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靈和身體究竟是什麼關係?它們又是如何交互作用的?

2020-12-11 立心園

偶爾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心身」方面問題的哲學文章,談的似是而非,不由覺得有點好奇,所以順便拾起而思之。

到底什麼是心靈?

有解釋說:心靈(而非靈魂或精神);一個器官,是將動物在生物學的層面上與植物區別的分界線。

這種解釋似有偏頗,不嚴謹且不符合邏輯。

其一;從詞性上來講,「心靈」不是名詞,而是偏正詞組;「心」是名詞、「靈」是形容詞,形容詞對名詞的修正。「心」是器官;「靈」是心的一種存在方式。

其二;從生物學層面解釋、動物與植物區別的分界線;「心靈」的專屬對象是具備邏輯思維能力的「人」,而不是泛指動物,因為其它動物不具備這種主觀意識和客觀條件。

所以,我們對文化知識的學習與應用,是需要一個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較強的理解能力,不僅是對一些語言應用的基本常識,尤其對哲學這麼嚴謹的思維形式。

網絡文章中說;「心靈與身體究竟什麼關係,它們是怎樣交互作用的」是哲學史上的一道難題,並且例舉了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人所感知的萬事萬物不過是心靈製造的幻想,心外無物;

二、人的身體是客觀實在(是否可以理解為客觀存在),它可以感知同樣作為客觀實在的外物並把感知的結果進行處理分析,然後針對具體情況做出應對措施;

三、心靈是一種客觀實在,身體也是一種客觀存在,但他們屬於性質不同的兩種實在。心靈可以思考但不佔據空間;身體佔據空間但不能獨立思考,二者相互獨立,不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這是文章原話)。最後文章作者又給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純粹記憶存在於心靈之中,純粹知覺存在於外物之中

文章嚴重的邏輯性錯誤;思考問題的是大腦而不是心靈,身體不能思考但可以通過大腦中樞神經做傳導而可以受到外界感觸。

類似這一類的文章,在網上隨處可見,其實不必在意。只是因為談到關於」心靈」與「心身」問題似有感觸,所以予以探討。

什麼是心靈,前面已做解釋。關於「心靈」和身體是什麼關係、它們又是如何交互作用的、是不是屬於哲學問題?

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可以上升到哲學的觀點上來解釋,而有時哲學就未必能夠解釋生活。

心臟作用於身體機能的造血功能,血液循環故由它而起。

「心靈」和身體既存在「心臟」與身體方面的物理關係,也存在於「靈動」而觸發的心理問題;物理是身體的基本結構,心理是針對物理做出的基本反應。

有形容「心」與身體的互為作用;「蓋草木之根病,則枝葉病。若人之心,猶草木之根也,心病則身病。故身病由於心病;心廣則體胖。

人身體的健康與否;一方面是身體機能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存在心理作用對身體機能所產生的影響,這就牽涉到性格與心理問題,由於它們之間的關係更複雜,引申岀的問題更多;所以有專門學科《心理學》《行為學》進行研究,我們只能從表面形式和邏輯概念上來認識。

心靈的缺憾、心靈的損傷、心靈的修補;為什麼會產生這類因素,不僅僅只是心靈與身體的關係問題,而且牽涉到大腦。

常言道;存心以養性,修身以立命。

古人對「心」與「身」的理解為;「見解知識岀於心,思慮念想心役性;舉動應酬岀於身,語默視聽身累命。命有身累,則有生死;性受心役則由來去,有生死,不能至命;有來去,不能盡性。」

這即是它們的相互關係,也是它們的交互作用。

性之造化繫於心,命之造化繫於身。

大腦在人體承擔著傳導作用,即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它可以把所能看到和聽到的信息不加篩選的一方面儲存在腦海裡,另一方面源源不斷地沉澱於心底。在平常的生活中,會隨時打開記憶的闡門讓儲存的信息對應各種不同的場景、並迅速做岀反應,這種反應也許曾經在內心進行過不斷咀嚼後,如同舌頭品味一樣的品嘗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心靈的缺憾和損傷就在其五味雜陳之中,所以也需要不同的生活內容和生活方式修補的方式能通過情感去完成修補。

眾所周知的」心靈雞湯「曾經風靡一時,一是精神撫慰;二是行為勵志;其實是採取對心靈修補的一種措施。偶爾為之也許因耳目一新而能夠急一時之需,如果時常不絕於耳;不僅使人覺得寡淡無味,並產生擾人之憂。尤其一些自翊為心靈導師類的人物,總喜歡不斷地編造出一些看似有哲理,其實只是空洞華麗的語言堆砌,毫無意義的所謂心靈疏導,不斷的輸入,卻很難有良好的產出,因為他們在意的不是你能接受多少,而在意的是輸岀可以使他們名利雙收。

「心靈」與身體如何交互作用,其實支配人們行為的即不是心臟、更不是心靈,而是大腦。

人大腦的精密度及其邏輯思維能力非常強,所以很多問題通過傳導系統進行篩選後,一部分保留在大腦記憶庫中備份、一部分去接受心靈感應;還有一部份通過大腦中樞神經支配身體感觸和行動的方向。

這些不是全部內容與結果,而僅僅是概念。

你是怎樣認為的?

相關焦點

  • 身體和心靈有什麼關係?如何解釋「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對於先天帶有生理缺陷的人,常常會出現兩種情況,要麼是怨天尤人,自甘不幸;要麼就是百折不撓,破繭成蝶。為什麼會出現如此鮮明的差距呢?究竟是什麼影響著他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身體和心靈有什麼關係?2.如何解釋「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 人的身體和心靈是從哪裡來的?中國思想認為,它們都來自於天地
    人雖然是天地間的一個存在者,不同於天地、陰陽、五行、八卦等,但天地、陰陽、五行和八卦等的特性聚集在人的身上。人自身也包容了天地、陰陽、五行和八卦等。和一般思想一樣,中國的智慧也把人分為身體和心靈兩個方面。當然,傳統思想對於人有更細緻的區分,如將人分成精、氣、神等。但這依然沒有脫離身體和心靈的二元模式。
  • 黑白無常究竟是什麼人?真的有原型嗎?他們又是怎麼死的呢
    黑白無常究竟是什麼人?真的有原型嗎?他們又是怎麼死的呢在我國有著很多已經流傳了許多年的傳說,這些傳說中有著一些十分經典地人物,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其中地一對,他們便是黑白無常,我們在許多有關於古代神話地影視作品中都能夠看到他們兩個的身影,那麼,黑白無常究竟是什麼呢?黑白無常又分為黑無常和白無常,大多數時候兩個人都是一起行動,所以我們一般就把它們統稱為黑白無常。
  • 身體是每個人的心靈導師
    你首先要問:「我的身體作為我心靈的一個活生生的展現,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心靈哪一部分的障礙、哪一部分的執著又發作了,導致身體上顯現出來某種症狀?我的生命、我的內在活力在哪個地方卡住了? 「人際關係中,我有沒有一些很想表達出來、告訴他人卻不敢真的說出來的感受?
  • 《封神演義》:元神和魂魄究竟是什麼,它們什麼關係?
    魂魄圖其實除了《封神演義》,但凡是神魔小說都會提及兩個關鍵的詞:元神和魂魄。本期就為大家科普一下元神和魂魄究竟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而神又分元神和識神。一點靈光,元從太虛中來者,我之元神也,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謂之元神。元神居方寸,而識神則居下心,魄附識而用,識依魄而生,而魂是藏神之處。所以我們能夠看出元神和三魂密切相關,識神和七魄依附存在。
  • 慈誠羅珠堪布:世界的本源是什麼?物質與精神的關係究竟如何?
    世界的本源是什麼?物質與精神的關係究竟如何?文:慈誠羅珠堪布有人說: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精神由物質創造,是物質的產物。但事到如今,此說法已經越來越站不住腳了。科學發展到今天的量子物理學,物質被分割到目前最小的夸克單位。
  • 盈虧和「身體」的關係
    這時候,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聆聽身體的聲音又到一年開學季,想起自己讀研究生的時候,導師給別的同學發簡訊都是「新的學期繼續努力」,而我收到的簡訊卻是「注意身體」。原因很簡單,我太拼命,什麼都要爭第一。雖然畢業時如願獲得了很多證書和獎學金,也順利考取了博士,但是在博士入學體檢的時候,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急需手術。
  • 從肩周炎到心理療愈,有毛線關係?身體和心靈一個都不能少
    ,有毛線關係?今年又犯了,在做按摩時,醫師說我,就是那種什麼都自己扛的人,才會出現肩膀的疾病,於是我開始了反思之旅。確實,我從小到大什麼事都自己扛,即便扛的勞累無比,也不吭一聲,只有比較細膩的人會看到,會主動幫我分擔,但如果是神經大條的基本就不會看到我的勞累和吃力,因為我即便勞累,也要笑著面對,所以,很少有人會看到我無力沮喪的樣子。
  • 晶片裡面的CPU、GPU、NPU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工作的
    晶片裡面的CPU、GPU、NPU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工作的眾所周知,近些年我國華為企業在國際上的發展遇到了困境,甚至將影響華為企業的存在與否,究其根源在於華為的成長引起了美國的恐慌,尤其是華為企業在5G網絡技術領域的發展
  • 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在植物分類的過程中,會給人以很大的誤區,像蜘蛛這種體型比較小來無影去無影的生物,很多人都誤以為它們是屬於昆蟲,其實像蜘蛛蠍子,這些生物是屬於蛛形綱動物。那麼甲殼類的生物和昆蟲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係呢?兩者在幾億年的時間內又是如何進化的呢?
  • 叢林貓和豹貓有什麼區別?它們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
    叢林貓和豹貓都是小型的貓科動物,雖然它們的名字裡都有「貓」,但是二者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因為叢林貓是貓科貓屬下的動物,而叢林貓則是貓科豹貓屬下的動物,兩種動物的差距就像是雲豹和花豹的區別一樣(同科同亞科不同屬)。那麼叢林貓和豹貓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兩種動物。
  • 什麼事「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和「跳蚤」究竟是什麼關係?
    什麼事「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和「跳蚤」究竟是什麼關係?時間:2017-06-10 16:12   來源:愛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事跳蚤市場 跳蚤市場和跳蚤究竟是什麼關係? 有朋自遠方來,給我看一個頗為別致的貴族族徽,說是在巴黎的跳蚤市場淘到的。
  • 象數理究竟是什麼關係
    周秋鵬象數理是學易經的人都聽說過的概念。一般的人在使用易經這個系統性工具時,有的會從象入手,有的會從數入手,有的會從理入手。那麼,這三者究竟是什麼關係呢?筆者嘗試分享一下自己的發現。首先看象數理的排列,象在前,數和理在後面。說明象是最先出現的。遠古的人,思維方式跟現在的人有點不同。如果把人類的產生到不斷發展和進化過程看作一棵樹的話,遠古的人類就是樹根。現在的人類就是樹枝和樹葉,所謂開枝散葉。樹根的部分具有濃縮型、全息性、歸納性。樹根裡面包含了樹幹、樹枝、樹葉的內容和信息。
  • 佛教聖物舍利子到底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形成的?為何被無數人羨慕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亞洲影響尤其廣泛,擁有著大批的信徒,而佛教最為珍貴的聖物,除了佛經之外,那就是著名的舍利子了,相傳得道高僧才能夠留下,那麼它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又是怎樣形成的呢?舍利子其實是梵語arīra的音譯,這最初是佛教發源地,古印度人死後對身體的總稱,在佛教裡面,僧人死後所留下的頭髮、骨骼、骨灰等等,都稱之為舍利,而在僧人遺體火化之後,所產生的結晶體,則稱之為舍利子或者是堅固子。值得一提的是,舍利和舍利子可是兩種概念哦!
  • 《它們一定是餓了》:中國式祖孫關係掀開一場愛與被愛的心靈之旅
    但老爺爺一點也不生氣,因為它們就像孩子一樣,對世界充滿新奇和求知慾,想要通過「探索」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比如,他猜它們一定是餓了,給小兔子們專門做了兔子餐,陪它們一起吃飯、看節目和睡覺。每一隻小兔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調皮,有的粘人,有的溫順,有的活潑,但是老爺爺並沒有指責和抱怨,更沒有讓小兔子們乖乖聽話,而是對它們都疼愛有加。
  • 親子關係:分隔兩地,如何與孩子拉近心靈的距離?
    孩子在校園裡學習、成長,我們如何避免他們回家或者與我們團聚後的生疏感,增進親子的心靈距離呢?據我了解,很多家長和孩子分離兩地,作為父母,他們和孩子難以找到共同的話題,平時不知道該如何溝通,一接電話或者一回家,首先問的便是作業、成績,一方面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造成了和孩子難以開發出新的話題。家長和孩子的關係也變得不那麼良性。那麼從家長角度,我們該如何形成與孩子的良性關係呢?
  • 那些惹人注目的金字塔:它們究竟有什麼謎團,外星人是否到訪過?
    他們鑄就了金字塔,保存死後之軀體,也給世人帶了諸多的謎團和懸疑。這些謎團究竟有哪些呢?神來之筆的圖拉古城置身於圖拉古城的遺蹟中,仰頭看向高達8米的巨人武士石雕,不禁感嘆這樣的奇蹟猶如神來之筆。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公元前2600年的人們是如何澆注出這些條石呢?它們之間又是如此緊密相接,甚至連一頁紙都無法插進去。如此精湛高超的技藝,是如何實現的呢?獅身人面像但凡對希臘文化有最淺顯認知的人也會知道獅身人面像。
  • 【火腿專題】什麼是中繼器差頻和亞音,它們又是如何工作的?
    什麼是中繼器差頻,它如何工作?文:Onno VK6FLAB每周,我都會為新來的和重返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建立一個社群。各種各樣的人以不同程度的技能,知識加入聊天。然後,我開始討論中繼器差頻並給出一些示例,但是它到底是什麼?它如何工作?您可能還記得,中繼器是一種電臺,通常位於有用的地方,例如在小山或高大的建築物上,可以與不在您電臺接收和發射範圍內的其他業餘愛好者進行通話。一般來說,對於2m,70cm和23cm之類的波段,通聯屬於視距傳播。
  • 時間究竟是什麼?我們如何知曉時間的存在?
    Boorstin)在他的著作《發現者》中提到:「人類第一項偉大發現便是時間」,這是他講述人類文明史三部曲中的第一曲,奏響的是人類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宏偉史詩。遠古時代的人們從自然星象的更迭變化領悟時間的奧秘,於是他們得以計算節氣時令,春耕秋收;也從自己和身邊人身體的成熟衰老中感知時間的流逝。於是他們學會與時間賽跑,趕在生命盡頭之前創造更多的個人價值。
  • 何為「五色」,「五色」與「五行」之間,它們又是如何對應的?
    明白了「五色」,接下來,我們就可以來討論「五色」與「五行」之間的關係了。眾所周知,「五行」指的就是木、火、土、金、水,那麼,它們與青、紅、黃、白、黑又是如何對應的呢?其實,其中的道理,很簡單。「青」對「木」。放眼望請,在自然界中,何物為「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