的影響下,長三角地區的土地市場逐步「解凍」,近期更是地王頻出。

從招商蛇口獲取南通「巨無霸」地塊,到香港置地310.5億元拍下上海徐匯區的總價地王以及華潤置地在激烈競爭中奪得徐州的東區新地王,可以看到,受樓市銷售低迷的影響,全國多個城市土地成交量大幅下降,開發商拿地相對謹慎。不過,現金流充足的開發商卻在逆周期「抄底」補倉。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月份以來,全國各地有近70個城市發布了涉及房地產調控的相關政策,僅在長三角地區,就有蘇州、無錫等多個城市推出適度放寬樓盤預售條件、土地款可申請延期或分期繳付等政策。

多家百強房企管理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相關土地政策可加快公司的周轉速度,減少融資壓力,助長行業土拍熱情。在滿足條件的前提下,會儘量爭取政策帶來的利好。

對於上述地王地塊,香港置地方面表示,集團在考慮一系列不依賴股東的資金選擇,包括內部資源和外部資金(包括但不限於預售、與戰略合作夥伴的合作以及債務),集團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支付土地成本,並不打算向股東尋求資助。「本著不給大家添麻煩,儘可能自己去想辦法(解決),當然政策也會用的。」

 頭部房企競逐長三角

中指院統計數據顯示,1~2月,龍頭房企獲取土地資源優勢不減,TOP10企業拿地總額1413億元,拿地金額前三房企總金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19.8%。

從各城市群的拿地金額來看,長三角居首,環渤海熱度有所提升。1~2月,長三角TOP10企業拿地金額754億元,位居四大區域首位;環渤海地區緊隨其後,TOP10企業拿地金額達577億元,增速顯著。

2月21日,上海土地市場官網公示了2020第23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公告交易結果,香港置地聯合體以310.5億元拿下上海市徐匯區濱江西岸金融港地塊。該地塊是徐匯區至今出讓的最大體量地塊,成交價格刷新了內地市場的最高紀錄。

新晉級的總價地王為徐匯區黃浦江南延伸段WS3單元xh130C、xh130D、xh130E、xh130F、xh130G街坊內xh130C-02等28個地塊,分別屬於商辦、商品住宅、社會租賃住宅和廣場用地等。其中,用於銷售的住宅為47100平方米,可作租賃的住宅為156464平方米。地塊上的商業、租賃住宅、酒店、文化體育均要求100%自持,辦公部分要求自持60%。

香港置地聯合體由4家公司組成,分別是上海怡興企業發展有限公司、重慶優盛達房地產諮詢有限公司、重慶利嘉華房地產諮詢有限公司和Hongkong Land (West Bund) Development Limited。

此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多個省市延緩土拍時間,上海也同樣對多宗地塊更改時間出讓。記者注意到,自2月14日~2月28日期間,上海出讓了17宗地塊(不計工業等其他用地),總建築面積223.2萬平方米,土拍金額高達439.3億元。

與此同時,在上海「北大門」南通市的海安,2月26日,一宗地塊在經過247輪報價後,被南通昌達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南通欣利置業有限公司競得,成交樓面價約5510元平方米,溢價率61%,刷新海安新地王。

「拿地的時候,競爭特別激烈,隨著外來品牌房企進駐南通,我們本地房企能拿到地已經很難了。」南通昌達控股有限公司辦公室一名負責人對記者說。

1月31日,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掛牌出讓一宗大體量地塊,起始價58.69億元,是目前南通市起拍樓面價最高的地塊,該地塊最終由央企招商蛇口以底價競得。

此後,2月26日,華潤置地經過252輪競價,以12.27億元競得江蘇省徐州市雲龍區一幅城鎮住宅用地,溢價率約36.32%,成為徐州東區板塊地王。土地市場競爭激烈可見一斑。

中指院統計數據顯示,1~2月,拿地面積TOP50房企拿地總面積486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4%,與拿地金額相比,下降幅度較大,企業拿地向一二線城市聚集趨勢明顯。

記者就土地投資策略等問題,多次致電華潤置地徐州公司和招商蛇口南通公司,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好地研究院浙江區域院長朱祖淵表示,近幾年,長三角區域成為地產開發商投資的熱土,土地出讓金和樓盤銷售額都在穩步增長。由於整體的市場相對比較公開透明,投資環境良好,區域內購買力較強,加上人口持續湧入,所以房企願意將投資重心放在長三角。

「近期,一些地區暫停了土地出讓動作,使得市場斷檔近一個月時間,一些去年回籠資金較多,又有融資的房企補倉意願比較強烈。」

緩交土地款或成趨勢

在長三角土地市場從「解凍」到激烈角逐的背後,多地為樓市減壓推出的花式政策也不可忽視。

2月28日,蘇州住建局發布信息稱,對2020年1月24日前土地已成交並已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的房地產項目,因突發疫情影響其前期規劃等情況的,申請預售時原形象進度要求調整為按投資額計算,申請預售部分完成25%以上投資即可。

「如果條件滿足的話,公司當然會去爭取的。」一家TOP30房企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這樣能夠加快部分房企的周轉速度,減少融資壓力,提高資金周轉效率。而延長土地款繳納時間更緩解了房企的資金壓力和工程進度方面的壓力,儘可能地讓在建樓盤按照原先的計劃推向市場,保障市場穩定的供應量,還會助長土拍熱情。

在長三角多地推出的樓市花式減壓政策中,緩交土地款無疑備受關注,嘉興成為浙江省乃至長三角第一個出臺相關政策的城市,其在2月7日就發布政策稱,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

但更讓市場關注的無疑是上海,2月11日,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印發通知稱,對受疫情影響未能按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繳付土地價款和交付土地的,不作為違約行為,不計滯納金和違約金,受讓人可以向出讓人申請延期繳付或分期繳付,疫情解除後籤訂補充出讓合同調整土地價款繳付方式和期限,交地時間相應順延。

同一天,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也印發通知稱,已籤訂《土地出讓合同》的地塊,按合同約定應在2020年1月31日至2020年2月20日期間繳納土地出讓金的,經受讓人申請,該期土地出讓金可順延21天繳納。

除了上海、杭州之外,嘉興、南京等長三角多地也在接力發布相關政策,允許延遲繳納土地出讓金等。

據黃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在3月7日發布的信息,「截至目前,已同意17家企業緩交土地出讓金,累計2.67億元」。

中指院相關負責人認為,各地政府陸續出臺包括延緩土地出讓金繳納等供給端措施,同時銀保監會、央行亦陸續發文提出鼓勵適當下調貸款利率等措施。

「整體來看,密集政策出臺有利於緩解房企短期現金流壓力,降低整體金融風險,維持樓市穩定。」中指院相關負責人說。

在一系列政策助力之下,長三角土地市場熱度不減。那麼在土地市場逐步回暖的過程中,需求持續釋放,樓市是否也會逐步轉暖甚至小陽春?

「沒辦法傳導,今年好好地把日子過下來就不錯了,不存在傳導的」,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此前多位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受疫情影響,一部分住房需求可能陸續釋放,但是「小陽春」幾乎不大可能。

相關焦點

  • 長三角魔幻土拍:多地塊觸及最高價 房企披多個「馬甲」搶地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長三角魔幻土拍 :多地塊觸及最高價 房企披多個「馬甲」搶地本報記者/張玉/郭陽琛/上海報導當時間的指針滑向12月,熱鬧的土地市場似乎鏖戰正酣。而在「兵家必爭之地」長三角,魔幻的「搶地大戰」正在上演。
  • 國安信銀:膽大機會時代過去後,龍頭房企卻是另一種「春天」
    在市場周期性不規律變化的形勢下,對於資金密集型的地產行業來說,現金為王,成也資金、敗也資金,不懂現金流管理的房企運營就是耍流氓。而究竟該如何管好現金流的波動風險,維護現金流始終健康運行?除了現金流本身內部的管理外,將現金流與公司戰略經營結合起來,通過管好公司的業務計劃節奏,實現資金與業務的聯動,形成一套開發計劃、資金計劃、戰略經營計劃高效融合的體系。
  • 中小房企業績堪憂 龍頭房企大概率完成銷售目標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A股12家上市房企披露2020年全年業績預告,4家預喜。已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房企業績分化較為明顯。部分中小房企受疫情、變更會計計量方式、融資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業績出現較大的不確定性。相比之下,大中型房企憑藉規模優勢,結轉項目較多,盈利能力較好。
  • 鴻翔房產:區域龍頭房企的「功守之道」
    區域龍頭房企成為地產行業的一股新興力量。在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這批房企卻出現逆襲之勢,依靠深耕術建立企業壁壘,實現高質量發展。 今天我們關注到的鴻翔房產,就是這樣一家正處在發展快車道上的海寧當地龍頭房企。
  • 2017年土地爭霸賽,「碧恆萬融」成為房企四大金剛
    從新增土地貨值(土地市場價值)看,2017年全年,銷售5強房企土地貨值達到4.68萬億元,銷售前十房企拿地貨值超過6.2萬億元。土地資源越來越集中在龍頭房企手中。  併購迅猛的融創中國2017年新增土地貨值高達14358.5億元,高居業內榜首。而剛剛突破5000億元銷售規模的碧桂園,2017年獲取了11963.3億元的新增土地貨值。
  • 地價已不重要,重要的又是深圳房企導演了道滘、橋頭地王
    10月土拍第一天連出兩宗地王,再次印證了土地市場的火爆。上午,嘉霖地產摘走道滘大嶺丫村地塊,創造了水鄉地價新地王。道滘、水鄉地王深圳造確定無疑。下午,深圳前海璟沃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拍下橋頭地塊,創下單價地王,推手同樣是來自深圳。不同片區兩個地王,都出自深圳房企,東莞樓市及土地市場在深圳房企降維競爭,近期掉頭希望已經十分渺茫了。
  • 湖北5G產業鏈龍頭股頻出
    原標題:探營湖北通信基地:5G風起 甄別龍頭 摘要 【湖北5G產業鏈龍頭股頻出】伴隨著2017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展)的召開,以及5G建設進展消息的釋放
  • 鄭州地邪,全國獨一份!為何本土房企口碑超越外來房企?
    ,我們本土房企與外來大佬同臺競技,各展拳腳。 大品牌,高溢價,各種新潮的理念層出不窮,當時某一線房企的朋友對筆者說,就衝我們的品牌,同等配置我們比周邊樓盤貴千元以上,購房者也會選我們。但是,隨著交房的臨近,外來房企來鄭普遍水土不服。 筆者曾經說過,在2019-2020年,應該多關注我們本土一線房企。本土房企在這兩年逆流而上,提升品質,性價比十足。
  • 【華泰地產】2018年房企成績單總結及展望!——克而瑞房企榜單解讀...
    資源還在繼續向龍頭房企集中,預示著未來行業的發展路徑,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間。  拿地金額與銷售金額佔比  2018年房企拿地金額與銷售金額的比例由2017年的58%,大幅下滑至38%,降幅約為20個百分點,說明房企拿地力度明顯弱於去年。既有市場趨冷的原因,也有融資方面的限制和難度。
  • 房企高溢價拿地前赴後繼 「碧恆萬融」卻反而謹慎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房產|大眼樓管 肖恩大眼樓管「聚焦房企高溢價拿地風險」系列:  房企高溢價拿地前赴後繼 「碧恆萬融」卻反而謹慎  綠城中國限價項目遭業主維權 拿地面臨利潤與質量的兩難而在此背景下,各房企的拿地政策也出現了明顯的分化,一些房企選擇謹慎等待伺機而動,而部分房企則選擇高溢價加倉,這其中有些項目的盈利空間堪憂,甚至有虧本賺吆喝的風險。新浪財經大眼樓管特推出「疫情之下土地市場升溫,誰在高價拿地」系列報導。
  • 12家房企阜陽搶地,麗豐5.68億刷新潁泉地王!
    一、地王刷新!今天阜陽12家房企搶地大戰!今天城南、潁泉兩塊優質地拍賣,再一次點燃了阜陽樓市!話不多說,先看土拍結果:★【2020】-26號:麗豐以單價636萬元/畝,總價5.68336億元競得地塊,樓面價4336.34元/平米,溢價率98.75%。
  • 12.24樓市快報 | 龍頭房企大概率完成銷售目標
    龍頭房企大概率完成銷售目標12月23日訊,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A股12家上市房企披露2020年全年業績預告,4家預喜。已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房企業績分化較為明顯。部分中小房企受疫情、變更會計計量方式、融資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業績出現較大的不確定性。
  • 總部搬上海的17家房企,現在怎麼樣了?
    作為中國經濟中心,上海擁有豐富的金融和人才資源,而長三角市場也一直是房企必爭之地。數據顯示,百強房企已有近30家總部位於上海。他們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來,帶著自己的上海夢,也帶著自己的淘金夢。到2019年,陽光城銷售額達2110億,位列房企銷售榜第13位。在搬遷後的七年裡,足足增長了30倍!去年,三盛入駐上海虹橋,欲衝擊「銷售千億、資產千億」雙千億目標,在滬閩系房企再添一員健將。至此,9家閩系龍頭在上海落地生根。
  • 長三角區域院校攜手龍頭企業打造人才培養「學習工廠」
    「長三角綠色智能建造生產性實訓基地」 揭牌。上海城建職業學院供圖「長三角綠色智能建造生產性實訓基地」 揭牌。長三角綠色智能建造產教協同創新聯盟(簡稱「聯盟」)8日正式成立,匯集長三角區域多個省市建設類院校優質師資和建築科技企業傑出技術人員等,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徑,努力為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力。
  • 北京「空吸現象」形成周邊貧困帶 上海「龍頭效應」帶動整個長三角
    上海「龍頭效應」明顯優於北京。    在今天召開的中國區域發展論壇上,會議同時發布了2006年《中國區域發展藍皮書》和《長三角藍皮書》。    專家分析認為,上海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龍頭城市,其快速發展帶動了相鄰的江蘇、浙江等相關地區的快速發展,其周邊各個主要城市也主動和上海接軌、協調,主動接受上海的輻射和帶動。「長三角」在上海的帶動下,旅遊產業蓬勃發展。
  • 多家房企拿地南邊 昆南樓市或將再次迎來「春天」?
    2018年,各開發商包頭拿地消息不斷,「地王」頻出,刷新近幾年包頭市土地成交新價格,其中不乏有中海地產、新城控股這樣的一線房企,新項目的入駐帶來的是更多的產品和選擇,這對於昆區、高新區乃至包頭市的購房者都是利好的消息,對在售的樓盤也將是一次衝擊和挑戰,各家如何,我們下半年拭目以待。
  • 上海2021年土拍開場就扔「王炸」地頭蛇復星或參拍
    在地王頻出的上海內環地段,但凡有新的地塊推出,總能在市場上掀起一陣波瀾。2021年的土拍進入預熱階段,上海率先推出了重磅地塊。近日,上海土地市場掛出豫園板塊一宗商住地塊,起始價格達到176億元。在地王頻出的上海內環地段,但凡有新的地塊推出,總能在市場上掀起一陣波瀾。而作為2021年上海土拍市場開幕大戲中的重磅地塊,此次推出的豫園地塊同樣受到外界的高度關注,據悉,該地塊將在2021年1月5日採用有競價招標方式出讓。不論是對於生活在上海的居民,還是外來遊客,豫園都是一個熟悉的名字。
  • 房企溢價拿地底氣在哪?|樓市觀察
    疫情控制趨勢不斷向好,房企在降準等政策影響下,對市場預期信心大增。深圳、廣州、北京、成都、杭州等一、二線城市高價地頻出,全國高溢價地塊增多,多個城市陸續出現高溢價率土地成交,土地市場熱度提升。究竟是房企高價拿地推高房價,還是購房者積極買入助力房企拿地熱情。很顯然是供需問題,有需求才有市場。在排除炒房者的情況下來看一下:部分農村人口有進城安家生活的需求需要買房,之前已經在城市生活的居民生活條件好了想改善住房也需要買房,準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大學畢業生需要買房,準備結婚成家的剛需需要買房等等。隨著國家發展壯大,我國人口紅利不斷顯現,房價上漲的情況下總有能買起的人。
  • 逆市中的2020,有多少房企千億夢破碎?
    放在歷史大潮中,這一年堪稱魔幻,對於曾經的龍頭行業地產來說,更多是焦慮一年。年初疫情黑天鵝帶來的行業急凍,令行業年初開局就變得異常艱難;年終三道紅線驟然落地,宣告了行業「高周轉」、「彎道超車」時代轟然落幕,恆大、融創等巨頭率先打響慘烈的折扣戰。
  • 中惠熙元賣地兩宗,又一家深圳房企曲線入莞布局塘廈!
    這兩個項目的背後是本土房企與外來房企之間博弈大戲的縮影,又一家深圳房企通過收購公司股權的方式,獲取了塘廈的商住地。這一回拿地的是粵港灣控股(原毅德國際控股),賣地的是東莞本土房企中惠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