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顏色」,大家立刻就會想到「五顏六色」、「萬紫千紅」、「五光十色」、「五彩繽紛」、「五彩斑斕」等成語,是的,自然界的顏色各種各樣,舉不勝舉。不過,如果我們再回過頭來觀察這幾個與「顏色」有關的成語,那麼我們就會發現,在這幾個成語裡面,「五」字出現的頻率不可謂不高。
為何說到顏色,會總愛帶一個「五」字呢,其實,從表面上看,「五」字如同另外的「六」字、「十」字、乃至「千」字、「萬」字等,都是一樣,只是虛指很多的意思,並不是實指;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五」字的確就是實指,因為確確實實存在著「五色」的說法。
所謂「五色」,指的就是青、紅、黃、白、黑。大自然中的顏色何止萬千,為何單單把這五種顏色定為「五色」呢?我們不妨可以這樣來理解,青、紅、黃是「三原色」,「黑」與「白」自然就不必多說了,所以,「五色」指的就是「三原色」加「黑白」。
明白了「五色」,接下來,我們就可以來討論「五色」與「五行」之間的關係了。眾所周知,「五行」指的就是木、火、土、金、水,那麼,它們與青、紅、黃、白、黑又是如何對應的呢?其實,其中的道理,很簡單。
「青」對「木」。放眼望請,在自然界中,何物為「青」色呢?很明顯,就是以「木」為代表的「花草樹木」這些植物了。當然,我們不能去鑽牛角尖,說「花」的顏色多種多樣,可遠遠不是一個「青」字所能概況得了的,我們只需明白,「花」屬於「木」的範疇,而「木」之色,就是「青」。
「紅」對「火」。「紅」為什麼與「火」相對呢?因為,「紅」就是「火」的顏色,又有誰不知道「紅紅火火」這個詞兒呢?所以,「紅」對「火」是毫無疑問的。
「黃」對「土」。如果有人問,「土的顏色是什麼」,我想,大家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黃」,因為我們都知道「黃土地」。當然,中華大地幅員遼闊,我們北也有「黑土」,南也有「紅土」,但是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原地區,「土」還是黃的,所以,「黃」對「土」自然也有道理的。
「白」對「金」。提到「金」,大家往往會說「黃金」,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白金比黃金更貴;另外,「五行」之「金」代表著「金屬」,而金屬的一般顏色,就是「白色」。
「黑」對「水」。如果「青」對「木」、「紅」對「火」、「黃」對「土」、「白」對「金」姑且還能說得過去的話,那麼「黑」對「水」又該如何解釋呢?難道「黑」是「水」的顏色嗎?難道「水」不是無色的嗎?朋友們自然會有這樣的疑問,別著急,正是因為「水」無色,所以它最有可能變化的顏色就是「黑」。或許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個「腦筋急轉彎」,問:什麼東西會越洗越髒?呵呵,除了「水」之外,恐怕我們再也想不出第二種東西了,而「水」變髒之後,自然就是「黑」色。
關於「黑」對「水」,東北的朋友們最容易記憶,因為我國的東北地區向來就被稱作「白山黑水」,當然,這裡的「白」與「黑」並不是指「顏色」,而說的是「長白山」和「黑龍江」,但是,「白山黑水」這句話本身,卻不失為我們記憶「黑」對「水」的一個好方法。
好了,以上就是「五色」與「五行」的對應關係,這麼解釋,想必是有利於大家記憶這種對應關係的,這也是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如果本文能夠對各位朋友產生些許作用,那麼就是它的價值所在。最後,還是就讓我們在小編所寫的一首「打油詩」中,來結束今天的話題吧:
青紅黃白黑,
木火土金水。
五色與五行,
一一皆相對。
歡迎關注文化新篇,一個沒啥文化的文化人!